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他原定少將,很多戰友強烈抗議,改為中將

2020-12-22 歷史客棧

1955年我軍第一次大授銜,留下了很多故事,有的人覺得軍銜過低大鬧一場,也有的人高風亮節主動讓銜,還有的人被特意提升了軍銜。

梁從學就是後面這個例子,本來按他當時的職務,應該授予少將軍銜,但這讓他的戰友們強烈不滿,就連陳毅元帥都說:「梁從學同志身經百戰,勞苦功高,應該評中將。」

所以,梁從學最後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縱觀梁從學的軍旅生涯,其實一直都充滿了曲折,同時也見證了他不屈的精神。

梁從學1903年出生於安徽省六安縣,因家境貧寒,梁從學從小就給地主家放牛,後來又種過田、學過釀酒、做過掛麵,但都只能勉強餬口,生活非常艱難。

1929年,皖西地區成立了蘇維埃農民協會,梁從學就加入了其中,還參加了赤衛隊,並在第二年被選拔進入紅軍部隊,成為一名正式的紅軍戰士。

1932年,梁從學因為作戰勇猛,被升為副連長,但很快又趕上了部隊合編,組織想讓他回地方工作,但梁從學不想離開前線,就強烈要求留下,哪怕是做一個普通戰士。

重新成為戰士的梁從學毫無怨言,每逢出戰必勇往直前,隨著戰鬥次數的增加,晉升也隨之而來,短短的一年時間,梁從學就坐到了營長的位置。

而且,恰逢梁從學的師長劉德利不幸在戰鬥中犧牲,梁從學又直接從營長破格提拔為師長,在當時被傳為了一段佳話。

然而,不久之後,梁從學遭到了他人誣陷,雖然沒有證據,但他還是被貶為苦工。

當時,敵軍對我軍發起了圍剿,我軍形勢很嚴峻,梁從學手裡沒有武器,就抄起扁擔殺入了敵陣,宛如神兵天降一般擊退了敵軍,他也在此戰中又一次負傷。

戰後,紅25軍政委吳煥先親自來看望他,不久後他就被提拔為副團長。

梁從學所屬的團並不是主力部隊,戰鬥力有限,但梁從學上任之後,立刻開始整頓軍力,不斷對敵人發起偷襲,繳獲來的物資全部用於提升部隊實力,短短3個月之後,這個團已經變成了主力團,他也被晉升為團長。

有了更大的指揮權後,梁從學也開始大展拳腳,桃花山一戰,全殲國民黨獨5旅;王園一戰,繳獲步槍500條;木子店狙擊戰,又殲敵200人,還擊斃了一個團長……

梁從學打仗講究身先士卒,因此也經常受傷,1936年,他在一次遭遇戰中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幾乎失去了行動能力,只能忍痛爬進一個茅草叢裡躲藏起來,所幸被一個老奶奶所救。

身體稍有好轉之後,梁從學一瘸一拐地找到了遊擊隊,當時,敵人的進攻還沒有結束,梁從學無法戰鬥,就和幾個重傷員在一個山洞裡躲了34個晝夜。直到梁從學傷愈,他才離開山洞,在當地又拉起了一支遊擊隊。

在抗戰時期,梁從學擔任過新四軍第2師第4旅旅長,參加過定遠大橋集、泗陽陳道口、全椒周家崗等數十次戰鬥,立功無數。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梁從學又擔任過淮南軍區副司令、江淮軍區副司令、皖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參加過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等重大戰役,尤其是在圍殲黃百韜兵團中立下了大功。

建國後,梁從學已經是皖北軍區司令,但由於他多年來出生入死,身體積累了太多傷病,甚至右眼底內還留存著一塊彈片,在一次開會時,梁從學突然暈倒,經搶救才脫離了危險。

從那之後,梁從學就提出了離職休養,所以到了1955年授銜時,被初定為少將。但是,因梁從學確實勞苦功高,在大家的強烈要求下,最後被授予開國中將,並獲得了三枚一級勳章。

1957年8月,梁從學被調任江蘇軍區副司令,但因為身體實在受不了,經過他的多次申請,於1964年被批准離職休養。

1973年4月7日,梁從學將軍病逝,享年70歲。

在梁從學將軍的追悼會上,他的老戰友、開國中將吳華奪為他送上了一首詩:

