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先楚已是福建軍區司令,炮擊金門時主席為何點將葉飛指揮

2020-11-20 騰訊網

第一梯隊軍隊還沒上岸船隻就被擱淺,於是國民黨集中火力向擱淺船隻的軍隊,直接切斷了登島部隊的退路,第二梯隊也就沒辦法上前支援。三天後戰爭結束,我方傷亡慘重,被俘獲5000多人,陣亡近4000人失蹤50多人。

葉飛上將與其他開國大將不同,他出生於菲律賓,是唯一一個擁有擁有雙國籍的上將,五歲時才回到國內定居福建,菲律賓的出身的他,並沒有讓他與祖國產生隔閡,他的骨子裡依然留著中國人的獻血。中學時期他就加入共青團,1932年正式加入共產黨,並開設了革命之旅。之後不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葉飛在參加的戰役中屢建奇功,戰績輝煌。由他帶領的第十兵團在渡江戰役,福州戰役和廈門戰役中表現優異,立下了赫赫戰功。

1945年葉飛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奉中央命令率領部隊北進。在這過程中,葉飛接到國民黨的命令,於是率領部隊到濟南繳械。葉飛率領的分隊率先佔領大汶口陣地,包圍住了向北撤離的敵軍,親自出馬與日軍隊長談判,要求其繳械。但日軍的大隊長並不配合。葉飛報告上級之後,上級便下達了"先放日軍撤離,再途中攔截"的指令。於是在日軍撤離之後,葉飛又進行了一次包圍,這才日軍再次拒絕繳械。於是葉飛再次派出兩路軍隊包圍日軍,給予施壓,進行談判。最終葉飛軍隊成功繳獲日軍火炮16門、擲彈筒47支、步槍800支、炮彈30萬發、手榴彈4000顆、坦克兩輛等軍用物資。由此可以看出葉飛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指揮員。

時間來到1949年八月份,解放戰爭接近尾聲,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被共產黨打得退軍臺灣,但卻在金門島派駐了軍事部隊。1949年10月24日金門戰役爆發,葉飛作為總指揮,率領三個團登陸金門作戰。葉飛的作戰方案是將軍隊分為兩個梯隊進行進攻。第一個梯隊負責率先登陸金門島,第二梯隊充當增援和補給的作用。

但是葉飛率領的38軍是北方人,對海上作戰並不熟悉,再加上沿海的船隻不多,葉飛此次用來渡海作戰的船隻都是從內陸的江河湖泊中徵用來的平底船,當時有海邊的漁民提醒葉飛海上的船必須是尖船,因為平底穿容易被擱淺,尖底船可以把它推到水深處。可惜戰爭緊迫,來不及調換。所以第一梯隊軍隊還沒上岸船隻就被擱淺,於是國民黨集中火力向擱淺船隻的軍隊,直接切斷了登島部隊的退路,第二梯隊也就沒辦法上前支援。三天後戰爭結束,我方傷亡慘重,被俘獲5000多人,陣亡近4000人失蹤50多人。

金門戰役的失敗,讓葉飛後悔不已,他主動找到毛主席要求處分,並積極做了檢討,毛主席並沒有過分的苛責,依然委以葉飛重任,並讓他吸取金門戰役的經驗教訓,認真訓練部隊,並準備第二次渡海戰役。只是後來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國只能將解放金門擱置起來。在這期間,葉飛並沒有忘記金門戰役的慘敗,葉飛擔任福州軍區司令員,將工作重心放在了福建上,大力發展福建的工業。之後葉飛擔任省委書記,福州軍區司令員的職位由韓先楚繼任。

這抗美援朝期間,美軍與國民黨蔣介石再次勾結,並為國民黨提供軍事上的援助,從這之後,蔣介石多次叫囂並騷擾沿海地區40多次,就在這時,美國政府還與臺灣一同籤署了共同防禦條約。1957年,蔣介石在金門設立防衛部。而就在這時,中東局勢變得緊張,國民黨想趁此機會反攻大陸。面對越來嚴重的局勢,7月18日,中央軍委正式下發炮擊金門的指令。並再次把"指揮官"的重任給了葉飛,毛主席認為葉飛有過之前的金門戰役的經驗教訓,並長期在福建任職,韓先楚剛剛任職,對海上作戰也不是很熟悉,葉飛無疑是第一人選。

