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集360分鐘,這部劇集告訴我們,美國至上就是把民主分作三六九等

2020-11-19 波老師看片

二次大戰在大西洋另一頭的歐洲打得火熱,美國本土這頭面臨著孤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摧殘,居住在此的猶太家庭一家人,該如何在這種環境下生活,而此刻美國政壇將迎來一場動蕩。

HBO的短篇影集《反美陰謀》開場於1940年,大西洋對岸的法國被納粹德國攻陷,英國處於空襲的攻擊之中。

影集在開始不久,主角赫爾曼·艾爾文開車載著妻子貝絲與兩位兒子經過紐澤西的一戶社區,巷弄的其中一角落,有一群法西斯主義的美國人在德國酒吧飲酒作樂,這群人以鄙視的眼光對待路過的赫爾曼一家人,並對他們辱罵叫囂。

《反美陰謀》改編自菲利普·羅斯2004年出版同名架空小說,在這個虛構的時間軸中,史上首位完成單人飛越大西洋的美國傳奇飛行員查爾斯·林白,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擊敗羅斯福(真實歷史中是由羅斯福當選),打造了一個法西斯、反戰的二戰美國。

《反美陰謀》由明基·斯皮羅與託馬斯·施拉梅兩位主創負責改編劇本,這不是他們頭一回處理歷史題材的作品,這對搭檔的傳奇影集《火線重案組》第一季便是其一代表。

這部被譽為史上最偉大影集之一的作品,描繪巴爾的摩腐敗崩盤的機關組織:警察、政府、校園、幫派、媒體等。

而這回《反美陰謀》則是展現法西斯主義是如何逐漸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不需等到敵人入侵,思想上的攻擊便早已搶先席捲佔領了社會。

當然,《反美陰謀》不是近期唯一一部檢視法西斯主義的影集作品,但比起其他如《使女的故事》或是《納粹獵人》,使用極為煽動、激烈的內容與法西斯主義對抗。

《反美陰謀》反倒是聚焦於故事中的角色們,如何去面對心中逐漸堆疊而生的焦慮,以及在社會撕裂氛圍之中的無力感。

《反美陰謀》相當精準地捕捉到大眾是如何否認擺在眼前的事實、如何促成法西斯主義與仇恨主導社會集體意識,這是一部與當今2020年世界不言而喻的影射作品,呼應著我們這幾年不對從媒體、政治人物、意見領袖口中聽到的仇恨言論。

這不是一個一夕之間引爆的現象,而是利用恐懼、意識形態漸漸入侵社會的系統化攻擊。

在這個虛構的歷史時空中,林白擊敗羅斯福成為二戰初期的美國總統,他的政治立場便是置身於歐陸戰場之外。

這當然是一個容易討好選民的政見,一位美國人民心目中的飛行英雄,主張國家不應該送青年前去外國的戰場,甚至不應該參與整場戰爭,也不要管歐洲正在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

在這個時空背景之中,赫爾曼是位勤奮工作的保險業務員,他的猶太人身份使得他相當熱衷於此刻的政治議題,而兩位兒子桑迪、菲利普也因此耳濡目染。

除了艾爾文一家四口,還有生性好鬥激進的侄子以自己的方式與法西斯份子對抗,以及妻子貝絲的姊姊伊芙琳,她的愛情生活不順遂,最終與一位猶太社區意見領袖墜入愛河,而他在日後成為了總統林白的內閣之一。

《反美陰謀》藉由這家人的小人物處境,作為廣泛美國猶太人口的代表,透過孩童的眼光檢視這個持續動蕩的社會,一步一步朝向危險的世界局勢,讓我們看見升起的反猶太主義,開始以各種形式影響日常生活,即便是一家人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去處理眼前局勢。

