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普遍「紅燈照肉」!生鮮,拼的是新鮮不是光線

2020-12-28 北京日報客戶端

據北京晚報報導,一些市民經常發現自己買回來的肉不如在超市看著新鮮。頻頻打眼之後,經過一番調查研究找到原因,此事跟生鮮櫃檯的打光關係很大。據記者走訪,無論是大型連鎖超市,還是小熟食攤位,給肉類配上「美顏燈」幾乎成了標配。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一做法差不多是業內行規:紅色光會讓生肉和肉製品看上去新鮮,在綠色蔬菜區,打光就要色調偏冷;在西瓜、西紅柿等的出售區域,燈光是淡紅色的;在橙子、土豆等的出售區域,燈光發黃,色調偏暖。電商平臺上,有大量不同顏色的生鮮燈出售,價格也不貴,有些還帶遙控,可見其應用之廣泛。

利用視覺效果讓商品變得更漂亮,更有賣相,從營銷手段上來說無可厚非,但過猶不及,不能把「洗臉」變「換臉」,給消費者造成錯覺,進而造成消費誤會。讓生鮮「借光」售賣,其實由來已久,早在1984年,北京晚報就曾經報導過利用燈光把肥肉餡兒「變」瘦肉餡兒的事,現在不過是鎢絲燈換成LED燈,視覺原理、商業動機都沒有變。

變的應該是什麼呢?應該是對消費者的保護、是對商業營銷行為的監管。和幾十年前不同,現在有了完備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該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廣告法》第四條也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第二十八條規定,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

所以,給生鮮類商品打光使其好看,吸引消費者購買,作為行業潛規則,雖然一直被默認,但細細追求起來,卻是在法律邊緣的一種試探。一旦過度使用美顏燈,對消費者產生誤導,就不是公平交易;更不用說或有不良商家以燈光做掩護以次充好,或者以假亂真了。哪些生鮮應該打燈光,燈光有什麼標準,都需要市場監管部門和消費者保護機構共同發力,既能美化購物環境,又不影響消費者購物判斷。其實,生鮮食物,拼的是新鮮,而不是光線。賣肉也好,賣菜也好,核心競爭力還是質量,而不是打光技術。

作為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大家普遍對開了十級美顏的「照騙」有了一定的鑑別能力,對於將吃到肚子裡的生鮮食品,也得學會「手動去美顏」。挑選食物的時候,不妨舉起來到正常光線下看看,對鮮亮得過分的商品多個心眼,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來源 北京晚報 | 記者 張麗

