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破產在很多人看起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這樣的事情每天或者說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但說到銀行破產倒閉,很多人都覺得不太可能,畢竟銀行背後是國家,做的生意又幾乎是「穩賺不賠」的,怎麼可能會倒閉。
可是在中國對於銀行破產不僅有嚴格的法律程序,也有破產的先例,《商業銀行法》第六十八條就明確表示允許銀行在達到破產條件後,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同意,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其破產。雖然允許銀行破產倒閉,但是中國從建國到現在,破產的銀行就也只有4家,相對於全國4000多家銀行來講,破產的比例還不到0.1%,破產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計,那中國破產的主要是哪些銀行呢?破產之後儲戶的錢還能拿回多少呢?
中國第一家破產的銀行是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於1995年8月,但是在1998年6月就被央行發表公告將其關閉,其破產的原因就是資不抵債,也就是不良貸款過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1997年12月16日央行宣布把海南5家已經實質破產的信用社的債權債務關係交給海南發展銀行管理,之後又有28家還海南信用社併入了海南發展銀行,從而進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資產的比例。為了挽救海南發展銀行,央行還撥款34億來應對爆發的擠兌潮,但最後還是沒能避免海南發展銀行破產倒閉。
中國第二家破產的銀行是汕頭市商業銀行,1997年才成立的汕頭市商業銀行,2001年就被央行責令停止營業,原因是高息攬存、挪用資金和帳外貸款等一系列經營問題,出現支付危機,也就是壞帳太多了。但是這家銀行在10年之後又進行了重組,在2011年以廣東華興銀行的名稱又重新開業了。
中國第三家破產的銀行是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這家信用社在2012年也是因為經營不善,不良貸款率太高,最終也是以破產清算結束。
中國第四家破產的銀行則是2020年8月份才被央行宣布破產的包商銀行,包商銀行不同於前幾家銀行,因為包商銀行最頂峰時在亞洲500強銀行榜單中進入前10,可見實力不容小覷,但因為被大股東明天系掏空,導致不良貸款率大漲,在被央行接管一年之後在今年也被宣布破產了。
至於銀行破產後儲戶能拿回多少錢,這個央行在2015年發布的存款條例中已經寫明了,如果存款低於50萬的,則本息全額進行賠付,如果存款超過50萬的則要等破產清算的結果出來,看情況再按照比例進行賠付,但是存款超過50萬的這一部分想要得到賠付可能會比較困難,因為這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而且這些賠付只是針對的銀行存款,至於銀行其他理財產品和理財方式則不再賠付的標準之內。
銀行也是企業,倒閉破產也是正常,只是概率比較小而已,這也讓我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如果存款超過50萬的話,那麼最好還是分開存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