大兒子桑迪已是位青少年,他已經在心中培育出自我的價值中心,他的偶像就是那位飛行英雄林白。

於是他與父親之間的衝突與隔閡逐漸擴大,他無法接受父親將林白總統視為仇視猶太人的邪惡化身。他的阿姨伊芙琳與戀人本格爾斯多夫朝向林白政權的權力中心步進,負責安撫美國境內猶太人的恐懼情緒,說服他們發生在歐洲的大屠殺絕不會在美國發生。

但事實絕非如此。當然還有他的表哥,他決定前往加拿大從軍,前去歐洲戰場與納粹德國作戰,在戰爭時他失去了一隻腳,回美國後還因為從軍攻打納粹被視為罪犯。

這群早就長時間居住在美國的猶太人口,始終是自己為美國人。

直到有一天執政者與部分美國人民公開宣告說,這個國家根本不在乎猶太人口。

這是一個直至今日都極為複雜的社會與政治議題。

看過《火線重案組》之後,我老早便預期這對編劇搭檔這回的作品絕對也不會如此簡單,這是一個描述仇恨如何在人心中滋長,我們的社會為何會存在這等行為。

其恐怕之處不僅僅是因為人們因此做出許多糟糕、歧視的舉止,更是因為社會大眾往往別過頭去,任憑其現象繼續發生與增長。

《反美陰謀》的敘事情節精彩,演員的表演都相當出色,你可以感受到當中的每一位演員都相當清楚自己要演出多麼複雜的議題,其中我最喜愛佐伊·卡贊的演出,她飾演的貝絲比丈夫赫爾曼有更為敏銳的心思。

她將外頭社會大眾的意識形態轉變看得相當清楚,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國家逐漸被仇恨所撕裂,但是卻沒有力量去處理、去引領家庭成員們不要墜入深淵。

不像丈夫如此渴望與大眾對抗反擊,她希望能帶著家人們移民去加拿大,但即便如此,她仍稱職地擔任一位支持丈夫的傳統猶太妻子角色,佐伊·卡贊的演出有著相當內斂的情緒轉折,令人心碎。

我喜愛《反美陰謀》的一點,來自於其對於猶太族群的內部描繪,從中你會看到鏡頭畫面處理起猶太議題的敏銳洞見,對於猶太文化的呈現也相當精緻細膩,歸功於美術設計與服裝道具的仔細考究。

令人想起Netflix極為出色的短篇劇《離經叛道》,使得整部影集有極為寫實的時代氛圍,在這種虛構歷史的情節中,仍保有幾乎以假亂真的魔力。

除此之外,影集裡頭鮮少有兩位猶太人有完全相同的信念與觀點,他們對於社區中被恐懼有著不同的應對方式,他們總是不停地來回辯論爭執,他們當中有正直之人、無私之人,也有自私自利、被謊言蒙蔽的加害者。

《反美陰謀》並沒有將猶太人刻意美化,他們就是一群再也正常不過的美國人,在這個對他們不友善的環境中,尋找生存的方式。

另一方面來說,《反美陰謀》最令我衝擊的情節,不是來自於恐懼,而是源於其中的懊悔情緒。

對於赫爾曼與貝絲這對父母來說,他們最大的悲憤是來自於他們兩位成長的的孩子,必須要在這個充滿仇恨下的環境長大,這些仇恨與恐懼會形塑他們對於世界、人性的看法。

小兒子菲利普從小就見證了外人對他們的辱罵與厭惡,使得他惡夢連連,他還見證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價值觀衝突;大兒子桑迪將林白視為美國英雄,他在阿姨伊芙琳的鼓勵下參與了名為「美國優先」的計劃,目的是為了將猶太孩童同化成主流之下的正統美國人。

《反美陰謀》讓人毛骨悚然之處,並沒有實體的暴力場景,而是一種散發著恐慌的孤寂感,將觀眾浸入一個與你心中逐漸遠離的世界。

直到最後,《反美陰謀》仍沒有嘗試去平息人民心中的仇恨與分裂情緒,而是留給觀眾一個懸而未解的未來,影集時不時穿插一些黑白的紀錄畫面,描繪著歐洲大陸的猶太人慘況,還有亞洲戰場上日本帝國的蹂躪人命。

