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的一首歌,為什麼讓易先生紅了眼眶?

2021-02-09 菜菜的光影世界
她的嗓音很獨特,帶著些沙啞,配上婉轉動聽的曲調,很容易將人帶到歌曲的情景中去。仿佛置身於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孤苦無依,如浮萍般飄零。

上一次聽這首歌,是在重溫電影《色戒》時。

在日本人開的居酒屋裡,易先生約王佳芝見面。王佳芝穿越重重封鎖,來到那兒。見到易先生前,還被一個日本軍官誤以為是藝妓,喊著讓她陪酒唱曲。

就是在這個居酒屋,王佳芝唱了那首《天涯歌女》。

這一段,是整部電影中為數不多的溫情時刻,可以說是非常感人了。

唱歌這一場戲,發生在第三場床戲後,暗殺行動之前。

先來簡單說明一下此時的背景:

整個社會的大背景是,美國人已經捲入戰爭,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呈現頹廢潰敗之勢。

各方勢力都在算計,想為自己謀求一點利益。對易先生來說,他也要為自己考慮,將來日本人兵敗走了,他要如何保全自己。

所以,電影中隱晦地交代了易先生的這個變化——

丟失的一批軍火。

大家都在尋找它的下落,而且老吳那邊遲遲不行動,也是因為高層的動向變了。雖不至於化敵為友,但至少不會刀刃相見了。

再來說易先生和王佳芝兩人的小背景,經過第二場床戲後,王佳芝在易先生的高壓折磨下,整個人開始分心,變得恍惚了起來,她陷入到了這段感情中

表現出來的就是,不能提高有價值的情報信息,在老吳那邊接近崩潰。

甚至於說,在第三場床戲的時候,鏡頭特意拍到了易先生的槍。王佳芝可能在那個瞬間,萌生了殺了易先生的念頭。

但是經過的培訓讓她保持了理智,放棄了這個選擇。

這時候的易先生和王佳芝,是相愛相殺的狀態。而且王佳芝有一個性格特點,是她很軟弱,一直是被推著走的,孤苦無依的她,對易先生有著很複雜的感情。

這時候,再來看看這場戲的開場白:

「鬼子殺人如麻,其實心裡比誰都怕。「

「粉墨登場的一幫人,還在荒腔走板地唱戲」

是不是覺得很有諷刺意味?

看似說得是隔壁的日本人,其實是在感嘆自己的命運。

易先生作為汪偽的特務頭子,他殺了多少人,心裡難道就不怕嗎?

他和王佳芝難道不是荒腔走板地唱著戲,在這個亂世裡漂泊無依,悽悽惶惶?

「我帶你到這裡來,比你懂得怎麼做娼妓。「

這句話,道盡了他對自己命運的身不由己,給所有的一切打上了悲涼的底色。更關鍵的是,這場戲裡的真情流露,讓他的形象豐滿了起來。

在這場戲之前,他是個殺人如麻的惡魔,沒有感情的機器。

在這場戲之後,看到他身上還存在著的七情六慾,還是個活生生的人。

王佳芝扭著細腰唱歌的時候,易先生點燃了一支煙。

看到王佳芝青澀轉身的樣子,他忍不住笑了。這是易先生為數不多,能夠卸下心防的時刻。

在前面寫麻將戲的時候,我就說過,易先生會被王佳芝吸引,很大一部分程度,源自於王佳芝身上的單純和天真

王佳芝看似成熟,充滿誘惑,實際上她整個人的底色裡,是帶著這種純和真的。這種特質,對於活在爾虞我詐危機四伏世界裡的易先生來說,是他渴望卻不可得的。

當她唱到「郎呀咱倆是一條心」的時候,易先生整個人都是放鬆又舒展的狀態。

確實,他們倆是一條心,在這個全是日本人的居酒屋裡,就他們倆是中國人,說著中國話,唱著中國歌,能不是一條心嗎?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拋開政見立場這些因素,單就他們倆的個人來說,都是無家可歸身不由己的天涯淪落人,一樣的孤獨,一樣的迷茫。

易先生的表情從笑轉哭,拿著煙的手指微微顫抖,是從歌曲的第二段開始的。

「家山啊北望淚呀淚沾襟「,王佳芝眉眼含情,易先生眼中有淚,對於他們而言,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讓他們失去了家,失去了安穩生活。

歌中所唱,就是現在所處的山河破碎,怎麼能不感傷呢。難道易先生,就真的一點也不想念自己的家,不想念自己的朋友嗎?

