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算合格麼?

2021-12-18 電影最TOP

十一獻禮大三元最後一部:《中國機長》

前兩部政治色彩較濃,都是國家層面的大敘事,這部《中國機長》則更像純粹的商業類型片。

中國電影裡的空難題材比較少,畢竟咱剛能造飛機才不久,不像老美都弄了上百年。我印象較深的空難片是2000年的《緊急迫降》,當時還是去影院看的,很喜歡,邵兵在裡面帥的呦。

《中國機長》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很多人依然印象深刻吧,去年的5月14日,重慶飛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駕駛室的前擋風玻璃突然爆裂,事先毫無徵兆,副駕駛險些被刮出窗外。

機長劉傳健冒著零下幾十度的低溫與呼嘯急風沉著應對,20多分鐘後備降在成都機場,除一名空乘受傷外,機上119名乘客均安全著陸,當時下面這張照片迅速在微博流傳。

機長劉傳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榮譽,機組人員也均被重獎。

我不是專業航空人,光聽新聞的描述都覺得很懸,萬米高空,儀器失靈,含氧量不足地面一半,瞬間失壓,溫度零下四十多度,頂著人體極限愣是把飛機開了回來,無愧英雄稱號。

世界民航史上也發生過類似案件,1990年6月10日,英航5390航班從伯明罕飛往西班牙馬拉加,也是前擋風玻璃突然脫落,機長被掛在飛機外殼上20多分鐘,副駕掌機,最後竟然奇蹟生還了。

不過最誇張的空難遇險還得屬1988年那次,夏威夷阿羅哈航空的波音737飛機,因為金屬疲勞,天花板與側板直接飛了,前排乘務員瞬間犧牲,13分鐘後,竟然神奇的降落成功,最後只重傷了8人。

3U8633這次雖然沒那麼玄乎,也真是夠險的,天然就是個類型片的好原型。

不過我沒想到這麼快就拍好了,滿打滿算不到一年,有點擔心劇本沒磨好,果然還是出了些問題。

我看了一下劉傳健機長的採訪實錄,整個事件確實很驚險,但矛盾點太少,能夠抓眼球的其實就個「事故」本身,這對一部大銀幕長片來說遠遠不夠。

從事故發生到緊急迫降,現實中共經歷了42分鐘,電影裡也基本保留了這個時段,但整部片子是111分鐘,剩下的那70分鐘,就只能藝術加工了。

雖然名為「機長」,但其實這是部群像電影,也只有這樣才能撐起來。

前半段不錯。

機長在家裡梳洗完畢準備上工,感情線安排的是女兒生日,晚上回來團聚,沒設計什麼家庭破裂夫妻矛盾啥的。

不過這地方父女的對話太像某品牌的溫馨廣告,並時刻提醒觀眾,今天肯定會出事兒哦。

下面的十幾分鐘是空乘職業秀,賞心悅目,我們經常坐飛機,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登機前發生了什麼,機組人員在檢查確認各種細節,對普通觀眾來說有種陌生化的魅力。(Again,李沁真好看)

然後就是乘客刻畫,有戀人、探親者、土大款、老夫妻等,再配合著一首流行歌,標準的類型片套路。

空乘共九人,都有些內心鋪墊。

李沁找到真愛,想退役回家相夫教子;張天愛想飛國際航線,面對歐豪的搭訕很不屑;袁泉似乎有什麼感情問題,張涵予就是想趕緊完活回家陪女兒,杜江喜歡搭訕小姑娘。

群像考驗功力啊,整體來說中規中矩,其中李沁的設定不錯,筆墨不多,但經歷此事故,她決定留在空乘組,有成長。

袁泉一臉愁容,但到了最後也沒說清楚她在糾結什麼。

歐豪其實是張涵予的性格前身映射,毛躁且浮誇,他的成長空間最大,但奇怪的是他戲份倒不是很多。

最看不明白的是杜江,他到底是個啥性格?是渣男還是暖男呢,好像跟媳婦Baby很恩愛,但為什麼要與那個頭等艙的美女搭訕?完全是尬聊,這位頭等艙女孩也是加的很迷

接著事故就發生了,氣氛起的很快,先是窗戶開裂。

幾秒鐘後,前擋風玻璃完全爆開,嚇了我一跳。

然後歐豪被刮出窗外,要不是綁了安全帶就留在高原上了,歐豪也真是夠慘,就這麼被外掛了十多分鐘。

接下來就是機艙內的恐慌與空乘組的救援,此後的三十分鐘劇情一直非常緊,處理的算不錯。

空難電影必然伴隨著與地面控制中心的互動,這裡要誇一下李現

雖然臺詞多半在重複,但他的演繹非常好,就真的像個地勤人員,專業、準確,臉部無表情眼神卻有起伏。我們的職業劇有個很討厭的地方,就是出點兒事就咋咋唬唬,李現把握的非常好,看得出是用心琢磨過的。

