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族黨去信川普,乞求美國制裁中國? |獨家

2022-01-03 獨家

中美貿易的戰火不斷升級,日前,有一香港人的身影高調出現在了為美國搖旗助威的隊伍中,甚至為川普「獻計獻策」,他就是周前受邀在香港外國記者會午餐會上演講,公開播「獨」的陳浩天。週六(18日),陳浩天以香港民族黨的名義去信美國總統川普,要求撤銷香港及中國世貿成員身份。

陳浩天

眾所周知,陳浩天是主張「港獨」的香港民族黨的召集人,保安局早前以該黨危害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其繼續運作,並批准該黨延至9月4日提交書面申述。決定頒布後,立即出現外國勢力幹預此事,先有英國外交部對事件表示關注,其後美國駐港領事館亦表示將關注香港的集會及結社等自由。

 

陳浩天本人亦未有所收斂,先是在外國記者會演講,揚言要英美介入香港事務雲雲。隨後去信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國審視《美國—香港政策法》(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廢除香港獨特經濟地位,以及撤銷香港及中國世貿成員身份。

此封信於香港民族黨臉書專頁上公開,信中指,香港已無自主可言,如今港府只是中國政府的傀儡(puppet),認為香港在世貿中獲得一席位,等同於中國政府額外得一席及投票權。信中又指該黨很高興見到美國對中國實施關稅貿易戰。

 

翌日(19日)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復指,作為世貿創始成員之一,香港一直恪守世貿協議的承諾和規則,並堅守與各成員維持多邊貿易制度,反對任何不符合世貿協議的貿易限制措施。

 

局方強調, 香港以《基本法》賦予的獨特地位,成為國際經濟、貿易、財經中心,成績有目共睹,亦得來不易。任何人、團體倡議任何舉措,目的在損害香港的經貿、財經以至整體利益,均應受到譴責。 

 

「若真如陳浩天所言,後果將十分嚴重,如果香港與國家對著幹,香港會斷水斷糧,將來不知如何生存。」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認為,陳浩天鼓吹「港獨」、聲稱香港要民主就要「獨立」,但對方根本沒有深思熟慮,沒有顧及香港的安危。

 

陳健波

陳健波表示,民主重要,但民生更重要,如果用「港獨」換取所謂的民主,其實一定會令香港生靈塗炭。「現在陳浩天想靠口洗香港人的腦,他自己可能會有得益,但最終一定會害死香港人,希望他不要再不斷測試中央的底線,否則結果只會令中央對香港愈收愈緊,對香港絕不是好事。」

 

在香港《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眼裡,陳浩天是一個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將香港700萬人的生計斬斷,將香港人的幸福推上絕境的「政棍」。「你要斷700萬香港人的生計,所以,你不是香港人。你又要求香港獨立,所以,你又不是中國人。」石鏡泉認為,陳浩天既不是中國人又不是香港人,最後的結論是「陳浩天不是人」。

 

如果真如陳浩天所願,這場貿易戰對香港又能有什麼好處?香港如今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市民安穩的生活,是經過多年努力得來的結果。陳浩天口口聲聲說為了香港,卻不惜把香港人當作犧牲品。口口聲聲為了所謂的「民主」,卻不顧香港的民生。在中美貿易戰這面照妖鏡下,陳浩天和那些希望中國戰敗的、為美國搖旗吶喊的人一樣,將自己的「奴才相」暴露得淋灕盡致。

 

中美貿易戰漸趨緊張,正如資深評論員周八駿所言:香港成為「磨心」的「痛苦」必定加劇,而能夠發揮「溝通」作用的空間必定急劇收縮。而在這種現實情況下,香港更需要嚴守的應該是「一國兩制」的底線。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零傳媒《獨家》微信賬號發佈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相關焦點

