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外來媳婦能「當家」,真情初心守護「它」︱三穗縣...

2020-12-21 天眼新聞

我叫石潔,1994年,我從銅仁市松桃自治縣嫁到黔東南州三穗縣臺烈鎮絞頗村,從此我與絞頗村結下一生不解之緣。

剛來到絞頗村時,我人生地不熟,也對這裡「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現狀感到失望。2008年,我和丈夫揣著打工多年的積蓄回到絞頗村。因為我讀過高中,村裡認為我是「文化人」,就推薦我做了文書,協助村委工作。2011年,我當選為絞頗村有史以來第一個女支書。

石潔與領導班子研究工作

「既然當了村支書,就要幹出個樣兒來。」一個外來女人來當支書,面對村民的質疑,我用不服輸的決心,開始了我的「當家」生涯。  當上村支書後,我再次審視絞頗村的現狀:深處大山,交通不便,資源匱乏,沒有產業,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村委會辦公樓簡陋……這是臺烈鎮最貧窮的深度貧困村。  「群眾要致富,關鍵看支部。」白天,我跑縣裡、進鎮上,找相關部門,軟磨硬泡申請項目資金;晚上,我一頭扎進農戶家,話家常、查民情,宣傳黨的扶貧好政策,留意觀察青年人的動向和發展意願。  2011年以來,我們發展了黨員10名,其中青年黨員佔支部總人數的37%,村級活力得到激發。同時,經過努力,2016年末,絞頗村新的村委會順利建成,地理位置和硬體設備更方便、更先進,堡壘建設已經攻下,得到了支部和全體村民的認可。

調研產業發展

但是,絞頗村經行政調整,由原來的絞頗村、稿雪村合併後,總人口達到2623人,2017年通過精準識別的貧困人口累計有223戶904人,貧困發生率為35%。這一直是梗在我心裡的一根刺。怎麼辦?  通過開班子會、群眾會,學習扶貧政策、實地走訪調研,我們商討了大量的措施方案,立項、否定、再立項、再否定……最後我提出了「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的思路,以短養長,引進「油茶種植+竹鼠養殖」的模式發展產業致富。  項目建設之初,因為油茶種植周期長,沒有人願意種植。我跟丈夫說,我要種植油茶,把村裡的群眾積極性帶動起來。丈夫聽後只說了一句話:「家裡的錢你拿去,不夠我給你去貸款,屋裡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三個女兒交給我。」  帶著家人的信任和絕不向困難低頭的決心,我舍小家顧大家,一頭扎進深山。選地塊、劃圖斑、坡改梯、落項目,1年下來,我的臉曬黑了,手磨糙了,油茶園也建起來了。當年的俏麗媳婦,變成了精明能幹的「女漢子」「女強人」。

絞頗村油茶基地

通過不懈努力,幾年間,在我的帶動示範下,村裡利用扶貧資金30萬元建成了120畝油茶園、80萬元項目資金養殖竹鼠500對、140萬元扶貧資金入股臺烈鎮小臺烈村桶裝水及養牛項目……產業發展「接二連三」,村集體總收入達2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8500元,2019年11月絞頗村已全部實現貧困村和貧困人口「雙清零」。  今日坐看前程好,誰知昔日閃淚花。如今,絞頗村的路燈亮了、道路通了,農村危房改造、「三改一化」全面完成,絞頗村的村居環境、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翻天覆地的改變。村民見到我,都豎起大拇指說:「石書記,你是我們絞頗的好媳婦、好管家。我們永遠都支持你,絞頗這個家就交給你了。」  我聽後非常感動,也非常愧疚。愧疚的是對我的家人,從來沒有陪三個女兒寫過一次作業、沒有參加過一次家長會、沒有一起逛過街……我也愧疚在絞頗村做的還不夠多,還有更多的事情等著我去完成。   脫貧攻堅一直在路上,未來,我將一如既往用我的真情初心,守護和經營好絞頗這個永遠的家。

