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在大西洋另一頭的歐洲打得火熱,美國本土這頭面臨著孤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摧殘,居住在此的猶太家庭一家人,該如何在這種環境下生活,而此刻美國政壇將迎來一場動蕩。
HBO的短篇影集《反美陰謀》開場於1940年,大西洋對岸的法國被納粹德國攻陷,英國處於空襲的攻擊之中。
影集在開始不久,主角赫爾曼·艾爾文開車載著妻子貝絲與兩位兒子經過紐澤西的一戶社區,巷弄的其中一角落,有一群法西斯主義的美國人在德國酒吧飲酒作樂,這群人以鄙視的眼光對待路過的赫爾曼一家人,並對他們辱罵叫囂。
《反美陰謀》改編自菲利普·羅斯2004年出版同名架空小說,在這個虛構的時間軸中,史上首位完成單人飛越大西洋的美國傳奇飛行員查爾斯·林白,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擊敗羅斯福(真實歷史中是由羅斯福當選),打造了一個法西斯、反戰的二戰美國。
《反美陰謀》由明基·斯皮羅與託馬斯·施拉梅兩位主創負責改編劇本,這不是他們頭一回處理歷史題材的作品,這對搭檔的傳奇影集《火線重案組》第一季便是其一代表。
這部被譽為史上最偉大影集之一的作品,描繪巴爾的摩腐敗崩盤的機關組織:警察、政府、校園、幫派、媒體等。
而這回《反美陰謀》則是展現法西斯主義是如何逐漸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不需等到敵人入侵,思想上的攻擊便早已搶先席捲佔領了社會。
當然,《反美陰謀》不是近期唯一一部檢視法西斯主義的影集作品,但比起其他如《使女的故事》或是《納粹獵人》,使用極為煽動、激烈的內容與法西斯主義對抗。
《反美陰謀》反倒是聚焦於故事中的角色們,如何去面對心中逐漸堆疊而生的焦慮,以及在社會撕裂氛圍之中的無力感。
《反美陰謀》相當精準地捕捉到大眾是如何否認擺在眼前的事實、如何促成法西斯主義與仇恨主導社會集體意識,這是一部與當今2020年世界不言而喻的影射作品,呼應著我們這幾年不對從媒體、政治人物、意見領袖口中聽到的仇恨言論。
這不是一個一夕之間引爆的現象,而是利用恐懼、意識形態漸漸入侵社會的系統化攻擊。
在這個虛構的歷史時空中,林白擊敗羅斯福成為二戰初期的美國總統,他的政治立場便是置身於歐陸戰場之外。
這當然是一個容易討好選民的政見,一位美國人民心目中的飛行英雄,主張國家不應該送青年前去外國的戰場,甚至不應該參與整場戰爭,也不要管歐洲正在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
在這個時空背景之中,赫爾曼是位勤奮工作的保險業務員,他的猶太人身份使得他相當熱衷於此刻的政治議題,而兩位兒子桑迪、菲利普也因此耳濡目染。
除了艾爾文一家四口,還有生性好鬥激進的侄子以自己的方式與法西斯份子對抗,以及妻子貝絲的姊姊伊芙琳,她的愛情生活不順遂,最終與一位猶太社區意見領袖墜入愛河,而他在日後成為了總統林白的內閣之一。
《反美陰謀》藉由這家人的小人物處境,作為廣泛美國猶太人口的代表,透過孩童的眼光檢視這個持續動蕩的社會,一步一步朝向危險的世界局勢,讓我們看見升起的反猶太主義,開始以各種形式影響日常生活,即便是一家人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去處理眼前局勢。
大兒子桑迪已是位青少年,他已經在心中培育出自我的價值中心,他的偶像就是那位飛行英雄林白。
於是他與父親之間的衝突與隔閡逐漸擴大,他無法接受父親將林白總統視為仇視猶太人的邪惡化身。他的阿姨伊芙琳與戀人本格爾斯多夫朝向林白政權的權力中心步進,負責安撫美國境內猶太人的恐懼情緒,說服他們發生在歐洲的大屠殺絕不會在美國發生。
但事實絕非如此。當然還有他的表哥,他決定前往加拿大從軍,前去歐洲戰場與納粹德國作戰,在戰爭時他失去了一隻腳,回美國後還因為從軍攻打納粹被視為罪犯。
這群早就長時間居住在美國的猶太人口,始終是自己為美國人。
直到有一天執政者與部分美國人民公開宣告說,這個國家根本不在乎猶太人口。
這是一個直至今日都極為複雜的社會與政治議題。
