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和露宿者

2022-01-29 公益大爆炸

和風社工事務所,成立於2014年,北京市範圍內唯一一家以露宿者群體作為服務對象的社工機構,7年來,和風社工和露宿者共同經歷著社會的變化,讓198位露宿者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我第一次知道和風,是在朋友圈看見張瀟(和風社工事務所創始人)在一席的演講,他在臺上說「我們先來和這些鄰居打個招呼吧」,他說的鄰居,是指那些在肯德基麥當勞坐一宿的、帶著鍋碗瓢盆在地道生活的、住在ATM機空間裡的、直接睡在大街上的……他們稱為 「街友」 「露宿者」 的一群人。也是我們一定在身邊見到過的,那些我們覺得邋遢、危險的流浪者。

2020年的夏天,我們做過一場直播:「看見,是一種選擇」,我們倡導大家去看見更多被忽視的人、被忽視的故事。其中一個人群就是露宿者,我們還聽到過很多對他們的稱謂:乞討者、流浪漢、街友等等,但是「露宿者」這個和風社工對他們的稱謂,更中立和形象,在和風的夥伴眼裡,「他就像一個鄰居,只不過沒有房子」。他們因為各種原因,露宿在街頭,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常常認為的那樣乞討、流浪,他們有的是到城市求職、看病、務工、訪友等途中遇到了困難,有的因為失業、被偷竊、被欺騙、被搶劫而暫時走投無路。

如果在網上搜索流浪漢,會出現不少像下面這樣的新聞,負面新聞可能多一些,他們邋遢、打架、罵人甚至搶東西,有時候也會出現不少正能量:餵流浪狗,拾金不昧,在雨裡幫人推車等等。我們很難去定義露宿者是怎樣的一個人群。

疫情期間我在小區旁邊的花園見到過幾次的一位中年女性流浪者,我強調性別和年齡是因為,我作為一名女性,本來會對女性更加親近,但是當這位老年女性裹著破舊的棉衣坐在出現在我視線的時候,我下意識還是害怕,做不到鼓起勇氣走過去跟她打個招呼,問問她我能不能幫上什麼忙,我猜她也看到了我害怕的神情,我很愧疚。

圖片裡說的老陳,是和風在幫助的一個露宿者,還有老劉、老章、彩票……在和風的視角下,露宿者不是一個被定義的人群,是一個又一個的個體,是真實生動的,和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一樣,他經歷了很多我們不曾經歷的,他們對這個世界有他們的理解和反饋,要幫助他們脫離困境,不僅僅需要救助,更重要的是找到生活的希望。和風在做的就是:幫每一位露宿街頭的朋友獲得被尊重的力量。

 

我們在想這次籌款文案的時候,一致想要傳達一個理念:讓大家看到露宿者,但絕對不能一味的說他們有多好多善良所以值得去幫助,我們不能去忽視一些個體的惡,就是希望號召大家用看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去看待他們,他們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像每個人一樣都有有不同的經歷,只是他的經歷使得他們與主流的這個社區脫軌,並且靠他們自己很難再回到這個軌道上。我們丟掉身份證,可能第一時間是想到去找警察去補辦,但是在他的認知裡面,就是做不到,然後就進入了流浪露宿的狀態。但是就像那些在一線支持露宿者的夥伴們所說「我們在尋找的是更多的可能,也許我們幫一把,他就重新回到軌道了,但是如果不幫助他們,他們自己是做不到的」,從和風實踐來看,這個概率不高,但是每一個深入的個案,都值得。

我們面對露宿者的時候,總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問題:有的露宿者有手有腳,明明幹點什麼都能掙錢,怎麼就不去工作呢?他們沒有家嗎,明明救助站可以幫他們回家,為什麼還要露宿街頭呢?······

這也是和風在一開始關注這個人群時的疑問,他們做過野宿實驗,其中一個體驗總結是「當一個人開始露宿,為了滿足身體上的需求,就會放棄自尊。當我們試圖去體會一個人被剝奪了自尊,被無數個小委屈和不公正對待,就能夠理解為什麼他們不願意回歸社會」,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他明明可以,但是他不願意……」。

我以前覺得解決露宿者的問題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們返鄉、工作,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接觸和風后發現太多的問題使得這看似容易的事情變得很難,和風也並不著急將他們從當下的狀態中猛的拉出來,而是陪伴他們,幫他們搭建各種社會支持網絡,等到他們自己決定要換個活法。然後針對不同的露宿者,制定不同的服務計劃,比如幫助來京務工滯留人員做簡歷、找工作,幫助年老的露宿者尋找出路等等。

