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陰謀》大衛·西蒙用這部劇集告訴我們,「美國至上」就是把人分作三六九等

2020-10-12 西帕克

大衛·西蒙用這部劇集告訴我們,「美國至上」就是把人分作三六九等

文:西帕克

1940年二戰初期,歐洲被希特勒的鐵騎肆虐,大量猶太人逃亡美國,他們每天都等在廣播前,焦急的等待著歐洲戰場的消息,法國六周內戰敗投降,敦刻爾克大撤退,一切似乎在向著絕望的方向發展。此時,廣播中出現了一個叫做查爾斯·奧古斯都·林德伯格的政客,說道「猶太人希望美國參戰,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但是美國人需要考慮自己的利益,美國需要的是和平」。林德伯格宣布將在大選中,挑戰羅斯福,把和平帶給美國,而歷史就此轉向。

這是出自於今年3月HBO新劇《反美陰謀》中的一段劇情,講述了在平行宇宙中,羅斯福在大選中輸給了親納粹的飛行員英雄林德伯格。美國因此並未參加二戰,開始走向法西斯主義。國家的劇變影響了新澤西州一個普通的猶太人家庭,面對著種族主義的壓迫,他們是選擇留守美國、逃亡國外、亦或是主動抗爭?他們的選擇,又如何被貼上了「陰謀反美」的標籤?

劇集改編自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2004年推出的同名小說,由HBO王牌製片人大衛·西蒙和艾德·伯恩斯擔任主創。而他們借著本劇想討論的議題則是,在民族主義抬頭,種族隔離再現的當代美國,何為美國利益?為了達成川普的「美國至上」(America First),美國人到底放棄了什麼?

劇集中的林德伯格,是美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林德伯格,又被譯作林白,瑞典移民後裔,美國空軍飛行員。1927年5月20至21日,林德伯格駕駛單引擎飛機聖路易斯精神號,從紐約飛往巴黎,歷時33.5小時,完成了人類首次不間斷飛躍大西洋的壯舉,被視作美國的國民英雄,還登上過《時代》周刊封面。

二戰初期,林德伯格多次奉美軍之命前往德國,試探希特勒政府的動態。1938年,林德伯格被納粹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赫爾曼·戈林授予德國榮譽勳章。在戰爭擴大後,他拒絕交還勳章(在劇集中,不少猶太人也以獲得勳章一事調侃他)。林德伯格是美國政府親德國派代表,提案建議美國保持中立,希望和希特勒政府建立外交關係。林德伯格曾參與組建「美國至上」黨,並擔任黨派的主要發言人。他多次批評猶太人並不愛國,密謀操控美國政府加入盟軍。羅斯福上臺後,林德伯格辭去了其在美國空軍中的職務。珍珠港事件後,林德伯格想要回到航空團,遭到拒絕。不過他依然以平民身份,協助美國空軍,參加過50多次作戰任務,甚至擊落過一架日本戰機。在歷史上,林德伯格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

原著作者菲利普·羅斯,曾被認為是當代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其小說包括《美國牧歌》、《輓歌》、《人性汙點》等都曾經改編過電影。《反美陰謀》的靈感來自於羅斯在讀美國白宮助理小阿瑟·施萊辛格(亦是歷史學家,被認為是最了解羅斯福和甘迺迪時代的人)的自傳時,發現在四十年代時,共和黨真正曾認真考慮過讓林德伯格參選總統。這樣的可能性讓他夜不能寐,他不敢相信美國歷史,竟然與納粹集權曾經一步之遙,也難以想像如果林德伯格當政,他和父親這樣的猶太裔家庭,將會有著怎樣的變故。最終,羅斯決定以此為背景,撰寫小說。

作為一個親歷過二戰時代歷史的美國猶太后裔,羅斯採用了一種虛實結合的筆法,講述這個平行宇宙的故事。小說並沒有花太多的筆墨描寫林德伯格上臺後的政治博弈和戰爭細節,而是藉助九歲的小菲利普·羅斯,也就是作者自己的視角,以第一人稱講述這個故事。故事中登場的人物,都是羅斯的家庭成員,亦使用了真名,舞臺也設定在羅斯長大的新澤西州高峰大道的猶太社區。