1958年8月23日爆發金門炮戰,解放軍先發制人,率先打響戰役,國共兩方隔海開展炮戰。最終共產黨大獲全勝。通過這次戰役,極大的削弱了國民黨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摸清了美國關於臺海政策的底線。此次葉飛一雪前恥,也說明了毛澤東知人善用。

相關焦點

  • 金門炮戰總指揮葉飛之子解密:為何當年近在咫尺卻不拿下金門?
    葉飛將軍的兒子葉小宇在接到《環球人物》記者的採訪邀約時,很感慨地說:「轉眼60年了,金門炮戰在我父親一生的戰鬥生涯裡,是很特殊的一次。」他向本刊詳細講述了父親在那場戰役中的點點滴滴。葉飛,1914年5月7日生於菲律賓,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鎮。軍事家,政治家。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在1958年的金門炮戰中任前線總指揮。
  • 葉飛為何被罵「冒失鬼」?看他在紫石英號事件中的操作就知道了
    葉飛對曰:「西路軍只有兩個軍(二十八軍、二十九軍),既然又沒有什麼仗打,又只有兩個軍,就不必我去指揮。指定二十八軍軍長統一指揮可以了。」粟裕聞葉飛意見,急招見,好言慰之,曰:「此仗雖然沒有大問題,但是,上海是國際性城市,要防備美帝國主義介入,發生意外,還是你去指揮為好。」葉飛將軍方勉強從之。炮打金門失利在前,毛為何仍點將葉飛?
  • 陳毅和福州軍區全家福,韓先楚像老農,夫人也在,C位名氣不大
    陳毅元帥如定海神針,戴著墨鏡,端坐前排,葉飛緊挨著他陳毅元帥曾經是華東野戰軍司令員、華東軍區司令員,而福州軍區是由華東軍區建立的一個大軍區,當年是歸陳毅元帥管轄的。這張合影拍攝於1965年,陳毅元帥早已經離開華東軍區了,他當時的職務是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這一年,陳毅元帥來到福州軍區調研,於是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
  • 1958炮擊金門!央視這部紀錄片首次深度披露歷史內幕
    葉飛「他就問,你這樣突然襲擊,用這麼多的炮彈,那會不會打到美國人。我說那會打到美國人的,這是主席問的第一句話,第二句話就問,有沒有辦法不打到美國人,我說沒有辦法,主席差不多考慮了十幾分鐘,沒說什麼。」1958年8月23日,遠在北戴河的毛澤東下令,下午五點半準時向金門開炮。這個關鍵的炮擊時間包含著多重考慮。此次作戰,解放軍的進攻方向由西向東,因此,下午五點半陽光西射,十分有利於解放軍炮兵瞄準射擊,而國民黨軍則處於逆光作戰的劣勢之中。
  • 炮擊金門,1個小時幾萬發炮彈不偏不斜,美軍半數航母進臺灣海峽
    因此,他懂得毛主席、周恩來令他負責指揮的擔子有多重,把指揮前線開炮的權"交"給他,乃是對他極端的信任啊。而正因為如此,葉飛便特別小心謹慎,認真仔細定要根據主席和總理的意圖,做好軍事上的一切準備。要等到美蔣聯合編隊到達金門料羅灣口再打。"聽罷毛主席果斷、堅定的回話,葉飛的緊張心情似乎減輕不少,又似乎更加緊張了。他心裡明白,毛主席的命令十分明確,但是,蔣艦和美艦混在一起,只打蔣艦不打美艦是何等困難啊!葉飛指揮作戰時,總是堅決執行上級的命令,對中央軍委的命令更是如此。
  • 1958年解放軍炮擊金門的真實原因探析
    此種情形下,國民黨認為反攻大陸時機已到。其於7月17日宣布臺灣、澎湖、金門、馬祖陸海空三軍,全線進入「緊急戒備狀態」,臺海緊張局勢驟然升級。7月18日,中央軍委正式下發炮擊金門的指令,命令福州軍區開始備戰。接到指令後7月19日,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兼第一政委、福建省委書記葉飛,迅速飛抵廈門,成立前線指揮所。