一般來說我們在看一個公益項目的時候總是會關注,這個項目的成效,支持了多少人,完成了什麼樣的目標,和風一年會面對上千個露宿者,但是最多只能幫助30個人擺脫這種生活。7年了,他們就幫助了198個露宿者脫離露宿,這樣來看,和風的項目並不卓有成效。

但和風的夥伴對他們的工作是這樣形容的:

● 「每一個露宿者其實都是生活在一座孤島上。他們有的是被自己的身體困住了,有的是被自己的社會角色困住了,有的人可能就是被自己的一個想法,或者是一個心結給困住了,而我們社工要做的就是嘗試著帶他們從孤島裡面走出來。」


這就是和風在做的工作。深入每一個不同境遇的個案,它很難,需要時間,需要陪伴,需要個性化,當看到這個項目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它就是給露宿者們發放並不長久有效的健康包(包括口罩、消毒等等物料),但是當我們更多的了解露宿者就會發現,這只是他們支持露宿者的第一步,通過發放這些物品,可以逐步和露宿者建立信任關係,通過陪他們去醫院、帶他們的洗澡、給他們剪頭髮……慢慢地讓露宿者真實的發生改變。

比我們更專業的和風,以及其他支持露宿者的團隊,可以去幫助這些人重新搭建社會網絡,找到希望回到社會軌道上來,很難也很重要。經歷過疫情,我們都知道,流動的露宿者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重要的一環,我們需要這樣的項目,不僅僅是為了露宿者。