慌亂間袁泉貢獻了全片中最精彩的一段演出,有個乘客想衝進駕駛室,被她義正言辭的喝止,這裡的難點在於,既要有本能的恐懼,又能表達清晰的專業態度,袁泉做到了,非常棒。

不過有個不太舒服的地方,機艙與駕駛室基本是割裂的,歐豪被風吹成豬頭一直趴著,張涵予全程都是這個狀態。

我本來期望能渲染一下駕駛室機艙裡有多兇險,比如瞬間被冰封的鏡頭(畢竟零下幾十度)。

戴上氧氣面罩後只能用眼神傳情達意,再加上跟客艙無互動,這樣就造成觀眾不太清楚他要做什麼,如果設計成機長戴上氧氣面罩後能說話就好了(不清楚實際能不能實現),畢竟叫中國「機長」,現在空姐們的戲反而更多一點。

事故設計了三個起伏點,一是突然發生,二是穿越雲層,三是防撞山。

穿越雲層前的鋪墊很好,機長為了降低風險,在雲層外圍轉圈圈等雲自然分裂,從中間穿過去,不過這時就能察覺出導演在拖時間了,那個穿越鏡頭前前後後給了得有1、2分鐘吧,致使節奏突然慢了下來。

防撞山那段很好,還跟地面來了個小互動。

我此時抬手看了一下表,剛好過去了70分鐘,這可怎麼辦,後面還有四十分鐘戲吶。

沒辦法,就只能注點水了。

關曉彤那條線顯得多餘,起碼是沒表現好,好萊塢災難片中也經常出現這種場外角色,但他們大多會貢獻點東西,幫助主角脫險什麼的,但現在她基本游離於主線。

我不太明白,最後飛機降落時為什麼會「超重」,繼而導致超速,才有輪子被剎出火星的一幕,前面一點兒也沒鋪墊,怎麼就會超重了?油料有耗損應該減重了才對啊!有木有專業的同學來科普下。

這會讓人感覺危機是強行加的。

降落後還有十五分鐘,此時再沒有任何戲劇衝突,只能滑水向前,表現闔家歡樂,我那場有些人乾脆就起身退場了

零下幾十度的高寒環境呆了十多分鐘,但落地後感覺機長沒事兒人一樣,我不知道哈,是不是起碼應該抬醫院去檢查檢查有木有受內傷?

我甚至一度誤會袁泉跟張涵予是不是有什麼感情糾葛,因為她一直在摸自己的結婚戒指,但到結束也沒交代她在鬱悶什麼,有頭沒尾的就謝幕了。

現在一部院線電影要保證品質,歷經故事大綱、立項、準備、拍攝、後期,一般最少也得2年時間,但《中國機長》這全套不到一年就上映了,出品方想壓在十一,從而明顯感到劇本沒有磨的很成熟。

其實就算故事單線,人物還是有挺大的開墾餘地,主要是得費時間打磨,現在每個人形象感覺都有點模糊,節奏怪怪的,亮點是事故前後的那40多分鐘,之後有明顯的廢戲。

同樣是空難,東木大爺的《薩利機長》在敘事功力上高出至少兩個段位,那個故事更簡單,飛機剛起飛就迫降,大多都壓在了薩利的內心戲上。

厲害的地方在於高潮根本不是那場事故,而是其後的聽證會,把武戲處理成文戲,東木老爺子真是講故事的高手。

導演劉偉強按理說也是個資深熟練工了,我猜就是因為時間太短,細節沒琢磨清楚,如果能明年再上,肯定會更好。


總的來說《中國機長》算值得一看,確實有尬的地方,但感覺是對的。7分應該能拿到,為現實中機長的英雄光環再加0.5.