但是《反美陰謀》不是一部呈現血腥暴力慘況的故事,而是關於每個角色的情緒衝擊,影集並未試圖以煽動、悽慘的情節去震撼觀眾,而是一再提醒我們,我們心中的人性,以及為何我們需要去撫平不同族群之間仇恨的重要性。

從前期的《高堡奇人》四季到大為驚豔的HBO《守護者》,還有Apple TV+的《為全人類》,這幾年,這種架空歷史的題材似乎在歐美小螢幕圈吹起一陣旋風,不禁令人思考背後原因。

我們生活的今日世界,也同樣面臨著分裂處境,這種虛構出來的架空歷史事件,往往帶領我們去思考歷史的另一種可能性,從中映照出我們生活的當下時空。

《反美陰謀》正是如此。

這不是描述納粹贏得二戰的《高堡奇人》,裡頭的角色也不需要秘密策劃反納粹的武裝行動,《反美陰謀》有更多對於當下政治局勢的反映,這個由川普當權的美國,這個世界各地其他吹起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的不同國家政權,兩位編劇搭檔本來就是寫實主義的大師級人物。

他們很清楚真實世界的邪惡事件往往是從市井小事之中萌芽,這不是一個被恐怖主義籠罩的美國,而是一個光是運用言語與思想便能激發恐懼的美國、一個政治滲透我們日常生活的詭異世界。

