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之名,傳唱北歐音樂經典神作,你值得一聽!

2020-12-21 北青網

像一縷晨曦刺透薄薄的雲層,像一陣清風拂過茂密的叢林,像一片冰川正緩緩侵蝕大地,腳踩在這個遍布高原、山地、冰川的土地上,你很難想像,無論是在漫漫的極夜,還是在15攝氏度的仲夏,人與自然融洽無間到極致,而它的冷冽與悲憫、壯麗與蒼涼,正是令人一直所魂牽夢縈的地方。

這是大多數人對於北歐的印象。但對去過北歐旅遊的人,會發現這片大地所誕生的音樂文化充斥的反而是清澈與純粹,如同北歐人多數愛喝黑咖啡一般,有時多加一點奶和糖便是多餘。在北歐音樂裡,無論是古典、流行,還是金屬,純淨的質感才最讓人無法抵擋,最易觸及心底深處,滌蕩你的靈魂。如今,來自這片遙遠國度的旋律,正以中文重新演繹,迸發出新的力量之美。

去年,來自丹麥著名音樂家Sebastian的作品,在騰訊音樂人聯合丹麥駐華大使館發布的《北歐回聲/Nordic Echo》音樂計劃中得以用中文重新詮釋,對Sebastian的10首經典名曲進行授權改編。程璧、陳鴻宇、低苦艾樂隊、何小河、李霄雲、梁曉雪、莫西子詩、宋黛霆、徐海俏、葉凡Danni等中國音樂人和樂隊傾情演繹,完整專輯已於全世界發行,塑造了一次跨國際跨時代的音樂「傳奇」。

一、以中國之名,延續北歐經典

北歐,不僅有自成體系的「北歐神話」,還有獨樹一幟的音樂文化。作為一個文藝的國度,丹麥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實力音樂家。丹麥著名藝人和詞曲人的Sebastian,在北歐音樂界早已取得輝煌成就,如今70歲高齡的他在丹麥可謂家喻戶曉,音樂生涯橫跨半個世紀之久。

「他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創作天才。」有記者稱讚Sebastian說道。從1971年發行第一張專輯,到1974年成立第一支樂隊,又於1976年為青年電影《Maybe Cow》寫歌成就「驚世之作」,直至1985年,Sebastian為《金銀島》音樂劇創作歌曲連獲成功。Sebastian的聽眾幾乎覆蓋了所有年齡段,專輯銷量已累計超過200萬張。2019年,通過《北歐回聲》,他的一首首著名代表作《Stille før storm》、《Sommerfuglen》、《Du Er Ikke Alene》等走出了北歐,這從遙遠北歐發出的音樂信號傳遞到了中國,在中國音樂市場掀起了萬般波瀾。

時下,若你無法親赴北歐切身感受,那麼靈魂的碰撞尤為可貴。與Sebastian在1981年創作演繹的《Romeo》不同的是,宋黛霆改編版本的《羅密歐》更具有復古的時代氣質。作為獨立音樂人的她,在12歲無意識下創作了生平第一首歌,17歲時為懵懂的愛情開啟了又一次創作。赴美留學的經歷,讓她的音樂包含了更多元的文化元素和靈感支撐。種種因素下,宋黛霆微醺撩人的女聲,讓這首Sebastian名作,原本富有悲劇色彩的羅密歐,新添了一絲溫柔的慰藉。

與此同時,程璧用「離詩歌最近的聲音」為國內聽眾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演繹。憑藉一把古典吉他進行音樂創作,為詩歌譜曲,程璧的嗓音優美又沉靜、清亮又嶄新。在她創作之下,改編自《Du Er Ikke Alene》的《你不孤單》 ,曲內原本展現上世紀後半程丹麥音樂的風採,更是多了些許古典中文的柔美和含蓄,清澈的聲音讓你確信「你真的並不孤單」。曾在日本留學和工作的程璧,更看重的是東方式的情感表達。在她與莫西子詩演繹的中文版《春天》中,獨特的音色和個性地解讀,賦予了這首作品全新的生命,更是讓北歐經典音樂在中國音樂界煥發生機。

