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音樂周刊 麥浚龍有錢任性,為港樂充值續命

2021-02-19 每日豆瓣


本周,香港藝人麥浚龍的概念大碟《Evil is a point of view》終於完整「問世」,不差錢的麥公子再次給港樂充值續命,不僅請來了香港兩大詞人周耀輝、林夕共同為專輯填詞,更有陳珊妮、許哲珮的編曲,盧凱彤、薛凱琪的伴唱……企劃出華語樂壇不多見的高質量「概念大碟」,將所有元素匯集於一段關於不平凡的愛情故事。 

「失蹤人口」+「拖延症晚期患者」 Frank Ocean 帶來了預告了一年多之久的新專輯《Blonde》,在發布了視覺專輯《Endless》兩天之後, 法海這張早前定名為「Boys Don't Cry」的唱片立即空降佔領了豆瓣音樂歐美新碟榜第一名的位置,評分高達8.4分。

臺灣音樂才子韋禮安和出道已經15年的S.H.E組合也分別帶來了新作品,都說歌迷是歌手的衣食父母,忠實的歌迷用評論和打分表達出了什麼是真正的「愛之深責之切」。

本周末,五月天在鳥巢舉行三場「Just Rock It」演唱會,打破他們自己的記錄;長陽音樂節也帶給樂迷也許是今年夏天最後一場音樂狂歡!

本周的豆瓣FM推薦歌單,你將會聽到痛仰樂隊繼兩年前發布的專輯《原愛無憂》之後的最新作品、「綿羊」Ellie Goulding獻唱電影《BJ單身日記3:BJ的孩子》主題曲、老牌另類搖滾樂隊「安慰劑」Placebo為今年成立20周年特別推出的新歌《Jesus』 Son》……


《Evil is a point of view》麥浚龍

豆瓣評分:7.8

推薦:從小到大,書本教「做人必須要有愛」,卻沒有一本書教人「應怎樣去愛」,因為愛是要親身經歷。當愛遇到愛,為何會被懲罰?這是一件十分無奈的事。愛很簡單,複雜的往往是人性。 《Evil is a point of view》是一個大愛懲罰小愛、離經叛道的愛情故事。

雖然我始終不看好他的唱功,但他的企劃一直都是港樂裡做得最出色的,永遠不要評價港樂的音樂性,因為大多數港樂在音樂風格上的確沒有什麼新意。所以在聽來聽去都是一個調調的前提下,詞作中散發出的人文情懷便顯得尤為關鍵。 

—— 1806


《Blonde》Frank Ocean 

豆瓣評分:8.3

推薦:頂著惡意營銷、鴿子之王的高帽子,冒著各界的槍林彈雨,楞是瀟灑地完成了一張自私又灑脫的專輯。不得不說,這張專輯的實驗性和個人性之信息量相當大,有些地方在不知前提的情況下會顯得乏味,但在下一秒這個傢伙總能讓他的靈氣讓你服服帖帖,加上還有張視覺專輯,多少還是原諒他的一而再再而三拖延吧;9.0分 —— 五擺五折

由於這張唱片的性質,如果所有人都保持絕對誠實的話,我想應該只有Francis一人有理由打五星。作為旁人,我不可能假裝我能夠意會他的每一個細微的意圖。如果有人宣稱自己讀懂了聖經,上帝也一定會發笑吧。既然Francis很果斷地把大量隱喻背景留給了自己,我也只能承認這張唱片帶給我的藝術享受的有限。這是藝術表達在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進行零和博弈的無奈結果。我只採我看到的花。 

—— Lance的樂評《銀河車旅》


《永遠都在》S.H.E

豆瓣評分:5.5

推薦:我不管什麼電音不電音的,反正到了後面我是哭慘了。從剛出道時的青澀到如今的成熟,時光的印記在她們身上只是滿滿的正能量。慶幸自己關注她們這麼久,讓自己在困頓、不如意、無聊、孤獨時總有人陪伴、填滿怯懦空虛的內心、跨越一道道難關。任時光如何變幻、我自當和她們一樣,把平凡人生過得不平凡。 —— Angela