很顯然,不是這樣的。他曾經也是追隨孫中山步伐的人呀。

鏡頭給的很近,在易先生的肢體語言中,能看到複雜的情緒,心酸、無奈、擔憂、壓抑、恐懼……

等王佳芝走近他的身旁,握住他的手唱到第三段時,易先生的眼神裡卻有明顯的迴避和閃躲。

這裡,他在閃躲什麼呢?

我的看法是,易先生一向強勢,不小心在王佳芝面前流露出了柔軟的一面,尤其是這個時刻還有點敏感,所以他不願意讓王佳芝往深層次探究,萬一挖出一些不該暴露的秘密,不好。

另外一點是,第三段有句惜青春的歌詞。哪怕是易先生這樣的人,他也不是一生下來就變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他曾經也是有理想之人,怎麼人生路走著走著,就偏離了軌道那麼遠呢?

恐怕,他內心也是百感交集,感嘆命運無常造化弄人吧。

很短的一場戲,卻把整部影片的感情氛圍渲染到了最高處。

王佳芝和易先生,從小心翼翼地試探,到相同處境的理解,最終成為情感合一的知己,不只是兒女情長,還有家國情懷。

管他外面是什麼烽火亂世,至少這一刻,彼此交付了全部的真心。

也正是有了這場戲的鋪墊,王佳芝才會在暗殺行動時,喊他快走。

王佳芝會放過易先生,不僅僅是因為那顆漂亮的粉色戒指,更因為倆人一起經歷的種種,讓她篤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可惜啊,她的愛是那麼多,而他的愛則少得可憐。

