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

2020-12-19 騰訊網

2020年10月是京劇藝術大師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的日子。

張君秋先生的藝術人生創造了京劇藝術新的鼎盛輝煌;他為京劇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做出了巨大貢獻。張派藝術是繼梅程荀尚四大流派之後出現的最大最重要的旦角流派;張派藝術是京劇發展進程中創立的一座新高峰;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張派藝術是形成創立在新中國時期。60年來保持著旺盛的精神風貌在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傳揚歌唱。張派聲腔,魅力無限,隨唱之眾,遍布各地。推動了京劇藝術的向前發展。為偉大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黨的文化藝術事業的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是新中國文化藝術發展成就的重要標誌。

斯人已逝二十餘載。他留下的藝術精神與創造的藝術財富永載史冊,永留人間。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紀念他,是為了表示對這位大藝術家的崇敬與懷念;紀念他,是為了表示對國粹藝術的尊重與熱愛;紀念他,是為了激勵今人為藝術作奉獻的奮鬥精神,促進文化藝術更大的發展!

張君秋京劇藝術

研究會會長

張學浩

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簡介

張君秋(1920——1997)張派創始人,四小名旦之一,且是四小名旦中藝術生涯最長、成就最顯著者。先師從李凌楓學戲,後向王瑤卿請教,並得到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的指導。1935年首次登臺,與雷喜福在北京吉祥戲院合作演出《女起解》,一炮而紅。1936年與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被選為「四小名旦」,報界評價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條好喉嚨,似尚;腔調,婉轉多音,似程;做工,穩重大方,似荀。」與孟小冬、王又宸、譚富英、馬連良合作演出。1941年延緩謙和社挑班,1947年他與馬連良、俞振飛在香港演出數年,1951年返京,1956年加盟北京京劇團。60年代前後,張君秋創作了新劇目,創作了大量新唱腔,張派藝術風靡海內外。形成旦行藝術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新流派。經歷文革,張派藝術自70年代後期,再度熱潮興起,聲勢浩蕩,幾乎無旦不張。1990年被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和紐約美華藝術協會授予終身藝術成就獎和林肯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晚年還擔任了《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的藝術總顧問,為京劇藝術的留傳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派於50年代後期初具規模,60年代定型,是繼四大名旦之後,旦行中最有影響、流播最廣的流派。張派唱腔雖定型較晚,卻是經近半個世紀的廣收博採、擷取精英,反覆凝鍊而成的。他音域寬廣,高低自如,早、中期剛健清新、柔俏多姿,晚年減少了高音區的行腔,在中音區增加了跌宕、險峭的旋律,節奏也趨向自由和自如,由醇美中顯示出華麗、舒展。

張派代表劇目有《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紅鬃烈馬》《打漁殺家》《審頭刺湯》《四進士》《三娘教子》《蘇武牧羊》《詩文會》《狀元媒》《金山寺·斷橋·雷峰塔》《劉蘭芝》《望江亭》《漢明妃》《西廂記》《秦香蓮》《趙氏孤兒》《楚宮恨》《憐香伴》《珍妃》《秋瑾》《蘆蕩火種》《彩樓記》《楚宮恨》以及《春秋配》《銀屏公主》《大保國》《二進宮》《玉堂春》《別宮·祭江》等等。

張派自70年代後期再度展現輝煌,門徒甚眾,近百名之多,有吳吟秋、李瑛、季小蘭、吳玉萍、楊秋玲、夏美珍、李玉芙、郭正秋、王婉華、薛亞萍、李近秋、李蘭蓀、王金娥、溫如華、楊淑蕊、關靜蘭、蔡英蓮、王蓉蓉、程青、董翠娜、張萍、張學敏、李芸香、馬忠月、侯勝梅、趙秀君、朱晉玲,張曉紅,張靜琳、王小軍、翟萍、魯霞、陳瑛……等等。

