6月齡寶寶大變化:生長發育金標準、護理餵養全指南,爸媽看過來

2020-12-24 騰訊網

6月齡時寶寶成長路上的第一個分水嶺,寶寶很多歷史性重大事件都將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發生。你可能會留意到寶寶開始長牙了,但是老愛咬人,拿起東西就開始往口裡塞;寶寶已經能自己翻身自如,也能自己坐一會了,但是開始好動,不老實,也是越來越難帶呢。 媽媽在這個月,一定要細心又耐心,陪伴寶寶好好度過這30天,為寶寶6-12個月的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喲。文章有點長,慢慢來看!

一、6月齡寶寶身高體重標準,你家達標了嗎?

寶寶身高體重指標: 以下數據根據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整理而成。 男嬰:體重平均水平為:8.41kg ,正常範圍值7.51-9.41 kg若體重處於6.7kg ~7.51kg,則屬於偏瘦,若體重處於5.97 kg ~6.7kg,則屬於瘦。若體重處於9.41kg ~10.5kg,則屬於偏胖,若體重處於10.5kg ~11.72 kg,則屬於胖。

女嬰:體重平均水平為:7.77kg ,正常範圍值6.96-8.68kg; 若體重處於6.26kg ~6.96kg,則屬於偏瘦,若體重處於5.64 kg ~6.26kg,則屬於瘦。若體重處於8.68 kg ~9.73kg,則屬於偏胖,若體重處於9.73kg ~10.93 kg,則屬於胖。

男嬰:身高平均水平為:68.4 cm ,正常範圍值66-70.8cm,媽媽不必擔心 若身高處於63.7~66cm,則屬於偏矮,若身高處於61.4cm~63.7cm,則屬於矮。若身高處於70.8~73.3m,則屬於偏高,若身高處於73.3cm~75.8cm,則屬於高。

女嬰:身高平均水平為:66.8 cm ,正常範圍值64.5—69.1cm,媽媽不必擔心 若身高處於62.3cm~64.5cm,則屬於偏矮,若身高處於60.1~62.3cm,則屬於矮。若身高處於69.1~71.5cm,則屬於偏高,若身高處於71.5cm~74cm,則屬於高。

  二、6個月寶寶餵養那些事

1、6個月寶寶一天吃奶量是多少? 寶寶餵奶量要根據胃胃容量變化來改變, 6個月寶寶胃容量大約是200-220ml,從出生後的葡萄大小的胃容量,到6個月已經是檸檬大小了,隨著寶寶身體在發育,寶寶也是越來越能吃!

如果寶寶剛到6個月,處於嘗試添加輔食階段,或者未開始添加輔食,可以保持每天奶量800—1000ml. 如果寶寶滿6個月或6月齡以後添加輔食,寶寶所需能量1/3-1/2來自輔食每日奶量保持600~800毫升,每天餵奶3~4次。 2.滿6月齡繼續母乳餵養嗎? 益處多多?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嬰兒滿6月齡後仍然可以從繼續母乳餵養中獲得能量以及各種重要營養素,還有抗體、母乳低聚糖等各種免疫保護因子。 7-24 月齡嬰幼兒繼續母乳餵養可顯著減少腹瀉、中耳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繼續母乳餵養還可減少嬰幼兒食物過敏、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

與此同時,繼續母乳餵養還可增進母子間的情感連接,促進嬰幼兒神經、心理髮育,母乳餵養時間越長,母嬰雙方的獲益越多。因此7-24月齡嬰兒應繼續母乳餵養,並可持續到2歲或以上。 3..寶寶每日母乳餵養量應該是多少?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為了保證能量及蛋白質、鈣等重要營養素的供給,7-9 月齡嬰兒每天的母乳量應不低於600ml,每天應保證母乳餵養不少於4次;

10~12月齡嬰兒每天母乳量約600ml,每天應母乳餵養4次;

而13~24月齡幼兒每天母乳量約500ml。

對於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餵養的嬰幼兒,滿6月齡後需要繼續以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3.如何給6月齡寶寶選擇初期輔食? ▲關鍵詞:輔食中含鐵豐富、易消化、低致敏 6個月的寶寶需要添加輔食了,這時候是寶寶第一次接觸輔食,建議從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如高鐵米粉),一方面鍛鍊寶寶的味覺和吞咽能力,另一方便補充鐵元素,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尤其是6月齡之後高發!