在小說中,羅斯一家面對林德伯格的上臺,有著各自不同的應對和看法。父親赫曼,在鄰居紛紛逃難時,猶豫不決,錯過了逃跑的時機。姨媽艾芙琳愛上了親林德伯格政府的猶太拉比,開始追隨新政府,支持種族隔離。而由於美國沒有參加二戰,一心想要為同胞戰鬥的堂哥阿爾文,選擇了加入加拿大空軍,支援前線,最終身負重傷。以一個猶太家庭的命運起伏,講述了種族隔離政策下,少數族裔的悲劇。並指出,這樣的悲劇,其實離美國並不遙遠。這其中既有半真半假的歷史,也有羅斯家真實發生的事件,既是歷史虛構,亦是羅斯的半自傳回憶錄。

2018年5月22日,菲利普·羅斯去世,享年85歲,而《反美陰謀》則是他最後一本以自己作為主角的小說作品。

在羅斯去世前,HBO就買下了小說改編權,由大衛·西蒙和艾德·伯恩斯操刀,拍攝成六集迷你劇。西蒙是HBO史上評分最高的劇集《火線》的幕後主創,而伯恩斯則是《火線》的編劇之一。在《火線》結束後,二人又聯合製作了講述伊拉克戰爭的迷你劇《殺戮一代》。《反美陰謀》則是二人的最新作品。

劇集投入製作前,西蒙曾多次登門拜訪當時還在世的菲利普·羅斯,討論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在羅斯的授意下,小說中的「羅斯一家」到了劇集裡被改名為「列文一家」。因為,在寫小說時,羅斯為了強調故事是代入自己的真實經歷,使用了自己的姓氏。但劇集已不再是屬於他的創作,更是西蒙和伯恩斯的作品,用假名更加恰當。同時,劇集也不再以九歲的羅斯作為第一主角,而是家庭中多位成員,多角度敘事,從不同的視點,展示這個平行美國的各個方面。

為了還原小說中的場景,劇集在羅斯成長的高峰大道附近社區取景,室內裝修也參考了大量羅斯的家庭照片和歷史資料。雖然西蒙本人不是猶太人,但他的父親和爺爺奶奶,在四十年代時,也曾居住在這片社區。在拍攝時,西蒙也抽空回到爺爺奶奶的故居,並以此作為布景的參考之一。

劇中大部分主演也特意選擇了真正的猶太后裔。最知名的兩位則要數,飾演姨媽的女星薇諾娜·瑞德和飾演猶太拉比的演技派男星約翰·特託羅。其中,曾參演過《怪奇物語》的薇諾娜有一半猶太血統,父親是猶太人,她的親戚也曾死於猶太大屠殺。已故的菲利普·羅斯本人則在劇集片頭被署上了編劇和執行製片的名號。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時代,HBO和大衛·西蒙,推出本劇,無疑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劇集第一集的標題「會在這裡發生」,取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克萊爾·劉易斯的小說《不會在這裡發生》標題的反話。美國夢已碎,所有本不可能在此發生的事,都有可能發生。當川普把「美國至上」這個林德伯格信條認定為基本國策,便是對羅斯小說「預言」性的最佳印證。

劇集通過一次次展示林德伯格的演講,試圖分析「美國至上」的實質,美國的利益永遠至上,但誰能代表美國呢?多數人?少數族裔?白人?中產階級?還是精英?當這其中一部分人的利益和另一部分人衝突時,「美國」到底應該保護誰?當林德伯格巧妙的在演說中,把猶太裔美國人排除出美國時,說猶太裔的利益不是美國利益時,他是否在說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美國?這是否也是川普「美國至上」的內在實質?