農民暴動當紅軍,捨生忘死戰一生。

能上能下胸如海,戎馬一生欲何求。

方山遠望金牛山,大橋飄香萬古留。

寫成青史漫悠悠,奮起旌旗是英雄。

相關焦點

  • 李雲龍嫌軍銜低,他的老戰友才真委屈,堂堂縱隊司令員授少將
    新中國成立,1955年授銜時,作為386旅主力團團長的李雲龍被授予少將軍銜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李雲龍是以王近山為原型的,在1955年授銜時,王近山被授予的是中將軍銜而丁偉的原型則是四野的鐘偉,在1955年授銜時,只被授予少將軍銜。消息一出,鍾偉心中有些不快,很多戰友、部下也為他鳴不平,那麼鍾偉到底有何資歷和功勞,讓很多人認為他授少將軍銜是低了呢?
  • 他和開國元帥重名,是第一任文化部長,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
    他和開國元帥重名,是第一任文化部長,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文/號外歷史之澤宏 圖/網絡眾所周知,在1955
  • 五五授銜時,有哪兩對翁婿同獲少將以上軍銜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軍首次對全體有軍職的軍隊幹部進行授銜,史稱「五五授銜」。其中,獲得少將以上軍銜的有: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中將17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少將806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獲得少將以上軍銜者可以說是人民軍隊最傑出的優秀將領。
  • 1955年授銜,他揚言:要把勳章掛狗尾巴上,後來如何了
    丁偉的原型可能就是鍾偉將軍,而且這位將軍的脾氣非常火爆,甚至在現實中演繹了在1955年授銜時,對評銜的不滿,甚至還揚言要將勳章掛在狗尾巴上。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脾氣火爆的鐘偉將軍據記載,鍾偉將軍出生於1911年的湖南平江,也是在那個特殊年份裡出生的革命新人。
  • 1955年授銜時,上級領導特批2位開國將軍晉升一級,他們做了什麼
    在1955年授銜時,由於各個軍銜人數的限制,因此很多有功的將軍的軍銜都是由高入低,這也使得軍銜評定出來以後引得很多將軍情緒的不滿。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部分將軍的軍銜是由高入低外,還有少部分人獲得了晉升,其中上級首長就特批了兩位開國將軍晉升,他們是誰?他們又做了什麼?
  • 連長救下通訊員,25年後大授銜,連長是大校,通訊員卻成開國中將
    導讀:1955年,我軍第一次舉行授銜儀式,其中將軍銜共有四級,從上到下分別是: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按道理來說上將軍銜比中將要高,不過在軍隊中除了級別之外,還最講資歷。在授銜結束後,以陳錫聯、洪學智為首的幾位開國上將,來到了詹才芳中將面前,不僅稱呼他為:「老首長」,還向其敬禮。
  • 55年授銜時,他是唯一外籍將軍,擬授中將,最後定為正軍級少將
    55年授銜時,他是唯一外籍將軍,擬授中將,最後定為正軍級少將在55年首次授銜的一千多名將軍當中,只有一位外籍人,這位在中國名叫洪水的將軍,兼有越南人民軍少將銜,是世界上少有的兩國將軍之一。首長在評價他時說,「洪水的性格是透明、執著的,這樣的幹部使用得好,是馳騁千裡的駿馬,否則就是愛尥蹶子的馬。」這段話,最好的概括了他光輝而又曲折的戰鬥的一生。
  • 周衛國如果到了1955年授銜,會是什麼軍銜?
    周文本是一個富家子弟,曾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後來成為黃埔軍校第九期學員,並以全校最優的成績畢業,他雖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但心中卻不乏熱血,在進入軍校前,周文為了保護自己的初戀,舉槍殺了一名日本人,於是改名為周衛國,寓意保家衛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1955年授銜時,這三人對自己軍銜最為不滿,三個鬧得最兇的是誰?
    所以,1955年授予軍銜時,這三個鬧得最兇的人,最後到底是哪一個?首先是王必成中將。王必成將軍1929年參加了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反圍剿鬥爭和長徵等活動,在紅軍中擔任了高級師職務。王必成在解放戰爭期間擔任旅長、司令員等職務,還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渡江戰役等著名戰役。