這部情節複雜的影集會讓你無法停下思緒,短短的六集篇幅之後,你仍會思考著這個虛構的歷史時空背後的意義,更會領悟到其是一則對於未來的警示。

所以對於想追這方面劇的人,我是強烈推薦的。

相關焦點

  • 《反美陰謀》大衛·西蒙用這部劇集告訴我們,「美國至上」就是把人分作三六九等
    大衛·西蒙用這部劇集告訴我們,「美國至上」就是把人分作三六九等文:西帕克1940年二戰初期,歐洲被希特勒的鐵騎肆虐,大量猶太人逃亡美國,他們每天都等在廣播前,焦急的等待著歐洲戰場的消息,法國六周內戰敗投降,敦刻爾克大撤退,一切似乎在向著絕望的方向發展。
  • SBS劇集就是收視保證~《師任堂》首播達15%,《被告人》第4集達18%!穩佔同時段劇集一位!
    月火劇《浪漫醫生金師傅》最高收視27.6%,平均收視率為20.4%,剛開始播出時可能還沒有得到很多的關注,到後來越來越多觀眾見識到這部劇集緊湊的魅力,討論度亦上升許多。這部劇集光是看池晟和由嚴基俊一人分飾兩角的雙胞胎兄弟飆演技就已經超精彩了,難怪光是播出四集就有這樣高的收視率啦!
  • 強姦就是強姦,不分三六九等
    強姦就是強姦,不分三六九等   16日,微博實名認證為「清華大學法學院證據法中心主任」的易延友副教授,在其微博替李某某的律師辯護時表示:強姦陪酒女比強姦良家婦女危害性要小。此言一出,立即引來網友熱議。
  • 安全帽分三六九等,就是將生命分為三六九等
    安全帽分三六九等,就是將生命分為三六九等,這是對工人生命的蔑視,也是對工人合法權益的踐踏。而顯見的邏輯是,工人在一線作業,往往處於高風險中,更需要高標準的安全帽,需要高標準的保障措施。一定能夠程度上說,劣質安全帽泛濫,特別是工人戴不上合標安全帽,可能與相關包工頭(如果工人的安全帽是包工頭髮的)有關,也與監管者失職有關。
  • 8集出完穩拿8.4分,這部火爆新劇實在刺激!
    已開播的有《無恥之徒》第九季、《墮落街傳奇》第二季,即將開播的則有《美國囧案》第二季、《我們這一天》第三季等。除了回歸劇,9月初,誕生了一部火爆新劇《傑克·萊恩》,Amazon出品的新作,8集已全部放出。《傑克·萊恩》是一部反恐題材美劇,故事劇情緊湊,傑克·萊恩與蘇萊曼巔峰對決,全程緊張刺激。
  • 你喜歡電影《真愛至上》嗎?這是它15分鐘續集的幕後故事 娛樂 你喜歡電影《真愛至上》嗎?這是它15分鐘續集的幕後故事
    「你知道的,就是那個喜歡上美國女孩的可愛的男孩!」她的夥伴停住車,才發現這裡人山人海。「天哪!」她喊道,「他們在幹什麼?」人群把她們也包圍後,沒人還留意這是自行車道。「他們現在長大了。」「看,那位父親也在。」「看樣子他們在一起了。」(左起)奧利維亞·奧爾森、連姆·尼森和託馬斯·布羅迪-桑斯特在影片《真愛至上:紅鼻子日特別集》中。
  • 《權力的遊戲》八季1集被刪減,抹去6分鐘引爭論,因內容未分級
    目前單集播映次數已過億,而按照目前的火爆程度看來,有人分析《權力的遊戲》第八季應該能達到每集近2億的播放次數。根據每日經濟透露,《權力的遊戲》第七季有巨額成本投入,從第一季開始每集總經費為600萬美金,到了第五季每集就升到800萬,隨著人氣的火爆,每集成本也水漲船高,拍攝第六季之際其每一集的投入成本已經破1000萬每集,而每季共分為10集,總投入資金達一億美元。
  • 《反美陰謀》敢說美國藥丸?HBO這部新劇太大膽!
    而歷史則通常由勝利者書寫,如果,那一天在二戰時期,我們沒有贏得勝利,那麼歷史將會如何?Amazon 的劇集《高堡奇人》就給出了答案。前兩集的故事,其實更像是一種鋪墊,一種災難將發、山雨欲來的感覺。整個故事中,最大的虛構就是「讓查爾斯·林德伯格當選美國總統」。
  • 國會山被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此次美國大選特別是國會大廈事件帶來的亂象和衝擊,令世界看清美式民主的非普適性。當地時間2021年1月6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發生暴力示威活動,部分示威者衝入國會大廈,不僅導致數名示威者受傷甚至死亡,1名警察受傷不治,百餘名議員落荒而逃,美國首都被迫宵禁,更讓世界再次看到了美國的另一面。
  • 這部國產劇集有看頭
    ​一部好的國產劇集不太好找,6月份上映的一部《長安十二時辰》,給了觀眾一個大大的驚喜,但今天要說的這部《鶴唳華亭》,也是一部難得的上乘之作,一開局就給你來了多次高能反轉,節奏緊湊,一連追個幾集,還是意猶未盡。
  •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選舉|選民|民主選舉|聯邦_網易...
    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  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如果說種族歧視和貧富差距等問題是當今美國社會的頑疾,那麼「民主選舉」這一味藥只能是暫時的「鎮痛劑」,治標不治本。
  • 播了9集衝上8.6分,這部驚豔港劇不該繼續被冷落!
