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有提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肝,主藏血,血,養魂;肝有「血海」之稱,其具儲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作用。
由此可見,肝臟在人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肝臟不好的人,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肝不好的人,身體有「2黑2紅」!若一個不佔,說明肝臟還算健康
2黑:
1、面部黑
也就是說,出現肝斑,肝斑是體內毒素堆積太多,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導致氣血運轉不通,久而久之,沉著在臉部。
而肝主藏血,肝臟受損後,會導致血脈堵塞、血氣不足等,就會出現皮膚粗糙、肝斑、粉刺等症狀。
2、指甲黑
如果指甲有深淺寬窄不一的褐色紋路,那麼很有可能是有肝病史。
指甲發黑,出現褐色紋路,主要是肝失疏洩的表現。
因為肝失疏洩,氣滯血瘀,血不能養爪。
2紅:
1、手掌紅
手掌發紅,尤其是大小魚際的地方,是肝病的典型表現,這種手掌又被叫做"肝掌"。
肝掌的出現,說明肝功能減退嚴重,雌激素的代謝滅活功能發生不同程度的障礙,雌激素在體內累積,刺激毛細動脈充血、擴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肝掌。
2、口鼻紅
經常莫名的牙齦出血,鼻子出血,這可能是肝癌的早期表現,要引起重視。
肝組織破壞,肝功能衰竭都會引起身體凝血障礙,出現易出血的表現。嚴重時,還可引起消化道內大範圍出血,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肝不好的人,3種食物少吃!
1、醃製食物
眾所周知,醃製的食物,往往需要加入大量食鹽,而食鹽攝入過多,對身體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
長期吃這類食物,很有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器官的負擔,不僅僅局限於腸胃腎的損傷,對肝臟來講,「殺傷力」也是極大的!
2、隔夜食物
隔夜食物,一般是指,放置時間超過10小時以上的食物。
這類食物,在存儲的時候,容易受到二次汙染,損害身體健康;
另外,也容易受到黃麴黴菌的汙染,產生黃麴黴毒素。其是導致肝臟細胞壞死,肝臟病變的一大誘因!
所以,日常生活中,在不浪費大量糧食的前提下,儘量不要吃隔夜食物。
3、油炸食物
油炸類的食物,如炸雞、漢堡、炸薯條等,雖味美,卻有害無益。
這類食物,無論是表面,還是食物內部,都包裹著大量的油脂。
一旦吃進體內,不僅會轉化為脂肪,還會變質產生反式脂肪酸,導致心臟負擔增加,還會損害肝臟的健康。
肝不好的人,做好4件事,肝臟慢慢變健康
1、常按肝俞穴
位置: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肝臟也。俞,輸也。
肝俞,名意指肝臟的水溼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常按此穴,有疏肝利膽,理氣明目等功效。
2、補充優質蛋白
來源:蛋類、魚類、豆製品、奶類等。
肝臟的自我恢復,離不開優質的蛋白質。
優質的蛋白,可以提供多種胺基酸,抗脂肪肝因子,能夠增加載脂蛋白的合成,有利於將脂質順利運出肝臟,減輕脂肪肝。
另外,日常多補充優質蛋白質,還有利於肝細胞功能的恢復和再生。
3、減少熬夜
肝臟是重要的排毒器官,如果經常熬夜,會使體內血液得不到淨化,久而久之,體內環境變差,各臟器功能也會出現問題。
而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肝膽經當令的時間,在此時,需要熟睡或是休息。否則全身血液不能回流到肝臟,毒素排不出,肝臟負擔就會加重。
上夜班的人,不能在此時睡覺,營養方面就一定要跟得上。
4、養肝心情
肝喜條達,條達,即舒展、條暢、通達之意。
也就是說,肝氣宜保持柔和舒暢,升發條達的特性,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宛如春天的樹木生長那樣條達舒暢,充滿生機。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寬心,保持良好心態和情緒,這樣才是肝臟喜歡的狀態。
有這樣一份養肝「心情」,肝臟才會保持最佳的狀態,身體自然健康。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