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魚入缸過水步驟

2020-12-25 水族哥辛迪

由於水族館水體的溫度、水質和家裡魚缸的不同,為了減輕魚兒的不適應和提高存活率,過水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總體來說過水分為「一泡二加三撈四靜養」這幾個步驟,下面就來講解下這幾個步驟的具體操作。

1、保溫:如果冬夏室內外溫差大的話建議買魚的時候準備一個保溫盒,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運輸過程中溫差對魚兒造成的傷害。

2、兌溫:新魚到家後先把魚袋泡在魚缸裡,如果水太多的話要先倒出一部分,水能完全淹住魚就行。泡10-20分鐘,內外溫差在±2度範圍內就可以了。

3、兌水:間隔10分鐘左右往袋裡加入一部分魚缸中的水,每次添加不超過袋裡水1/5。比如袋裡大概是1升水,那麼每次加入的魚缸水就不要超過200毫升。如此循環5-6次後袋裡水和魚缸水就將近1:1了,魚兒也就不會對新水產生應激反應。因為兌水過程較長,有條件的話往袋裡加個沙頭增氧。

4、撈魚:兌溫、兌水都完成以後就可以用網撈將魚兒慢慢撈進魚缸,袋裡的水倒在外面。

5、靜養:新魚入缸以後切記不要驚擾和餵食,關燈靜養最好。魚到新環境都有緊迫感,一般需要3-4天來適應。三四天後可以嘗試餵點飼料開口,如果搶食比較激烈就可以正常飼養了。

