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指揮只是每天練習揮舞嗎?

2021-01-18 樂咖與樂渣

曾經,我以為樂團指揮的動作是全世界統一的,是有標準的。就像我學節拍的時候學過,三拍子就應該這麼打:

四拍子應該這麼打:

但是現實中,好像每個指揮都有自己的風格,我看他們指揮的動作,不能說是和上面的手勢不太一樣,只能說是毫不相關……

他們有時候用指揮棒,有時候直接用手,有時候甩頭,甚至有時候扭屁股。所以指揮到底有沒有認真練習如何瀟灑的揮舞?大家都在練琴的時候他們有沒有對著鏡子練習揮舞指揮棒什麼的。我以為他們會發一本書,像武功秘籍一樣,上面畫滿各種圖譜……

但是我並沒有找到這樣的書。所以指揮的動作都是他們隨機生成的?我們看到各種世界級的大師,確實指揮的動作幅度、肢體動作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在關鍵時刻,體現出驚人的相似。總的來說,只要你看著他們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尤其是樂手們,他們在指揮的正面,不僅能看到動作,還能看到表情。我們來看幾個範例:

很顯然,這三位指揮都想達到一種激昂的、激動的、有衝擊力的效果。即使你從來沒見過樂譜上的標註符號,也能毫不費力的理解他們的意圖。而且第二位杜達梅爾和第三位彼德連科,他倆動作還非常相似,好像不約而同練了同一套武功。但是問題來了,他們並沒有按照圖譜上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線路比劃嘛!再看下面幾個範例:

顯然,這幾位指揮都在使用同一種魔法,從他們的肢體動作中我們就能感受到此處音樂應該是歡脫、活潑、帶有舞蹈性的。指揮的風格雖然不同,但是他們會做相似的動作。難道指揮的總譜上有「此處扭起來」的標記?這麼看來,指揮們可能真的有一套神秘的圖譜,偷偷在家對著鏡子練習。我記得之前我在讀裡卡爾多·穆蒂的自傳時他提到,指揮的動作都是憑感覺來的,並沒有特意選擇自己的風格。

也就是說他覺得怎麼指能表達清楚就怎麼指,並沒有刻意創造屬於自己的標誌性動作,也沒有照著什麼圖譜練習過動作。但是我隱約覺得這隻適用於一部分指揮,有些指揮一定有偷偷策劃,比如卡拉揚。卡拉揚一直保持著一種「我要帥,我要絕對的帥」的狀態。無論指揮什麼樣的曲目,從來沒見過他露出猙獰的表情,流傳的表情包裡也幾乎不會見到卡拉揚。

很多音樂家被稱為行走的表情包,指揮通常是表情包中的戰鬥機。不明音樂的觀眾,會認為指揮的工作就是站在整個樂團的最高點,比比劃劃,每個人都在製造聲音,只有他在跳奇怪的舞。可能他們的樂譜上都做了表情符號,哈哈哈哈,只需要照做就行。

這就是為什麼觀眾對指揮有很多奇怪的見解,他們好像是全樂團最沒有貢獻的人,還站在最前面,似乎連三角鐵的那根兒鐵棍都比他手裡的指揮棒有作用。為什麼有些指揮頻繁的翻譜,有些指揮卻連樂譜都不帶?可能他們的譜子就是這樣……

OK,下面正文開始。其實我們以前就科普過指揮的作用,而且很多音樂類的視頻、文章都有強調過指揮的工作大部分是在演出之前的排練階段完成的。除了音樂方面,現代指揮還常常需要擔任樂團藝術總監的身份。但是,我還是在各種評論區看到堅持不相信指揮有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槓精。他們堅持說指揮就是那個明明什麼活兒都沒幹,還站在最高處搶風頭的人,就和我們單位的某某領導一樣……

有些「短視頻評論家」們還說,你看整個樂團都沒有人看指揮,說明指揮就是沒啥用。看來從專業的角度來解釋指揮的作用還是不能讓人信服。那我們就扯點兒別的。我們來想像一下。樂團裡坐著各路音樂專業、演奏專業人士,任憑一個啥活兒不幹,還愛搶風頭的人站在面前揮舞……而且這個傳統還沿襲了三百年。再讓我們看看指揮一年能掙多少錢!2016/17年洛杉磯愛樂樂團指揮(音樂總監)杜達梅爾申報審計301萬美元。同年,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音樂總監)穆蒂年度總收入為271萬美元。而樂團的小提琴首席,收入最高在50至60萬美元。所以,指揮為什麼賺那麼多錢?收入竟然是首席的五倍。一個沒什麼用的人,收入是別人的五倍……

如果是這樣,那不如大家都去當指揮吧,反正只要練練比劃就行了,也不用買昂貴的樂器,擼完串拿著釺子練就可以,投入少收益大。心動不如行動,一個你值得選擇的職業,加油!

