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九個頭條網
近幾年中國的存儲率有所下降,然中國存儲率世界第一的位置依舊無法動搖。中國儲蓄率之高離不開大眾對於中國各大銀行的信任,即便在現在科技發達,在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寶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出現之下,依然阻擋不了人們把錢存入銀行的欲望。
據央行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到200.99萬億元,其中企業存款佔據了大部分。在高額的存款之下,即便是在疫情之下,銀行所賺取的利潤自然不少,據公開資料顯示國有六大行一季度淨利潤總和為3236.64億元,相當於每天淨賺近35.57億元。
銀行存款餘額之多,證明了大眾對於銀行的信任,願意把錢存入銀行。但是,銀行真的擔得起這麼多人的信任嗎?放在銀行的錢真的沒有任何風險嗎?其實不然,銀行也會有破產倒閉的可能性的。
在銀行破產案例上,在國外是比較常見的,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下,美國有30家銀行倒閉,2009年更是有148家銀行倒閉。在眾多破產銀行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市值排名第四的大型投行——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申請了破產重組。除美國之外,其他國家也有銀行破產的案例,例如曾經的世界20大銀行之一的富通銀行,在2008年因經營不善被荷蘭政府收購等。
在中國,銀行破產的新聞雖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海南發展銀行就是中國第一家倒閉的銀行以及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它是國內首家正式進入破產程序的銀行。
在銀行破產之後,裡面所有的存款和貸款該如何處理相信是所有人都關心的額問題。其實在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破產的時候,對於所有後續問題都做出了相應的處理。
1.關於存款是否能拿回
在《銀行破產法》和《存款保險條例》規定下,一旦銀行破產倒閉,儲戶本息總和在50萬元以內的,可以獲得100%賠付,如果超過了50萬,需要按照銀行規定,按比例兌換。那麼在銀行倒閉之後儲戶存款保險最高賠付50萬。
2.之前向銀行貸的款是否還需要償還?
這是肯定需要繼續償還的。如果銀行破產倒閉了,銀行的債權債務關係也會轉給第三方金融機構來接管,銀行倒閉不假,但是借款人所借的錢也不假,該還的款還是得全部償還。
3.理財產品不賠償
銀行會將儲戶的存款歸還,但是用戶自己所購買的例如債券、基金以及保險等理財產品銀行是不會給予賠付的。
畢竟都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就像是一場低風險的投資,但不代表沒有風險。當銀行破產時,需要用戶自己承擔這一風險。
最後,上述所有情況都是在銀行受到國家法律監管的前提之下。如果銀行不受相關監管機構的保護,那麼儲戶的利益都無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