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戰軍的百萬大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最強大的部隊,也是對敵人最好的威懾力量。東野當年有多強?蘇式、日式武器自然不缺,到了48年往後連精密的美械都大量裝備部隊了(50萬國軍被殲,尤其新1、新6等王牌軍的武器都歸屬了東野),更不要說100餘萬部隊之外,還有大量後備兵力可以調用(國軍的解放戰士,接近40萬人,多精通美械甚至炮術),由此可見當時的國軍為什麼如此懼怕東野入關的後果。其實從一個有趣的細節,就能證實出東野的強大實力,那就是東野戰士們標配的「狗皮帽子」。
由於東北冬天奇寒,為了保護戰士頭部尤其是耳朵,我軍東野部隊的鮮明特徵就是幾乎人人都戴著狗皮帽子作戰。1948年11月,平津戰役正式開打之前,華北的我軍部隊為了牽制傅作義大軍,開始在西線襲擾。傅作義手上的50萬部隊,最能打的是35軍的兩萬多人。傅忌憚的是東野百萬大軍,但是他認為東野一時半會到不了關內,便讓35軍去張家口解決西線的問題。誰知35軍剛離開北平兩天,部下便緊急報告傅作義,趕快把精銳部隊調回來保護北平吧!傅作義問為什麼?部下回答,北平郊區的密雲一帶發現了「戴狗皮帽子」的部隊!傅作義一聽大驚失色,想都沒想就讓郭景雲帶35軍迅速返回。其實部下報告的情報不假,這支部隊確實是東野的先遣隊伍,程子華兵團。傅作義也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將軍,從部隊的裝束辨認出番號,甚至因為發現了戴狗皮帽子的士兵就引起高度警覺和迅速調動,可以看出東野的威懾力之大。
而在幾乎同時進行的淮海戰役中,還有一件關於東野「狗皮帽子」震驚敵膽的事情。在國軍的主力黃百韜兵團困守碾莊之後,敵人選擇了背水一戰,10萬敵軍死磕我華野主力。華東野戰軍是不戴狗皮帽子的,只有東野士兵才戴。但是在淮河以北的冬天,沒有禦寒之物也是非常艱難的。因此我軍的煙臺軍需工廠為華野提供了一部分最新趕製的棉帽子,也能遮住耳朵,防止凍傷。華野圍攻黃百韜的部隊中,有一些縱隊率先戴上了新的棉帽子。結果在近距離交戰中,黃百韜兵團的士兵誤以為華野戴的是「狗皮帽子」,便開始在自己部隊中謠傳,東野已經入關了,而且主力就在淮海戰場!這一下子動搖了黃兵團本來就不高的士氣,對於接下來的作戰起到了一定影響,因為國軍士兵也知道東野有100多萬部隊,一旦出現在這裡,仗根本沒法打下去了。其實東野入關後只參與了華北戰事,並沒有真的深入到淮海戰場。但從這件事,又旁證了東野的強大實力。
一頂小小的狗皮帽子,就能讓敵人膽裂,不得不承認48年東野確實在東北戰場上打出了威風,也使得全國範圍的敵人對於頑抗下去的前景感到沒有信心。東野的主力部隊後來還渡過長江追殲殘敵,在湖南、廣西等地俘虜敵軍軍官後,對方見我軍裝束打扮很陌生,便紛紛問我軍戰士是哪支部隊的?當得到回答是「第四野戰軍」,即東北野戰軍時,紛紛表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