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十輪經》中說,佛陀的教法中有兩種人沒有所犯的罪,一種人從來也不造惡業,稱為樹立佛幢者;另一種人雖然造過惡業,但以慚愧心已經發露懺悔了,這叫摧毀魔幢者,此二者均可以說是行持佛法的人,也叫做勇健得清淨者。
可能有些人認為自己是以上佛陀說的第一種人,認為自己從小到大都是很善良的人,從來沒做過惡事,如果說「善有善報」是真的,為什麼自己一直是厄運連連,人生從來就沒順利過。
因為在佛教中的善良、不作惡,不僅是指愛幫助別人,不做違心、違德、違法的事,而是包括很多,比如:十不善業中的妄語、貪嗔痴,還有吃肉,殺生(善良的人可能不會有殺雞、殺魚等行為,但會不經意地踩螞蟻、打蚊子等)。
這些都是自我們出生以來就約定俗成,難以控制和改變的;不僅今生的惡業,還有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的罪業,都會一直跟著自己,來世很可能墮入地獄、餓鬼、旁生,沒有解脫的機會。
所以,我們應希望變成第二種人——雖然造了罪業,但願意在極其殊勝的對境面前發露懺悔。佛在經中說「五逆十惡罪,只要真心懺悔,業障都能消除。真心懺悔,後不再造,重罪就輕報,輕罪就化解」。可見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
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最殊勝、最方便、最快速、最有效的懺悔法門——金剛薩埵法門!
01能清淨業障的原因
我們懺悔時要有強烈的信心,心的意念非常關鍵,不僅佛法中如此承認,很多心理學家和醫學家也都這樣認為。美國有個科學家,經多年的研究發現,對同樣一個事物,如一朵鮮花,用惡語來謾罵它,它很快就凋謝枯萎了;若用愛語來讚嘆它,它的存活時間特別長。日本也有人研究發現,對同樣的水,如果竭力讚嘆它,裡面會有蓮花狀的結晶;倘若使勁誹謗它,結晶就是非常醜惡的形狀。所以大家若以強烈的懺悔心來念誦,什麼樣的罪業都可以清淨。
還有一個原因,金剛薩埵是一尊佛陀,他在因地時曾發過宏願:「願我住於罪業深重者面前,若有眾生持誦我的心咒而無法淨除一切罪障,我決不成佛。」後來金剛薩埵的願力已經實現了,因此他成佛現前清淨剎土。
可見,金剛薩埵心咒與其他如來名號不同,雖然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的名號都很殊勝,但每尊佛陀的發願有別,就像同樣是大學畢業,各自的專業不同一樣。消除業障最殊勝的佛陀,非金剛薩埵莫屬,因此我們要祈禱金剛薩埵,原因也在這裡。
02懺悔的方式
通過四種對治力來懺悔。《宣說四法經》云:「菩薩若具四法,則能勝伏所造所積之一切罪業。何為四法?即厭患對治力、現行對治力、返回對治力、所依對治力。」
首先要知道自己錯了,過去不管是殺生也好,犯戒也好,要深深感到十分慚愧,就像吃了毒藥一樣特別後悔(厭患對治力)。從此以後,哪怕遇到生命危險,也不造這樣的罪業,若有了這種決心,罪業肯定會清淨,假如實在做不到,也要盡心盡力地改邪歸正(返回對治力)。然後依靠金剛薩埵,全心全意地懺悔(所依對治力)。懺悔時,最好把金剛薩埵像擺在前面,觀想在其前誠心懺悔:「我某某時候造過什麼罪業,某某時候做過什麼惡事……」一個一個地發露出來,依靠金剛薩埵的加持,令所有罪業徹底清淨(現行對治力)。
03具體觀想
在自己前方的虛空中,雲霧繚繞或者白雲飄浮,觀想出一朵白蓮花,蓮花上有一月輪坐墊,坐墊上有金剛薩埵的單身像:身色潔白,金剛跏趺坐,手持鈴杵,以十三種報身服飾嚴飾全身。這樣的金剛薩埵閃閃發光、非常莊嚴。
金剛薩埵和顏悅色地面對著自己,以慈悲的眼神注視著自己,以智慧的眼目凝視著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可憐眾生。這樣觀想之後,在其面前虔誠祈禱,同時念誦金剛薩埵心咒。
我們一心一意地念「嗡班匝兒薩埵吽,嗡班匝兒薩埵吽……」一邊念一邊觀想自己所造的一切罪業在金剛薩埵面前懺悔。之後金剛薩埵發光上供下施,繼而光和金剛薩埵融入自身,自己無始以來的罪業全部得以清淨,最後作回向和吉祥文。
如果大家覺得以上的修法太複雜,一直觀想不來,我就再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修法——法王如意寶的《如意寶珠》。開始時要皈依、發心,然後在前方觀想金剛薩埵,金剛薩埵發光遍布十方,接著全部融入自己,所有眾生也都變成金剛薩埵的形象,在這樣的境界中回向。
04念誦數量
我們可於早晚各念28遍或108遍,並儘可能多念,便可以清淨當天所造的罪業。如果想清淨無始劫以來的罪業,最好能發願在兩三個月內念完10萬遍或者40萬遍,那才是最為殊勝的。
《金剛薩埵威猛三調伏續》中云:「若持誦此心咒十萬遍,則破根本誓言亦得清淨。」法王如意寶在解釋這個教證時說:「以前念誦十萬遍的話,現在是末法時代,必須要乘以四倍,即念誦四十萬遍。」在密宗當中,最嚴重的罪是破誓言,既然這種罪業都能清淨,其他罪業就更不用說了。佛經中亦云:「何人千劫中,若造嚴重罪,一次極力懺,諸罪得清淨。」
總之,希望大家都能一心一意地懺悔。每個凡夫人都有須彌山那麼大的罪業,只有依靠金剛薩埵心咒來懺悔,大家才有解脫的希望,否則,死了以後真的非常可怕。感恩品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