音樂無國界,每位獨立音樂家進行了各具特色的演繹,每一位聽眾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體驗。徐海俏曾在改編《Stille før storm》時感言:「山雨欲來風滿樓,既是考驗,又是不辜負經典。」一句「我們叫喊,聲音越來越大,終點通向好望角……」戳中了她內心對這首曲子的情緒。感性與理性時常交融,收斂與放縱並行發生的音樂人陳鴻宇,面對Sebastian名作《Sommerfuglen》,坦言「唱的時候把自己也想像成一隻蝴蝶,頭頂是自由的天空」。他用一種奇妙的能力唱著鮮活的生活和呢喃的理想,如同改編曲《蝴蝶》中所唱,「嘿,你瞬間飛向天空,像風像一道光,再看不見。」

重新演繹,細微的處理,只有歌者自己去平衡。留給聽眾的是獨特的「回聲」,放縱去聆聽不一樣的世界的勇氣。《北歐回聲》上線至今已整整一年,超高的播放率和不俗的口碑,獲得了無數歌迷的追捧和國內外音樂市場的認可。在這短暫且漫長的時光裡,國內音樂的趨勢和聽眾的審美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無論是中文歌曲,還是外語曲調,邊界不再設限,審美不再單調,年齡不再分層,重要的是歌聲傳遞的力量治癒心靈,慰藉靈魂。歲月洗禮過的旋律,帶著細膩的顆粒感,在另一個國度另一代音樂者演繹下,在人們耳朵裡留下嶄新且深刻的痕跡。

二、 你的不凡,值得讓世界聽見

音樂為語言,交流無國界。每一種歌聲,都值得去聆聽,每一種文化,都值得去擁抱。

《北歐回聲》推出的初衷,便是讓北歐經典歌曲能在中國煥發新的生機。創辦之初,丹麥駐華大使館曾表示:「對音樂共同的熱愛,促成了丹麥與中國在音樂和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不僅是中丹文化的交流,海外音樂的引進,國內音樂人平臺也正為華語音樂及音樂人「出海」做著諸多新的嘗試,《北歐回聲》便是一次極佳的契機。

在《北歐回聲》中演唱了《你不孤單》以及和莫西子詩對唱《春天》的程璧,同年作為騰訊音樂人代表,受邀前往丹麥和Sebastian同臺演出,此舉在中丹文化交流與音樂交流上留下至關重要的一筆。會後,她表示:「打開自己的耳朵和內心,多去體驗和發現新的音樂和音樂人,才能獲得新的內容和刺激。」丹麥之行,讓程璧意識到自己所做不過是讓北歐的聽眾聽到熟悉的旋律用中文的方式演奏出來,但同時,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年輕音樂人,有能力且能以獨特的方式重新詮釋經典。這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刺激,會使國內音樂人跳出固有框架,

讓創作更富有靈感。

可以說,這是一場「遠」與「近」的交揉。無論是國內流行音樂「走出去」,還是國外音樂「走進來」,距離與國門的打通,離不開中外文化的碰撞和音樂表達方式的融合。《北歐回聲》就像是一個縮影,中丹文化的融合,讓我們看到了音樂打破國際界限的契機與可能。有朝一日,更多的中國優秀音樂原創作品也終將被帶到丹麥,帶到北歐甚至全世界。

這也是一場「經典」與「現代」的融合。國際大師級的音樂作品,並非是常人無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遺世獨立」,它真實存在著且流傳著,迫切需要更多新鮮血液去幫助它流通到世界各地,到老少群體當中。如同最易廣為流傳的「民謠」一般,以生活為信仰,以文化為載體,以歌唱為記錄,留下時代的腳印和故事。無論何種形式的音樂,與文化的發展均有著某種內在的連接,是時代、地域、創作者們共同表達,也是行走在這片大地上的觀察者、記錄者與傳唱者。