整理 潘宗旭

編輯 韋一茜

編審 周文君 李劼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走鄉間小道 做扶貧大事丨三穗縣桐林鎮木良村網格...
    我叫胡文輝,是貴州黔東南州三穗縣桐林鎮木良村的一名網格員。2018年3月,我開始了我的駐村工作,我認真落實「下基層、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的工作要求,切實做到想群眾所想、所需、所盼,積極幫助群眾解決生產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用真心換取村民認可丨三穗縣桐林鎮捧相村網格員...
    我叫章平,是黔東南自治州三穗縣統計局的一名普通幹部。2018年受組織委託,我前往桐林鎮捧相村擔任網格員。其間,我用心盡力做好網格內的每一件事情,履行職責、紮實工作,切實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21年堅守崗位,只為守護「康家」
    不看了,只因它無趣!在廣東本土劇裡,有這麼一部情景劇,劇裡的演員們用了21年的時間,打造出屬於廣東本土文化劇。對於演員而言,付出21年這個漫長的歲月,這時間幾乎是一個演員的職場生涯,但他們無悔,只求心中那僅有的初心使命,讓他們繼續努力下去。
  • 「銀魂」真人版「守護初心」預告公開!
    【「銀魂」真人版「守護初心」預告公開!】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初心 扶貧路上見真情丨羅甸縣逢亭鎮新光村駐...
    初心和使命,用真心真意點亮人生之炬李秀婷(右一)給殘疾特困供養家庭送衣服我是土生土長的逢亭人,爺爺當了30多年的村支書,父親做過幾年的村主任。  駐村工作越久就越能感受到,群眾不是不想富,而是因為自身發展動力不足,所以不願意自己努力改變現狀,個別群眾對我們工作隊員有疑慮,不認可,大多是因為他們對政策不夠了解。於是我主動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在最短時間熟悉脫貧攻堅各項惠民政策。
  • 劉濤不忘初心,對首作品粵語神劇《外來媳婦本地郎》20歲發祝賀
    》拍攝周期已經長達20周年, 它沒有淹沒在茫茫電視劇中,如小樹般茁壯成長,在過去20年的歲月裡,《外來媳婦本地》帶給觀眾太多歡樂和笑聲了。》20周年時,不忘初心的劉濤也發出她衷心地祝福,祝福已經20歲的《外來媳婦本地郎》能再接再厲地拍攝下去,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歡樂。
  • 袁詠儀來到《外來媳婦本地郎》,康天庥成大當家,網友:坐等開播
    不知道各位的網友觀眾們是否還記得一部粵劇,這部的粵劇講述的是一個大家庭中的相親相愛的故事,裡面的劇情互動讓人看的十分的溫馨,也讓人看的十分的有樂趣
  • 《外來媳婦本地郎》康家四兄弟,其中三個選擇離婚,早已忘記初心
    用了20年拍了一部電視劇,而且該劇還在進行著,它曾有過一段輝煌,這個輝煌也是廣東人的驕傲。一個數據——42,這個數據代表著什麼?是一份驕傲,也是一份情懷。在這部劇的收視最高時期,它的收視達到了42個點。
  • ...是我扶貧路上的幸福收穫丨三穗縣款場鄉款場村黨支部書記王銘
    王銘(右一)與村民交談我叫王銘,是黔東南自治州三穗縣款場鄉款場村的一名黨支部書記,1999年從黔東南州衛生學校臨床專業畢業後,在款場村衛生室當了12年的防疫員,2014年1月擔任三穗縣款場鄉款場村的黨支部書記。正在辦公的王銘從村醫到村幹,我的身份發生了變化。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我的工作不再局限於患者,更多的是如何帶領村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 ...故事」爭做扶貧抗疫先鋒——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殷成業
    根據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工作的安排,2019年3月他被單位推薦到洮南市野馬鄉新明村參加扶貧工作,現任野馬鄉新明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作為扶貧一線的黨員幹部,他守住初心,牢記使命,扶危濟困。大愛無聲,助力精準扶貧接到法院賦予他扶貧工作的使命時,他剛剛完婚,面對妻子的不舍,老人的掛念,他沒有向單位訴苦,毅然決定紮根扶貧一線,駐紮在新明村這片土地上,立志完成扶貧任務。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守護康家20年,放棄了許多機會
    我們已經不再年輕,也有的可能不再觀看它。但是,當我們看到它的名稱時,我們也會在無意中記住追憶起它那場景來。這就是本地粵劇《外來媳婦本地郎》,曾經值得驕傲的劇!(前三嫂幸子和三嫂黃菲),最有異國情調的是四嫂,四嫂黛安娜那堅持自我的倔強,不是一般人能動搖的。
  • 「我的扶貧故事」楊蕊菲:不忘初心,微光紮根基層
    我是一名90後基層工作者,是畢節市七星關區「脫貧攻堅人才引進」到阿市苗族彝族鄉的工作人員。2018年初,我辭去待遇不錯的工作,從229公裡以外的貴陽來到偏遠的少數民族鄉鎮,參加偉大的脫貧攻堅戰役。我把青春紮根在基層,用微光展現青年人的使命與擔當。基層工作充實又鍛鍊人。
