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的電影觀後感厲害了,看完我不是藥神直接寫了一首歌

2021-01-18 貓眼電影

由文牧野導演,徐崢、王傳君等人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自7月5日上映以來,票房相當火爆。正式上映前的點映票房就已經破億,上映首日總票房破3億,三天總票房破10億,《我不是藥神》深受觀眾歡迎,吸金能力也就十分強大了。

票房之外,《我不是藥神》的口碑依然很不錯,除了廣大影迷們的支持外,一些明星也自發地為這部電影宣傳,可以說是圈粉無數了。

近日,音樂教父羅大佑在看完《我不是藥神》後,也深受感動,稱這部電影打動他的地方在於,「它將良心這個我們平常不會輕易提及的東西,一點一點地捧到我們面前來」。

並且,看完電影之後,羅大佑老師的觀後感直接就是一首歌曲。「歌曲必須為固執已久的人性解圍」,羅大佑看完這部電影後直接創作了一首歌《夜是秋月明》,然後發到了微博上。

演員徐崢在看到這條「觀後感」後,也是立刻進行了回應,「感謝羅大佑老師,希望秋夜明月照人間,春花開時人猶在」。

相關焦點

  • 羅大佑看完《我不是藥神》之後寫了一首歌,感動!
    前些天,隨著《我不是藥神》的口碑與票房並進飆升,羅大佑寫了一首《夜是秋月明》,作為電影的觀後感。
  • 先聽為快:多年不出歌的羅大佑,特意給《我不是藥神》寫了這首歌
    最近最火的電影,無疑要數徐崢的《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從點播開始,票房就一路開掛,點映兩天票房就達到了1.5億。目前上映5天,票房已經達到了14億,排片61%。這個成績就算《紅海行動》也是不及。而且直追《戰狼2》,按照我之前的分析,《我不是藥神》是有超越戰狼的潛力的,個人也更希望《我不是藥神》能超越《戰狼2》。除了票房開掛,口碑也是不要太好。豆瓣在16年後首次給出了9分,眾多去看電影的觀眾都是哭著出電影院。有感於《我不是藥神》的走心,一票電影人和跨界的大咖都在安利《我不是藥神》,就連正在上映的《金蟬脫殼2》的主演黃曉明都在安利《我不是藥神》,表示願意貼錢主演《我不是藥神》。
  • 《我不是藥神》影響力簡直了!羅大佑還為其專門寫了一首歌?
    不知道現在正在熱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小夥伴們有沒有觀看呢?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了吧?畢竟這部電影上映第一天票房就破了3億,不管是評價還是評分都高的不行,本來小編還以為是請了水軍,畢竟都高得不像話,但是看了之後覺得這部片子是配得上這麼高的分的。
  • 《我不是藥神》:還有比這更直接的觀後感嗎?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觀看小編的文章,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叫做我不是藥神,起初看起來像是印度出的,但是實際上是國內的電影,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由徐崢飾演的。我不是藥神小編說時隔一年並不是因為徐崢時隔一年之後參演電影,而是小編在這一年之中沒咋看過電影,在這期間,小編也一直在沉澱,連看電影的時間都沒有了,可以看出小編到底有多忙,然而就是在這麼忙的環境下,小編還是要看徐崢演的這部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但電影可以反映生活,感受生活。
  • 看完這篇文章,所有的《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都不用看了
    有消息說,《我不是藥神》票房三天破10億,對北京文化股價影響超出《戰狼2》。那對於自媒體界,有什麼影響呢?根據數據顯示:跟「我不是藥神」相關的條目有兩萬多條,十萬+文章有200+。可見,這部電影有多火。sir電影為這部影片寫了5部影評,烏鴉電影為這部影片寫了2部影評,如果是我,我會為這部影片寫上10篇影評。哈哈。
  • 羅大佑為她寫的歌,你聽過嗎?
    在內地,這位女歌手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範怡文作為時尚女裝品牌BIANCO創立者的身份似乎更為大家所熟知,而且她在這個領域的成績完全超過了在流行歌壇。說到範怡文,就要說到大學城的比賽。這首《塵封已久的回憶》是範怡文在參加第一屆大學城比賽時的一首歌曲,收錄在1985 年點將唱片 《第一屆大學城紀念專輯2》,範怡文憑藉其低沉醇厚的嗓音而在比賽中嶄露頭角。
  • 關於《我不是藥神》朋友圈說說精選 聊聊藥神觀後感
    近段時間,朋友圈基本被《我不是藥神》看後說說刷屏了。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了。以下是小編精選的關於《我不是藥神》說說大全,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轉發作為自己的朋友圈說說話題哦。
  • 時隔13年,羅大佑再發新專輯!總有那麼一首羅大佑,寫著我們的曾經
    羅大佑曾兩次寫《家》第一次是他30歲的時候他寫的是「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音樂教父」羅大佑開創了很多第一次有人說,他是中國的鮑勃迪倫他的歌,不是流行歌是寫對社會的描述和認知他在寫一個大格局許多年後,當我們再次哼著
  • 羅大佑寫給電影的歌,每首都那麼動聽經典