最後,這更是一場「原創性」與「藝術性」的兼容。《北歐回聲》與丹麥優秀的音樂製作團隊的合作,一方面,讓中國的優秀年青一代音樂家能親手操刀到經典原創作品的改編創作中,吸收到寶貴的養分,在藝術表達中深扎專業領域;另一方面,接受多元文化薰陶的年輕音樂家,他們獨特的風格和藝術表達形式,讓音樂實現了跨越國界的交流互鑑,也讓中丹兩國文化更緊密連接,為中丹音樂交流建立起溝通的橋梁。

2020年,騰訊音樂人將攜手挪威駐華大使館共同開啟《北歐回聲II》,創造不一樣的聲音。據了解,本次《北歐回聲II》將重製挪威著名音樂家Bjørn Eidsvåg/比約·艾茲的經典傳世之作,而最新音樂合輯發布活動將於12月16日開啟。我們有理由期待,今年《北歐回聲II》將賦予中國和挪威之間更多層次的文化碰撞和更加多元化的音樂交流。每一個優秀的作品,都值得被世界所看見,每一個不凡的歌者,都值得被世界所記住!純粹柔美的歌聲中帶著鏗鏘的力量,如同挪威海水拍擊懸崖的聲音,生生不息。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相關焦點

  • 騰訊音樂人助力中國原創音樂出海 開啟《北歐回聲II》音樂計劃
    發布會上,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將兼具經典與創新之魅的音樂作品回饋聽眾,推動中國音樂人與挪威音樂人的深層次交流。對挪威國寶級音樂家BjørnEidsvåg(比約·艾茲瓦)經典作品進行授權改編,中國音樂人曹方、茶涼粉樂隊、陳依妙、簡弘亦、劉鳳瑤、蘇運瑩、閆澤歡、趙照用中文全新詮釋,北歐團隊重新製作,將信仰、生命、信任、熱愛、悔恨等敏銳而厚重的命題凝練成動人歌聲。全新專輯已於12月15日,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正式上線。
  • 《以父之名》:周杰倫,傲視華語樂壇的經典神作
    》,周杰倫說的也就是這首《以父之名》。周杰倫寫下這段話,沒人說他狂妄,因為這首《以父之名》真的非常厲害,堪稱音樂神作,也是周杰倫的巔峰代表作。毫不客氣地說,即便放到當今的華語樂壇,應該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出這樣的音樂作品。《以父之名》,真的可以傲視整個華語樂壇!
  • 北歐民謠|音樂海洋裡的別樣風情
    音樂本來應該以人為本,兼容並包,就像Urbanears一樣,並非是為某一特定的人群而特製——只要你渴望音樂,Urbanears便將你們連結在一起;只要你渴望音樂,你就值得擁有屬於自己的那片音樂海洋。包括民謠。
  • 來自北歐的音樂信號,讓你打開耳朵和內心 | 著調觀察
    Sebastian已經70高齡,在丹麥可謂家喻戶曉,通過這次《北歐回聲:中國聽見Sebastian》,被更多中國樂迷所知曉, ——不僅創作了很多朗朗上口的旋律,他還是舉辦過數千場音樂會的超級音樂人,他為《金銀島》音樂劇所做的音樂使之成為丹麥有史以來最受矚目的音樂劇。
  • 有哪些你認為堪稱神作的電影配樂的單曲?
    答|百度派 @沫小陌在看了十幾年的電影中,很多影視作品的歌曲也成為了我們傳唱的經典。我們對於歌曲的熱愛同樣不屬於電影,這些歌曲因為電影而被人熟知,而電影也因為有了這些配樂而引人入勝,既讓人感動,又讓人感嘆。
  • 當北歐電音邂逅中國風,抖腿神曲似乎也多了分意境
    西貝柳斯在北歐,有西貝柳斯這樣經典的古典音樂,有一聽就像抖腿的迷幻電音,還有冷冽與悲憫的獨立民謠,當這樣一群有帶有北歐風情的音樂遇上中國風,會有什麼樣的火花呢?你肯定最想問的就是什麼是「Music by Design」,這是由丹麥、挪威、芬蘭和瑞典駐上海總領事館聯合主辦的北歐-中國音樂創作跨界合作項目,將四組來自北歐的音樂人和他們的中國合作夥伴組成音樂搭檔,在錄音棚中開展為期一周的創作,共同完整一首音樂作品。以促進中國和北歐國家在文化和音樂上的交流。
  • 除了北歐家居,你一定還喜歡這些北歐音樂