樂咖與樂渣微信號 : yueka_yuezha

相關焦點

  • 樂團指揮究竟有什麼作用?
    一個樂團少則三五十人,多則一兩百人。雖然樂手都有自己的樂譜,但他們對音樂強、弱、快、慢、理解都不一樣,如果任由樂手們肆意發揮,現場會慘不忍睹。所以必須要有一個人,來指導樂隊按照同一個標準進行演奏,指揮就是統一標準的這個人。
  • 樂團指揮到底在比劃些什麼?|柴知道
    樂團指揮究竟有什麼用?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指揮? 大部分指揮都是通過右手的指揮棒來打拍子。不同的節拍,揮舞指揮棒的方式有很大區別,這叫做指揮圖示。總的來說,一個小節的第一拍一定是向下,最後一拍一定是向上的。
  • 【音樂百科】樂團指揮與首席
    樂隊指揮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通過指揮來組織和訓練樂隊,控制演奏速度,保持作品結構與形式的統一,使樂隊能夠正確、統一地演奏作品。速度無疑是相當重要的,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預備拍: 指揮在起拍的關鍵時刻所醞釀的氣氛可使各聲部準確且整齊的切入, 使演奏員的情緒可一鼓作氣地宣洩而出。一個看似可以一筆帶過、實則會導致強烈決定意義的拍子, 會給音樂帶來決定性音色。有的指揮則每逢高潮都加以強調, 有的指揮聽憑緊張氣氛自然浮現; 另一些指揮則認為必需有意識的控制才能創造出緊張。
  • 還記得「天才」指揮家舟舟嗎? 如今結局是……
    當樂團排練的時候,小傢伙可以安安靜靜地坐在小板凳上,聽得著迷。等排練結束了,舟舟會一個人跑到指揮的位置上,像模像樣地揮動雙手,想像自己正在指揮樂團。6歲的時候,有樂手問「舟舟,你想不想當指揮?」舟舟馬上回了句:「想!
  • 交響樂指揮的作用究竟是啥?是在瞎比劃嗎?
    他們難道真的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只是站在臺上瞎比劃嗎?我們大多數人對指揮的印象可能是這樣的看似毫無章法地揮舞的小長棍隨著樂章扭動搖曳的背影即使沒有人在看他,卻仍然渾身是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指揮那些事~指揮是一支樂團的靈魂人物在樂團中擁有無可爭議的權威著名指揮家阿什肯納濟曾經這樣解釋指揮家的意義
  • 你還記得那個天才指揮家舟舟嗎? 如今結局成了這樣
    當樂團排練的時候,小傢伙可以安安靜靜地坐在小板凳上,聽得著迷。等排練結束了,舟舟會一個人跑到指揮的位置上,像模像樣地揮動雙手,想像自己正在指揮樂團。6歲的時候,有樂手問「舟舟,你想不想當指揮?」舟舟馬上回了句:「想!來一首《卡門》。」
  • 艾琳指揮
    最開始排練協奏曲的時候,倪老師就和樂團所有成員說,過些日子會有一個很厲害的指揮來帶我們排練,現在一定要加緊練習,不要讓指揮失望。 我們大概排練一個月後,第一次見到了指揮艾琳。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專業的指揮,完全和我的預期不一樣。 我以為指揮會是個身材魁梧,老氣橫秋頭髮花白的中老年男人。 畢竟印象中指揮大多長那樣。
  • 資訊 | 指揮家劉沙榮任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
    據介紹,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已空缺23年,劉沙指揮是繼閻惠昌,胡炳旭之後,第三任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也就意味著,中國民族管弦樂的發展,在指揮方面劉沙將會成為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和代表。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國家一級指揮,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澳門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碩士研究生導師。
  • 交響樂的指揮究竟在做什麼?
    首先,我們在臺上看到的演奏家們其實並不是完全不看指揮,他們在很多重要的轉折點以及需要富有情感的樂段都會看向指揮,不過這點還是要看這個樂團的整體水平,如果一些高素質的樂團,他們對於樂譜已經牢記於心,有更多的時間看向指揮,所以更加可以領悟到指揮的每一個小舉動所要改變的情感,而好似不看指揮的部分其實是因為在臺下對這些部分已經練習得十分透徹了,所以從這裡我們才可以真正明白指揮真正的重大的意義,其實是在臺下對於整個樂團的拿捏和訓練
  • 指揮和他的指揮棒
    很多對於指揮這個位置 不了解的人都會覺得 「指揮?不就是揮揮棒子嗎?我上我也行! 所以,指揮並沒有想的那麼簡單 無數個音符,在指揮棒的揮舞下 匯成一段美妙的樂章時
  • 六月良宵在津 指揮大師閻惠昌與香港中樂團音樂會