  • 《外來媳婦本地郎》20歲了!劉濤發祝賀,康伯康嬸齊上陣!
    在《外來媳婦本地郎》20周年時,不忘初心的劉濤也發出她衷心地祝福,祝福已經20歲的《外來媳婦本地郎》能再接再厲地拍攝下去,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歡樂。劉濤和《外來媳婦本地郎》的不解之緣!劉濤,一位堅強不息的女演員,從出道到現在的她,演技不斷得到觀眾的認可,劉濤也演出了不少好作品。在電視裡的劉濤總是那麼的漂亮和大方。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外來媳婦的扶貧路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外來媳婦的扶貧路
  • 「我的扶貧故事」人間處處是真情|劍河縣岑松鎮南岑村網格員邰光芝
    我叫邰光芝,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岑松鎮南岑村網格員。   扶貧工作,軟體材料是基礎。但最終要實現脫貧致富還是要在因戶施策,在加強幹群聯繫上下功夫。通過長期的工作經驗積累,我意識到入戶調查走訪是密切幹群關係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沒有什麼比走訪來的更直接更有效。邰光芝入戶村民家中嘮家常2019年7月20曰,天氣炎熱,我來到楊再先家,看到夫妻二人拿著一張紙愁眉苦臉的坐在家門口,我開玩笑的問到,怎麼了?是吵架了。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攻克扶貧路上的無數「難題」|都勻市平...
    我是張建軍,2020年8月,我來到都勻市平浪鎮共和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走進作戰室,看到牆上條目清晰地寫著一系列駐村隊長要履行的「一宣六幫」等脫貧攻堅幫扶責任時,那一刻,我倍感自身責任重大。  擔任駐村隊長第一天,我組織駐村幹部、包村幹部、村幹部召開了見面會,了解到共和村駐村幹部共有25名,分別來自都勻市交通局、都勻市住建局和平浪鎮人民鎮府。有6名鎮級包村幹部擔任網格員,村支兩委共7名。我意識到,在脫貧攻堅戰鬥過程中,要將來自不同工作部門的駐村幹部、鎮級包村幹部和村幹部擰成一股合力,得在人員管理方面下一番功夫。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只為一個承諾,她願意放棄發展機會
    它承載了生活在廣東的人那21年來的情懷。誰沒有年輕過,誰沒有年少輕狂過,誰還沒有追過劇過。是的,曾經的我們也是追過劇的,還是全民追該劇。它就是我們的情懷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何為情懷劇,是一種即使許久不看,一旦看到該劇的某個人物或演員,都是不經意間想起該劇的許多畫面來。
  • 「曲靖市文明市民」潘麗花:扶貧路上的真情和汗水
    自精準扶貧攻堅戰「集結號」吹響以來,潘麗花始終立足崗位,主動作為。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幹部,帶著對扶貧工作的熱情和對貧困群眾的關心關愛,牢記初心使命、紮根基層奉獻,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工作幹勁,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均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其本人多次被街道評為 「先進站所工作者」「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 起源轉職 | 初心守護者:愛與勇氣, 交給我來守護吧!
    「天使啊天使……請聽聽我的心聲,請幫幫我吧。」然而,什麼也沒發生。但是映入他眼帘的,卻是樹叢中如同黑洞般的時空裂隙……守護初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有人卻能衝破時間的重重障礙,在初心中獲得蛻變。初心這個詞很有意思,它原本的含義裡是指新手,但是我們又能從其中讀出最初的心願的意味。在我們看來,初心之道就是堅守初心,守護最初的愛與感動。在原版RO端遊中,超級初心者有一個關於「爆氣」的小彩蛋,具體的不多解釋了,它的文字內容是這樣的:「天使~您有聽到我的聲音嗎?我是超級初心者喲~幫幫我吧~」這句話是在祈求天使的幫助,祈求天使能夠讓他們去守護他們想要守護的東西。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五味」扶貧路丨荔波縣甲良鎮堯並村駐村...
    我拿著電話,心情沉重,身為家中的獨子卻不敢向母親承諾一個歸期。即使我思念成疾,卻只能堅定地值守在扶貧陣地,全力幹好了手中的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安心回家見父母。  哪裡有群眾的呼聲我便立刻往哪走,只要是利民之事我便銘記於心。扶貧之路處處充滿激情。酸,是當我用心付出卻不被理解時的味道。在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問題,但群眾的不信任和不理解是最為傷心傷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