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食...
從小就是金庸迷,尤其喜歡射鵰三部曲,對於裡面的英雄人物,最敬重的就是洪七公,洪七公不單止愛吃,而且懂得做,由於從小對洪七公的敬佩,所以從小就開始喜歡美食,也喜歡去尋覓各色各樣的美食,真正美食,並不收價格的約束,不收地域的限制。
美食最關鍵的就是材料,要新鮮,肥美。前幾天在番禺的一家店裡,滿足了我對珍饈百味的所有理解。
這家位於番禺大道市橋二橋南岸東側28米(二橋旁邊)的喜運來酒樓,從門口看,就是一家普通的小酒樓。
進去一看,才發現這裡是以番禺疍家文化為主的酒樓,到處都是十八十九湧漁家用的漁具為擺設。
門口有著各色各樣千奇百怪的藥酒。
還有十九湧海鮮美食呢。
珠江入海口的鹹淡水特有環境,為伶仃洋孕育了特有水產,如龍利、王皮頭、曹蝦、八爪魚、金古、海蚧、王魚正是當下當地的應節「親民」水產,講究的就是食在當季,不時不吃的特點,現在就讓我們走入疍家文化的美食世界吧。
今天的重頭戲是奄仔蟹:
奄仔蟹,也就是還未交配的青蟹,來自鹹淡水交界的臺山杜湖。踏入4月,正是我奄仔蟹數量最多、最肥美之時。
奄仔蟹的殼比較軟,一定要白肚的,才是在鹹淡水交界生長的臺山蟹,髒兮兮的可能是越南蟹冒充。奄仔蟹分為青白黃黑4種,以黑奄最好吃,但數量並不多。一般肚臍白裡透黑的蟹為黑奄蟹,白色的則為水奄蟹。
【清蒸奄仔蟹】
奄仔蟹最原汁原味的做法莫過於原只清蒸。個頭不大,每隻約3兩重,但勝在「內涵豐富」,蒸起來會化成類似黃油蟹的黃油膏,雖它的油未至於滲至蟹爪,但味道非常甘香,蟹肉又嫩又鮮甜。
揭開蟹蓋,看到那滿滿的蟹膏,用筷子撩出來,那黃燦燦的蟹膏誘人金子一般的誘人,溫熱,鮮美而飽滿的口感,讓人此時此刻仿佛倘佯在自由的國度一樣,人生最美味莫過於此吧,吃完蟹蓋上的蟹蓋,還有蟹肉上的蟹糕,忍不住吮吸那滿滿蟹膏的蟹肉,好棒哦,原來奄仔蟹的蟹肉不單單是鮮甜,而且還很結實,這個完全結合了膏蟹和肉蟹的所有優點的。吃完以後,好滿足哦。
不得不提當年看神鵰,洪七公和楊過在華山絕頂吃蜈蚣,當時我對於吃蟲子有著各種各樣的想像,今天,終於吃到了蟲子,一條一條軟軟的,蠕動的蟲子....
【禾蟲】
今天吃到的另外一個很特別的美食,就是禾蟲,疣吻沙蠶,俗稱"禾蟲",通常棲息於沿海或河口的淺灘上,國內主要見於浙江、廣東、福建三省。沙蠶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食材,另可用作中藥,有消腫益氣之功效。
大家知道那一條條的禾蟲是如何洗的嗎?珊珊也是第一次看人洗禾蟲哦,用水中用一根線把禾蟲撈起來,反覆撈洗,不然一條條的禾蟲,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洗呢。
撈起來的禾蟲,條條新鮮又生猛。廣東人嗜食禾蟲,屈大均《廣東新語·禾蟲》記載:「禾蟲,狀如蠶,長一二寸,無種類。夏秋間,早晚稻將熟,禾蟲自稻根出。潮漲浸田,因乘入海,日夜浮沉。」又「夏暑雨。禾中蒸鬱而生蟲。霜降前禾熟則蟲亦熟。網取之。得醋則白漿自出。以白米泔濾過。蒸為膏。甘美益人。」
大家猜猜禾蟲做出來的美食是什麼樣的嗎?
【砵仔禾蟲】
其實本身對於吃蟲子,我是有點牴觸的,因為剛剛看到那蠕動的蟲子,回頭就看到它變成了盤中美味端上來,無論廚師怎麼煮,我仿佛都感覺到它在動,還好廚師拿上來的第一道美食是用禾蟲來焗蛋,降低了我的恐懼感和克服了心理陰影。
一勺子舀了是來,條條肥美的禾蟲又看到了,我閉上眼睛,一口咬下去,一個字在腦海中飄過:嫩!
好嫩啊,從來沒吃過那麼嫩,那麼香的蛋,那種肥美,那種濃濃的蛋白質的香味,無法言語。一萬個贊頓時從天上砸了下來。我還偷偷的放到大公主的碗裡,她也好喜歡,不過如果她知道她吃的是蟲子,打死她也不會吃。
【禾蟲炒水瓜絲】
鮮嫩的禾蟲配上了清甜的水瓜絲,感覺就像剛柔並重的一道美味,吃起來又爽又鮮甜。原來禾蟲是那麼好吃的,原本有點害怕的我,居然吃了最多。
一直以來,對於魚,我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不解,例如為什麼有的魚十塊錢一斤,有的魚卻要幾十塊甚至上百塊錢一斤,到底區別在哪裡?今天,我卻得到了很多的答案...
