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看似平常的家常飯,在於景海和周玲億兩人心裡卻有著不同的意義——這是他們的「婚宴」。
聽著親朋好友們送上的祝福,小夫妻的內心充滿感慨,這一年,他們經歷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有關工作,有關結婚。
這一對本來是最普通的夫妻,卻在幾個月前被全國人民認識,認識的原因來自於那場特殊的雷神山「戰地婚禮」。
26歲的於景海來自平泉市榆樹林子鎮,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移植監護室做護士。新娘周玲億是他的同事,來自江蘇的姑娘,是一位消化科護士。
1月23日晚上,於景海與周玲億從上海坐飛機到達承德普寧機場,準備回平泉老家過年。剛下飛機就接到電話,醫院通知準備組織支援湖北醫療隊,兩人毫不猶豫地決定一起支援湖北。
這對95後原定於2月14日情人節領證,2月28日舉行婚禮。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兩人的計劃。兩人參加支援湖北醫療隊後,都在雷神山醫院,但是卻不在一個病區,再加上住宿隔離和值班安排,很少碰面。兩人成了同一所醫院的「異地戀」,只能通過微信為對方鼓勵加油。
雷神山醫院得知他們的故事後,決定為他們舉行一場「戰地婚禮」。
2月28日下午5時18分,雷神山醫院,普通而又特別的一天。
當天的武漢下著雨,白色的板房點綴著紅色氣球,醫院變成了禮堂,工作服成了最美的婚紗。
「嫁給我吧!」新郎於景海手拿玫瑰,單膝跪地,笑著望著他的新娘。
新娘周玲億從新郎手中接過玫瑰,大聲回答:「我願意!」
一枚由彩帶做成的戒指戴在了新娘手上,雙眼溢滿幸福的淚水。
這場婚禮足夠特殊:沒有父母見證、沒有熱鬧的酒宴、沒有鑽戒,見證婚禮的是來自全國12支醫療隊的「戰士」代表;婚禮前的一個小時,新郎於景海還在ICU病房裡工作;十幾分鐘的婚禮過後,新娘周玲億又做好了上夜班的準備,8小時的夜班替代了洞房花燭夜。
疫情期間,兩人在雷神山醫院工作了整整48天,之後回到自己原來的醫院繼續工作。5月份,兩人領取了結婚證。
雖然有了結婚證,也舉辦了婚禮,但是兩家人始終沒能夠親眼見證兩人的喜事。「人生的婚禮只有一次,雷神山的『戰地婚禮』也許不像其他人婚禮準備得充分、豪華,但這是我們特殊的經歷,值得一輩子回憶。」於是夫妻二人商定回到於景海的老家平泉榆樹林子,讓雙方家長見面、吃飯,就算補上了婚宴。
12月13日,在於景海的老家榆樹林子,雙方的家人、朋友相聚在一起,用普通而又特別的形式吃了一頓「婚宴」。
12月15日,兩人離開平泉,準備返回上海繼續工作。對於今年經歷的特殊婚禮,他們覺得足夠難忘,銘記一生。和合承德記者 袁雪梅
【來源:和合承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