  • 炮擊金門!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部隊如何秘密轉場?
    8月23日下午,參加炮擊金門作戰的解放軍炮兵部隊全部就位待命。下午5時30分,隨著毛澤東一聲令下,解放軍炮兵陣地上發出了震耳欲聾的炮聲,數以萬計的炮彈朝金門鋪天蓋地地射去。五分鐘後,金門島上已是一片硝煙與火海。損失最為慘重的是守軍防衛司令部所在的翠谷。解放軍第一批炮彈打到翠谷附近的太武山上,升起一片白煙。炮擊猝然而來,驚慌之中,三名副司令——章傑、趙家驤、吉星文,被密集彈片重創,不久身亡。
  • 軍事 | 明說吧,播放《一九五八炮擊金門》就是有用意的!
    《一九五八炮擊金門》播出後,有評論認為,該片不僅向觀眾展現出毛澤東與中共中央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高超軍事謀略和政治智慧,還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展現炮擊金門這一軍事行動的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按照央視宣介,《一九五八炮擊金門》是「首次深度、全面、權威披露炮擊金門這一軍事行動的歷史內幕的紀錄片」。該片證明了「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 炮擊金門:毛主席是如何用這巧妙一招,化解美國分裂中國陰謀的?
    1958年8月23日傍晚,臺灣海峽上空出現了萬枚飛彈,將整個臺灣海峽照得亮如白晝,這就是著名的炮擊金門事件。這次炮擊中,在福建的解放軍一共發射了上萬枚炮彈,頃刻之間金門就陷入了濃煙烈火之中,而駐守金門的國民黨軍隊也因此而損失慘重。
  • 央視開播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
    毛澤東視察人民海軍節目以1958年8月23日大陸炮擊金門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敘事,從「炮擊金門作戰的國際國內背景」「對美外交鬥爭」「中央決策內幕」「解放軍三軍調兵遣將」「炮擊金門作戰過程」等方面,以10集的大篇幅,對炮擊金門軍事行動進行了深度剖析,揭示出大陸通過炮擊金門,警告了插手幹涉中國內政的外國勢力,激化了臺灣國民黨當局和美國之間的矛盾,摸清了美國協防臺灣的戰略底牌
  • ​郭松民 |「炮擊金門」的再思考
    炮擊金門是毛主席親自決策、指揮的一場極其精彩的「政治-軍事」戰役,對海峽兩岸關係的影響相當深遠,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大陸並沒有拍攝一部全面反映金門炮戰的電影。當天旁晚17:30,中國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突然萬炮齊鳴,揭開了炮擊金門的序幕。
  • 韓先楚學徒出身,為何被偉人親點為開國上將,他的後人如何?
    1946年冬,國軍調集8個師多大10餘萬人的兵力進犯南滿,其中素有國軍「千裡駒」之稱的國軍美式裝備師25師直逼安東(我遼東軍區機關所在地),面對如此龐大的敵軍,韓先楚指揮4縱一面阻敵,一面掩護軍區機關轉移,並為主力部隊的集結爭取時間
  • 郭松民:​「炮擊金門」的再思考
    炮擊金門是毛主席親自決策、指揮的一場極其精彩的「政治-軍事」戰役,對海峽兩岸關係的影響相當深遠,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大陸並沒有拍攝一部全面反映金門炮戰的電影。不僅如此,在1979年元旦宣布停止炮擊金門後,這場戰役在大陸竟慢慢被遺忘了,甚至在2018年,即炮擊金門60周年的時候,也沒有舉行正式的紀念活動。
