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日劇韓劇裡就看過很多次蛋包飯,
男女主分享一坨黃橙橙軟綿綿的被蛋衣包裹的炒飯。
哼,花式蛋炒飯,不care!
直到凱凱王君跟陳喬恩的」愛心「蛋包飯面世,
才深切、深刻以及深以為然的覺得
不吃蛋包飯的人,簡直就是不懂愛情嘛!
就!在!此!時!聽朋友說發現一家」飯香不怕巷子深「的韓式料理小店,暢銷」口味清新脫俗又意猶未盡「的蛋包飯。
就衝這詭譎的評價,我們這些自詡為吃貨的人,必須必的得去探一探。
這就是看起來容顏平庸、吃起來口感銷魂的【京春牌】蛋包飯。
只是簡單的——玉米、大米、紫米、胡蘿蔔、圓蔥、蛋,合在一起居然就是美味了。連日常最討厭胡蘿蔔的我,都覺得胡蘿蔔也是這裡面化腐朽為神奇的食材之一。
正努力吃,有人推門進來,快人快語的老闆娘「見人下飯」高喊:一份蛋包飯。
好奇誰這麼會吃,循聲音看,白淨淨斯文文一枚鮮肉。
一開口,原來是韓國歐巴。
老闆娘介紹,風雨不誤每天來報到的韓國歐巴,是她的韓語老師,因為美食而結緣。
(感謝上鏡)
兩位一邊吃一邊看劇的姑娘,估計也是這裡常客。一餐飯吃的愜意悠閒。
偶爾老闆娘跟周圍每桌的客人都應和幾句,因為總有人喊她,聊天的成分居多。
也有客人打電話提前點餐,飯菜將將好,客人恰好推門進入,上炕,開吃。
聽到男老闆的聲音,就知道哪桌是韓國客人或是朝鮮族客人,他是朝鮮族,跟那些愛說「卡吉馬、凹凸開」的歪果人溝通無障礙。
還記得很多年前,韓劇遠沒如今這麼火,韓式料理也沒有現在這麼風靡,更沒有層出不窮的炭燒烤肉、啤酒炸雞……那時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學校旁邊的窄街小檔裡一家小小的「韓式料理」,人氣總是很旺。簡簡單單的石鍋拌飯和小菜,吃的人心滿意足。
這些年韓式餐廳越開越多,環境也越來越講究。去過幾家,菜品講究,服務周到,但卻忍不住覺得遺憾,那樣的精緻反而少了那麼點鬧騰騰的人情味。想不到今天,竟在湮沒於僻靜深巷的這裡,發現一家暖心的韓式料理店。
小店名叫【京春韓式料理】,地址位於開發區靜灣大酒店後身,裝修樸素,店面看起來也不大。但是濃濃的溫情充斥其中。在這兒,人均20元足以吃飽吃好,食材新鮮、好吃又划算,懶得做飯不必鋪張卻能改善口味,有點韓式家廚房的感覺。
男老闆家因為是朝鮮族,經營韓餐10餘年,所以做的一手地道的韓國傳統方法發酵成的臭醬湯,估計很少人有機會嘗到這樣氣味跟鮮美度成正比的醬湯。
幾碟小前菜,泡菜是前菜中永恆不變也必不可少的一碟開胃菜,其他則是老闆不定時隨機準備的小菜。
辣年糕雞爪是我的心頭愛,雞爪略微甜辣,口感層次很豐富。炒年糕是韓劇裡高頻出現的小吃,炒年糕並不是用油炒,而是利用水煮方式,讓年糕飽吸醬料,Q彈可口。
秘制五花肉是我的心頭肉。真正的吃貨在瘦肉和五花肉之間,都會選五花肉。在五花肉的烹製中,都喜歡油滋滋過後、口感較幹時,脆脆的,最好吃。所以這菜贏在火候和味道。
蛋包飯在端上來五分鐘內,被風捲殘雲幹掉。拉麵炒年糕是被金大大消滅的,因為他熱愛辛拉麵,我於是口下留情,略略嘗了點其中的年糕、魚餅、蔬菜和一丟丟面。
看一下我們的饕餮餐全家福。
對了,必須一提的是它的冷麵,入口後,柔韌耐嚼,帶著些許冰碴兒,涼爽清淡,而其中的辣、鹹以及酸甜,解暑同時令人食慾大增。(這是來自一位現在用餐的老顧客自認為毫無水分的評價)我們已經極認真的同老闆娘約定好,四月份,第一茬冷麵上來,我們就去吃2017年的第一頓冷麵。
想一起去吃的吃貨們,記住下面的地址:
開發區泰山路39號丨海闊天高公寓院內丨1號樓120號
月尾島南側 電話:15653860000
最後來一張老闆娘的照片
————本文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