十年前,我在一個私房菜館吃到了一款很特別的魚:三黎魚,我會記得它,是因為張愛玲說人生三恨就是「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那一次去吃,巴掌大的冰鮮魚就幾百塊一條。而且因為吃的時候魚刺太多,不小心卡到喉嚨裡,去拔刺花了160塊,印象非常深刻。
三黎魚。民間有「春鯾秋鯉夏三泥」之說,夏日吃它可謂是首選。這個魚還是有點來歷的,據說它是沒有腸、膽、鰾,粵語把「忘記拿走東西」叫做「落低」,三泥魚投胎時「落」下了腸、膽、鰾這三樣東西,所以稱為「三落」,叫著叫著就成了「三泥」。這種魚還有一個奇特之處:出水即死。所以,市場上的三泥魚都是冰鮮的,幾乎沒有活魚供應。也正是因為如此,非常的矜貴。
【大三黎硬邊蒜蓉鹽油蒸】
一般都是煎,或者燜熟,所以能做並且敢把三黎魚做成清蒸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好鮮甜。
【大三黎軟邊生燜涼瓜】
一魚兩吃,另外的軟邊就用來燜涼瓜,這樣把矜貴的三黎魚用涼瓜燜熟,魚肉的鮮味完全融入到涼瓜裡了,任性的我們通常都是涼瓜先吃完,再去消滅魚。
鮮甜的魚,魚刺必多,這次吃到的三黎魚,真的是很大條,因為夠大條,那多如刷子一般的魚刺,很容易就被筷子給剔除掉了,從此以後,對三黎魚的陰影解除了。
【金邊龍利】
"噠沙魚"長在南方江河的出海口。當游離珠江,出至大海後,就被香港人稱作"龍利"了。"龍利"分"尖利"、"圓利"和"方利",這是按魚頭的形狀來區分,都算得上水產中的上品。但若論美味,卻比不上珠江口的"金邊噠沙"。
農曆6~8月是金邊噠沙當造之時,珠江三角洲的各個出海口都能找到它的蹤影。前些年因為水體汙染的問題產量很少,好在這兩年珠江的水質逐漸恢復,金邊噠沙的價錢也逐漸回到了平常漁家菜的位置上。
金邊噠沙的烹調以清蒸最佳,肉質鮮嫩,而且完全基本上是只有一條大骨頭,非常適合給小朋友吃哦。
【白飯魚蒸衝菜絲】
白飯魚是廣府地區對銀魚的稱呼。銀魚中蛋白質,胺基酸含量也相當豐富,營養價值極高,具有補腎增陽、祛虛活血,益脾潤肺等功效,是上等滋養補品。銀魚作為一種整體性食物應用(即內臟、頭、翅均不去掉,整體食用),其養生益壽的功能為國際營養學界所確認。
一直以來,對白飯魚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因為當年小龍女在絕情谷底,就是靠寒潭白魚來療毒,同樣的銀魚是極富鈣質、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據現代營養學分析,銀魚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點。所以我一直都覺得小龍女當年吃的就是這種白飯魚所以才解除體內的劇毒的。而且銀魚不去鰭、骨,屬「整體性食物」,營養完全,利於人體增進免疫功能和長壽。基本沒有大魚刺,適宜小孩子食用。
【姜蔥屈三魚】
這裡有三種魚:花魚,白鴿魚,和蛇更魚。每種魚都有不一樣的味道哦。
【奶魚衝菜粥】
奶魚,其實應該叫乃魚,性味功能是甘、涼,可用於涼血、止血,主要治療鼻衄、咯血。用來煲粥真的是非常的鮮甜,忍不住喝了3碗,旁邊有位媽媽說,吃到了小時候的純樸的味道。
【魚面線】
今天吃了很多的魚,很多不同種類的魚,這疍家必備的魚面線也吃到了,把魚肉當麵條吃,吃魚不見魚,這日子也太幸福了吧。
【白灼曹蝦】
看門口介紹,就有一句話很吸引人:千蝦萬蝦不如曹蝦。曹蝦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出產的很特別的一種野蝦。在廣東不同地區,叫法也不同,有叫「泥蝦」,也有叫「紅蝦」。曹蝦在鹹淡水交界處生長,每到清明時節都回遊江河產卵。這時的曹蝦只有鉛筆頭大小,小而白,肉質潤滑鮮甜,口感富有彈性,是會吃的廣東人的最愛。廣東有「清明吃蝦,就吃曹蝦」的說法。
曹蝦個子嬌小,蝦殼細薄。它最特別之處是煮熟後,蝦殼不變色,仍是粉白,而蝦殼透明到可以看到裡面水紅色的蝦肉,撥開以後蝦質不像一般大蝦的粗糙感覺,而一種鮮甜和爽滑,吃曹蝦一定要仔細的剝殼,千萬不要粗暴的一隻蝦放入嘴巴裡,把蝦殼吐出來這種吃法,才能細緻的品味到曹蝦的美味。
【蒜蓉紫蘇蒸大桂蝦】
有別於曹蝦,肉質結實的大桂蝦,用紫蘇去清蒸,味道鮮濃可口,蝦肉爽口彈牙。
【南瓜燜冬瓜】
吃了很多的珍饈百味,再來一道健康美味的南瓜燜冬瓜,用蒜頭豆豉來燜,這種廣東人最愛的美味都融入進去了。
今天的收穫真的是非常的豐盛,對於美食,又多了一層新的領悟,真正的美食,並不一定要有高雅的環境,並不一定需要有什麼花俏的擺設,更重要的是食材和味道,新鮮當季的食材,哪怕只是清蒸都能讓人為之傾慕,好的味道,哪怕是用簡單的蒜蓉豆豉紫蘇來煮,都能讓人為之醉倒。
一個懂吃愛吃的人,通常都會用更廣闊,更包容的眼光去看世界,所以總是聽人說懂吃愛吃的人,脾氣通常都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