自從川普上臺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示,川普和小說中林德伯格過於近似。而在採訪中,羅斯也曾對兩人進行過比較「小說中的林德伯格總統,雖然是納粹和種族歧視者,但亦是一個偉大的飛行英雄……然而,川普只是一個騙子」

在劇集第一集結尾,大衛·西蒙增加了一場小說中沒有的戲份,堂哥阿爾文暴打了之前欺負他的朋友的幾個德國法西斯主義者,同時將希特勒入侵歐洲的新聞片段平行剪輯切換。這個世界正在跌入深淵,但總有人在奮起反抗。當林德伯格宣布將會競選總統的那一刻開始,劇集也邀請觀眾一起,體驗一段完全不可預料的「美國歷史」。

(原載於 虹膜)

相關焦點

  • 6集360分鐘,這部劇集告訴我們,美國至上就是把民主分作三六九等
    《反美陰謀》藉由這家人的小人物處境,作為廣泛美國猶太人口的代表,透過孩童的眼光檢視這個持續動蕩的社會,一步一步朝向危險的世界局勢,讓我們看見升起的反猶太主義,開始以各種形式影響日常生活,即便是一家人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去處理眼前局勢。大兒子桑迪已是位青少年,他已經在心中培育出自我的價值中心,他的偶像就是那位飛行英雄林白。
  • 《反美陰謀》敢說美國藥丸?HBO這部新劇太大膽!
    這部《反美陰謀》,是根據美國猶太裔作家菲利普·羅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1933~2018),一直都被認為是美國作家中最有聲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選,每年提名單上總有他的名字。
  • 平行宇宙中的美國竟然成了法西斯?這部電影讓你驚掉下巴!
    《反美陰謀》(2020)劇集改編自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2004年推出的同名小說,由HBO王牌製片人大衛·西蒙和艾德·伯恩斯擔任主創。而他們借著本劇想討論的議題則是,在民族主義抬頭,種族隔離再現的當代美國,何為美國利益?為了達成川普的「美國至上」(America First),美國人到底放棄了什麼?
  • 新劇入坑,看看《反美陰謀》都講了點兒啥?
    薇諾娜·瑞德、約翰·特託羅、安東尼·鮑伊(《德裡女孩》)、佐伊·卡贊、摩根.斯佩克特(《疑犯追蹤》)、艾奇·羅伯遜([超越生死的夜晚])將主演HBO六集限定劇《反美陰謀
  • 《反美陰謀》北美流媒體「或然歷史」啟示錄:中國歷史劇能否告別線性思維?
    該劇的一張海報完美展現了這部劇的設定:一個美國太空人站在月球上,他的太空衣反射鏡中除了他的影子之外,還有早就捷足先登的蘇聯國旗。第三部便是HBO上周開播的6集限定劇《反美陰謀》。這部劇開了這樣一個腦洞:如果羅斯福在1940年第三次總統大選時,被具有反猶傾向的政壇新星取而代之,美國走向納粹的道路,歷史將會怎樣?什麼是「或然歷史」?為什麼這幾年開始在美劇中流行?
  • 《反美陰謀》首支視頻解析,獻給這部至今只有700人看過的6集劇
    第一支作品獻給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HBO新劇《反美陰謀》。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是我們第二次為《反美陰謀》寫文章。從3月16日上線HBO直到現在,豆瓣只有643人看過。7.8也許不是一個吸引人的評分,但我們仍希望每一位讀者都可以觀看這部短短6集的冷門美劇。尤其在魔幻的2020,從歷史投射現在,我們認為它有特殊意義。
  • 美劇《反美陰謀》:「政治寓言」變成了「政治預言」
    世間的奇妙就在於巧合,當年菲利普·羅斯寫作《反美陰謀》的主旨在於警示美國人——美國曾如此接近法西斯化。而同名劇集卻又讓這則「政治寓言」變成了「政治預言」,在川普總統極力鼓吹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之時,劇中人物給出了如此評論——那些「美國優先主義者」(America Firsters)存在已久。
  • 《火線》編劇新作,這部新劇腦洞有點大!