嬰兒從母體內帶來的鐵儲備在出生後3~4個月耗盡,母乳中鐵含量較低,因此應及時添加輔食可補充乳類營養素的不足,確保寶寶健康成長,對媽媽來說最便捷的就是高鐵米粉,可以用水、母乳或奶粉衝調。 Ps:之前也有迷糊老爸諮詢我啥叫高鐵米粉?

讓我哭笑不得 此處「高鐵米粉」不是高鐵上的賣的米粉,也不是坐在高鐵上吃米粉,其實就是超市購貨架上賣的嬰幼兒米粉,是指通過現代營養科學,以原生態優質小米、大米為主要原料,通過適量鈣、磷、鐵、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滿足寶寶輔食添加初期營養所需,區別於自製米粉

滿足寶寶6月齡以後,鐵元素需求增加以,加上寶寶體內鐵元素基本消耗完畢,很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所以將此類高鐵米粉稱為寶寶輔食首選!

▼ 自製米粉可以吃嗎? 6個月輔食添加初期,其實是不推薦自製米粉的,因為媽媽自製米粉鐵元素缺乏,如果寶寶不額外補充鐵元素的話,長期下去可能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

若媽媽說我擔心購買產品米粉的裡面的添加劑或者糖,想要吃自製米粉怎麼辦?其實是可以吃的,可以選擇鐵製劑或者滴劑額外進行鐵元素額外補充就可以了。

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如果給寶寶添加了豬肝等補鐵的輔食,媽媽也可以選擇自製米粉,也是沒問題的。總之把握一個原則,輔食+奶粉(母乳)中鐵的含量滿足寶寶推薦攝入量即可,也不要過度補充。

▼ 輔食與奶液如何搭配餵養?誰先誰後?

注意餵養先後順序: 為了保證奶量攝入充足,建議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先母乳(奶粉)餵養,嬰兒半飽時再餵輔食,然後再根據需要哺乳。隨著嬰兒輔食量增加,滿7月齡時,多數嬰兒的輔食餵養可以成為單獨一餐,隨後過渡到輔食餵養與母乳或奶粉間隔的模式。 注意餵養次數: 每天母乳餵養4~6次,輔食餵養2~3次。

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嬰幼兒飲食建議: 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可選擇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用母乳、配方奶或水衝調成稍稀的泥糊狀(能用小勺舀起不會很快滴落)。嬰兒剛開始學習接受小勺餵養時,由於進食技能不足,只會舔吮,甚至將食物推出、吐出,需要慢慢練習。

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嬰兒一側嘴角讓其吮舔。切忌將小小直接塞進嬰兒嘴裡,令其有窒息感,產生不良的進食體驗。第一次只需嘗試1小勺,第一天可以嘗試1-2次。

第二天視嬰兒情況增加進食量或進食次數。觀察2-3天,如嬰兒適應良好就可再引入-一種新的食物,如蛋黃泥、肉泥等富鐵食物。在嬰兒適應多種食物後可以混合餵養,如米粉拌蛋黃、肉泥蛋羹等。

4、6個月寶寶微量元素如何補充?不要盲目選擇鈣鐵鋅製劑! 關於鈣鐵鋅,可能是老生常談了,但是這裡要特別說明!網傳說6個月之後寶寶容易鈣、鐵、鋅缺乏,所以需要選擇營養品!

店員說的天花亂墜,媽媽輕易別入坑! 的確,隨著寶寶身體增加,需要補充,但是6月齡或6月齡以後提倡首選食補,預防缺乏。

除非寶寶有缺乏現象,經診斷明確缺鈣、鐵、鋅,不然不建議家長盲目補充營養品或者藥物補充,切記!