如果我們能夠給露宿者多一分善意,就多了一份可能。

和風一直有一個捐贈人反饋通道,如果願意跟他們有更多的交集,可以掃碼登記❤️。

撰文:小娟

排版:晶晶

相關焦點

  • 從「好心」到「專業」,給露宿者一份留得住的尊嚴
    和風社工介入後,協助老宋成功補辦身份證、戶口本以及銀行存摺,並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現已在郊區找到了一處價格低廉的住房,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成功擺脫露宿。近年來,隨著創新社會治理的提出,社會工作被引入露宿者社會救助。
  • 露宿者派發項目的Q&A
    另外,拾荒的露宿者在十點之後人潮漸退的商業區開始揀瓶子或紙盒,回到休息處也比較晚。 2.Q:為什麼要派素食?為什麼逢星期三派?A:之前有宗教團體分別在周五和周日派飯,且已經先我們派發了幾年了。為了使露宿者一周能有較平均穩定的飯食,決定在周三派發。
  • 香港露宿者你了解多少?
    這個名叫Janine Cheung的中德混血髮型師,本在中環高級髮廊任職的她,為了能讓那些流浪露宿者也能享受這份體驗,號召了好幾位行家替露宿者義務剪髮,今天就跟著這個暖妹子一起來看看香港流浪者們的現狀。一雙巧手、一把剪刀,轉眼間能讓客人華麗變身,這就是中德混血兒髮型師Janine Cheung的日常任務。
  • 案例 18名露宿者通過社工找到工作僅5人堅持,他們在想啥?
    他不願稱自己為流浪漢,而更認可「露宿者」這一身份。 露宿者這一底層群體,近年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啟智關懷露宿者分隊更是展開了「露宿者有工開」的行動,試圖幫助這一群體回歸社會。一年多來18人通過啟智的社工找工作,如今堅持工作的僅剩5人。阿海和勇哥都是其中被幫扶的對象。
  • 幫露宿街頭者找「家」,他們是「多管閒事」嗎?
    長時間的戶外拓展中,張瀅灝在街頭發現過各種各樣的露宿者。他們中有的原本生活優渥,卻因誤入傳銷組織把房子都賠了進去,之後只能在街頭露宿;有的20來歲的小孩因為和家裡鬧矛盾,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成為露宿者;還有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從外地到北京工作,因為不斷變化工作環境,逐漸露宿街頭……發現露宿者僅僅是一項準備工作,如何「破冰」才是決定社工能否為露宿者提供幫助關鍵。
  • 每月30%收入幫助露宿者找回「家」,尚丙輝慈善家庭將好事傳遞給更多人 | 慈善家庭
    一趟回家接力在廣州上演」「12年了,高個子紅衣女孩終和家人團聚」……在天河的一個小空間裡,最近上演了一幕幕的家人團聚戲碼,數十載的時間抵不過血濃於水,露宿者在尚丙輝等志願者的幫助下,找到了「家」。很少人知道,為了能促成這些美好的夢成為現實,每一周的某幾個晚上,尚丙輝都喜歡徘徊街上,遇到一個街頭露宿者,直接坐下來,想盡辦法在對方空洞的眼神中找到希望。
  • 露宿風餐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露宿風餐,在露天過夜,在風口吃飯。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出自:宋 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裡,明朝飲馬南江水。」近義詞有:風餐露宿,露宿風餐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行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 TVB臨時演員,露宿街頭猝死!原因令人心酸......
    近日,香港又發生了一個心酸的故事64歲TVB演員露宿街頭猝死!
  • 素顏上陣演露宿者 網民笑言似蔡一智
    相中的她衣衫襤褸,素顏上陣飾演露宿者。除了飾演主人公,身為導演的她亦不斷穿梭在幕前幕後之間,翻看自己的片段。短片以一位露宿者與青年的接觸為主題,更成功入圍2018年「辛丹斯電影節:香港短片比賽」,當中9部得獎短片其中之一。
  • 寶雞一名男子露宿街頭,是生活的無奈嗎?
    在繁華的大都市,有人衣著光鮮,住著寬敞舒適的房子,而有的人卻衣著破爛,露宿街頭。露宿長椅行人來來往往,沒有人留意他,他只是靜靜的在那裡躺著。風吹著,落葉,一股寒氣襲來,不知道昨夜是否就在這裡過了一夜。還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離家出走了,但是此刻他卻露宿在這冰冷的長椅之上。
  • 崔秀鍾:出道前被迫露宿街頭的韓國國民演員
    如今的崔秀鍾已經成為了韓國古裝劇的代表演員之一,也獲得過無數年度演技大賞和視帝稱號。只要崔秀鍾答應出演的古裝劇在韓國就是一種收視率的保障。因此他也是眾多古裝劇導演們最青睞的男演員之一。不過和他在韓國影視圈裡取得的成就不同,崔秀鍾曾在出道前有過一段露宿街頭的悲慘經歷。
  • 【濁水漂流】吳鎮宇極貼地演活露宿者 連環爆粗盡訴香港悲哀
    對於有幸入圍該影展的重要競賽單元,導演李駿碩表示該影展一直都十分支持各地的新銳導演,而他景仰的婁燁和洪常秀導演都是早年出身於鹿特丹,故他很榮幸今年也可以入選:「這是一部與香港一起歷經兩年跌宕後完成的電影,感謝團隊的努力,希望來年可以儘快放映給香港觀眾。」
  • 畫事 | 陳蕭伊:群山和風中的「漫遊者」
    這樣就能在任何地方露宿了。』如果我開始向叢林與巖石致意,那些對夜晚的恐懼就能消散。...『我』說:我已經可以去睡了,爸爸。我已經擁抱了大地。」—— 米亞·科託《耶穌撒冷》這一期的畫事我們和陳蕭伊聊了聊在創作以外、日常生活中的她,聊了聊在群山和風中「漫遊」的她。
  • 國際巨星阿諾·施瓦辛格露宿街頭, 完美詮釋「人走茶涼」!
    阿諾·施瓦辛格曾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張貼了一張露宿街頭的照片
  • 【港聞】香港暴增大量無家可歸者,在「麥當勞」當難民!
    暴、疫連番打擊下,本港新露宿者人數急劇增加近千人,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認為數字驚人。他說,近半年來收到不少以往未曾求助過的新露宿者求助,當中四成人曾月入逾12000港元。
  • 市民政部門冬至夜巡,為流浪露宿人員送溫暖
    近日,大連疫情突發,又值冬至數九節氣,為使街面無家可歸的流浪乞討人員科學防疫,安全過冬,市民政局、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市內各區救助管理工作負責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以及大連藍天救援隊隊員,在冬至寒夜走上街頭,為街面無家可歸的流浪露宿人員送去口罩、手套等防疫物品及棉衣、棉鞋等禦寒物資
  • 國創四月新番《萬聖街》開播,天使和魔王同住,狼人露宿街頭
    2020年4月1日,國創四月新番《萬聖街》順利開播,一口氣連更四集,一群西方神話角色移居中國,天使和未來的魔王大人同住一個屋簷下,狼人千辛萬苦找不到吸血鬼家,站在生物鏈頂端的外國大神究竟是誰呢?每部動漫裡都有那麼一位鎮場的大神,TA說話就很有道理,能穩定混亂的局面,同時也是混亂的製造者。
  • 這些馬來西亞勞工為何在新加坡露宿街頭?
    SINGAPORE馬籍勞工露宿街頭新加坡為安置他們做了些什麼?3月16日,馬來西亞宣布封國,導致許多馬籍勞工無家可歸。新加坡政府於3月17日宣布,它正在與私營企業和公共部門討論解決方案,設法確保這些滯留馬籍勞工的住所。新加坡政府還向受到僱傭滯留勞工的新加坡公司提供為期14天,每晚50新元的補助,以保證諸如醫療保健,安全,清潔,運輸,廢物管理,設施管理和物流等必要的社會保障服務不會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