    近日,HBO推出的6集限定劇《反美陰謀》同樣是講述了歷史中的這種「如果」。《反美陰謀》目前以周更的節奏,可能還未被許多觀眾所了解。在豆瓣上僅有兩百多個評分,平均分為7.6分,而在Metacritic上媒體平均分高達81。
  • 《反美陰謀》這劇讓我感到害怕
    文:陸小鳥 不會抓水母的章魚哥我們的播客:在小宇宙、網易雲、喜馬拉雅或其它泛用型客戶端搜索「英美劇漫遊指南」理所當然的,他主張孤立主義,反對美國參加二戰,還參與組建了「美國至上委員會」(The America First Committee)並擔任主要發言人,建議美國和希特勒建立中立關係。
  • 「影視雜談」美國影視劇不會輸給現實
    一部是由HBO出品,大衛·西蒙、埃德·伯恩斯等人擔任製片的限定劇《反美陰謀》(The Plot Against America)。,後者多次公開批評猶太人並不愛國,還想陰謀把美國拖入戰爭,其政治主張是「美國需要和平/美國至上」(耳熟不?)
  • 外媒預測:2020年這類劇集作品數量將創下新紀錄
    2019年,僅在美國就有500部劇集上映。這段時期正好處於數字平臺致力於拍攝國際大製作之時。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月8日報導,對於西班牙而言,2020年將是以該國民族分離組織「埃塔」為主題的虛構作品爆發的一年,無論是根據費爾南多·阿蘭布魯的同名小說進行改編的《祖國》,還是由馬裡亞諾·巴羅索執導的《看不見的線》。
  • 《反美陰謀》:架空歷史又讓人思考的年代劇
    《反美陰謀》(The Plot Against America)是最近HBO開播的一部新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
  • 《反美陰謀》查爾斯·林德伯格
    ,從紐約市羅斯福飛行場橫跨大西洋飛至巴黎巴黎-勒布爾熱機場,成為歷史上首位成功完成單人不著陸飛行橫跨大西洋的人,並因此獲贈榮譽勳章。美國聖地牙哥林德伯格國際機場即以他的名字命名。早年查爾斯·奧古斯都·林德伯格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是瑞典移民的後代,在利特爾福爾斯成長。
  • 安全帽分三六九等,就是將生命分為三六九等
    據報導,根據最新的國家標準GB2811-2007,質量合格的安全帽在高溫、低溫及浸水三種情況下,用5Kg鋼錘自1m高度落下進行衝擊試驗,頭模所受衝擊力的最大值均不應超過4900N(1N=1kg·m/s,即使一千克質量的物體獲得1m/s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用3KG鋼錐自1m高度落下進行試驗,鋼錐不應與頭模接觸,且帽殼都不得有碎片脫落。相關視頻中那頂黃色安全帽一觸即碎,不可能達標。
  • 強姦就是強姦,不分三六九等
    強姦就是強姦,不分三六九等   16日,微博實名認證為「清華大學法學院證據法中心主任」的易延友副教授,在其微博替李某某的律師辯護時表示:強姦陪酒女比強姦良家婦女危害性要小。此言一出,立即引來網友熱議。
  • 高分同性電影《愛你,西蒙》衍生劇—《愛你,維克多》
    》這部美國青春同性電影是2018年播出的,豆瓣評分高達8.3分。這部電影的特別之處在於,把青春和同性之間的情感,不再與BG青春電影割裂。沒有那麼多的苦大仇深劇情,沒有那麼多不現實的甜膩膩情節,反而更真實地用喜劇的方式,呈現出這麼一道「新式同性青春喜劇」大餐!
  • ...大衛·西蒙|蘇珊娜·懷特|血戰摩蘇爾|殺戮一代|導演|漫長歸途|...
    伊戰連綿十多年,整個中東地區就是火藥桶,民族、宗教、石油衝突不斷,伊拉克被活生生從中東富國打成了廢墟。與伊戰有關的影視題材不乏經典作品,今天就介紹三部!它提醒著你在這個地球上還存在著和我們如今生活兩級化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仍然戰火紛飛 仍然有很多人為了生命為了信仰為了家園在戰鬥仍然有很多無辜的平民生活在水深火熱朝不保夕的煉獄中。影片中出現的平民百姓,從他們的眼中看到的不僅僅是仇恨,悲苦和恐懼,更多地是對生死的麻木和對生活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