★ 6個月寶寶要補鐵了嗎?需要!家長千萬別迷糊

寶寶鐵是否充足著重關注這2點: 寶寶鐵含量的攝入=奶液(母乳、奶粉、混合)+輔食+鐵製劑(特殊時期用) 1.寶寶奶量中鐵是否達標?

我們以600-800ml計算 我們選取一款2段奶粉進行測算,媽媽可以自查自家寶寶奶粉含量,別忘了給寶寶奶粉換

某二段奶粉鐵營養成分表(部分) 如圖查閱奶粉營養成分表可知每100g含有鐵含量是7.4mg,經過換算,也就是每g奶粉中含有鐵元素0.074mg,6月齡寶寶奶量為600ml~800ml奶液。 按照一勺粉(約5g, 品牌之間有差異,以產品食用指南為準,我們這裡粗略計算)用30ml水衝調來計算,每100ml奶液需要16.5g奶粉。

所以600ml奶液中含有99g奶粉,則鐵元素=99*0.074=7.326mg, 800ml奶液中含有132g奶粉,則鐵元素=132*0.074=9.768mg 得出此品牌奶粉若6月齡寶寶每日攝入600-800ml奶液,鐵含量範圍是7.32~9.768mg,低於膳食指南中每日攝入10mg的推薦值,不足部分則應該通過輔食添加。

2、輔食添加上有無注意鐵的補充? 寶寶6個月後,應該有意識的逐步添加米粉、菜泥、水果泥、蛋黃、麵包屑等強化鐵質的食品。9個月後就要開始添加瘦肉末、肝泥、魚肉茸、動物血等,也是從少到多,逐漸增加。

★ 6月齡以後需不需要補鈣?

一般來說,母乳中含鈣約為 35 mg/100 mL;根據市面上二段奶粉可知,配方奶約為 50~70 mg/100 mL,母乳吸收率比配方奶高。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所以0-6個月的孩子,奶量充足的前提下,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中的鈣,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只要寶寶飲食和生長發育正常,就不存在鈣攝入不足的說法,也不用額外再給寶寶補鈣了。家長可以根據奶粉營養成分表進行計算

★ 魚肝油(維生素D)補對了嗎?

補鈣不如先補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可謂是黃金搭檔!如果沒有維生素D有再多鈣也是「白搭」。國家沒有對鈣的補充做出明示規定,但是卻強調了維生素D。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嬰幼兒都應該在出生後天開始補充維生素D。

15天-1歲: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400IU(10ug)/d 由於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甚微,所以我國營養學會建議純母乳餵養嬰兒出生後15天,應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

★ 補鋅也得方法對:提倡食補! 雖然對寶寶生長發育很重要但是機體對鋅的需求量也不是特別多,不要被廣告忽悠了。 中國營養學會指出,不同年齡段兒童每天鋅的生理需要量:

日常預防缺鋅的話,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通過均衡的飲食,讓寶寶每日有足夠的鋅攝入。 配方奶每 100ml 約含鋅 0.5-0.7mg左右 ,不同品牌有差距。

(參照上述方法計算) 針對0-6月齡寶寶,這階段的寶寶完全可以通過母乳或配方奶來獲得足量的鋅; 6-12 月齡:寶寶對鋅的需求量增加,每天保證 600-800ml 奶,再加上一個雞蛋,一個巴掌大小的紅肉(約1兩)可以滿足每天的推薦量;

 三、6個月寶寶能力發育指標:

翻身靈活 如果媽媽把吃飽喝足的寶寶放在床上,寶寶已經不願意像以前那樣順從地躺著了,他已經熟練了掌握了翻身,而是身體一聳一聳地,會很快地從仰臥位翻到側臥位,又從側臥位翻到俯臥位,此時寶寶喜歡自己翻身尋找媽媽在哪裡!