絢爛多姿的七彩神仙魚

相關焦點

  • 新魚入缸前的準備與檢疫流程
    以新魚入缸的第2項就以七彩神仙來說,假設,如果新魚在原水質極佳的水質條件環境下,想移至水質條件極差的新水,通常在整個對水過程,需要是非常小心的,因為一不小心(對水的速度過快),輕者,引發後續新魚適應不佳,重者,就有可能造成遺憾了.二.新魚入缸的兩種方式先從新魚入缸來說吧!
  • 新魚入缸的兩種方式
  • 新買來的觀賞魚該怎麼入缸?這麼做魚兒才不容易患病
    養過魚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大多數觀賞魚生命比較脆弱,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魚患病,或者直接死亡。 因此,養魚過程中,很多操作步驟都要格外小心謹慎,尤其是新魚入缸的時候,更是要慎之又慎。
  • 新魚入缸有一點很容易被忽略,你做的了嗎?
    在很多時候,新魚入缸後會出現趴缸、縮鰭、側遊、躲在角落或者拒食的現象。出現這些情況一般由以下幾種情況造成:過水在新魚入缸時沒有進行過溫過水或者過水時間太多,一般過水時間掌握在20-30分鐘左右(經長途運輸或者特殊魚類除外),會導致觀賞魚身體不適,那我們解決的辦法就是升溫,讓觀賞魚逐漸適應水溫後,在降至所需的溫度。
  • 魚友們在觀賞魚入缸之後最容易把這件事給忘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現在的很多魚友在購買觀賞魚之前,都會在網上學習一些有關觀賞魚飼養的知識,大體上也學會了觀賞魚的一些飼養套路,比如裝水入缸,困水三天後開啟氧氣、過濾、加溫設備開始養水,然後買魚、過溫過水等步驟一應俱全的操作完畢。
  • 如何判斷魚缸養水大功告成,是在主魚入缸之前還是入缸之後?
    養水成功與觀賞魚的表現有沒有關係,我們應該是只去看水質,還是兩者結合綜合來判斷呢?所謂的養水成功在主魚未入缸之前,各項指標完好,能否就可以算作養水成功了呢?一、什麼是養水,我們養水為了什麼?整天的滿大街嚷嚷,養魚先養水!我們養水,你們不養魚的根本就不懂,這其中牽扯到了太多的領域了:化學領域、生物領域、汙水處理領域、微生物領域等等,各種高大上的過濾設備和濾材,各種所謂的檢測設備,我們統統都能用到,就是閉口不談我們要入缸的觀賞魚如何如何,或者等到主魚入缸之後,魚缸的水質又發白了,那麼這個魚缸水質算是養了還是沒養?
  • 新魚過溫過水真的有必要嗎?
    前天晚上和群裡幾個朋友聊了一下魚兒過溫過水的問題,真的有必要嗎?那為什麼定期的全缸換水不需要過水呢?原因很簡單,適應!為什麼過溫過水呢?因為魚在買來之前,它的生存環境是和咱們飼養它的環境完全不一樣的,氣候,水質,投餵的飼料,和漁場的養魚習慣都是不同的!為什麼有好多人買來魚養不了幾天就全軍覆沒了?排除買來病魚的因素,我們是不是能想出答案了呢?那就是魚沒有適應。其實新魚到家完全可以看做是對魚進行適應訓練!
  • 為什麼大型魚養水,可以使用闖缸魚,小型觀賞魚就沒有必要?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不是說所有的觀賞魚飼養,都需要使用闖缸魚來養水,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本來就是一個誤區。因為人家飼養龍魚等大型魚的,都用闖缸魚,所以我也要用第一、龍魚等大型魚,是肉食性觀賞魚類,對於它們所攝食的小魚,本身就有很大程度的免疫,不管這些小魚有什麼疾病,除非是新入龍魚本身體質太差,否則極難被感染。第二、大型魚缸多是底濾系統,生化濾材較多,開缸時間較慢,因此培菌時間很長,可以適度使用草金魚等觀賞魚,作為闖缸魚。
  • 過水、消毒都是為了讓魚儘快適應新環境.
    常見新手買魚方式是,缸和魚一起買回家,到家後直接接上自來水就開始養,結果過不了一天小魚兒就掛了。上網查資料後,也知道在家困好水,魚買回來之後,下水放魚,水清清,魚樂樂,好不愜意.沒過幾天又悲劇了……這種情況錯在水質,一個是缸沒消毒,第二是沒有養水,缸沒開好.養魚器材和魚的過水是關鍵。有朋友說,這我都明白,也都按說的做了,還是死呀!
  • 觀賞魚說,我還沒死呢為什麼給我整缸換水,嫌我死得慢啦?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的新魚友養魚,動不動就會想到給自己的觀賞魚整缸換水,為什麼呢?而一旦某些觀賞魚開始出現問題,哪怕是入缸壓抑,這個水質就會有所變化。
  • 笑談野生七彩神仙入缸的對與錯
    這裡是我每一次入魚的時候一個列表,(我每一次入魚都是新開缸,然後養一段時間後,大概2-3個月,再選擇合併或保持繁殖種群缸)缸的準備:尺寸,位置,燈光,加熱器過濾準備:外濾,前濾嘴,水妖精,氣泵,濾材水的準備:底沙,水的各項數值食物準備:乾食和活餌其它準備:溫度計,魚網,其它特殊添加劑,過水桶,擦洗設備,另外我一直都有一個多餘的缸作為隨時隔離用的
  • 最後的「缸魚」
    他的畫一般要上幾十道色彩。「缸魚」屬於楊柳青年畫的一種,其工藝流程基本相同。早年間,楊柳青年畫多是給有錢的達官貴人做新年裝飾,而貼在水缸邊牆上的「缸魚」相對粗糙,色彩豔麗,但也更為純樸,更受底層老百姓的青睞。王學勤十來歲隨父親學習繪畫,從最基礎幹起。十五六歲技術稍微成熟,開始幹一些技術性的步驟,直至十七八歲才掌握了全套技法。他繪製的「缸魚」,原汁原味保持著楊柳青年畫木版印刷、手工著色的工藝。
  • 一位魚友輕鬆養死兩缸金魚的經歷,我們看看是否似曾相識?
    第一次養魚就遭遇到了產卵和白點病水體循環了四天之後,5條蘭壽金魚就到家了,然後按照把魚放到水裡過水一小時、每次替換四分之一水的步驟,前後花了2個小時,之後緩慢的把金魚全部放到魚缸裡。至此,第一缸金魚入缸了,氧氣泵、過濾器全天開著,曝藻燈白天開著,晚上關閉。我想這些步驟,全部都是嚴格按照網上的教程,一步一步來進行的,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吧?結果第2天,它們就產下了一缸的魚卵。
  •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而趴缸的觀賞魚,它們雖然害怕,但是眼神一定是清澈的,並且眼球會在那裡不斷轉動,包括了龍魚、虎魚都是如此,它們正是因為害怕,所以需要不斷多角度的觀察水中的情況,因此眼睛不會無神,它也不會閒著,更不會蒙眼了,假設入缸一兩天以後,它們的體色也有可能正常。
  • 養水之前加入魚樂寶之類的化學物質,對於觀賞魚有無危害?
    最後才會導致觀賞魚由於受到過度的新水刺激,從而開始大範圍趴缸。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即使一開始飼養觀賞魚,我們困水了,觀賞魚沒事,但是在觀賞魚的飼養過程中,如果一次性換水量過大,我們不去困水的話,只是加入魚樂寶,大部分的觀賞魚直接就開始趴缸拒食了,有的體表黏液就開始脫落,這個原因又在哪裡呢?
  • 剛進新魚,老魚莫名死亡,殺手原來是它
    對很多養魚的新手來說,買新魚進缸不亞於當爸爸的興奮感;從魚店買回來時,魚還是活潑亂跳,為什麼自己養2天之後就焉了,最後禍害了一整缸魚,到最後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今天就跟大家探討一下新魚進缸這方面的知識。
  • 缸中驚現「霧霾」?別慌!排查這幾個地方,秒變無水美缸
    很多草友都會有這種煩惱:別人家的缸怎麼都這麼透亮,無水狀態美美噠
  • 飼養觀賞魚開缸養水,我們要知道開的是什麼缸,養的是什麼水?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飼養觀賞魚的第一個步驟,需要的就是開缸養水,近期很多魚友都在詢問這個問題,如何開缸,如何養水?事實上關於飼養觀賞魚如何開缸養水的問題,主要的考慮因素應該是我們到底要開的什麼缸,養的什麼水?這一點與我們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和我們要採取的觀賞魚飼養模式,以及我們魚缸的過濾系統、配套設施,都會有一定的關係。
  • 自己繁殖的魚VS魚店買的魚
    飼主從去年夏天繁殖了一群孔雀魚,之後一直在小缸裡(23的魚缸),過年新冠yq,離家一個月,以為它們要掛,沒想到一個也不少,飼主後來又是怎麼折騰到只剩一條的呢?!
  • 以魚的視角給你解析:魚缸放入新魚,它們很激動一直撞缸怎麼辦?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觀賞魚不怕人,都需要長期的鍛鍊與互動,建立信任。剛剛入缸的觀賞魚往往會情緒激動,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如何進行緩解?剛入缸的魚很怕人,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觀賞魚在從商販手中打包好後被寄出來,一路上都非常顛簸,並且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幾天。幾天之後被你收到了,還要過溫過水,撈過來撈過去的,我想是條魚都會害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