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插曲,超搭超好聽)
最近一口氣追完了一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每集不超過一個小時,一共十集。
看完整部電視劇就像是看了一部長長的電影,關於善惡,關於人性,關於救贖。
劇中我最熟悉的演員是賈靜雯,這是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而當看完第一集之後,完全忽略了演員是誰,徹底地進入了劇情,不由自主地在腦海裡開始思考更深層次的東西,那些劇情背後試圖想要表達出來的隱晦的東西。
我想,這大概是一部電視劇最成功的地方吧。
電視劇從戲院槍殺案的電視報導開始,罪犯李曉明在妹妹李曉文約學長去看電影的當天為了「完成一件偉大的事」用自製的槍枝跑到另一個電影院槍殺了九個人,導致了九個家庭的破碎,其中的受害人包括媒體人宋喬安(賈靜雯飾)和劉昭國(溫升豪飾)的兒子劉天彥。宋劉夫婦是被害人家屬,也是媒體人。他們作為被害人家屬,理所當然是弱勢群體,理應是善的,可是作為媒體人,他們要履行自己工作的職責,不斷追蹤報導獨家,無意之中形成了惡意的網絡暴力,給當事人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壓力,甚至逼得人自殺,這樣看來,也並不能一概而論。放眼當今社會,媒體和網絡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由於自己受眾群體大傳播範圍廣的特點無形之中給當事人帶來壓力,甚至造成不堪忍受的網絡暴力,進而走向抑鬱甚至死亡絕境。
其實很多瞬間,作為被害人或是旁觀者的我們,不過是打著弱勢群體的幌子,無意之中成為殺死人的劊子手。
而這時自以為正義和善良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也不過咫尺之間。
第二條主線是妹妹李曉文,她的哥哥是殺人犯,她的父母也成為了施害人家屬,她房東的弟弟得了思覺失憶症(俗稱精神分裂),她愛慕的學長利用她的「戀愛無腦」挖了關於她家人(作為施害人家人)的獨家……不止這樣,因為她大學碰巧學的是新聞,哥哥的殺人事件導致她大學沒有畢業,躲了兩年之後經過老師的介紹又恰好在宋喬安的部門實習工作,各種機緣巧合直接對宋喬安負責,而宋喬安是被哥哥殺掉的其中一個受害人的媽媽……在這樣的背景和壓力下,真的可以說是很悲慘的一個女孩子了。
她本身並沒有錯,上大學夢想做編輯,認認真真學習,勤勤懇懇工作,可是她是殺人犯的妹妹,永遠也沒辦法擺脫這個標籤,她只能去接受人們的指指點點,對哥哥傷害的人說對不起,一遍又一遍地道歉。當她和宋喬安在辦公室理論最後說出那句「你們殺的人不比我哥少」的時候,你可以說她還袒護她哥哥,也可以說這是她對自己和父母被動成為「被害人」的抗議。她沒想過傷害任何人,但她會一直和「殺人犯」捆綁在一起,因為她是李曉明的妹妹!可是她又何嘗不是受害人呢?明明沒做錯過任何事卻還是要被動地所有人區別對待,換了名字(李大芝)才能過上人的生活,是善是惡,誰又可以下定論?
同樣對於他們的父母來說,開個麵館討生活,卻突然變成了殺人犯的父母。事情發生之後他們變賣家產去給因為兒子造成傷害的被害人賠償道歉,從此只能頭戴帽子臉戴口罩躲起來生活。對於父母來講,他們唯一的錯就是只顧工作沒有好好陪伴兒子理解兒子吧,可我敢說,絕大部分的父母做的也並不會比他們好。就像宋喬安後來開始放下心裡的石頭開始談論的那樣
「罵完李家父母,我自己想想,我也沒那麼了解天晴,跟他們比起來,也沒好到哪裡去。」
當孩子成長開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的時候,父母會起到引導的作用,但並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孩子自己的所見所聞,他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和反思,他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等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三觀。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父母的陪伴和正確引導,良好的成長環境,對孩子價值觀的形成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希望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為孩子創造和諧友愛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健康成長。
話說回來,李家父母一直在接受人們對他們的批判,一直在道歉,我們能說他們是罪惡的嗎,只是我們絕對不想承認他們是無辜的。即便認為他們很可憐,但還是很難用善意的眼神和心態去對待他們。
第三條線是法扶的律師王赦,也正好是李曉明的律師,因為自己的經歷所以向缺少關愛而犯罪的「施害人」提供法律幫助,致力於找出他們這類人犯罪背後的因素。他是一個極其矛盾的人,在他身上你很難去界定他是善是惡,有時候我很討厭他,覺得他是一個自私的愚蠢的人,有時候又覺得他很可憐,自己無私的付出對別人來說就像一個笑話,值得我們同情。就是這樣兩種對立的情感交織在一起,變成了我印象中矛盾的王赦。
一方面他是善良的正義的,可是當他終於積極爭取李曉明可以和家人見一面的時候法院迫於大眾壓力只能將他提前處死的時候,當他竭盡全力把殺害了兩個小孩的陳昌從「死刑」變成「無期徒刑」時(認定犯有精神疾病),陳昌倒地大哭,大喊「為什麼不是死刑我想死啊」,後來還是自殺身亡的時候,我想他開始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開始反思,這樣做到底是不是對的。