    北歐音樂,包括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和冰島五國的音樂。北歐音樂是多元化的,有古典音樂家,有無數出名的金屬樂隊,有風靡全球的舞曲文化,當然也少不了另一片獨立清新的音樂世界,低調空靈、純情浪漫。冰雪覆蓋中的北歐,音樂傳奇仍在繼續.
  • 騰訊音樂人攜手挪威駐華大使館 開啟《北歐回聲II》音樂計劃
    12月16日,由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攜手舉辦的專輯發布會在京舉行,多名行業領袖、音樂從業者以及媒體人士到場參與,分享對中挪兩國音樂文化的認知及看法。發布會上,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將兼具經典與創新之魅的音樂作品回饋聽眾,推動中國音樂人與挪威音樂人的深層次交流。
  • 《經典詠流傳》的歌很多,這幾首歌讓人一聽難忘
    《經典詠流傳》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的文化音樂節《經典詠流傳》將中華經典的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網絡平臺有機結合,兼顧詩詞文化上的意境悠遠和表現形式的通俗易懂。經典傳唱人不僅有藝術名家,也有後起之秀,還有許多熱愛生活的普通人,他們結合自身的音樂風格,將經典詩詞轉化為優美的歌曲。節目已有《經典詠流傳第一季》、《經典詠流傳第二季》。雖然節目很好看,很有意義,但一些中國古詩詞經過改編後,其實並不是很好聽,改編人也並沒有將詩詞的意境唱出來。但讓人欣喜的是,有幾首歌不僅好聽,而且與詩歌的意境相符,讓人一聽難忘,聽之忘俗。
  • 經典傳唱——《Fly Away》
    ,看著你,就可以讓我茫茫人海裡感到安定······」那是簡單的快樂,因為大家同時喜歡一首歌,而在一起同唱一首歌。經過父親的栽培,梁靜茹經常獲獎,1993年,參加馬來西亞海螺新韻獎民歌創作比賽,獲得第三名,因此在馬來西亞滾石唱片發行了音樂合輯。馬來西亞老闆把合輯推薦給李宗盛,是想推薦其中一位歌手,李宗盛卻選擇了梁靜茹,並安排試唱,於是李宗盛成為梁靜茹的伯樂。1999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一夜長大》,由於時逢臺灣「921」大地震,所有宣傳活動全部取消,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 值得一聽的10支中國黑死金屬樂隊
    不一味追求強力的失真--狂躁的聲響思考多變的節奏和流暢旋律的運用看似虛幻的歌詞中卻讓人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這個崇尚簡單與直接的時代,鬱樂隊用另一種方式委婉的闡釋著屬於金屬的憂傷。經過近三年的磨合與積累,於2009年籤約北京號角唱片,發行了第一張正式專輯《暗月.蝕》。該專輯奠定了樂隊以黑暗恢弘的旋律為主線的現代派交響黑金屬風格,受到國內極端音樂界的好評。隨後樂隊開展了第一次巡演,並開始出現在各大音樂節的舞臺。2011年,樂隊發行了EP《永戰之海》,其中使用了大量的交響樂編配,開始呈現出更為磅礴的音樂氣質。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那些「值得一聽」與「不得不聽」的樂隊
    如果你是一個重度音樂愛好者,《樂隊的夏天》顯然是一個不得不關注的節目。 為了讓大家更便捷的欣賞節目,本篇文章從33支參賽樂隊中挑選出一些值重點樂隊進行介紹,介紹順序不以出場順序為標準,而是按照樂隊實力,分為「值得一聽」和「不得不聽」。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那些「值得一聽」與「不得不聽」的樂隊
    如果你是一個重度音樂愛好者,《樂隊的夏天》顯然是一個不得不關注的節目。為了讓大家更便捷的欣賞節目,本篇文章從33支參賽樂隊中挑選出一些重點樂隊進行介紹,介紹順序不以出場順序為標準,而是按照樂隊實力,分為「值得一聽」和「不得不聽」。