近年,由張君秋之子張學浩發起並獲批,成立了由文化部作為業務主管單位的張君秋研究會。

相關焦點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19日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張君秋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畢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他在汲取、繼承京劇藝術各流派優長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創新發展,形成了別具一格、影響深遠的「張派」表演藝術,創作演出了許多特色鮮明、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 張君秋誕辰百年紀念活動今起展播
    7月至10月北京等地將舉行「秋實滿園——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的系列活動,由於疫情原因,此次紀念活動率先啟動紀念張君秋大師百年誕辰網絡演出,於7月1日至10月19日進行網絡展播。  張君秋是京劇歷史上的一座豐碑,他所創立的「張派」藝術影響深遠,他去世後,《望江亭》《狀元媒》《秦香蓮》《西廂記》等生平傑作依舊常演不衰,至今仍為傳唱的經典劇目。
  • 張君秋大師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網上先行
    張君秋大師是京劇歷史上的一座豐碑,他所創立的「張派」藝術影響深遠,《望江亭》《狀元媒》《秦香蓮》《西廂記》等生平傑作至今在行內外常演不衰。2020年是大師誕辰100周年,今年7月至10月在北京等地將舉行《秋實滿園——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 網上視頻紀念張君秋逝世23周年
    5月27日是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逝世23周年紀念日。今年,還將迎來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由於疫情影響,不允許聚集,因此張君秋京劇藝術研究會將通過網絡轉播方式,將紀念張君秋逝世20周年的演出視頻奉獻給廣大觀眾和朋友們以示懷念。
  • 張君秋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對京劇藝術的貢獻已載入史冊
    張君秋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大師級藝術家。今年張先生誕辰一百周年,隆重紀念他,是廣大觀眾的心願。圖文無關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我有幸和張君秋先生接觸過幾次,聆聽過他的講話。1977年初打倒「四人幫」後不久,北京市文藝界在東郊工人體育場召開批判會,我認識了張君秋先生,在一次散步時還和他聊了約半個小時。
  •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舉辦「紀念曹天欽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舉辦「紀念曹天欽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2020-12-08 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100周年」座談會。  座談會前,與會人員集體觀看了紀念曹天欽院士誕辰100周年檔案圖集,追憶先生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這些老照片與檔案記錄了曹天欽劍橋求學時的意氣風發,歸國擔綱新中國科研事業時的赤子情懷,還有與夫人謝希德院士相濡以沫的美好生活。逝者已矣,但他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在了每個人的腦海中。
  • 紀念徐光憲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舉行
    100周年紀念日。同時,《中國科學——化學》雜誌11月期刊刊發了徐光憲先生紀念封面,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撰寫了本期前言——「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無機化學前沿》徐光憲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專輯封面  同時,《中國科學——化學》雜誌11月期刊刊發了徐光憲先生紀念封面,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撰寫了本期前言——「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 文化文產|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郵冊首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劉維佳作為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10月23日,由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設計發行的《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郵冊》終於與廣大郵友們見面了。紀念郵冊精選李叔同先生戲劇、美術、篆刻、書法、文學等作品的精美圖片,並結合平湖李叔同紀念館蓮花造型的獨特外觀設計製成個性化紀念郵票。郵冊中特別收錄中國郵政2007年公開發行的「紀念中國話劇誕辰100周年」專題郵票,該郵票的設計採用了李叔同先生1907年出演《黑奴籲天錄》時期親自繪製的的話劇海報,甚是珍貴。
  • 紀念仙農誕辰100周年
    本報訊  近日,由中國通信學會主辦,北京郵電大學、天津大學、中國通信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紀念仙農誕辰100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中國通信學會學術新銳論壇成立大會」在北京郵電大學舉行。
  •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舉辦「先生歸來」活動,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燕值此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特別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以此弘揚叔同先生的人格精神以及傳承先生的藝術精神。10.24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2020年10月24日上午,在平湖李叔同紀念館隆重舉行「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平湖站」開幕儀式。
  • 老照片|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