相關焦點

  • 《色.戒》:王佳芝為什麼放走易先生?
    《色.戒》中王佳芝為什麼放走易先生? 很多人引用張愛玲原著的裡的那句「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
  • 王佳芝為什麼放走了易先生?
    「王佳芝為什麼放走了易先生?他明明城府極深,老謀深算,也不過是一個老男人覬覦一個年輕女郎的崇拜與肉體。從始至終他也不過是滿足於一場狼和狐狸互相試探與追逐的遊戲,他不見得會捨得給她一個名分,雖然他不介意給她一顆耀眼奪目的鴿子蛋。王佳芝看不透這些?未必。
  • 易先生是否愛王佳芝?或許是恍惚的喜歡,片刻的愛上|百家故事
    王佳芝願意成為麥太太,引易先生上鉤,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愛情,這其中也包含了愛國的成分。王佳芝喜歡鄺裕民,少女時第一次的枰然心動,最難忘,也最苦澀。那一次,當鄺裕民要吻她,她對鄺裕民說,三年前你也可以,為什麼不做?王佳芝把鄺裕民推開。
  • 《色戒》王佳芝愛上易先生只因為一點
    很多人不解,對這樣一個有著虐待傾向、深不可測、極度危險的男人,王佳芝為什麼會動情,並充滿「怎麼可以愛易先生」這樣的不解和憤怒,和「怎麼可以吃兔兔」一樣振聾發聵。我問過身邊不少女生,面對易先生這樣的男人,你們會動心麼?
  • 《色戒》中王佳芝為什麼會放走易先生?
    ——張愛玲《色戒》當王佳芝帶上鴿子蛋之後又想拔下來時說「我不想帶著這麼貴的東西在街上走」。易先生頗為溫柔地說了一句「你跟我在一起」,然後拉著王佳芝的手端詳,似欣賞尤物一般。王佳芝猶豫著,掙扎著,艱難地張開了口「快走」。
  • 《色,戒》易先生愛過王佳芝麼?
    李安給了王佳芝武器,破處第一個鏡頭,王佳芝是很少身體愉悅感的,而到了第二個鏡頭,那個男同學問王佳芝,今晚你好像有點反應了?王佳芝當時應該萬萬沒有料到這是她今後唯一可以動用的身體武器。易先生和王佳芝的那點感情基礎,是建立於互相理解彼此的恐懼,這一點,王佳芝知道,易先生也知道。
  • 《色戒》:易先生戒指王佳芝的情,放走易先生造成除奸大悲劇
    《色戒》中的王佳芝,在刺殺易先生的關鍵時刻,動了感情,放走了大漢奸易先生,背叛愛國除奸大義,導致她與參與刺殺的同學們,全部被易先生一網打盡,成了十惡不赦的的罪人。偽時期,廣州淪陷,嶺南大學遷至香港,小美女王佳芝是話劇社的骨幹分子。漢奸易先生隨汪精衛來到香港,王佳芝的同學鄺裕民跟易先生的一個副官是小老鄉,無意中得知此消息。
  • 《色.戒》:王佳芝的愛情,易先生的"倫理"
    印象最深的是人物背景的真實性,梁朝偉扮演的易先生,是汪偽政權的二號人物丁默邨,湯唯扮演的王佳芝是當時上海社交界的名媛鄭蘋如。也有說故事原本就是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情史。王佳芝前後兩次同意刺殺易先生,都是受到鄺裕民的鼓動去完成任務。王佳芝最初喜歡的是鄺裕民,所以小說裡當她知道是梁潤生要跟自己過初夜時,張愛玲在「偏偏是梁潤生」後面用了個驚嘆號。在電影院裡看到這一幕場景的觀眾幫著王佳芝表驚嘆和遺憾:為什麼不是鄺裕民!這麼危險的行動,如果僅僅用對鄺裕民的情來解釋王佳芝是說不過去的。這背後更大的驅動,更多應該是年輕學生救國救民的那份激情與擔當。
  • 《色戒》觀感:王佳芝與易先生,幾分真心,幾分假意?
    在張愛玲的原著中,易先生這個漢奸充其量是個色鬼,例如「需時時刻刻提著兩個奶/子,誘惑太多」「左手肘擱在她的南半球,暗中銷魂」等描寫,已顯出王佳芝對他來講,只有色的獵豔,性的刺激。就連最後,王佳芝以為他愛她,而要他「快走」,放棄了捕殺而導致行動失敗,自己命喪他的搶口之下。易先生心裡也只有得意,以致面帶春色,覺得不光獵了豔,還讓對方臣服於自己的魅力,難得的體驗!
  • 張愛玲《色,戒》:易先生與王佳芝,究竟是誰在真愛著誰
    張愛玲《色,戒》:易先生與王佳芝,究竟是誰在真愛著誰。而感性大部分該是來源於王佳芝,易先生這樣的特務頭子則是理性的代表。不然王佳芝也不會在一個籌備了兩年、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的計劃將要成功之時,心軟放走易先生;反之易先生也不會將自己這位紅顏知己狠心槍斃,立即逮捕所有嫌犯,絕不留後患。小說中一共出現了兩次「真愛」,一次是王佳芝視角,另一次是易先生視角,所以,易先生與王佳芝,究竟是誰在真愛著誰?
  • 《色戒》:李安張愛玲的跨時空交鋒,王佳芝易先生的虛無遊戲
