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何論教育
標題:武漢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墜亡,家長何時能重視孩子的內心感受
頑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和老師都應該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孩子才是,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無法做到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而是選擇最為極端的手段去逼迫孩子就範。這樣的教育方式沒有效果不說,還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很大的創傷。
9月17日,在武漢江夏一中發生了一起學生墜樓事件,在視頻中一初三學生頭也不回地翻上圍牆,從5樓縱身跳下。由於事情發生得比較突然,一旁的學生都來不及救援,反而是被這一幕驚呆了。事發後,有學生趕緊將此事報告給老師,學校及時撥打了急救電話,可令人感到不幸地是,男孩在經過搶救後還是沒能倖存。
據了解,事發前男孩曾因在教室玩撲克被老師抓住,參與的3名學生都被要求喊家長過來,可令人沒想到的是,男孩母親在聽了老師的話後,竟然當場發飆,在教學樓走廊裡就教訓起孩子來了。在憤怒中,母親直接給了男孩兩耳光,還用手掐住孩子的脖子責罵,男孩全程都低著頭不敢說話。
母親在發洩完怒火後就離開了現場,只剩男孩一人在原地靜默,當時有不少學生都目擊了男孩被打的全過程。在沉默了大約兩分鐘後,男孩內心似乎做出了某種決定,只見他果斷地翻牆跳了下去。
面對兒子的身亡,男孩母親內心肯定是極度後悔的,作為母親她只是有點恨鐵不成鋼,但她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兩巴掌會讓孩子萌生了輕生的念頭。事已至此,心中就算有再多悔恨也沒用了,男孩母親一生都無法原諒自己了。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男孩母親當眾抽孩子耳光,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兩巴掌了,對於孩子來說,這兩巴掌是抽了自尊上。14歲已經算是小大人了,男孩母親只顧自己發洩怒火,卻完全不顧孩子的臉面,這種衝動的行為實在是不可取。
當然這件事老師也有責任,我認為現在的老師都過於依賴家長,任何事都有跟學生家長溝通,一來二去家長厭煩了,肯定會找孩子撒氣。作為一名優秀老師,當學生犯錯誤了應先自行教育,如果學生屢教不改或犯了重大錯誤,這時再喊家長才是真的為孩子好。
「喊家長」這對於老師來說,也許只是簡單的溝通問題,但這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則是一種恥辱。家長在辦公室聽到老師說自己孩子不好,內心肯定是感到丟臉的,所以這也會間接地增加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矛盾。
也許會有人說,你這是在逃避問題,學生犯錯更應該讓家長知曉。
對此我想說的是,其實老師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喊家長其實是最不適當的方式。在以前,老師還經常會給學生家訪,但現如今這種習慣已經漸漸消失了。如果當時老師能夠通過家訪的方式,將此事告知男孩母親,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其實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老師都需要照顧到他們的臉面,喊家長確實是一件丟臉的事情,這也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現如今的孩子都比較早熟,他們也是有自尊的,所以家長在選擇教育方式時,一定要再三慎重,千萬不要採取極端暴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只會將孩子逼到絕境。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