編輯:張麗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為啥肉攤上都有紅燈照射?商家:打光「美顏」
    提起之前的那次買肉經歷,市民王先生很是不快。他介紹,此前在成都北門一家大型超市生鮮區購買豬肉時,發現所有擺放肉類的櫃檯都被暗紅色燈光照射著,「仿佛進入迷幻場景一樣,根本無法看清楚肉品真實的新鮮程度,時間久了眼睛都要看花。」紅星新聞記者走訪調查發現,無論是上規模的大型商超,還是普通菜市場,甚至10多平方米的小門市,用紅燈為肉打光的做法已成普遍現象。
  • 紅燈照肉綠燈照菜 沃爾瑪超市燈光有貓膩?
    賣蘋果的商家會給蘋果打蠟增加蘋果亮度,賣青菜的商家會給青菜打水維持新鮮的色澤度。那麼賣肉的商家靠什麼維持肉的新鮮度呢?答案是:燈! 燈! 燈!前幾天,家住深圳市南山華僑城的李先生,在沃爾瑪超市華僑城店買了豬肉,當時在超市看的時候很新鮮,結果拿回家,發現肉的顏色竟然和在超市看的時候完全不一樣,顏色有點黑。怎麼一出超市,肉的顏色就變了呢?
  • 豬肉生鮮也開「美顏燈」了?專業人員支招教你識別!
    原標題:豬肉生鮮也開「美顏燈」了?專業人員支招教你識別!經常買菜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在菜場看上去很新鮮的肉一到家怎麼就變了樣?怪事的根源就在於肉攤使用的燈光「紅燈照肉」的做法無論在菜場還是超市都相當普遍經過紅燈的「美顏」豬肉往往顯得格外紅潤鮮嫩蔬菜、熟食和水果等生鮮櫃檯
  • 生鮮打燈配色不同,櫃檯能否「素顏」
    「在菜場看上去很新鮮的肉,一到家怎麼就變了樣?」最近,市民劉女士發現了一樁怪事,而怪事的根源就在於肉攤使用紅色燈光,「一般買肉都要看顏色來辨別是不是新鮮,這麼一照都是紅彤彤一片,還讓怎麼挑?」
  • 豬肉買回家看起來沒菜市那麼新鮮?生鮮燈「化妝術」了解一下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一則新聞:有消費者在菜市場購買了一塊豬肉,因為商家使用了生鮮燈,使其看起來與一般豬肉並無分別,結果拿回家後發現這塊肉質量有問題。這讓菜市場使用的生鮮燈受到關注。
  • 肉攤用燈有規定...
    近日,網友「大街小巷」在紅豆社區柳州論壇發帖稱,紅燈照得肉一片鮮紅,讓人很難分清肉品的好壞,他還因光線問題,曾買過變味的排骨和豬肉。他想問,賣肉使用這樣的燈光是否合理?算不算作假欺騙消費者?
  • 生鮮店能開在市場旁邊嗎?生鮮超市適合開什麼地方
    生鮮店賣得的肉、蔬菜、水果、海鮮等都是人們一些日常需要吃的產品,一天2-3次的需求量,使得生鮮店越開越多,最多生鮮超市就是小區這個位置,一般來說小區的居民比較多,有些離菜市場比較遠,因為方便,很多居民選擇在小區購買一日三餐的食材,都知道小區是開生鮮店最佳選址,但是也有那麼小部分人想在市場旁邊開家生鮮店
  • 大雪來襲 超市蔬果生鮮價格穩定
    而超市貨架上,打折促銷的蔬果生鮮不在少數。家家悅體育基地店 店長 車小雪:我們超市內生鮮儲備充足,供應穩定,蔬菜水果新鮮而且質量穩定 保證顧客的菜籃子需求。根據降雪天氣預報,家家悅集團從採購到物流都提前準備,加大商品採購儲備力度;各門店根據以往數據,做好門店商品備貨,保證超市內生鮮供應充足、品種豐富,特別是大眾化蔬菜如白菜、芸豆、蘿蔔、土豆等商品,保證品質新鮮且價格穩定。
  • 開家生鮮超市賺錢嗎?生鮮超市一年能賺多少錢
    現在開生鮮超市賺錢嗎?看到很多投資者都往小區開生鮮超市,也不知道開生鮮超市生意好不好?不過有這麼投資者創業選擇開生鮮超市,那麼就會有利潤的空間存在。開家生鮮超市賺錢嗎?有投資就有風險,不管是什麼行業,創業可以讓你一年內賺很多錢,也可以讓你不賺錢反而虧本,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只是投資者應該如何去避免虧本,讓生鮮超市達到盈利狀態,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開店之前做好市場調查,和明確消費群體,這樣才好根據消費群體選擇生鮮超市的位置,都說一個黃金地段的位置,可以讓一個生鮮超市的收入翻2-3倍,同樣不好的位置,會讓生鮮超市陷入困境
  • 200㎡生鮮超市需要多少錢?開個生鮮超市一年利潤有多少
