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這個國家近年來可謂命運多舛。前些天,巴西宣布國家破產,這與企業破產自然有很大區別。巴西曾經也是國際上比較看好的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地區最亮眼的經濟發展體。但是巴西自己的路並沒有走好,曾經的巴西申辦的那一次奧運會,就已經向世界展示了巴西經濟上的疲軟。當然在申辦奧運會的當時,巴西的經濟還是如日中天的,那為什麼巴西最終會成為一個破產國家呢?外債究竟還用不用還?
其實這一次疫情確實是最關鍵的導火索。但是即便沒有這次疫情,巴西最終的破產似乎也板上釘釘。首先,巴西經濟最主要的並不是依靠國內的製造業,而是依靠對外貿易。很多人說沒有優質的製造業又如何能夠提振國際貿易呢?其實這兩者並不絕對。就像我們的製造業也是大而不強,但絲毫不影響我們在30年前就試圖融入國際社會。
但問題在於時代不同了,巴西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最需要強大自身的時候,選擇了短平快的對外貿易。隨著當時國際環境經濟持續向好,美聯儲並沒有收縮銀根。所以國際範圍內是不缺錢的,熱錢流動也十分頻繁,再加上巴西得力的政策,使得這些熱錢大量湧入投資巴西,巴西的經濟自然一片向好。
同時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國家的弊病自然也在巴西身上上演,最突出的就是國家發展的經濟利潤並沒有用在國家的進一步成長上,而是用在了社會福利上。巴西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有資產支撐了近乎於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在這次疫情由於巴西政府的不重視,導致巴西是世界上得病人數第三名的國家。
這還不算,因為短期內無法復產復工,很多加工製造業,服務產業都被迫停工,造成大量人口失業,而巴西的政府又向民主政府一樣非常負責。只要有一個人失業,就一管到底,導致去年一年巴西花了八百八十多億人民幣,用於失業人口的日常生活保障上來。而巴西有沒有額外正常的稅收,使本就困難的國家財政進一步陷入危機,最終資不抵債,宣布破產。當然,對於失業問題上的解決也只是巴西破產其中一個誘因,但不可否認的是,巴西民眾所享受的各項社會福利確實是在最近十年以來拖垮巴西經濟的罪魁禍首。
巴西如今的政府債務有6.5萬億美元,其中1.4萬億是與中國有關的債務,這些債務,作為國家,巴西不可能不還,但是怎麼個還法?可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巴西還債其實有很多方法,但是對於債主而言,這都不是辦法。最簡單的就是要求債主免除債務或者減免利息,減除債務。另一種方法就是暫時凍結債務,發聲明進一步要求債主支持巴西經濟,否則過去的債務將永遠無法得到償還。第三種方法就是巴西暫時凍結債務,並且取得各國諒解,在經濟回暖以後,陸續償還。第四種方法就是在金融上動手腳。說白了就是將債務以巴西貨幣計算,然後再引導本國貨幣貶值,稀釋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