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去除業障,靠的是懺悔

2021-01-18 紅塵禪緣

佛菩薩在《金光明經》說到:「所謂金光,滅除諸惡,千劫所作,極惡重罪,若能至心,一懺悔者,如是眾罪,悉皆滅盡,我今已說,懺悔之法,是金光明,清淨微妙,速能滅除,一切業障。

悔是改以往的修為,懺悔可以消除身上過去世中所造的惡業,自己身上有惡業可以用懺悔的方法除掉。懺悔就是把自己以前所造的一切罪說出來(西方許多教是讓自己給牧師告罪)。我們都是人不是神,都會有許多隱私,有想法可以給菩薩講。但是要記住一定要講出來,不講出來是不對的,講有幾種方法,一種是用心講,一種是用嘴巴講,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心和嘴巴一起講,這樣效果最好。

懺悔有兩種,一種是事懺,一種是理懺。事懺,是先把自己洗乾淨,然後到菩薩面前,誠心懺悔。把自己所要懺悔的心和事都講出來給菩薩,猶如自己從裡到外都在懺悔。事懺,其實就是一個物質的變化,用一種表面的形式來懺悔。理懺,是從心理懺悔。觀想《心經》裡的一句話:「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把這五蘊從心裡全都照空,空了就自然沒有罪了。「照見五蘊皆空」首先觀想自己照空自己,心裡已經沒有孽障了,我的心在過去生,過去世現在全部都照空了,已經沒有孽障在這個人間,首先要從心裡排除惡業,這就是理懺。