    王佳芝在車裡等易先生,許久,易先生上車,說王佳芝不該這麼美,接著說今天抓到兩個人,一個死的很慘,一個竟是自己的同學……這段是梁朝偉在電影中少見的長臺詞獨白段落,他面目顯現出猙獰,語氣兇惡,但手還是不安分地在王佳芝的身上遊走,可見這份職業恐懼對於他心理上的扭曲。
  • 看完《色戒》原著才知道,原來王佳芝放走易先生,並非真的愛上他
    於是我們看到了李安所做的鋪墊,是王佳芝在一場又一場香豔交合以後,她在易先生為她買戒指的那一刻,反悔了。相信很多人都是同樣的感覺,王佳芝放走易先生時,她的眼神是充滿動容的,如果不是愛,她何苦要冒生命的風險去放走對方。
  • 《色戒》:說王佳芝因性而愛,是最淺薄的誤讀
    《色.戒》中王佳芝為什麼放走易先生? 很多人引用張愛玲原著的裡的那句「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說王佳芝因性而愛,簡直是對原著最淺薄的誤讀。 易先生處死王佳芝那天晚上,在幾個打牌的太太看來是這樣的,「他回來了又有點神情恍惚的樣子,臉上又憋不住的喜氣洋洋」,多麼陰冷恐怖,令人脊背發涼。 最近重看了李安導演的電影版《色.戒》,很感動,李安到底是溫情的,故事因為有情才能打動人。這篇文章基於電影《色.戒》聊一聊,為什麼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易先生真的愛王佳芝嗎?
  • 你當真以為《色戒》中的王佳芝死於一隻鑽戒?
    原著裡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不是因為愛他,而是誤以為他愛自己。 珠寶店這一段,張愛玲描寫得也很微妙—— 「陪歡場女子買東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隨侍,總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絲毫不帶諷刺性,不過有點悲哀。他的側影迎著檯燈,目光下視,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在她看來是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
  • 被嫌棄的王佳芝的一生
    刺殺易先生——這看起來頗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讓他們每個人的命運同那個大時代的洪流糾纏在一起,也讓那個男人走進了王佳芝的生活。 作為刺殺計劃的關鍵棋子,王佳芝每天出入上流社交圈,跟一群貴婦名媛打牌聊天,扮演著另一個陌生的自己——麥太太。
  • 21歲喜寶愛上了65歲勖存姿,始於錢色交易,像極了王佳芝與易先生
    姜喜寶為什麼看不上勖聰恕,因為這個富家公子很幼稚淺薄,就像一張白紙,還算不上男人,充其量只是一個男孩。就算是打網球,勖聰恕也是姜喜寶的手下敗將。就像張愛玲在《心經》裡寫的那樣,女人對男人的愛多半帶有一點崇拜性,以姜喜寶的個性,這樣毫無徵服欲的男人,她看不上。
  • 王佳芝到底是死於性,還是死於鑽戒?
    電影最精彩的橋段是:王佳芝和易先生去買鑽戒這一節。王佳芝看到了鴿子蛋以後,以為易先生是真愛自己的。為什麼王佳芝會這樣?因為她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麥太太」這個身份給她的,只有那一枚鑽戒,是另外一個人送給她、完全可以屬於她的。
  • 《色戒》:王佳芝到底是死於性,還是死於鑽戒?
    張愛玲描寫易先生送王佳芝戒指時(小說《色戒》)的神情:此刻的微笑也絲毫不帶諷刺性,不過有點悲哀。他的側影迎著檯燈,目光下視,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在她看來是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在電影中,湯唯和梁朝偉的互動,幾乎重現了這一點。
  • 你一定看過《色戒》,但是你真的了解王佳芝這個人嗎?
    李安導演的《色戒》改編自張愛玲的小說,原本是嶺南大學的學生王佳芝(湯唯飾)因為抗日戰爭輾轉到香港大學加入到了愛國青年鄺裕民(王力宏飾)組織的話劇組。鄺裕民得知汪偽政府的特務頭易先生(梁朝偉飾)在香港時,這一群話劇組的六個人密謀要刺殺易先生。《色戒》影片是穿插著播放的,電影開始的鏡頭是王佳芝給鄺裕民打電話,準備刺殺易先生。
  • 看電影:《色戒》易先生是不是和每位太太都發生過關係?
    圖文作者 | 張三的歌 原載於豆瓣[八卦來了]小組很多人質疑《色戒》裡的太太們是不是真的都和易先生(梁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