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老的傳說中,人死後是要喝「孟婆湯」的,以便在投生前把自己前世的記憶全部忘卻。
但是,投生到現世,多少人還是想多多少少知道點自己的「過去」,人嘛,擁有好奇之心,這也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但是,限於自己能力有限,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前世」不甚了了,於是只好祈盼今生能翻牌的儘量翻牌,能更好的儘量會更好。於是,看相、算卦便應運而生。
但是,即使看相、算卦再準的人,也不敢輕易為你點透此生難得的人身際遇,而且大多數算卦的大師也只是能給你算算「過去」而無法算得準你的「未來」。
因為你的「未來」,永遠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我們常說命運由自己「掌握」,男左女右,伸開你的雙手,看看你的掌紋,是不是「掌由你握」,知道了這個,就不要輕易地去算卦,只要好好靈修自己,你才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下面我就針對不建議大家沒事算命佔卦,說說自己的道理。
首先,我們為人一世,其實修的也不過是這一顆凡心,只要耐著性子好好修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就差不到哪去!
急於知道結局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設我們的人生就是一部劇本。
社會是舞臺,而我們每個人都在盡心盡力地本色出演,沒有彩排,但卻每天現場直播。
而且這部劇難還難在我們不知道是提前寫好了不能更改還是可以在前期的不斷直播中改變預演。
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們每個人除了盡心盡力本色出演盡力演好自己所扮演的每個角色之外,別無他法。
但是,在這裡,卻也總想有人「未卜先知」,俗語也就是「劇透」,方法就是「算命」。
但是,這個人卻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巧」,「算來算去算自己」,一旦知道了這結局,卻又往往很難接受。
首先是好的結局,假如說你的算命大師為你算出來此生的結果非常之好,而且無論你的出身貧窮與富有,那麼當你知道這個好的結局後,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一種是我們出身不好,但是卻日益努力,祈盼以後能夠風生水起。
但是這個時候當我們預知道未來較好的時候,是不是便更加地日益努力以求更好了還是終於鬆了口氣,「聽天由命」」??
當你反觀以前,是會選擇繼續碌碌奮鬥還是會即刻產生一種「優越感」:反正我命帶福祿,即使不奮鬥也不會差到哪去。這種對於「命定」感造成的依賴感便由此而生,由此而來的便也是自然而然地放棄了更進一步的提高與發展。
這就讓人有點惋惜了,其實本來他是可以好可以更好的。
另外就是一種正向的,那就是知道好,他還努力,那這種人就不可估量。我們不做過多贅述。
下面我們就說下不好的,其實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都有著蓋世情懷,但是隨著歲月的打磨,大多數人的夢想和理想也差不多化作了一地雞毛。
想想你在劇本之初為自己預設角色是拯救世界的蓋世大英雄,但是當你有一天終於算出來你實際上命定裡預設的角色只不過是一碌碌無為的庸碌俗人,而且命定之事豈可改變?
當你知道了這個結局,你會怎麼想?試問……
怎麼做?
還會每天打了雞血一樣去努力奮鬥嗎?還會為了改變現狀每天勞苦其身嗎?
想到至死也不過是一蠅營狗苟之輩,你還會這樣日益營營而毫無怨言嗎?
結局要麼就是醒時獨飲醉時臥,日杆高起酣眠正…破罐子破摔,要麼就是自我麻醉,反正這輩子就這樣了,還努力奮鬥幹嘛?有意義嗎?君不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幹嘛荒唐反認他鄉是故鄉,到頭來為他人作嫁衣裳!
於是,自然而然地,「努力」、「奮鬥」這些個字眼,是不是就要生生地從你人生字典裡被摳掉?其實你這輩子只要努力,是有翻牌的機會的,「天助自助者嘛」,你是有這個機會的!
但是你知道了這個所謂的「早晚結局」,你還會選擇「無視」嗎?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就是怎麼酣暢怎麼來了,反正就這樣了,怕什麼?最多也不過如此,既然如此,何必折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短短幾十年的光景何必為難自己?
其實,你已然忘了,你是有機會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和奮鬥改變命運的。但是,你的「未卜先知」讓你提前知道而且相信了這個所謂的「命」,你屈服了,放棄了,你的人生,也就真的完了!
而你破罐子破摔,看似也摔出了道理。
這是知道不好結局的一種表現。
當然,也有不服輸的,那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不信命不服輸,知道自己以後的「預設」卻坦然地一笑了之,依然在奮鬥中堅守,這種人,你要小心了,你要看好他,可能以後他會是個大角。
如果說到這裡大家還不懂的話,我就再舉個例子,大家去認真想想,在我們的平時的日常追劇中,你喜歡被劇透嗎?
就像你要興趣盎然地探險走一段未知的旅程,你興奮著路途中可能會遇到什麼,發生什麼樣的新鮮事,走過幾個轉彎道,可是在你出發前,卻坐著直升飛機從高處直接掃視了整個彎道,你還有探究下去的欲望嗎?
再或者是你在操場上,準備跑那些個跑道,可是你對眼前的跑道一眼望到底,對所有的彎道坡度瞭然於心,甚至哪個地方有個石子都一清二楚,你還有走下去的欲望和興趣嗎?
一眼望到底看到頭一清二楚的感覺,未必好!
所以,這也是大多數人,無法也不能算出自己「天命」的原因。
因為人,總是對未知才感興趣。而對於已知,卻往往選擇性失明。
劇透的劇本沒有追下去的意義,同理,被劇透的人生,再走下去的意義又何在?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理,大多數人都無法徹底知道自己一生命運究竟是怎樣的,只有到了人生終點,你的劇本才算落幕,姜尚八十才遇文王建功立業,你急什麼?
而且此生功名未必同現。就像東晉的陶潛其實是直到實際上唐朝,在田園詩上,自己的名氣還是遠遠輸於謝靈運的,而直到杜甫出現也才是陶謝並舉,一直到了宋朝,陶淵明才贏得他現在真正崇高的文學地位。
你看,大師也還這樣,所以,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這一生最大樂趣不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俗稱摸著石頭過河嗎?
靠著世俗的念想一路走下去,雖然有時真的未免會有探究的欲望,但是也委實還是不要未卜先知的為好!
通過自己的努力日臻佳境,最終達到自己心中滿意的境界,豈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