這次我就放購票連結了,要把在《攀登者》身上損失的分成賺回來:

今天上午去錄《迷影圓桌派》了,夕陽老師正在加緊剪輯,明天放出。

收工。

秋冬衛衣已開賣,數量有限,賣完了算。不明真相的同學戳這個連結:天涼好個秋

相關焦點

  • 《中國機長》配不上中國機長
    標題並非譁眾取寵,因為中國機長電影的宣傳文案,說是全中國關注的史詩級備降和世界民航史的奇蹟,這些宣傳的話術比我的標題更加的出眾,但看完電影後,這一場史詩級備降,讓人記不住什麼叫做中國機長,更無法給出中國機長擁有什麼樣的特質,是傲然於常人的專業特質?還是一場絕境裡的困境求生意志?
  • 《中國機長》是抄襲美國的《薩利機長》嗎?不,這是中國機長
    我沒有看《中國機長》,我看網上朋友們傳得很熱。我是很多年前看了丹澤爾華盛頓的《迫降航班》,而更巧的是2016年美國又拍攝了另外一部類似題材的影片《薩利機長》,據說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那麼《中國機長》這個在我腦子裡第一印象就是是不是抄襲了美國的電影。
  • 《中國機長》電影解說文案中國機長真實事件改編
    中國機長》電影解說文案這部電影根據2018年8月14日拍攝。
  • 同樣改編自真實航空事件,《中國機長》能否比肩《薩利機長》?
    30日,國慶檔三部主旋律電影《中國機長》、《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正式上映,《中國機長》首日斬獲票房1.10億,貓眼評分高達9.4分,僅次於《我和我的祖國》,位列當日票房榜第二名。《中國機長》由劉偉強導演,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楊穎和李現參演。
  • 《中國機長》配不上中國機長
    很多網友說,《中國機長》是山寨版《薩利機長》。 其實確定拍攝《中國機長》後,劉偉強第一時間去洛杉磯找了當初給《薩利機長》做特效的公司,就是為了避免被當成山寨版《薩利機長》。 態度是端正的,但是能力有限,拍出來比《薩利機長》差太多了。
  • 《中國機長》、《薩利機長》與《迫降航班》
    而剩下的這部《中國機長》被夾在中間,誇讚的和批評的聲音都不見得太多,平心而論,作為一部肩負著特定的顯性任務的電影,它可以說是一份不功不過、中規中矩的合格答卷,這次談到它,不僅僅是出於蹭熱度的需要也不是因為我就只看了這一部,更是因為它激起了我重溫《迫降航班》和《薩利機長》這兩部同題材電影的欲望,它們之間似乎能構成一個很有意思的對照序列,共同體現出電影作為意識形態轉述者的某種示範作用。
  • 相比《薩利機長》,《中國機長》風格不同,重在對一份職業的敬畏
    觀看《中國機長》電影之後,深受感動,影片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優秀的機長,不僅要掌握高超的駕駛技術和具備豐富的飛行經驗,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敬畏生命」和勇於面對嚴峻的挑戰。《中國機長》製作在水準之上,平凡而偉大!即使知道結局也依然看得驚心動魄!情節鋪排有序,表演鬆弛有度,袁泉不愧是舞臺劇磨礪出來的,一個眼神足以蓋過其他女性。唯一的遺憾在於對群像刻畫過多而導致對機長的人物刻畫少了很多維度,也可能是沒看夠。而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結局管理局高官巡視一遍面不改色地說:怎麼這麼牛啊,這句話其實就是片子的內核。
  • 《中國機長》:中國式機長,中國式力量
    文/胡一峰(《中國文藝評論》副主編、編輯部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國慶檔影片《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的真實事件改編的。而在事件發生前的2016年,美國影片《薩利機長》在中國上映。有意思的是,後者是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事跡改編的。因此,當3U8633航班機組的故事將搬上銀幕的消息傳出時,人們很自然地想到了「薩利機長」,並猜測「中國機長」將會怎樣的面貌。
  • 《中國機長》&《薩利機長》:都很好看
    它能出現在我的電腦裡,自然是因為當年看過《中國機長》,有人吐槽其劇情平淡,不如《薩利機長》,因而好奇而下載,後來因為忙碌,竟擱置許久,遂一觀。都是一場終究被機長與機組人員、乘客共同協作避免的空難,都一樣的驚心動魄,都改編自真實事件。
  • 《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誰是你心中的英雄機長?
    《中國機長》和《薩利機長》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根據川航3U8633航班緊急迫降事件改編;《薩利機長》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薩利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同樣是驚險片,《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影片的側重點不同,情節安排和節奏把握上也有差異。主要還是源於中美兩國文化背景差異,所導致的主題呈現角度不同。