  • 旋風司令韓先楚為什麼在抗日戰爭默默無聞
    韓先楚是聞名天下的旋風司令,解放戰爭時期從東北一路戰無不勝的打到海南島的百勝戰將。為何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顯得有點默默無聞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1937年11月,當時的韓先楚是副團長,344旅組建689團,韓先楚被升任團長。1938年,韓先楚率領689團配合129師和日軍在馬莊血戰17個小時,共殲滅日軍兩千多人,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戰後,劉伯承師長、朱老總都給韓先楚的689很高的嘉獎和評價,革命鐵軍,英勇無畏,敢打敢拼。 韓先楚能打仗會打仗能打硬仗,升職也很快。
  • 央視熱播《一九五八炮擊金門》紀錄片,首次深度披露炮擊金門內幕
    為了懲戒臺灣國民黨當局,昭示中國人民統一的決心,中共中央在日漸緊張的國際局勢中做出決策——炮擊金門,金門這座小島,成為北京、華盛頓和蔣介石三方的角力點。在臺前幕後,一場較量即將展開。1958年8月18日,毛澤東提出炮擊金門,並且提出「直接對蔣,間接對美」的方針。8月23日,遠在北戴河的毛澤東下令,下午五點半準時向金門開炮。這個關鍵的炮擊時間包含著多重考慮。
  • 落在金門的炮彈為何不爆?炮擊金門留下的神秘炮彈如今成寶貝!
    在金門當兵的臺軍老兵,退役時也要帶上一把菜刀給老媽、一瓶金門高粱給老爸。金門開放旅遊後,菜刀成了大陸遊客必買的物件,笑稱「大陸當年送去的炮彈,如今變成菜刀回到大陸」。 按此義,用「萬炮齊發」形容這兩次炮擊金門很貼切。 此後,我福建前線部隊與金門守軍之間的炮戰時緊時松,到了1958年,即狹義所指的金門炮戰開始之年,情況有了變化。
  • 1958:炮擊金門,激戰!
    人們很難想像,在四十年前的那場金門空戰中,他們曾是水火不容的對手。藍天之上,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戰鬥?金門空戰背後,又隱藏著何種不為人知的政治博弈呢?為爭奪臺海制空權,1958年的8月14日,蔣介石策劃了一場空中行動。清晨,國民黨空軍出動12架F-86戰機,從桃園機場起飛侵擾大陸。解放軍航空兵16師則派出8架殲-5戰機進行攔截,雙方在福建平潭島上空展開激戰。
  • 譚凱塑造《旋風司令韓先楚》 硬朗軍裝展英氣
    搜狐娛樂訊 近日,一部描寫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的電影正如火如荼拍攝中,該片清晰反映了韓先楚英勇善戰,智勇雙全的抗戰一生,儒雅,文藝的優秀演員譚凱將在劇中挑起飾演韓先楚的重任,讓人備受期待其硬朗軍裝扮相。
  • 中國唯一雙重國籍,身中5槍不死,35歲兵敗金門,41歲授開國上將
    接到命令,葉飛立馬率部趕赴福建,翻山越嶺,不怕艱辛,不怕掉隊,不怕犧牲,葉飛率部提前進入福建,秋風掃落葉,僅一天,打下福州,緊接著部隊馬上做好渡海的準備,直奔廈門,解放廈門後,率領十兵團,一鼓作氣把福建全境基本上全解放了。當年葉飛從福建走出大山抗戰時,只有千餘人,而再次入閩後,部隊已超過以前的百倍。
  • 1958年金門炮戰,蔣軍大敗,為何毛主席沒有趁勝解放金門島?
    1958年8月23日,毛主席在北戴河向廈門前線駐軍發出了炮擊金門的命令。當天的三輪炮擊,打了蔣軍一個措手不及,在前線視察的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負傷,吉星文、趙家驤兩個金門副司令當場斃命,守軍損失6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