另一方面他又是自私的不負責任的,對於家庭來說,他付出的很少,不管家庭的生存壓力,一心只想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想要找到罪犯背後的理由從而減少這類事件的發生。而經過妻子離家愛子早產喪生的事情之後,他開始選擇了接另外的案件,可以掙大錢的案子,而對需要他幫助的人敷衍和推辭,他變得不快樂,變得不是自己。
其實我很討厭這個角色,雖然對社會很有價值,也需要更多像他只要正義無私的人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但是他既然結婚了,還是應該對妻子和孩子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愛,承擔起對一個家最基本的責任,而不是讓一個懷孕七個月的妻子做飯洗碗接送孩子還要向娘家拿錢,不如就獨身兼濟天下好了(對不起,目前我的思想覺悟還沒有那麼高)。我不是一個特別無私偉大的人,如果我有這樣的丈夫,我不反對他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我一定不會選擇繼續跟他在一起。
也得虧他的妻子美媚善解人意,溫婉善良,好幾次我都想衝破屏幕替美媚揍王赦一頓,真的太過分太自私了。附加一句,美媚真的是人美心善,始終支持王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有的壓力都自己扛,超厲害的。
律師和醫生,都是正義感爆棚的代表,律師王赦和精神病醫生林一駿就這麼「萍水相逢」般地打過幾次照面,一個用法律捍衛正義和公平,一個用醫學來解讀犯罪人心理,看似簡單的對話卻是在彼此都困惑的時候道出了事情的本質,富有深意,他們之間看似無意的幾次碰面,倒像是別有用心的安排,頗有「畫龍點睛」的意味。
說起林一駿,就不得不提他的妻子,與他一同在精神病醫院工作的宋喬平,他們倆過著讓人豔羨的兩人世界,不想要孩子,有著自己的相處之道,打打鬧鬧但相安無事恩愛有加。雖然中間因為工作的事情小吵了幾句,但在宋喬平面前,林一駿就是一個幼稚又任性的小孩子啊!當他得知宋喬平可能會有危險的時候,仿佛要用盡生命中所有力氣不顧一切飛奔著去找她的時候,真的被感動到無以復加。
這就是愛啊。
還有之後宋喬平脫落危險的時候,他說宋喬平黑帶三段,我才發現之前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可是林一駿是知道的,但是之前聽聞的一瞬間還是擔心地要死。出門之後再折返回來恨不得要把宋喬平融化在自己懷裡用盡全力的擁抱,真讓人感動。
原來當心愛的人遇到危險的時候,人都是失去理智的,只想著他(她)有危險,早已把他(她)自己是否有能力解決危險拋之腦後了,這就是放不下的擔心和深愛。
值得一提的是,林一駿的妻子剛好是宋喬安的妹妹,他們之間的感情與夫妻關係破裂的宋喬安夫婦形成了對比,這樣不論是從主線的案件處理媒體報導精神治療,還是夫妻感情家庭生活,都剛好形成一個閉合的圈,在這個錯綜複雜的故事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無法逃避。
整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李大芝(曉文)的房東應思悅,一個漂亮又善良,美麗又大方,三觀正到炸裂的女生。她母親去世,父親再娶,有一個同父同母的弟弟應思聰(本來很優秀但因為各種原因犯了思覺失憶症)和同父異母的弟弟應思德(上學),有一個談了快要談婚論嫁的異地男友凱子。
她自己買房自己住,並把其中一間租給了李大芝,自己開店養活自己,偶爾和異地男友視頻,熱情友善,開朗樂觀。
思悅對不了解的大芝關心和照顧以及對弟弟的疼愛就不多贅述了,主要從她和男友凱子的角度講一下她的超正三觀。
她可以說是一個特別獨立的新世紀女性,自己賺錢自己住,沒有依靠男友甚至還幫助照顧男友的家人。有一次她和男友視頻的時候把弟弟的情況告訴了凱子,本來以為凱子會立馬退卻,沒想到他卻說「你應思悅的弟弟就是我的弟弟,有事情我們兩個一起扛」,讓思悅意外了一下,說實話我也挺意外的,因為他完全沒有任何遲疑就這樣回答了,我以為他是個好人,真的。
而後從他們倆打算結婚讓思悅一個人試婚紗以及思悅和阿姨(後媽)陪著凱子媽媽試禮服開始,發現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首先特別不喜歡凱子的媽媽,就好像自己特別高貴一樣,看不起這看不慣那,甚至在思悅爸爸的病房當著大家的面說思悅的弟弟有精神病,希望思悅去健康檢查,低情商的人還真是討厭。後來的事實證明,對他們家來說,有怎樣的媽媽就有怎樣的孩子,有特別沒有禮貌看不起別人的媽媽也別想有說得出人話的孩子。
後來有一段畫面針對這件事思悅和爸爸展開了討論。父母自然是希望子女幸福,能夠早點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得到幸福,所以有些他們覺得無關痛癢的小問題,女兒妥協就好了,也沒什麼大不了。思悅的回擊真的是相當優秀了:
「所以你覺得結婚只是為了傳宗接代?結婚不是應該是兩個人相愛,決定一起面對所有的事情,共度一生嗎?」
「我一個人這麼久,我也沒有去找別的男人,我也沒有變壞,我逢年過節還要幫他孝敬他父母,為什麼他就難得,我就應該啊?」
為什麼男人在談戀愛結婚的時候不出軌潔身自好就是難得,而女生就是應該的呢?為什麼在性的問題上給予男的那麼大的寬容而對女的錙銖必較,憑什麼?!就憑男人精蟲上腦的只用下半身思考問題就該輕易被原諒嗎?對於男生女生來說,難道不都是應該的正常而非值得稱讚和炫耀的難得嗎?