學習坐: 6個月的寶寶可以坐了,學習坐立時,媽媽就一定要用手支撐寶寶的腰背部,讓他維持短暫的坐姿,然後可以在寶寶面前擺放玩具,引誘他去抓握,前傾力量可以鍛鍊寶寶的坐立能力。

寶寶剛開始學坐時,媽媽不要讓他坐立時間太久。因為寶寶的脊椎骨尚未發育完全,如果長時間坐立,對脊柱的發育不利。

寶寶坐時,不要讓他跪坐,兩腿形成「w」狀或將兩腿壓在屁股底下,容易影響腿部發育。最好的姿勢是,採用兩腿交叉向前盤坐。坐立時要注意寶寶的安全,周圍要用靠墊圍起以免寶寶跌下。

手眼協調: 6個月大的嬰兒,只要眼前有東西,無論什麼東西都喜歡伸出他們的手去抓取。

但是,此時寶寶不會用指尖捏東西,只能用手掌和所有手指僵硬地抓東西。寶寶可以把第一塊積木傳給左手,右手拿第二塊積木。寶寶的手雖然不能驅動手指,但已經能夠自由地使用雙手,而且手、眼、嘴都已經比較舒服了。

認人: 6個月左右的寶寶能區分熟人與陌生人了,明顯依戀媽媽。這個月寶寶很愛笑,尤其是喜歡對自己熟悉的人笑,所以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此時應該多與孩子親近,互動。但有些寶寶開始明顯地認生,會盯著陌生人看,同時會出現焦慮不安的反應,比如比較快的吸吮或者吃手,有的表現出害怕的樣子,不讓陌生人抱,也害怕陌生的環境。

如果寶寶不順心或者陌生人強行抱,發起脾氣也很厲害,會長時間地啼哭,拒絕吃東西,拒絕比較親近的人的摟抱,而只讓爸爸媽媽抱。認生是一種標誌,說明寶寶在建立與某些具體人的聯繫,也是尋求自我保護的表現,這種情況一般持續到出生第二年,隨著寶寶長大會愈發變得厲害。

始學著說話了,發出「喀…噠…媽」等聲音 現在的寶寶,只要不是在睡覺,嘴裡就一刻不停地「說著」,儘管爸爸媽媽聽不懂寶寶在說什麼,但還是能夠感覺出寶寶所表達的意思。

如寶寶會一邊擺弄著手裡的玩具,一邊嘴裡發出「喀…噠…媽」等聲音,好像自己跟自己在說著什麼。 四、關於寶寶護理要點: 其實寶寶五六個月的護理會有雷同的地方,就不再重複,媽媽自動對照前面文章。今天重點講一下寶寶長牙期的小煩惱,媽媽千萬要分辨

寶寶牙齒萌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而言,寶寶在5、6個月左右開始長出第1顆牙齒, 那麼, 按照不同月齡,嬰兒應出多少顆牙呢?

父母可採用下列公式簡單地估算一下:出牙數(嬰兒)=月齡一(4或6)。 例如11個月的嬰兒,乳牙應為7顆或5顆;在1歲時多數已有6~8顆乳牙;2歲時乳牙應出齊,共為20顆。

寶寶長牙身體有哪些

「煩惱 1)流口水 3-4月齡時寶寶唾液腺發育,會出現生理性流延,俗稱流口水,6個月隨著寶寶輔食添加以及長牙期的到來,寶寶流口水現象會加重,媽媽此時不要大驚小怪,6個月後隨著寶寶吞咽能力增強,流口水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媽媽護理方法:及時幫寶寶輕輕擦乾淨口水,並準備一個小圍嘴圍在寶寶的脖子上,以免口水弄溼衣服;嘴角周圍經常受到口水刺激的皮膚,可以適當塗抹一些潤膚霜進行保護,避免出現皮膚糜爛的情況。

2)牙齦腫脹、發癢、咬東西 牙齒萌出要突破牙齦黏膜,會對牙齦造成一定的刺激,因而出現牙齦腫脹、發癢的情況,所以此時的寶寶會容易發怒,當齒尖愈來愈逼近牙床頂端,發炎的情形愈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和煩躁。

寶寶牙齒的不適通常會自主的去咬東西來緩解,比如愛咬媽媽的乳頭、玩具,甚至有的寶寶看見東西就往嘴裡塞,所以此時牙膠。磨牙棒就該用起來了,以免寶寶抓咬不衛生不安全的物品。 在寶寶食物方面,可以給剛長牙的寶寶適當吃些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稍有稠度的半固態食物,為日後添加固態食物讓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打基礎。還可以用消毒後的紗布包在食指上給寶寶輕摸牙齒,以減少牙癢。如果寶寶喝的是奶粉,在喝完奶後喝一點白開水再入睡,這樣可以潔淨口腔的殘留物!