《硬戳》韋禮安

豆瓣評分:6.1

推薦:華語創作才子的原罪就是要去不斷的嘗試,上張專輯的改變也許讓福茂唱片看到了能夠打造出「天王」的可能,無奈也許韋禮安只適合做一塊簡單的璞玉。電子和歌劇這些元素只會徒增尷尬,更不談爛俗芭樂,各種影響專輯聽感完整性的插曲廣告曲的「硬戳」直奔主題。但堅守下來的幾首根源作品還略算保值。—— Baben


《火鍋英雄 電影原聲帶》彭飛 / 趙英俊

豆瓣評分:7.3

推薦:火鍋英雄是楊慶導演的作品,電影配樂由第二十六屆臺灣金曲獎演奏類最佳作曲人-彭飛,和中國最炙手可熱的電影歌曲作者-趙英俊合作完成。這部充滿激情與意外驚喜的電影原聲所涉獵的音樂風格非常廣泛,我們能從中找到古典音樂,東歐風格的圓舞曲,到搖滾樂與交響樂的跨界,甚至一些迷幻電子樂的影子,為整部電影的視覺表達進行了出色的鋪陳與配合,其中不乏點睛之筆。


《你不是一個人》梁詠琪

豆瓣評分:7.4

推薦:『BeSIDE Me』專輯第二波主打歌一樣是國粵雙版本,分別是《你不是一個人》(國語)、《紅棉路上》(粵語)。這首歌的起源是前一陣子香港有許多學生自殺的案件,也有一些社會不安穩的事件發生,所以Gigi想要做一首能夠溫暖而鼓勵這個社會所有人的歌曲,而」陪伴」的概念也一直從專輯名稱貫穿到歌曲當中。


《13 jours au Japon ~2O2O日本の夏~》

椎名林檎

豆瓣評分:8.7

推薦:《13 jours au Japon ~2O2O日本の夏~》是法國唱作人Pierre Barouh成立的獨立廠牌「SARAVAH」50周年紀念發表合輯《SARAVAH的50年》的收錄曲之一,本曲致敬了法國流行樂史上的名曲《白色的戀人們》並加以法語和日語進行演唱。