    4月20日,一部驚豔港劇開播,故事懸念十足,劇情節奏緊湊,播了9集,每一集都有爆發點,追起來讓人過足癮。這部最新港劇就是《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看劇名還以為是愛情片,但並非如此,這是一部犯罪懸疑劇集。《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由譚俊彥 、陳山聰、黃智雯、楊秀惠、江欣燕、林嘉華、趙希洛、何遠東等主演,共計20集,截至目前,已播出了9集。在豆瓣平臺,《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這部最新TVB力作評分持續走高,目前已衝上了8.6分,五星好評超45%,四星好評超42%,口碑較為出色。
  • 兩集飆到9.1分!TVN最新口碑韓劇,才30分鐘就讓人飆淚
    這部最新上線的9.1高分韓劇《花樣年華:生如夏花》可以告訴你答案。故事開啟於1993年,年少時的韓在賢和尹知秀在一場遊行中相遇。混亂中知秀不小心受傷。在賢像超級英雄一樣將她帶離現場,並為她包紮傷口。那一瞬間,知秀心裡開出名為愛情的花朵,全身上下都叫囂著:就是他了!
  • 人不分三六九等,分333等!深度解析爆款人性電影《飢餓站臺》
    人不分三六九等,分333等,第一次來就在48層很幸運,因為這座監獄的規則是:監獄每天送餐一次,放在一塊浮空的石板上,從第一層出發,猶如一輛定時停靠在站臺幾分鐘的列車,他們的食物就是第47層吃剩下的,而第47層則是吃上一層剩下來的,以此類推,並且他們所處的樓層都會隨機變換。
  • 「勤王」驚變「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這場騷亂不僅令美國國內錯愕不已,四位前總統、政客名流紛紛站出來發聲,同時也震驚了美國的西方盟友,鮑裡斯、特魯多等人紛紛發聲關切。這場撕裂美國民主的「鬧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川普在這其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美國民主怎麼了?華盛頓「陷落」(川普1月6日在集會上發表演講。)「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我們永遠不會退讓。」
  • 「白宮陷落」,美國「民主燈塔」的光還能亮嗎?
    一方面,基於傳統影響,許多美國白人在思維觀念上並沒有接受黑人的平等地位,這也直接導致了3K黨等奉行白人至上主義的極端組織興盛不衰。另一方面,許多州的地方法在早期仍涉嫌歧視黑人。可以說,在美國的歷史中,對少數族裔的迫害與欺凌屢見不鮮。辛巴威《先驅報》就寫明「弗洛伊德之死表明,美國的奴隸制仍然存在,而且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
  •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鬼打鬼」
    《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題目為《我們是如何幫助團結工會取勝的》(HOW WE HELPED SOLIDARITY WIN)。在香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決意故技重施。李柱銘(左二)、羅冠聰(右一)所率領的代表團2019年5月14日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作專題演講2019年5月,李柱銘為代表的亂港派出訪美國。
  • 從第一到墊底:19集《黑鏡》劇集排名
    《黑鏡》上周再次獲得艾米獎,今年的獲獎劇集是「USS Callister」,去年的獲獎劇集是「San Junipero」。這部科幻劇描述和臆想了不少科技發展的負面影響,其中還具有科幻、恐怖和黑色幽默的成分。每集《黑鏡》會講述一個由科技導致的災難,最初是在英國的Channel 4頻道播出,目前已經播出了19集。
  •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第一集,被刪減掉的6分鐘都在這了!
    已經把《權遊》當成電影來看的小編還是發現了一件嚴重的事情——昨天上線的第一集官方時長54分鐘,差6分鐘就是一個小時啊,而某訊可看的只有48分鐘,這就是剪了6分鐘!我們來算一筆帳,《權遊》第八季六集總製作成本超過1億美元,單集成本1500萬美元,54分鐘也就是每分鐘約28萬美元,也就是大概188萬元人民幣。6分鐘那可就是168萬美元,大約1127萬元人民幣啊!
  • 川粉衝擊美國國會:對美國民主與中國體制的感想
    用我們的話說,叫「掛羊頭賣狗肉」,或者「打著紅旗反紅旗」:這些衝進國會的川粉一定認為他們在主張民主,是民主的捍衛者。但其實他們和民主沒有任何關係,相反,是美國民主制度的敵人。聲稱支持民主的人,實際上可能是反對民主的——他們只是一群不擇手段,希望獲得政治權力的人。他們的價值觀是基於族群/種族主義政治的極右翼。他們的意識形態在歷史上的參照物就是法西斯(Nazi 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