  • 1955年授銜時,這三個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後來怎麼樣了?
    1955年授銜時,這三個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後來怎麼樣了?脾氣和本事古往今來,人本事大往往脾氣也大,他們是能人和怪人的混合物。雖然令人不快,但關鍵時刻還得靠他解決問題,只要不過分,只能讓他三分,忍他五分。
  • 他兩授銜,一次少將、一次上將,曾任海軍政委,最出彩抗戰老兵!
    他是抗戰時入黨,參加革命進步最快的將領,1955年授少將軍銜(這時,大多數抗戰入伍的高級幹部才是上校、大校)。他打破了我軍授銜時,原則要求只有參加過紅軍幹部才授將星的慣例,他是抗戰時參加革命那些成長為我軍高級將領的佼佼者。
  • 開國少將僅剩7人,分別是誰?哪一年授銜?離休前什麼職務?
    開國少將僅剩7人,分別是誰?哪一年授銜?離休前什麼職務?言及開國將軍,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僅剩4人。隨著開國少將詹大南的去世,這一數字變成了3人。因而,網絡上就出現了開國少將僅剩3人的說法。其實,這一說法是不準確的。
  • 八路軍一個警備旅,1955年授銜:政委和副旅長中將,旅長大校
    到建國後,從這支部隊走出的很多將領,都成了開國將軍,例如首任政委曠伏兆是開國中將,副旅長韓偉是中將,政治部主任龍福才是少將,可曾經的旅長、軍分區司令員王長江的軍銜只是大校。 從軍校畢業後,他進入軍隊擔任營長,並率部參加了著名的長城抗戰,由於戰場作戰英雄,指揮出色,他還得到了南京政府的嘉獎。 七七事變後,王長江所在的部隊被改編為河北民軍,表面上是抗日部隊,但暗地裡經常與八路軍發生摩擦。作為一名愛國軍人,王長江非常厭惡內戰,所以在1938年,他帶領三個團的兵力毅然決然的發動起義,脫離反動派的軍隊,加入了八路軍。
  • 1955年授銜儀式都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授銜時42歲。 文武兼備--上將宋時輪 湖南醴陵人。新中國開國上將。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教育家。
  • 1614位開國將帥又少1人,104歲開國少將楊思祿今日逝世
    記:1955年授銜的1614位開國將帥中,目前僅存少將9位人物速讀:楊思祿早年照片2005年,時的楊思祿少將楊思祿少將近照楊思祿1961年,楊思祿晉升少將軍銜。也是這一年,任軍長的他帶領高炮部隊擊落一架敵機。從「小紅軍」到「飛將軍」,總有一種力量如影隨形,那就是長徵精神,映照今日。
  • 55年授銜儀式前,段蘇權將軍扯掉少將肩章:這玩意兒我不戴了
    但是誰能想到,此事卻成了他在55年授銜時的一大障礙。段蘇權敢於說真話,但是他的這個行為也讓他得罪了人,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1953年審幹時,他當年在黔東掉隊的事就成了「歷史遺留問題」,對這個問題的調查進行了3年,仍遲遲沒有結論,以至於1955年授銜之時,組織決定對他「暫授少將」。
  • 1955年授予了1048個開國將帥,如今只有4位少將尚存,他們都是誰?
    簡介:1955年中國首次實行軍銜制,根據解放軍軍官的功勞分別授予將銜,而這一次授銜是公認的含金量最高的一次授銜。當時一共授予了10名元帥、10名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798名少將,共計1048個開國將帥。如今已經過去65年了,好多將星都已經隕落,只剩下4位少將尚存。這四位少將都是誰?他們都有什麼故事?
  • 中國最年輕現役上將中將少將紀錄一一刷新
    今年「八一」建軍節的軍銜晉升中,中國最年輕現役上將、中將、少將記錄一一刷新。 據微信號「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8月4日刊文梳理,目前,最年輕的現役上將是1958年出生的乙曉光,最年輕的現役中將,是出生於1964年的陸軍參謀長劉振立,而此次陸軍晉銜,出生於1970年12月的38軍副軍長蘇榮成為少將,但他或許是「最年輕之一」。
  • 1955年的授銜中,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第一名分別都是誰?
    ——卡爾·貝克 在1955年的授銜中,朱德元帥名列十大元帥第一位。朱老總出身於滇軍系統,在滇軍中做過旅長、昆明警備司令員等職務,在滇軍中參加過護國戰爭、護法戰爭、蒙自剿匪等滇系軍閥的一系列戰事。後來,為了追尋革命理想,朱老總離開滇軍,併入了黨,在組織的安排下。先後前往德國、蘇聯留學深造,歸國後在南昌擔任公安局長,並訓練出了軍官教育團,成為南昌起義的領導人之一。
  • 說說孫毅中將
    提起開國中將孫毅,人們最初想到的總是他的鬍子,孫毅將軍因留有高爾基式的鬍子,人稱「鬍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