    以上視頻為指揮大師閻惠昌與香港中樂團演奏《賽馬》片段 。指揮大師閻惠昌早年就讀於西安音樂學院,師從著名指揮家夏飛雲,著名作曲家何佔豪、胡登跳等教授,獲學士學位。剛畢業,即被中國中央民族樂團聘為樂隊首席指揮,1997年出任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今年6月,閻惠昌老師將率香港中樂團登陸天津大劇院,帶來一場經典的民樂音樂會。
  • 還記得舟舟嗎?智障兒童被捧成」天才」指揮,如今卻變成了這樣…
    每當樂團音樂響起,舟舟就會立刻安靜下來,端坐起來目不轉睛的盯著舞臺。演奏結束,大家散場後,他會一個人跑到指揮位置上,舞動雙手,模仿剛才的指揮,停頓、擺動都像模像樣、惟妙惟肖。 每次樂團外出表演,胡爸爸都會帶上舟舟,給他在後臺找個看得到指揮的位置,跟著鍛鍊。日復一日13年後,這根小小的指揮棒終於掀起驚濤駭浪…… 來源:《舟舟的世界》1997年4月,紀錄片導演張以慶到武漢歌舞劇院拍攝,無意間發現拿著筷子持之不懈在練習的舟舟。
  • 指揮徒手操練習(二)
    猛戳上方藍色字體,關注「唐平波合唱指揮課程與教學工作室」公眾號        本文分享第二組前3節指揮徒手操。
  • 樂隊指揮到底在幹嘛呢?
    樂團指揮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形體動作傳達給演奏員某種情緒,營造某種氛圍。▼請欣賞杜達梅爾演繹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雖然大部分曲子整首就一個拍號,但卻不盡然如此,看看《春之祭》演出影片就知道,這首名作有大量的變化拍子,常常改變每小節的時長,對指揮的技術與樂感是高度考驗。揮舞的雙臂不只標示拍子,也會控制樂團的音量大小。
  • ...作曲:李博禪 指揮:黃光佑 演奏:張雅迪 協奏:臺北簪纓國樂團
    指揮家介紹 黃光佑:以敏銳細微的情感詮釋出令人驚嘆的動人音符,精準的指揮手法清晰的掌握中國音樂特性與風格,被樂界譽為優秀指揮家,常受邀於各樂團擔任客席指揮。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系。
  • 石叔誠亦指揮亦獨奏 愛樂樂團又有好戲
    中新網北京1月31日消息:本報訊剛剛送走新世紀第一個新春佳節,2001年2月9日,中國愛樂樂團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的交響音樂會,將由樂團助理藝術總監、著名鋼琴演奏家和指揮家石叔誠執棒指揮。  在這臺音樂會上,石叔誠將指揮中國愛樂樂團演奏貝多芬的《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及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和《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在前兩首作品中,他本人同時擔任鋼琴獨奏。  北京日報的報導說,從這臺音樂會的曲目安排上看,中國愛樂樂團在排練多樣化風格音樂的同時也注意到了市場化的選擇。
  • 中國首位交響樂女指揮與她的傳奇女子樂團
    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也是第一位登上國外歌劇院舞臺指揮交響樂的中國女指揮。如今她已九十高齡,仍然活躍在音樂界的第一線。在將近六十年的指揮生涯裡,她指揮演出過許多中外經典的歌劇,並培養出諸如陳佐煌、呂嘉、俞峰、三寶等一系列頂尖的樂壇指揮家。2018年,她89歲,已是耄耋之年。
  • 維也納交響樂團:卡拉揚做過12年首席指揮的樂團
    自創建開始,該團一直是維也納永久性的市立樂團,直到現在維也納市政府仍單獨對它負責,並保證其經費來源。1946年起,維也納交響樂團還成為布雷根茨藝術節的歌劇、交響樂的專職樂團。每年夏天,維也納交響樂團為布雷根茨藝術節上演的歌劇和輕歌劇伴奏。遇有重要場合,維也納交響樂團也會參加維也納藝術節的活動為歌劇伴奏。
  • 2015新年音樂會:倫敦愛樂樂團與指揮瓦希裡·辛奈斯基|廣州大劇院|...
    1932年託馬斯比切姆爵士創建了倫敦愛樂樂團。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著名指揮家,讓倫敦愛樂的風格傳統得以綿延傳承,包括:阿德裡安娠爾特爵士、約翰渠理察爵士、伯納德眠丁克、左爾格∠爾蒂爵士、克勞斯縠斯泰德、弗朗茨韋爾澤莫斯特、庫特氠嚚爾等等。也許緣於樂團後來的許多首席指揮並非出自英國本土,而是廣泛邀請歐美大牌指揮家,才使得樂團風格趨於多樣性。
  • 春天大提琴樂團|如何成為樂團首席?
    春天大提琴愛樂樂團的每一個聲部都分別設有首席。樂團首席,英語「Concert master」直譯為「音樂會大師」。在管弦樂隊裡,「首席」是指第一小提琴手,是樂隊的第二號人物與副指揮。 「首席」必須具有全面的音樂知識與組織才能,在貫徹指揮意圖中應起主導作用,是指揮與樂隊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