    11月24日上午,作為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舉行,「完整的人格——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展覽」同期在主樓前廳開幕。2018年是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清華大學為此舉辦系列紀念活動。
  •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
    值此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特別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以此弘揚叔同先生的人格精神以及傳承先生的藝術精神。10.24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2020年10月24日上午,在平湖李叔同紀念館隆重舉行「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平湖站」開幕儀式。
  • 柯藍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廣州舉行
    深切懷念柯藍先生,弘揚老一輩文學家赤誠愛國、無私奉獻、砥礪奮進的精神!昨日,柯藍誕辰10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廣州落幕。本次活動由廣東散文詩學會、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和海豐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圖:柯藍之子唐建新伉儷出席活動柯藍之子唐建新攜夫人出席了系列紀念活動。
  • 青年京劇名家王奕謌正式拜師歸門——拜張君秋親傳弟子吳吟秋先生為師
    近期,她為紀念張君秋大師百年誕辰勇擔重任,在保利院線和北京京劇院的襄助支持下領銜主演,在全國連唱十場張派經典大戲,不但為院團做了應有的貢獻,更為紀念大師和傳播大師藝術不懈努力,可喜可賀!更加可喜的是,她在十場巡演結束後,沒有沉溺於成績,反而沉下心來,拜師深造,不斷提高自己,令人感動!她為人直率質樸,一心一意學習張派藝術,也與我心意相投。
  • 235幅國畫精品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20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嶺南畫派紀念館、黎雄才藝術館協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隆重開幕。
  • 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寧舉行
    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寧舉行「雲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人都說咱島兒小,遠離大陸在前哨……」當耳熟能詳的《戰士第二故鄉》旋律緩緩響起,現場觀眾在悠揚的歌聲中回味著那段崢嶸歲月。12月18日晚上,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本次音樂會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共同主辦,省音協、省演藝集團承辦。沈亞威,浙江南潯鎮人,著名軍旅作曲家,曾任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團長,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部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等職。2001年被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榮譽勳章。
  • 亞瑟士慶祝創始人誕辰100周年 推出KO100系列
    2018年5月16日, ASICS亞瑟士推出KO100周年限量系列的服飾和鞋款,紀念其創始人鬼塚喜八郎(Kihachiro Onitsuka)先生誕辰100周年。  鬼塚先生於1949年創立公司,並以一種明確的理念建立亞瑟士:鼓勵人們多加運動,提升身心健康。 從以人為本的產品科技創新到慈善合作,這一理念至今推動著公司的運作。  ASICS亞瑟士,ASICSTIGER和Onitsuka Tiger鬼塚虎的本次KO100周年限量系列是專為反映鬼塚先生積極個性和開拓精神而打造的。
  • 紀念作家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香港大學紀念文獻展上線
    香港大學官網 圖2020年是作家張愛玲誕辰100周年。9月28日,「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在張愛玲母校香港大學(以下簡稱「港大」)美術博物館官網上線 (www.virtual.umag.hku.hk/eileenchang100)。港大美術博物館官網「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首頁。
  • 「紀念丁光訓主教誕辰100周年暨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在京開幕
    100周年暨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開幕式。今天,我們紀念丁主教誕辰100周年,是為了進一步思考在新的形勢下,如何繼續堅持三自原則,不斷加強神學思想建設,推進基督教中國化。  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上午全國政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丁光訓主教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中央領導出席並發表講話,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丁光訓主教的高度評價,也體現了中央對我國基督教事業的關心和重視。
  • 宣宣說吧丨「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
    今天上午,由首都博物館、北京馬連良藝術研究會主辦,北京京劇院、梅蘭芳紀念館、上海京劇院協辦的「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馬連良先生是中國京劇裡程碑式的代表人物,「馬派」藝術創始人,列入京劇「前後四大鬚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經典劇目和寶貴文化遺產。2021年是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展覽以馬連良先生的生平經歷和舞臺藝術為主線,通過一百餘組件珍貴文獻、京劇文物,以及圖片、影像資料展現他的舞臺生涯和「馬派」藝術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