看過《火線重案組》之後,我老早便預期這對編劇搭檔這回的作品絕對也不會如此簡單,這是一個描述仇恨如何在人心中滋長,我們的社會為何會存在這等行為。
其恐怕之處不僅僅是因為人們因此做出許多糟糕、歧視的舉止,更是因為社會大眾往往別過頭去,任憑其現象繼續發生與增長。
《反美陰謀》的敘事情節精彩,演員的表演都相當出色,你可以感受到當中的每一位演員都相當清楚自己要演出多麼複雜的議題,其中我最喜愛佐伊·卡贊的演出,她飾演的貝絲比丈夫赫爾曼有更為敏銳的心思。
她將外頭社會大眾的意識形態轉變看得相當清楚,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國家逐漸被仇恨所撕裂,但是卻沒有力量去處理、去引領家庭成員們不要墜入深淵。
不像丈夫如此渴望與大眾對抗反擊,她希望能帶著家人們移民去加拿大,但即便如此,她仍稱職地擔任一位支持丈夫的傳統猶太妻子角色,佐伊·卡贊的演出有著相當內斂的情緒轉折,令人心碎。
我喜愛《反美陰謀》的一點,來自於其對於猶太族群的內部描繪,從中你會看到鏡頭畫面處理起猶太議題的敏銳洞見,對於猶太文化的呈現也相當精緻細膩,歸功於美術設計與服裝道具的仔細考究。
令人想起Netflix極為出色的短篇劇《離經叛道》,使得整部影集有極為寫實的時代氛圍,在這種虛構歷史的情節中,仍保有幾乎以假亂真的魔力。
除此之外,影集裡頭鮮少有兩位猶太人有完全相同的信念與觀點,他們對於社區中被恐懼有著不同的應對方式,他們總是不停地來回辯論爭執,他們當中有正直之人、無私之人,也有自私自利、被謊言蒙蔽的加害者。
《反美陰謀》並沒有將猶太人刻意美化,他們就是一群再也正常不過的美國人,在這個對他們不友善的環境中,尋找生存的方式。
另一方面來說,《反美陰謀》最令我衝擊的情節,不是來自於恐懼,而是源於其中的懊悔情緒。
對於赫爾曼與貝絲這對父母來說,他們最大的悲憤是來自於他們兩位成長的的孩子,必須要在這個充滿仇恨下的環境長大,這些仇恨與恐懼會形塑他們對於世界、人性的看法。
小兒子菲利普從小就見證了外人對他們的辱罵與厭惡,使得他惡夢連連,他還見證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價值觀衝突;大兒子桑迪將林白視為美國英雄,他在阿姨伊芙琳的鼓勵下參與了名為「美國優先」的計劃,目的是為了將猶太孩童同化成主流之下的正統美國人。
《反美陰謀》讓人毛骨悚然之處,並沒有實體的暴力場景,而是一種散發著恐慌的孤寂感,將觀眾浸入一個與你心中逐漸遠離的世界。
直到最後,《反美陰謀》仍沒有嘗試去平息人民心中的仇恨與分裂情緒,而是留給觀眾一個懸而未解的未來,影集時不時穿插一些黑白的紀錄畫面,描繪著歐洲大陸的猶太人慘況,還有亞洲戰場上日本帝國的蹂躪人命。
但是《反美陰謀》不是一部呈現血腥暴力慘況的故事,而是關於每個角色的情緒衝擊,影集並未試圖以煽動、悽慘的情節去震撼觀眾,而是一再提醒我們,我們心中的人性,以及為何我們需要去撫平不同族群之間仇恨的重要性。
從前期的《高堡奇人》四季到大為驚豔的HBO《守護者》,還有Apple TV+的《為全人類》,這幾年,這種架空歷史的題材似乎在歐美小螢幕圈吹起一陣旋風,不禁令人思考背後原因。
我們生活的今日世界,也同樣面臨著分裂處境,這種虛構出來的架空歷史事件,往往帶領我們去思考歷史的另一種可能性,從中映照出我們生活的當下時空。
《反美陰謀》正是如此。
這不是描述納粹贏得二戰的《高堡奇人》,裡頭的角色也不需要秘密策劃反納粹的武裝行動,《反美陰謀》有更多對於當下政治局勢的反映,這個由川普當權的美國,這個世界各地其他吹起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的不同國家政權,兩位編劇搭檔本來就是寫實主義的大師級人物。
他們很清楚真實世界的邪惡事件往往是從市井小事之中萌芽,這不是一個被恐怖主義籠罩的美國,而是一個光是運用言語與思想便能激發恐懼的美國、一個政治滲透我們日常生活的詭異世界。
這部情節複雜的影集會讓你無法停下思緒,短短的六集篇幅之後,你仍會思考著這個虛構的歷史時空背後的意義,更會領悟到其是一則對於未來的警示。
所以對於想追這方面劇的人,我是強烈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