    我來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輕輕地唱,你慢慢地和多年以後,張艾嘉坦誠:「跟羅大佑當然有拍拖,他真的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對他驚為天人。只是可能緣分未到吧。」或許,羅大佑真的曾經思考過他們的將來,所以,《小妹》中,他唱道:我們有溫暖的過去,我們有迷惑的現在,與未知的將來兩人的八卦,我想就不去挖了,況且資料也不多。
  • 音樂教父—羅大佑為追初戀而寫了一首歌,後來為何拋棄了她?
    時光步入80年代,音樂教父羅大佑開啟了流行音樂新篇章,他的每一首歌總能觸動人的神經,很容易,也很自然讓人們勾起對往事的追憶和懷念。青春易逝,韶華易老,流水帶走的只是光陰的故事,卻也帶走,我們多愁善感的青春。
  • 紀念三毛的歌,羅大佑寫得深情刻骨,還成為金庸電視劇的主題曲
    莫讓紅顏守空枕青春無悔不死永遠的愛人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裡寫下永久的回憶飄來飄去的筆跡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語前塵後世輪迴中誰在聲音裡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看我看一眼吧莫讓紅顏守空枕青春無悔不死永遠的愛人
  • 《我不是藥神》裡的《只要平凡》這首歌有毒,網友:聽到就想哭
    《我不是藥神》片尾曲《只要平凡》旋律響起,網友:再次淚目今年七月份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到目前已經告一段落了。但這部電影絕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已,它的意義在於推動社會體系的完善發展。有人說:這真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評判一部好電影的標準是看過後有還想再看一遍的欲望和衝動,而好的電影,就是不僅劇本好、演得好,細節還處理得特別好。起承轉合,每一幀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也因此,常看常新。有網友說:「電影院看一遍,手機電視上再刷一遍」。
  • 羅大佑和Beyond合作的一首歌,只加了4句歌詞,就成了《追夢人》
    歌曲《追夢人》的前身是《青春無悔》,是劉德華電影《天若有情》裡的插曲。因為《青春無悔》只有影視原聲,如果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話,肯定對它沒有印象。這首歌由羅大佑負責詞曲,Beyond樂隊負責編曲,是一首詞曲俱佳的上乘之作。
  • 羅大佑:這世界還需要我一個老人家來表達憤怒嗎?
    那個人叫羅大佑。如今64歲的他,看上去儼然一位溫和的老人,我不禁想,曾處於那個理想主義黃金時代的他,會如何作答。  「池塘邊的榕樹下,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在幼兒園的課間音樂中,第一次接觸羅大佑。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在小學的音樂課本中,第二次接觸羅大佑。
  • 他給歌神張學友寫了一首金曲!劉德華:他給我寫的插曲比電影還紅
    這部電影當年多項提名金像獎,其中就有伍佰創作的片尾曲《孤星淚》。而另一首主題曲,就是如今火遍大江南北的閩南語歌曲《世界第一等》。這首歌如今被奉為經典,當時劉德華出演《黑金》後更是直接買斷《世界第一等》的版權,因為他覺得這首歌比電影還紅。後來這首歌也成為了劉德華演唱會的必唱曲目之一。
  •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今天在影院裡看了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很走心的電影,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全劇兼具淚點與笑點看完影片後,我一直在思索一個最早由蘇格拉底提出的倫理學問題:「什麼是正義」。        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提到一個觀點,判斷一個行為是否是道德的,關鍵看他的動機,也就是目的。如果動機不純,哪怕結果是好的,你也不能說這是一個有道德的行為。我認可康德的這個觀點。
  • 最擅長寫情歌的羅大佑,有詩人的氣質,一首《戀曲1990》人人哼唱
    最擅長寫情歌的羅大佑,有詩人的氣質,一首《戀曲1990》人人哼唱《戀曲一九九O》這首歌幾乎是人人都能哼唱,但知道它是羅大佑作詞作曲的人卻並不多,其實羅大佑最擅長的就是寫這樣的情歌。曾經有人說過:愛情、生命和青春是羅大佑作品中三大永恆的主題,而情歌又當推其首。
  • 羅大佑的歌裡,藏的都是人生故事
    羅大佑開創了很多華語史上的第一次。他的歌,不是流行歌,是寫對社會的描述和認知。如果說他是在寫歌,倒不如說他在寫一個大格局。當我們經歷多了之後,再次哼著《光陰的故事》《童年》《戀曲1990》等那些看似淺顯的歌曲,再次品味他要講述的故事,方能讀懂故事裡的道理。
  • 總有一首羅大佑的歌,仿佛為你量身而作……
    儘管那時候的我們年紀尚小閱歷亦淺,但唱到「抬頭尋找天空的翅膀,候鳥出現它的影跡」,心中總是會有莫名的感動;唱到「青春不解風塵,胭脂沾染了灰」,心頭總會湧起一點酸楚;唱到「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心裡總會沒來由地一陣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