3)有—部分寶寶在長牙期還會出現低燒的情況。 這是因為寶寶長牙時愛啃咬東西不小心導致牙齦損破,加上寶寶免疫力弱,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從而引起發熱。

如果寶寶因萌牙出現發燒情況,體溫在38.5℃以下,建議物理退燒,不推薦酒精擦身,不捂汗,可以考慮多喝水,可以考慮洗個溫水澡,可以考慮給寶寶用熱水泡泡腳,或者用暖寶寶暖暖腳,可以搓搓手腳促進末梢血液循環。當然發燒的時候,軀幹部位一定不要覆蓋太多衣物引起熱量不能散掉,不需要服退燒藥,但超過38.5℃,並伴有煩躁不安、哭鬧異常、拒絕進食、腹瀉等現象,則可能發生了感染,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四、6個月寶寶的問題和疾病

寶寶6月齡免疫力開始降低 雖然很多媽媽喊著給寶寶增強抵抗力,但是卻不知道打造免疫力的黃金期,沒錯,就是今天我們的主題6月齡。家長有沒有發現,通常寶寶生病都是六月齡以後?那麼,這是為什麼? 0-6月齡寶體內仍然含有較多的來自媽媽免疫球蛋白,所以一般較少發生感冒,也較少感染其餘疾病。

可以說寶寶6月齡前的免疫力都是媽媽給的 寶寶到6個月時,來自媽媽的抗體水平逐漸減少直至最低點,寶寶需要開始產生自己的免疫球蛋白抵抗病毒細菌的侵擾。但寶寶此時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沒有被激活,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還不完善,此時便進入寶寶免疫力第一個薄弱期。

所以說6月齡是寶寶開啟自身免疫的關鍵時刻! 尤其是剖腹產和早產兒免疫力遠低於足月寶寶,需要特別護理。 寶寶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1)堅持母乳餵養至1歲或者2歲 (2)添加輔食之後,保證寶寶均衡營養,不挑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3)長期缺乏睡眠的寶寶容易造成抵抗力差,保證寶寶睡好、睡足 (4)多出門鍛鍊、保持衛生、少用抗生素、定期接種疫苗 (5)營養品——乳鐵蛋白、益生菌有沒有必要?如果寶寶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情況,可以食用,若寶寶一切正常,無需額外進補。

  五、寶寶疫苗 本月需要給寶寶接種的疫苗有:

1、B肝疫苗:這周需要給寶寶接種第三針B肝疫苗,這是最後一次接種B肝疫苗了。

2、流腦疫苗:這個月需要給寶寶打第一針流腦疫苗。

相關焦點

  • 崔玉濤答疑:0-24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是否達標,只看1張圖就夠了!
    有一定的下降;5個月時6.7公斤,在5月齡寶寶的體重中,已經低於50百分位,差不多在40百分位左右。可以看出,這個寶寶從出生到第5個月,體重的漲幅一直是呈下降趨勢的,特別是在第三個月到第五個月之間,整個生長速度在變緩。這時需要家長去考慮,這兩個月是否出了什麼問題?如餵養不當、寶寶的消化吸收不好、或者是出現了過敏、溼疹等問題,根據寶寶的生長曲線變化和日常餵養來分析寶寶生長變緩的原因,再進行相應調整,如果自己無法準確分析的話,建議尋找專業的兒科保健醫生諮詢。
  • 7-24月齡小寶貝首次擁有專用「餵養指南」
    我國首次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制定了《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這和前不久《0-6個月嬰幼兒餵養指南》形成了姐妹篇。中國營養學會楊月欣理事長說, 7~24月齡嬰幼兒處於1000日機遇窗口期的第三階段,適宜的營養和餵養不僅關係到嬰幼兒近期的生長發育,也關係到其長期的健康。《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再次重申嬰兒滿6月齡時就應添加輔食,這一定與0~6月齡嬰兒餵養指南相銜接,並鼓勵繼續母乳餵養。同時,強調嬰兒首選添加富鐵食物的必要性,強調重視輔食的質量以及相應的操作方法。
  • 還在擔心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嗎?
    寶寶出生後新手媽媽都會拿到一本體檢冊,醫生會提醒媽媽們按時帶寶寶體檢,以評估生長發育狀況。嬰兒期和青春期是生長發育最快的兩個時期,所以做好0-3歲期的體檢對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嬰幼兒生長發育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定期體檢監測生長發育情況,並且體檢頻率高於成年人。
  • 4月齡的寶寶,身高/體重多少合適?
    我結合糖寶的4個月時的兒保情況,給大家做一個分享,今天的主題是4月齡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評價標準,解決寶寶成長是否正常這個疑問,相信這對很多寶媽寶爸都非常有幫助,下周將為大家介紹5月齡寶寶的體格發育情況一、糖寶的生長發育測量值糖寶的生長發育情況測量值為:體重:7.3kg
  • 滿月的寶寶如何餵養?一篇「護理全攻略」,先收藏再看
    中國古人認為:寶寶出生後的頭一個月非常兇險,故會在寶寶滿月時舉行「滿月酒」,廣邀親友一起慶祝寶寶渡過劫難。相信很多寶媽都和糖媽有一樣的感受,明明孕期看了很多理論但寶寶出生後依舊「焦頭爛額」,終於等到有點上手以後,寶寶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 寶寶輔食餵養指南來了!這些輔食誤區你還在犯嗎?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其中規定了健康足月出生的滿6月至24月齡的嬰幼兒進行輔食添加基本原則、分年齡段輔食添加指導及輔食製作要求。下面我們一起就來看看吧~01輔食多久加?這個問題是很多寶媽非常糾結的,「到底是4個月還是6個月呢?」部分寶媽認為:「早點添加輔食能夠讓寶寶早點適應輔食,寶寶長得會快一些」,真的嗎?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發育遲緩!寶寶吐奶雖常見,這些異常需重視
    隨著月齡的增長,6個月內嬰兒吐奶就會自然消失,這種樣來不帶有壓力,就直接從嘴邊流出來,這樣不需要做特殊的處理,擦拭乾淨即可。    寶寶哭吵就很容易吐奶,所以寶爸寶媽們不要太緊張,大部分屬於生理現象,不要太緊張,一般在6-9個月以後才能慢慢地緩解。  02、生理性吐奶與護理不當有關係的。
  • 「一哭、二笑、三認母」,3個月內寶寶身體發育變化,竟這麼有趣
    作為父母,我們要了解寶寶1-3個月內的發育規律,抓住寶寶發育關鍵期,為寶寶的成長打下更好的基礎。其實3個月內的寶寶生長發育規律可以用「一哭二笑三認母」來概括,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3個月寶寶的發育規律以及父母在養育護理時需要重視的事情。
  • 寶寶睡眠「超時」,家長需要叫醒餵奶嗎?衡量標準:月齡和胃容量
    平常的時候寶寶餓了自己就會哭醒吃奶,可有時候寶寶突然睡得特別好,到底是該叫醒寶寶吃奶呢?還是默默地等待寶寶自己餓醒再吃奶成了大多數新手媽媽頭疼的問題。寶寶突然出現睡眠「超時」的情況,不給寶寶餵奶擔心寶寶餓到低血糖,給寶寶餵奶又擔心吵到寶寶逐漸變好的睡眠習慣。家長該不該叫醒寶寶吃奶呢?本文將為各位新手爸媽分享衡量的標準:根據寶寶的月齡和胃容量來判斷是否該叫醒寶寶餵奶。
  • 七八個月的寶寶如有這些表現,說明發育好很聰明,寶媽們可以放心
    七八個月大的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飛速的第一個高峰期,可以說寶寶一天一個變。很多有同齡寶寶的寶媽還經常感慨:寶寶的變化真是太大啦!仿佛昨天還在引導小小的他抬頭、翻身、拱背而坐,轉眼間都能獨立坐、開始原地打轉爬行、咿咿呀呀地和大人表達了。
