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黑天鵝」事件,美國成了受影響程度最為嚴重的國家,而英國相對輕緩一些。截至8月4日,英國地區累計確診病例已經接近31萬,比美國的486萬少了455萬人。但英國的經濟也和美國一樣,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英國一系列的錯誤舉動,比如脫歐和禁止華為等,都使得其經濟收到掣肘。
英國專家認為,脫歐和疫情對英國的經濟造成了雙重打擊。首先,疫情影響下,英國的房地產行業陷入了困境。而且,因為沒有有效的進行防控,英國情況有些糟糕,只能進行封城。這也導致英國經濟大受衝擊,因為他們太依賴金融與服務業了。
據報導,英國經濟在今年的4月份出現大幅下滑,創下史上新高。數據顯示,3月份,經濟萎縮5.8%。到了4月份,竟差不多是上個月的4倍,達到了20.4%。對此,媒體解釋稱,這代表著英國20年的經濟增量都消失了。
其次,英國脫歐時並沒有達成協議,於是不管是貿易,還是就業都收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擊。這使得,英國可能會遭遇進入這一世紀以來最大、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甚至會造成社會動蕩。
據悉,英國政府因為要為員工提供保障,其開支大大提高。總的來說,其政府在6月份的債務規模已經達到355億英鎊,而公共債務大約是1.98萬億英鎊。在這樣的打擊之下,英國民眾持續向政府施壓,對當時的無協議脫歐表示不滿。
事實上,英國脫歐是為了面向全球,爭取全世界的貿易。但如今其國內的中企卻紛紛表示要「出走」英國,中資出現「斷流」現象。英國不是一個容易引進外資的國家,所以中國企業的投資對其很重要,英國也一直在爭取中資,推動中英貿易。
資料顯示,中企投資者主要是針對英國的房地產和金融、科技行業。去年一整年,英國接受了中企超122億英鎊的投資,其中各個項目都對英國意義重大,尤其是中英針對倫敦廢棄河岸將要實施的改造項目。
這一項目規定,這塊佔地約212畝的廢棄河岸要改造為繁華的金融中心,一期項目工程的總價值就達到了155億人民幣。然而,這項資金龐大的改造項目已經宣告擱淺。此外,還有很多類似的項目都紛紛停滯。
另外,中資撤退還影響了英國的房地產行業。據悉,進入2020年以來,除了中國香港地區的投資者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來自中國地區的投資者收購英國的商業地產。要知道,自2011年以來,英國的商業地產就備受中國商人青睞,這還是第一次「無人問津」。
都說英國之前的舉動是辜負了中國,但看起來他們好像是辜負了自己。明明一直都想在貿易這一方面獲得更大機遇和發展機會,但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導致中資撤場,經濟衰退。你說,英國後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