  • 一首傳唱不衰的老情歌:電影《新喜劇之王》插曲《分分鐘需要你》
    目測《分分鐘需要你》又要火了!一一在周星馳電影《新喜劇之王》後。任何一首經典的傳唱不朽都離不開其自身散發的魅力與外部的推動力量。《分分鐘需要你》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從創作完成到現在幾近40年,不僅傳唱不衰,而且還時不時地在不同年代爆出小小的高潮。這就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它的魅力是巨大的,推動傳唱的外部力量是神奇的。先說它自身魅力。這首由鄭國江填詞,林子祥編曲並演唱的歌曲在1980年一經問世,即傳唱開來。之後林憶蓮、鄭中基、郭採妮等歌手都演繹過。
  • 贈票 | 音樂劇中的經典《音樂之聲》,讓你和孩子一起隨音樂起舞
    你困惑已久的育兒難題,或許其他爸媽早有 解 決 妙 招,來童等艙一起互動交流吧 一個你一定熟悉的經典故事一首你一定聽過的經典歌曲一部你一定不能錯過的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2017,全新升級,重磅回歸【這是擁有最多經典元素的音樂劇】
  • 亞洲的音樂在日本,毋庸置疑
    在大量的J-Pop風格音樂中,我們能聽到各類現代音色,甚至是他們獨創的,而在大量的和風音樂中,我們也能聽到耳目一新的五聲調式排列。而中國的音樂,除了真正的歌唱家,剩下全是蹭熱度的翻唱歌手,拋開版權糾紛的因素,改編翻唱出彩一時,但影響力的原創作品卻越來越少,翻唱改編被當作屢試不爽的套路用至油膩不堪時,樂迷們的反感只會越來越多。其次,對於音樂來說,最值得關注的就是版權問題。
  • 除了《驚雷》還有多少喊麥神作?這十首神作你要是聽過,絕了
    最近一段時間,一首喊麥神曲《驚雷》異常火爆全網,在各大短視頻平臺及音樂播放器廣上為傳唱,點擊率居高不下!不僅剛一發布就收穫了500點讚,更有無數網友評論「只想說你太有才了」、「期待續集」等等等等。這首拿蒙古語填詞的喊麥創作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但朗朗上口的旋律卻又如此魔性,堪稱洗腦。
  • 品味經典歌曲,解讀音樂,感受生活與人生!
    一比如來自內地,傳唱新疆維吾爾歌曲的-西域胡楊是個傳奇吧。個人覺得比刀郎的聲音更通透吧,好聽經典,古今中外的好歌願經常與大家分享。解讀音樂,訴說內心其實就是認識自己,完善自我,達到了傳承文化,也算是我們精神上的後勤軍吧聽音樂與感受音樂,帶來的放鬆,情感內心的寄託與釋放,讓那些經典的旋律永遠在我們心中吧,愛情與事業也一樣,要懂得付出。如果說中國唱舞曲的男歌手第一人是誰,我想應該是羅百吉吧,沒事可以感受他的-真愛這首歌吧!
  • 《流淌的歌聲》第二季:在經典傳唱中傳承紅色精神、喚醒時代記憶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綠色軍營,綠色軍營教會我……」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廣東衛視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文化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二季最新一期節目推出「赤子之心」主題,邀請閻維文、呂繼宏、蔡國慶、白雪、馬佳等著名歌手唱響經典軍旅歌曲,用飽含深情的歌聲表達愛國之心、禮讚人民軍隊。
  • 『視頻』北歐音樂: 聆聽Avicii的《Feeling Good》探索音樂富饒之地的魅力
    引言:一曲不同工,Avicii的《Feeling Good》引出北歐音樂富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