《我們快樂地向前走》蘇慧倫

豆瓣評分:7.4

推薦:蘇慧倫十年後終於復出,2016最新單曲,我們快樂地向前走,ciacia 何欣穗詞/曲/製作,新手媽媽間的心有靈犀。


《Brave Enough》 Lindsey Stirling 

豆瓣評分:7.5

推薦:古典跨界小提琴精靈Lindsey Stirling全新專輯,合作歌手包括Christina Perri , ZZ Ward等音樂人。


《Still Falling for You》Ellie Goulding 

豆瓣評分:6.3

推薦:聲線獨特的英國女歌手Ellie Goulding帶來電影《BJ單身日記3:BJ的孩子》主題曲。


相關焦點

  • 麥浚龍這首刷爆港圈的新曲,為什麼要扯上黎明?
    從10月31號到今天,有一首歌燃爆了整個港樂圈。它就是麥浚龍+黎明的《忘記和記》。單從歌名上理解,似乎跟從前和記電訊廣告以及當初的廣告代言人黎明有關,所以立馬一幹公眾號即刻推了好多當年的和記廣告。但似乎又不是,因為這首歌10月21號推過麥浚龍本人獨唱的一個版本和一首MV.,並且麥浚龍本人在10月1號微博已經預告又有新曲。
  • 港樂2018:尚有溫柔可慰藉
    說法當然是妄斷和片面的,誠然黃金時代確實已是樂壇巔峰,港樂也很久未出天王天后,但2018年的港樂依然留下了許多好音樂——天王們紛紛回歸,天后們紛紛在港發片,組合方面亦是百花齊放。他們的作品,都沒有讓人小覷。
  • 麥浚龍《Nothing Lasts Forever 新曲+精選》·2010
    麥浚龍是香港樂壇的一朵奇葩,算是最年輕實現「概念自由」的歌手了。      從實體唱片的發行公司來看,麥浚龍的音樂軌跡大概分為兩個階段:環球時期和Silly Thing時期。前者在他的音樂生涯中佔比不大,好在為他留下了《耿耿於懷》這首「新時代」港樂金曲,不然許多人都會忘了他也曾是環球的人。
  • 港樂2018:叱吒依然,好歌伴你入眠
    他們都是2018年港樂的主力軍,用音樂為無數常聽港樂的青年編織了無數個美好的夢境。而叱吒雖然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影響力,但一場專屬於港樂的盛宴依舊在寒冬感動著無數人,歌手們都從中享受著被認可和喜愛的樂趣。張敬軒再開唱、黃子華收麥、吳雨霏晉升為人母並推出精選碟、盧凱彤跳樓自殺,《環球高歌陳百強》邀來環球眾星開唱、「明曲晚唱」在臺北和東京成功舉行、麥浚龍與謝安琪聯手打造年度故事大碟、劉德華在港連開20場巡演……細數2018的港樂,實際上還可以排出50首最值得聽的粵語歌——若只局限於叱吒十大,那你2018年錯過的港樂一定更不算少。
  • 港樂謝幕,誰還在聽粵語歌?
    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港樂沒有終點,起點卻很明確——據黃霑求學港大的博士論文所寫,粵語流行曲開始於1974年。那一年,無線電視臺出品了一部名為《啼笑因緣》的年代劇,隨著電視劇的熱播,由顧嘉輝作曲的同名主題曲也成了街頭巷尾競相傳唱的「流行歌」。這首歌,用美國流行的AABA曲式為後期港樂定了調。
  • 麥浚龍為什麼要扯上黎明?
    從10月31號到今天,有一首歌燃爆了整個港樂圈。它就是麥浚龍+黎明的《忘記和記》。單從歌名上理解,似乎跟從前和記電訊廣告以及當初的廣告代言人黎明有關,所以立馬一幹公眾號即刻推了好多當年的和記廣告。但似乎又不是,因為這首歌10月21號推過麥浚龍本人獨唱的一個版本和一首MV.
  • 夜半歌聲丨港樂之光,向死而生
    左起麥浚龍、林夕、周耀輝也做導演的麥浚龍將概念專輯作舞臺,主角一男一女由清朝年間的劊子手、雛妓轉世為和尚與尼姑。兩生兩世裡,二人在血腥與欲望裡掙扎,渴求清靜而不得,靠近愛情而為世俗不容,最終還是免不了一死。可怕的是,死不是最終的結果。輪迴還將繼續,看紅塵和慾念放過誰。
  • 喝烏鴉血、煉屍,豆瓣7.8的麥浚龍《殭屍》宛如港片安魂曲
    這部電影,正是豆瓣評分7.8,好於96%恐怖片的《殭屍》,該電影2013年在香港上映,本以為只是小眾之作卻引起了極大迴響,還獲得了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包括攝影、美術、視效、表演等9個重量獎項的提名。劇中的他面對飛黃騰達的同伴們顯得異常頹廢,他來到2442隻為結束自己的人生。誰知道,在瀕臨死亡的一瞬間,他被女鬼附體,其後又被道長阿友(陳友飾)撿回了一條命。