    200平方生鮮超市需要多少錢?200平方屬於大型生鮮超市,在生鮮超市面積中算是比較大的,面積越大,租金費用貴高,面積越大,生鮮超市容納的食品比較多,首次進貨費用比較高,面積越大,裝修材料比較多,需要多天才能裝修完成,因此裝修費用也比較高,總之,200平方生鮮超市的投資成本比較高。
  • ——T11生鮮超市新店諜報
    往左轉入小區內步行500米左右,能看到一棟獨立2層沿街商業樓,T11生鮮超市獨有的紅色和醒目的外立招牌已赫然可見。這樣專業、跨界的用餐體驗,很難想像隱藏於一家大型生鮮超市內,相信很快會成為東四環一個用餐打卡的網紅聖地。  據T11的設計負責人介紹,餐區的設計語言是「三味書屋」,但此三味非彼三味,「T11的『三味』指的是一日三餐的味道。生活是一日三餐與人生百味,在這裡除了一日三餐的滿足,也將從這些書籍裡閱讀人生百味,獲得知識的滿足。
  • 臨沂倆開發商進軍生鮮超市,傳統零售商場能否迎來轉機?
    北城確實需要接地氣的生鮮超市,繼壓油溝生鮮超市落地後,12月18日,泰盛之家生鮮超市正式開業。就在社區團購火爆之時,網傳多家平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處在網際網路和菜市場之間的泰盛之家生鮮超市能活下去嗎?
  • 新隆嘉、地利生鮮等生鮮超市怕是挺不了多久,資本大鱷匯聚大連!
    一大波補貼即將徹底壓垮本地大型生鮮!近期美團的社區生鮮團隊已經連夜布局大連社區團購生鮮,與此同時阿里、拼多多、滴滴打車、也在利用各自的優勢向大連的社區團購生鮮進軍!看看本地生鮮連鎖超市的模式,怎麼和這些巨頭PK?
  • 鄭州生鮮超市裝修設計-生鮮超市怎樣裝修才更好
    鄭州生鮮超市裝修設計-生鮮超市怎樣裝修才更好。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各種各樣的生鮮超市出現在大街小巷中,生鮮超市的加入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同類型的生鮮超市的裝修設計風格也有所不同,河南永旗裝飾認為在對超市進行裝修設計的時候一定要了解這個超市的類型,然後根據超市本身的特色來進行完美的裝修設計。
  • 社區生鮮巨頭錢大媽入駐鄭州,細數曾與國際鄭錯過的生鮮店
    作為一個成熟社區,遠大理想城內的社區生鮮店不在少數。水果蔬菜超市、生鮮賣場、百果園等競品門店也隨處可見,錢大媽和這些門店相比,區別在哪兒?記者了解到,錢大媽店內選品主打新鮮食材,以鮮蔬菜、水產、水果、肉類、蛋奶、加工食品和綜合標品為主,並未見有調味品或乾貨類產品。
  • 要做中國最好生鮮超市的T11要接二連三開店了
    「我將與中國最棒的超市T11生鮮超市合作推出健康食品和新鮮果汁......"半個月前,生鮮超市T11創始人杜勇轉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來京城最頂級的健身教練TonyNicholson,他曾是駱家輝、潘石屹和一系列明星大咖的私教。Tony說的沒錯兒。
  • 南方「錢大媽」生鮮超市進軍通州,初來乍到,能否立穩腳步
    #主打社區生鮮不賣隔夜肉的南方「錢大媽」近來悄然進軍北京市場,首開兩家店的地址就選在了北京通州。臨近生鮮店生意受影響 客流量明顯減少對於這個新開錢大媽生鮮店,附近的居民看法不一。有居民表示,現在更多的人追求商品的品質,這種「不賣隔夜肉」模式、促銷方式都很新鮮,且在「錢大媽」家的買到的蔬菜、肉類的品質也確實不錯。
  • 讓人重新愛上逛超市,需要幾步?
    回家的路上,小區微信群裡,團長發布了新的蔬果肉雜清單,確實便宜,你順手挑了幾樣。第二天傍晚,一周的工作終於結束了,回家時經過在小區門口的店鋪,你的商品早就被打包好,等你帶走。下單和取菜的時間,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五分鐘。這是拼多多、美團、滴滴們設想的未來生活方式。用技術的高效抹去中間環節的成本。
  • 領鮮碼頭生鮮超市——為社區住戶帶來便捷
    領鮮碼頭生鮮超市在明確定位於「小區門口的生鮮社區」,和傳統商業選址盯準「人流量」不同,領鮮碼頭生鮮品牌在達到2000的住戶小區門口就可開一家生鮮門店, 滿足消費者「一日三餐」所需,並提供「基本款」的生鮮商品。同時,這種選址模型決定了領鮮碼頭生鮮的面積和店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