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將器
將為軍之魄!
古代行軍打仗,只有在將領的指揮下,軍隊才有可能獲得勝利。
正因如此,一員良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有人才!
可是對於諸葛亮而言,一員將領即使各項素質合格,他仍舊需要遵守許多的行軍守則!
諸葛亮把將材分為九種,即仁將、義將、禮將、智將、信將、步將、騎將、猛將、大將,但這只是對於其潛質的粗略劃分。
依照其臨陣能力,諸葛亮又把將領分為六等!
第一等是天下之將,仁愛洽於天下,信義服鄰國,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視如室家;第二等是十萬人之將,進賢進能,日慎一日,誠信寬大,閒於理亂;第三等是萬夫之將,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勞,悉人饑寒;第四等是千夫之將,直而有慮,勇而能鬥;第五等是百夫之將,能夙興夜寐,言詞密察;第六等是十夫之將,能察奸、伺禍,為眾所服。此六等,諸葛亮稱之為將器!
行軍守則之八不準——將弊
諸葛亮治軍嚴謹,對於將領的要求嚴苛!
為規範將領舉止,他提出了「為將之道,有八弊焉」的理論。
所謂八弊,即:
貪而無厭為一;妒賢嫉能為二;信讒好佞為三;料彼不自料為四;猶豫不自決為五;荒淫於酒色為六;奸詐而自怯為七;狡言而不以禮為八;
這八弊,在諸葛亮的軍中是堅決不能逾越的紅線!
行軍守則之六不行、兩做到——將志
諸葛亮將軍隊視為「兇器」,軍隊行事過於跋扈則容易實力削弱,將領權力欲望過重則危險!
即《諸葛亮兵書》中所說的:
「兵者兇器,將者危任,是以器則剛缺,任重則危。」
正因此,諸葛亮認為將領需要貫徹「六不行、兩做到」的理論。
「六不行」即不恃強,不怙勢,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則利不貪,見美不淫。不跋扈行事,寵辱不驚,不愛財、不好色,這是諸葛亮對於將領的德行要求。「兩做到」即以身殉國,一意而已。要秉持以身殉國的理念,做到始終如一,而不朝三暮四!
軍事素養要求——將善
諸葛亮貫行的是精兵策略,對於將領的軍事素養自然也有嚴格要求!
首先,他要求將領要有五善。
所謂五善,即五種軍事戰略技能——善知敵之形勢,善知進退之道,善知國之虛實,善知天時人事,善知山川險阻。
善知敵之形勢,所謂「形而上者即為道」,戰略形勢預測是軍事家最重要的技能;善知進退之道,知道把握戰機,適時出兵與撤退,這是一個軍事家經驗豐富的體現;善知國之虛實,懂得作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這充分體現了為將者必須面面俱到的素養要求;善知天時人事,戰場廝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知天時人事方能保證軍隊糧餉充足,避免在惡劣環境下作戰;善知山川險阻,熟練運用地形,這既是將領隨機應變能力的體現,也是其理論知識深厚,即有學識的體現。
其次,他要求將領有四欲。
所謂四欲,即將領對自身的四種要求,即戰欲奇,謀欲密,眾欲靜,心欲一。
戰欲奇,奇兵往往是古代戰場上制勝的法寶,熟練運用則水無定勢,以無常形之兵令對手摸不著頭腦;謀欲密,即謀略細密,一環扣一環,只有在理論工作上做足,才能在實踐中有所指導而不至於慌亂;眾欲靜,戰陣廝殺,最忌焦躁,只有鎮定自若,才能更好伺機而動,所謂不動如山是也;心欲一,軍隊作戰不是一個人的戰鬥,只有眾志成城,信息才能傳達及時到位,擰成一股繩,戰鬥力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行軍守則之建議——將剛
諸葛亮除了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之外,他還是一位優秀的哲學家!
正因此,他深知剛柔並濟才是王道。
對於剛柔之道,他對將領有一點建議,即:
「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他認為,善於統兵的人須意志剛毅,但又不能過於固執;性格柔順,但又不能軟弱。做到了這點,即能以弱勝強,以柔克剛!
如果不能做到剛柔並濟,他認為後果將十分嚴重!
「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
即一味地柔弱必會減損氣勢,一味地剛強而不知變通必會招致禍害。
只有「不柔不剛」,才「合道之常」!
行軍守則之作風要求——將驕吝
諸葛亮認為,將領的個人作風對軍隊的影響很大!
將領不能驕傲,驕傲就會失去禮儀,失去禮儀則眾人離心,眾人離心便是背叛的開始。
即:
「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同時,他還認為將領不能吝嗇!
將領吝嗇,那麼賞賜一定不多;賞賜不多,士兵便不肯效死力;士兵不效死力,軍隊就不能建功;軍隊不能建功,國家必然虛弱,國家虛弱敵人就強大!
即:
「將不可吝,吝則賞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則軍無功,無功則國虛,國虛則寇實矣。」
行軍守則之美德——將強
除了對將領的一般性要求外,諸葛亮還列出了將領應具備的美德!
他認為,將領只有具備了美德,才能真正成為名將、建功立業。
對於將領的美德,諸葛亮提出了五強。
所謂五強,即高節可以厲俗,孝弟可以揚名,信義可以交友,沉慮可以容眾,力行可以建功。
高節可以厲俗,即道德高尚以至於能激勵世俗;孝弟可以揚名,即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以至於揚名立世;信義可以交友,即恪守信用並能廣交朋友;沉慮可以容眾,即深思熟慮且能以此容納他人;力行可以建功,即身體力行並因此能建功立業。這是諸葛亮對於手下將領提出的最高要求,凡是做到這五點之人,都可稱為一代名將!
除此之外,諸葛亮還提出了八惡以與之對應。
所謂八惡,即謀不能料是非,禮不能任賢良,政不能正刑法, 富不能濟窮厄,智不能備未形,慮不能防微密,達不能舉所知,敗不能無怨謗。
謀不能料是非,即不知是非對錯,胡亂謀劃;禮不能任賢良,不講究禮節,不能任用賢良之人;政不能正刑法,治理政務糊塗,不嚴格按照刑法辦事;富不能濟窮厄,中飽私囊卻不知道救濟窮人及命運悽慘之人;智不能備未形,沒有防患於未然的智慧;慮不能防微密,缺乏防微杜漸的遠慮;達不能舉所知,地位顯達卻不能舉薦人才;敗不能無怨謗,失敗了卻怨天尤人。這是諸葛亮對於為將者最大的八條否定,如此行事者,必定遭人唾罵!
總結
從古至今的戰場上,行軍打仗就必定有相應的法則。
《諸葛亮兵書》中對將領的要求,涉及能力、作風、軍事素養、戰略眼光等方方面面,可以說十分全面。
當然,除了這些對於將領本身的要求外,《諸葛亮兵書》還有對於將領如何處理軍營事務的訣竅!
大家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1] 諸葛亮, 嚴鍇. 諸葛亮兵書[M].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