  • 寶寶1歲內7個猛漲期,若抓住孩子多長几公分,錯過只能等青春期了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 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早產兒家庭護理這樣做,新手爸媽看過來
    早產兒由於全身各個器官都未發育成熟,難以適應子宮外環境的驟然變化,易發生各種併發症甚至死亡。一般來說,在醫護人員和父母的幫助下,早產兒必須要闖三關。 第一道關:保暖 早產兒在一出生的時候,基本上都要進暖箱。因為早產,寶寶的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
  • 【母嬰】不同月齡的寶寶參考奶量:這6種方法可以判斷寶寶吃沒吃飽?
    不同月齡的寶寶對奶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嬰兒,如果掌握不好吃奶量,很容易導致孩子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 那麼,不同月齡的寶寶,吃多少奶合適呢?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 各月齡寶寶奶量有標準,奶量輔食講平衡,3招輕鬆判斷寶寶吃飽沒
    新生兒寶寶的胃容量一般情況下會在30-35ml之間。在和很多寶媽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提及最多的一個問題便是寶寶的奶量,有的寶寶食量很大,剛出月子就能達到一頓120ml的母乳。但有的寶寶食量就比較小,那麼寶寶的奶量是否有個對照的標準呢?其實奶量也要分月齡。
  • 安以軒曬女兒滿月宴照,娃寶頭髮濃密雙眼皮,2個月的寶寶有多大
    接下來就來跟著京媽了解了解 2個月寶寶的發育特點 吧,看2個月的娃都具備哪些能力了。 2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根據《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中不同月齡寶寶的發育指標可以看到:【2個月男寶寶生長發育的正常範圍是】身高:54.3-63.3cm;體重:4.47-7.14kg;頭圍:36.4-41.5cm。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僅10斤!寶寶吐奶雖常見,但這些異常需重視
    一般情況下,生理性吐奶不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可以視為正常現象。隨著月齡的增長,6個月內嬰兒吐奶就會自然消失,這種樣來不帶有壓力,就直接從嘴邊流出來,這樣不需要做特殊的處理,擦拭乾淨即可。2、溢奶溢奶是指嬰兒吃奶後,如果立即平躺在床上,奶液會從口角流出,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吐出來!餵奶後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吐奶就會明顯減少。
  • 6~12月齡各階段寶寶輔食添加要點,不看你就虧大了!(值得收藏)
    在嬰兒階段,母乳是孩子最好的口糧,但是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母乳中的營養無法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這就需要通過添加輔食,來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所需。 01 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
  • 1歲寶寶因一碗湯撐破胃,醫生斥責:胡亂餵養,孩子都會被你害慘
    輔食餵養的「添加時間」規範的輔食添加,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輔食添加的時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從出生到6個月純母乳餵養,從6個月開始(180天)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因為到了6個月左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單靠母乳/配方奶是滿足不了的。所以,這時候就得給寶寶添加輔食,以免孩子出現貧血、營養不良、發育過緩等情況。當然,每個寶寶的個體發育都不一樣,「輔食添加的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
  • 想知道寶寶體重是否達標?附幼兒標準體重公式,自查是否過度餵養
    體重是評判寶寶在各年齡段發育是否正常的衡量標準之一。消化系統負荷過重 嬰兒從出生後消化系統實際上並未完全發育成熟,在6、7個月左右才會逐漸穩定。 在此之前每頓奶都超出身體所需來餵養,無疑加重寶寶身體負荷,出現厭奶、身體不適等症狀。
  • 寶寶的奶量有多大?應該喝多少奶?看完這篇你就全明白了~
    作者:寶寶知道 孕媽咪UP對於新手媽咪來說,了解嬰兒每個月的吃奶量非常關鍵。不同月齡的寶寶對奶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嬰兒,新手爸媽掌握不好的話,少了會餓著寶寶,多了又擔心把寶寶給餵胖了!所以今天小U就給大家好好說說餵奶這件事吧!不同月齡的小寶寶吃奶量是有區別的,這是因為寶寶的胃容量是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