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式舞臺
中心式舞臺的觀眾座椅設在舞臺四周,演員出入口一般由觀眾廳通道上下。舞臺被分為各個表演區,在每個表演區我們在45度/135度/225度/315度處設立聚光燈,高度為35度至55度左右,以便四周的觀眾都看清演員的表演,均有面光,又不使眩光射入觀眾的眼睛。每個表演區由四個燈組成基本光線,在某一方面觀眾看的面光,對對面觀眾來說成了逆光,這種布光最好是用成像燈,有光欄可控制光斑,防止光線投入觀眾眼中,影響觀眾觀看表演。伸出式舞臺
伸出式舞臺的觀眾席圍繞舞臺其中三面,而第四面是布景後牆或畫幕,布光方法與中心式舞臺布光相似,一個表演區域三個燈,彼此相鄰120度方位安置燈光,而不是前面的90度,對於背景一面,使用投射燈來投射面光。若演出在角邊下方裝置腳光燈,照射演員,影子落在頂部,有著奇妙的效果,這種舞臺也可使用聚光燈。伸出式舞臺要注意光區的長度,寬度,特別要注意光區的高度,不要讓幕布遮擋,投射不到景。
車臺
車臺一般是在舞臺與臺口平行處,裝置2~2.5米寬度的長方形平行移動平臺,經常在邊幕之間運動至副臺,這種機械結構舞臺布光方法要嚴格按平臺分光區布光,光區控制要嚴格,要注意演員的高度,防止平臺上有光,演員面部昏暗,還要注意光的運動與車臺的運動。一般用頂排燈做面光和逆光,用天橋光做側光投射,按車臺的排列來編制燈光控制杆。
轉臺
平臺上裝置的轉臺,是做圓形運轉,可正反方向運行,有各種不同速度。轉臺布光要做到動靜皆美,轉臺也要保證平穩性,保證演員在轉臺運動過程中表演不受影響。在轉臺運動時,人物或景物靠近圈心時變化小,越靠近外圈,光色變化愈大,所以採用各層次環狀布光,或中心光區與外圈數個弧線相接的布光方法,力爭動靜的結合。可參考《培爾金特》和《桑樹坪紀事》的資料。 舞臺上藝術的表演與舞美設計密不可分,光景結合,刻畫出完美的舞臺藝術視覺形象效果。
(以上素材源於網絡,思成舞臺設計整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