五蘊皆空從心裡完全挖空,從心裡戰勝自己的惡魔,從心裡戰勝自己的孽障,這是多麼高尚的懺悔法。從理上解脫了,心自然就解脫了。

相關焦點

  • 願消三障諸煩惱,懺悔業障最有效的方法,就兩個字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佛教講每一個眾生無始劫以來造作無量無邊惡業,能夠投生到人間也是業力感召而來,所以眾生當懺悔惡業。許多學佛同修也都在佛菩薩像前磕頭懺悔,如果不明事理,會適得其反,業障越懺越多。怎麼才叫真正的懺悔呢?
  • 佛教:有2種方法,可消除業障,看看你能做到嗎?
    煩惱用佛教的話講就是業障,萬事萬物皆離不開因果業力。煩惱也由自己心造成的。一個人能將自己的心轉變,煩惱自會遠離,所謂境隨心轉。現在我們都是心隨境轉,作為一名普凡夫,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已經形成了各種習慣,很難改變自己某些行為,有些毛病不知不覺就做了,老話講:「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佛教:如何懺悔才會有功德利益?
    佛教講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我們常說,這世上沒有後悔藥,但今天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這世上有一種後悔藥可以吃,那就是懺悔!在佛門裡有《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因果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不要認為做什麼壞事可以逃脫懲罰,你犯下的任何錯,都會形成業報,因此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造了惡業,懺悔後就能一筆勾銷嗎?佛教講,懺悔方法有三種
    佛告訴我們,造作罪業不怕,只要能真心懺悔,業障就能消除。懺悔的功德非常大,能立即扭轉強大的業力,諺語講「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純淨純善,只是自己無知做了錯事,只要肯回頭,放下煩惱習氣、就是善人,佛教講「回頭是岸」。那造了惡業懺悔以後,罪過就能一筆勾銷嗎,首先我們要明白「懺悔」的意思是承認錯誤。承認錯誤之後,準備接受這個錯誤所帶來的一切後果,這才是懺悔的功能。
  • 為什麼懺悔業障要在佛前懺悔?原來其中大有深意
    皆仁法師有人問起:「師父,為什麼修懺悔法門懺悔業障時,要在佛前懺悔呢?其中是否有什麼原因呢?」其實,修懺悔法門時,在佛前懺悔是大有深意的,也體現了世尊的慈悲。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其中的原因。
  • 業障深重的7個徵兆,發現一個,也要趕緊懺悔了!
    佛教有一個常用術語——業障,我們經常聽人說自己「業障深重」,那什麼是業障呢?業就是我們身、口、意的各種造作,障是障礙。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對我們修行造成的障礙,就是業障。業障深重的人,往往有這7個徵兆,發現一個,也要注意!
  • 佛教:有這四種毛病的人,就是業障深重,一定要懺悔改過
    一個人的習慣毛病,就是習氣,在佛學上講就是「業力」,這一股習慣性的力量會推著你做出「善業」或者「惡業」,一個人的壞毛病成為人生的障礙,左右了自己的人生,就是「業障深重」,如果不知道反省自己,改變自己,這一股業力就會變得根深蒂固,難以解脫。
  •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業障」,是指人在前世或多生前的時候, 所造的惡業。妄想是業障, 分別是業障,執著是業障, 煩惱、憂慮、牽掛都叫業障。
  • 佛教:尊勝佛母,能去除一切煩惱業障,能除滅百千劫中一切罪業
    人生在世,學習任何宗教的文化,首先便要從其歷史文化開始著手,正如佛教學說,若是了解得不夠全面,那麼燒香拜佛亦會鬧笑話,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尊勝佛母,能增長壽命福慧,消除無始以來一切罪業,免除一切兇災:尊勝佛母簡稱尊勝母,乃是佛教之中的長壽三尊之一
  • 佛教:一個人「業障」消除,身上會有這3大徵兆,你有沒有?
    佛教裡常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應該有不少人都聽說過,「業障」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消業」?其實不難理解。佛家最重視「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業力,佛教將人的業力分為「身口意」三業,「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種善因修福報,種惡因造惡業。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嗎?
    到底什麼是業障?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又會有哪些特徵?其實業障一詞出自佛教,一般所指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在小說《西遊記》中有這樣一段話: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一個人如果能消除自己身上的業障,就可以修成正果,說得俗一點只要消除業障,就可以遠離災禍,獲得更多的福報和好運。
  • 佛教:什麼是業障病?
    『業障』乃佛教術語,意為『罪孽』,皆因無明愚痴所造。對修行人而言,指得是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障礙。影視劇或小說中也屢被提起。比如西遊記中,神、佛、菩薩收服妖怪之時,「業障」,「孽畜」之類的詞語就會出現。大家都是有智慧的人,僅字義就能理解出大概意思來。
  • 如何證明懺悔後業障減輕了,對照幾種身心的變化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
  • 佛教:如何懺悔?
    念阿彌陀佛就是懺悔罪過,不必再找這個懺、那個懺,我看什麼懺都懺不了罪過。為什麼?你念你的罪過,你回憶一次就又造一次,這個罪怎麼能懺得了?心裡永遠有個影子去不掉,就用這一句佛號,淨念相繼,把這個陰影全部消除,讓你的心大放光明,這就是業障消掉了。起心動念純淨純善,絕沒有一個不善的念頭,看到別人不善,看到別人作惡,也不要放在心上。
  • 佛教:10種「懺悔」方法,彌天罪業,一念消除
    人為什麼要懺悔業障?道理我們要清楚,人生有諸多不順,福報不能現前,大都是因為業障纏身的緣故,所以要懺悔業障。「懺」就是陳述自己所犯的過錯。「悔」就是改往修來,洗心易行。往大了說,障礙聖道,所以必須要懺悔業障。佛家有偈語:「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懺悔不僅是對以前所造罪業的發露悔過,更要永不再造,從此覺悟,才是真正的懺悔。《六祖壇經》中講,懺是「懺其前愆」,悔是「悔其後過」。內心無邊的煩惱,透過真誠的懺悔,就能得到光明和智慧。
  • 佛教:在這三個徵兆出現之時,趕緊懺悔,不能等!
    謂之「徵兆」,在佛教之中也被稱為「感應」。如學佛路上時常聽聞的感應到諸佛菩薩加持,感應到諸佛菩薩在幫助我們,這種種無一不是行善、作惡而提前所產生的「徵兆」。其實我們所做的一件事,皆能得到感應,有好的,自然也有不好的。
  • 佛教:沒做過惡卻厄運連連,可以通過懺悔化解嗎?怎樣懺悔最有效
    因為在佛教中的善良、不作惡,不僅是指愛幫助別人,不做違心、違德、違法的事,而是包括很多,比如:十不善業中的妄語、貪嗔痴,還有吃肉,殺生(善良的人可能不會有殺雞、殺魚等行為,但會不經意地踩螞蟻、打蚊子等)。這些都是自我們出生以來就約定俗成,難以控制和改變的;不僅今生的惡業,還有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的罪業,都會一直跟著自己,來世很可能墮入地獄、餓鬼、旁生,沒有解脫的機會。
  • 懺悔是佛教的用語 懺悔的過程有哪些?
    懺悔是佛教的用語。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中說,懺與悔的含義是不同的。懺是請求原諒(過錯輕微)的意思,悔是自申罪狀(過錯嚴重)的意思,合稱為懺悔。佛教中有懺悔的儀式,也就是出家人每半個月就要進行一次集合,並且誦戒,凡是犯戒的人可以在這時敘過悔改。
  •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做到這2點,可消除業障,福報自來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一個人的煩惱,也是由自心造成的,佛教講:「一切法由心想生,」要想降伏煩惱,只要能將自己的心改變過來,煩惱就會減少。我們作為世間凡夫,在日常生活中都免不了會受外界影響,形成各種惡習。當然人內心的煩惱,其中一部分,也是由無始劫來積累的業障造成的,從表面看是因為外境的幹擾,其真正原因,是因往昔業力所造。《華嚴經》云:「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人生想要順風順水,趨吉避兇,首先要消除自己業障,在佛教講,有2種方法,可降服煩惱,消除業障。
  • 佛教:生病的四種源頭——業障,債主,四大不調,自然老化
    「障礙」,所以合起來常常稱為業障。所以犯了業障,自然就會有種種惡報,這裡面有一種就是生病,比如有些人不孝順父母,然後身體就會有各種莫名其妙的病痛,而且去醫院也都沒用,治標不治本,甚至連標都治不了。這種病,就必須要靠本人對於自己業障的懺悔並改正,才能真正的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