後來思悅在父親病房裡的哭泣,父親想要安慰卻無能為力而無法抬起為女兒擦淚的手忍住淚水的眼和轉過的頭,大概也是一位父親對女兒最深沉的愛了。
凱子真的有太多「驚典」的行為和語錄了——
明明知道思聰的病還一直慫恿他找工作搬出去
明明知道女友父親住院弟弟犯病還一直催著結婚
在思聰喝醉酒吐到了自己開來的車上,首先想的不是幫著把思聰帶回來而是懊惱又吐到了新車上(姨丈的車),早知道就不開車來了
在思悅需要他幫忙的時候怎麼都不露面急忙撇清關係害怕自己也被牽連上
什麼事情都是「我媽說……我回去跟我媽說……」
有臉說出「在廣州有多少門當戶對的女生想要倒貼我」的自以為是
毫無底線地辱罵思悅的祖先家人和朋友,毫無禮貌地對待思悅以及身邊的人
……
凱子真的是一個特別不要臉的毫無自知之明的媽寶男,還好思悅及時止損,這種人不嫁,真是賺大了。
她們最後一次的會面,真的看出他是一個十足的渣男,也正是在與他的對比下,才發現思悅真的是一個超級棒的女孩(這條推送下面有兩個人吵架的兩次視頻截取,放不下於是只能再點開看啦)。他們最後一次的對話,看得人巨爽!
思悅:這都是你送給我的東西,還有,當初我開店,你說要投資我的20萬,我都沒有動過,還給你。
凱子:什麼意思,不結婚了,你要跟我分手是不是?
思悅:你沒有辦法接受我的家人跟朋友,我們還要繼續在一起嗎,不要浪費大家時間了吧。
凱子:你知不知道在廣州,有多少女人想貼我?我媽都不知道說過幾次要幫我介紹門當戶對、條件都比你好的女人。我要不是看在你不貪我家的錢,還會幫我家人照顧祖母,像你這樣子哦,麻煩事一大堆,又不跟公婆住的女人,我娶你以及很給你面子了,我都沒有嫌你家有神經病遺傳,你還敢跟我退婚?
思悅:我就是要退婚,怎麼樣!你現在把話講得這麼白,好,你那什麼工廠,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如果不是你爸你叔叔你做的起來嗎?對,全家人我就是最喜歡你祖母怎麼樣,所以我高興照顧她怎麼樣!誰給你的錯誤觀念,我結了婚就只能伺候你家?我家人不用顧?你家是有多有錢啊,做過什麼暴發戶啊,了不起是不是?你講話可以這麼難聽。我弟、我爸還有大芝的事情讓我看清楚,你對我的愛,全部都是騙人的。你這麼委屈,這麼辛苦,我成全你,我們就不要結婚了。我條件這麼好,我個性這麼好,我配得上比你好兩百萬倍的人。
把你垃圾帶走。
抹乾眼淚不要哭,離開了垃圾,只會越來越多陽光。思悅不止配得上比凱子好兩百萬倍的人,她配得上全世界最好的人。
故事的最後,大家都從心底得到了救贖,有了美好的結局。
宋喬安和劉昭國重歸於好,與女兒天晴相親相愛,成為幸福的一家人,鈕世還是一個超級棒的人;不喜歡小孩的林一駿也可以接受有自己的孩子;李曉文有了新的新聞工作,也能夠和宋喬安相安無事地呆在同一家公司;李爸李媽用自己的力量去關心照顧被害人,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患有思覺失憶症的思聰開始與看不起自己的幻聽聲和平相處,畫出的畫受人歡迎,找回了自己的存在和價值;思悅和自私的媽寶男男友凱子分手之後遇到了適合自己的愛人,和家人愉快地生活在一起……被害人家屬儘管還是無法原諒受害人及其家屬,但可以坐下來和他們好好說話了;媒體人開始改變,用一種更為柔和的方式去求證真相,不再咄咄逼人製造更多的恐慌.
不管曾經我們與惡的距離多麼遙遠或者多麼近,但最終善良一定會戰勝邪惡,善意會代替罪惡,成為照耀世界的光亮,希望就在雲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