  • 中國內地移民破千萬全球第三!去美國最多 移民香港有咁多
    報告指出,除遷往香港的227.23萬人及遷往澳門的29.76萬人外,2019年大陸輸出移民前20大目的地以美國為首,有288.92萬人,其次是日本的78.48萬人及加拿大的69.15萬人。另外,中國到海外升學的留學生逐年增加,以美國為例,2018/2019學年在美中國留學生數量達369,548人,佔國際學生總數33.7% ,是最大國際留學生生源國。
  • 前港英高官:英美或許會「救香港」,像豬也可能會飛一樣……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面對香港街頭一些極端分子跑去英國大使館乃至美國大使館門前,「奴顏婢膝」地乞求英美兩國政府「收留」的場景
  • 力促香港廿三條立法 獨家專訪何君堯:港獨一定無好下場
    「香港現在年輕人的腦筋被荼毒,如果我們不及時去做的話會繼續殘害下一代」坊間存在一些擔心,國安法通過後,對香港的經濟或者帶來一些衝擊。何君堯指出,打擊「香港經濟」並非法規帶來的因素,而是某些充滿敵意的勢力不懷好意。「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們因為他們說要制裁香港,打擊香港金融地位,我相信我們不需要擔心。
  • 2019年2月23日(周六)早安香港
    7.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正與內地探討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辦香港課程的學校,予港人子女入讀。8.保安局局長李家超重申,「香港民族黨」由頒令禁止運作起,已是非法組織。10.美國總統川普會見劉鶴,相信中美貿易談判很大機會達成協議,會談延長兩日。11.川普對華為的態度突然「轉鴿」,呼籲美國電訊業加快發展5G,透過競爭贏得勝利。
  • 閻連科獲紅樓夢獎奇緣 獨家
    ,這次來香港適逢頒獎給他。他要結婚,「是父親的生命給我命定的事情」,於是他要去開封,見他女友說,「請你和我結婚。我年內必須結婚,這是命運安排。如果你不答應結婚,我們就各奔東西,只是路人在途中一次相遇」。她騎自行車趕來,在一條胡同相見。她在電瓶車廠上班,是車工,身穿灰藍色工裝。他說了父親病情,說了為了父親他必須結婚的想法和安排。他倆中間隔著她那輛自行車,看不出她臉上有什麼驚訝和不安。
  • 香港的英文水平在變差嗎?
    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香港的中英文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呢?我們來看看以下這篇政府新聞稿:特區政府對美國所謂制裁極度憤怒2021年1月16日對於美國向六名中國和特區政府官員實施所謂「制裁」,特區政府表示極度憤怒,批評有關行徑荒唐和卑劣無恥,會全面支持中央政府採取任何合適的反制措施。
  • 這幾部老香港的經典漫畫,才是你的回憶⋯⋯
    11日晚,「香港漫畫第一人」阿蟲,於美國洛杉磯家中因突發性的心臟衰竭而離世,享年85歲。
  • 亂港分子大年初一唱衰香港,乞求外國「制裁中國」
    、前「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大年初一(12日)在社交平臺發文,繼續唱衰香港。其中許智峰還宣稱最近與各國不同的議員及官員、幕僚、研究員等網上會面,要求儘快制裁中國及在經濟上孤立中國。香港「東網」報導截圖據「東網」報導,許智峰12日在臉書發文,宣稱與各國不同人士在網上會面,已經與英國兩黨的國會議員,包括部長級的官員等人會面,他聲稱會談內容離不開「要求儘快制裁中國」「討論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籤證細節」等。
  • 貿易戰對中國有利的六個原因 炎黃子孫同仇敵慨撐國家!
    筆者:林芸生美國總統川普出爾反爾,中美貿易戰如無意外將於明天7月6日開打。
  • 臺灣要搞一場「去華僑化」風暴? 獨家
    但最近臺灣部分政治人物提出的「臺僑取代華僑」主張,引發一場「去華僑化」風暴。華僑遍布全球,背景各自不同,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廣東籍人數最多,近年來越來越多臺僑也移居美加。同時林昶佐也質疑這些「華僑」,有可能這次申請臺灣的資源,下次再申請中國大陸的補助, 若再加上他們旅居本國的福利,這種人等於享用了三地的納稅錢,實在荒謬。