  • 觀後感 ||《中國機長》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蘇州/中雨今天下午去電影院觀看了國慶檔的新影片之一《中國機長但是,劇情沒有懸念似乎也不是無法感動人的原因,因為這部《中國機長》的劇情和結果,我其實非常清楚,原因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但是今天還是被這部電影給感動了,所以,偉大的故事總還是可以感動人,與拍攝手法沒有直接的關係。
  • 《中國機長》再現川航奇蹟
    ,分別是:《烈火英雄》、《決勝時刻》和《中國機長》。近日,「中國驕傲三部曲」的最終曲——《中國機長》的預告片一出,可謂引起了不少的期待。影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
  • 【影評】客觀公允的評價一下《中國機長》和《薩利機長》
    3、機長臨危不亂,果斷處置,都具有空軍飛行員的經驗。所以這也算軍轉民FLAG?3、薩利機長的難點在於不能撞到大樓,迫降時衝擊力巨大。4、劉傳健機長的難點在於太高太冷、太顛簸、風太大,與地面不能進行正常交流。
  • #電影中國機長#只要你的平凡《中國機長》
    中國機長》,我錯過了《中國機長》的首映禮,只能選擇後幾天的電影票,那時的我只覺得好奇並沒有特殊的看法,但是當我真正坐在了電影播放廳,卻跟著電影情節的起伏而變得更加緊張。 《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的川航8633航班的迫降事件進行一定改編的,飛機從重慶飛往拉薩途中飛機風檔突然破裂導致機艙失壓,而駕駛艙在完全開天窗的情況下,機長驚險地把飛機緊急迫降至成都機場的事件,這一次驚心動魄的飛行事故處理過程也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 《中國機長》原型機長講述真實事件細節 細思極恐
    今年的電影國慶檔,根據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改編的《中國機長》備受關注。電影主人公的原型、英雄機長劉傳健曾在一檔節目中講述了幾處真實事件中細思極恐的細節。
  • 《中國機長》,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主旋律電影
    《中國機長》可能是國慶獻禮巨製三部曲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一部影片,但是相較於《攀登者》,《中國機長》給了我一些驚喜。對於這部影片的優點我總結了幾個關鍵詞。細節到位這部影片給我們開啟一個窗口深入了解到了民航系統的基本工作流程。
  • 薩利機長和中國機長
    想通過電影來講述一個關於機長的故事,倖存幾乎成了必要條件,而奇蹟並非總是發生。此外,從飛機發生故障到迫降成功,留給機長的有效時間本就極其短暫,把一個需要讀秒的段落擴展成電影劇本,難度不小。為了避免用注水的方式表現空難,《薩利機長》另闢蹊徑,把迫降作為故事的楔子,電影的大部分時間其實跟開飛機沒什麼關係。相比之下,《中國機長》依然冥頑不靈地把重點放在8633備降雙流的42分鐘上。
  • 《中國機長》,說是開了國內災難片先河也不過分
    筆者近期關注主旋律電影,進而觀看了作品《中國機長》。不得不說,《中國機長》如果說是主旋律電影其實算不太上,但是本身帶來的災難主義色彩和愛國主義精神是絕對屈指可數的,而且絕對是近幾年的佳片之一。同樣,袁泉也憑藉此片獲得了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和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足以可見,《中國機長》的確獲得了不菲的成績。雖然在票房和獲獎上《中國機長》佳績連連,但是在整體的口碑評價上去反響一般。上映以來,豆瓣評分不高且最終定格在6.7分。作為國內比較權威的影評網站,豆瓣的評分也並非沒有道理。在一些細節處理和特效上,的確《中國機長》可能算不上優秀。
  • 《中國機長》不是《薩利機長》
    國產三部大片,最吸引本人的是《中國機長》。 一是四川人情結,雖然我在新疆長大。二是前男友為空軍,對飛機比較感興趣。 可我看完之後覺得非常尷尬,不僅僅是結尾處,群眾圍觀鼓掌感謝英雄;還有對楊穎跟杜江到底什麼關係,充滿了疑惑?
  • 《薩利機長》好看,《中國機長》真實
    0316年出過一部美國大片,《薩利機長》,也是這種類型的片子,真實故事改編。《中國機長》一出來,大家都在拿這兩部片子對比。沒辦法,肯定得比。類似的事情,很像的名字,甚至劇組還去向《薩利機長》拍攝組請教過。但我覺得,不是很好比。論好看,《薩利機長》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