  • 黃臺仰梁天琦密晤美國領事館人員 細節曝光
    在事件鬧大後,黃才承認該有關的外籍人士確為美國駐港領事館職員,對方是希望了解他們的「本土理念」,「同唔同界別嘅人交流好正常,.除咗『中國』,咩人都會見。」黃稱拒絕內地500萬元「收買」  既「光明正大」,何必鬼祟回應?華發網近日發佈一封由「神秘讀者」提供的電子郵件,其中大爆黃臺仰和梁天琦密會美駐港領館官員的「內幕」。
  • 韓國瑜今結束訪美行程,英文「金句」餘音未了 |獨家
    自稱為「賣菜郎」的韓國瑜抵達美國後,接連在哈佛大學及斯坦福大學發表英文演說,接地氣的「韓式風格」及「韓式幽默」到了西方會如何,「韓式金句」如何翻成英文,都成為了眾人好奇的關注點。韓國瑜作為東吳大學英文系的畢業生,英文演講自然難不倒他,他曾在2018年宣誓就職期間專門用英文致辭。韓國瑜訪港時,還稱會向香港借鏡,推動雙語教育。
  • 2019香港室內設計師協會年度盛典(年會)
    出席2019年會的嘉賓分別有(排名不分先後):英國特許建築工程師學會 主席  Ivan chan美國環球影城總設計師 Chris Stapleton 香港室內設計師協會(中國區香港室內設計師協會(中國區)執行秘書長 Mike Chan 陳智香港室內設計師協會委員任清泉、黎耀輝、袁鵬鵬、林志輝、楊彥、鄭濟民、謝財江、李志豪、葉惠民、遊濱綺、楊志偉、潘旭強
  • 多國人士批評美方將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簽署成法
    >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近日,美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將美國國會通過的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簽署成法。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巴利•拉姆•迪帕克說,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美國政客受政治利益驅動,以「民主」「人權」等藉口幹涉中國內政,將涉港法案簽署成法,慫恿反華勢力,威脅中國國家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必然遭到中方反制。
  • 中國旗袍會香港總會簡介
    中國旗袍會領軍人物汪泉一位充滿大愛的僑領,一位充滿智慧的企業家、慈善家、一生追求心中的真理。中國旗袍會香港總會是一個旗袍資源整合平臺,打造國際性的旗袍文化與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結合的社會組織;它將成為國際旗袍文化發展的風向標;海內外旗袍文化交流的視窗;旗袍非物質遺產的研究基地;旗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地。
  • 蔡偉傑《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蒙古時代以降的內亞與中國》出版
    ,引介多種新近學術觀點──主要為日本的「東洋史」和美國的「新清史」,探討自蒙古時代以來的騎馬遊牧文明如何影響和支配歐亞大陸(包括中國)的歷史,並梳理相關學術脈絡及爭議,呈現世界史視野下內亞與中國的歷史整體性,為讀者提供更加開闊及多元的視野。
  • 登上《時代周刊》的香港印尼女傭
    今年4月美國《時代》雜誌的百大人物榜上,有我們熟識的習大大、馬雲和香港黃之峰。然而,也有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印尼女傭。
  • 「中國好聲音」冠軍李琦獻唱第十一屆中美電影節主題曲
    應邀參加本屆電影節的「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全國總冠軍李琦將在中美電影節歡迎晚宴及開幕式上精彩獻唱由他原創的第十一屆中美電影節主題曲《就這樣長大了》,為活動造勢,也祝福中美電影節茁壯成長。此次受邀參加第十一屆中美電影節,李琦滿懷期待:「很榮幸主辦方給了我一個機會,能夠牽起中美雙方電影藝術文化交流的橋梁。」李琦表示,自己對於洛杉磯有著特殊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