  • 聽一遍,念幾遍——港樂裡抓住心臟的歌
    用音樂來說,一個人好像越長大就越不容易掏空心肺地去單循一首歌。今天我要推薦的幾首歌,都多多少少走悲情向。推薦這些歌,並不是因為歌裡的那些經歷我都有,只是這首歌曲被不同時期的我單循過,幾年後時光轉回來,我也依舊會去單循這些歌。
  • 麥浚龍—董折和浦銘心的故事
    林夕說這話 除了和麥浚龍性格有關, 最重要的是...他有錢啊!想怎麼玩音樂,怎麼玩,流行音樂裡面玩出世, 玩佛教, 玩古詩詞, 玩意境, 光從歌名就可意會。  《金剛經》, 《櫻吹雪》, 《成魔之路》,《彳亍》,《弱水三千》,連專輯名都叫 《問世》,《無念》之類。之前在網抑雲上看到一個段子: 林夕:「我和雷頌德寫了首《大話西遊》裡的孫悟空。」
  • 港樂黃金時代落幕:你現在還唱粵語歌嗎?
    四大天王同臺,以及亂入的梁朝偉有人說港樂式微,轉折起於2000年前後:張學友和黎明宣布不再領取任何樂壇獎項,王菲為李亞鵬歸隱塵世,北上返京結婚生子,不再過問江湖世事;張國榮、梅豔芳陳奕迅和容祖兒等人雖然快速成長,也有了傳唱度頗高且足以傍身的作品,但其實力和影響力終究與天王級相去甚遠,更別提帶領港樂再上一個臺階。同樣被劉德華奉為歌神的陳奕迅,因為國民度高觀眾緣好,頂著無冕之王的名號混跡樂壇多年,可和許冠傑、張學友相比,他缺少的不僅是官方獎項的敲章認證。
  • 在「日本人養活了香港樂壇」霧霾下的港樂大師
    誕生了這幾位港樂大師1、雷頌德(Mark)在90年代中末,雷頌德已經在為郭富城,陳慧琳的新專輯當音樂監製,並包攬大部分詞曲,隨後還有給黎明當監製。,15年為其創作的《無條件》也是經典之作08年,《喜帖街》一曲把默默無聞的謝安琪搬到了大眾的視線,此歌也使謝安琪在港樂低迷的環境下,橫掃各大獎項很多人說,陳奕迅靠的是
  • 港樂 | 或許我並沒有「死」
    「用心聽音樂的人太少,也就沒人願意去做用心的音樂,然而我們卻故作清醒地感嘆道:』港樂已死。『死去的不是港樂,也不是華語音樂,而是聽者的心。」談起廣東人的童年記憶,絕對繞不開港樂,而這也少不了廣東老爸們的功勞。
  • 從輝煌跌至小眾:港樂依然有別樣顏色,但不再一枝獨秀
    劉德華、黎明、張學友、beyond、草蜢等人的珍貴合照在臺灣音樂席捲21世紀頭幾年、歐美音樂提升了一代人的聽覺品位、內地音樂也不甘示弱的近十年間,港樂確實地位尷尬。年輕人早已不滿足於形態單一、抒情慢歌為主的「粵語歌」,市場被更多元的音樂形態切割。
  • 樂評——麥浚龍&謝安琪《Epilogue》
    麥浚龍和謝安琪在11月份相當高產,兩個人
  • 文藝 | 麥浚龍 困獸 · 28 後來的故事
    歌名對仗工整麥浚龍對音樂作品的用心程度很高,從音樂的取名都非常講究:文藝 | 麥浚龍 勇悍 · 17 後的故事性與概念感撰稿 | 愉粵分享集圖片 | 網絡圖片音樂 | 網絡音樂審稿 | CC 港樂
  • 麥浚龍:我們的切爾諾貝爾的故事
    感謝關注冇界studio,一個想和你們分享音樂寶藏的公眾號。11月18號麥浚龍發布《殊途》後,宣布延續三年的關於浦銘心和董折的故事最終結束了。2018年,麥浚龍與謝安琪合作了《勇悍17》,在之後的幾年,他們接連推出了《困獸28》《暴烈34》《黑盒》等十幾首,把第一首歌的故事延續下去,成為一部音樂電影。
  • 專訪AGA江海迦:「港樂未死,要像相信愛情那樣相信它」
    「任何香港歌手都不是一個人在做音樂,我們都有義務把港樂做到全世界都知道,就像幾十年前那樣。」
  • 豆瓣音樂周刊 從伍佰的新專輯,聽見臺語音樂的另一種可能性
    「豆瓣音樂周刊」為你介紹近期最熱門的新音樂,最酷的音樂現場,推薦豆瓣FM中好聽的新歌。 新年伊始,臺灣搖滾老將 伍佰 & China Blue 帶來第三張全臺語創作專輯《釘子花》,廣受好評,為萎靡不振的華語樂壇帶來一股久違的清流;蘇打綠與林宥嘉分別發行現場專輯,隔空打擂;著名韓國女子組合 S.E.S.
  • 香港音樂真的糊了嗎?
    儘管靠著這種形式也讓港樂流行了起來,但其實在很多樂迷的心裡,看似繁榮的港樂,低迷無力,暗藏危機。直到2005年,香港樂壇新時代標誌性人物陳奕迅發行專輯《u87》。這是一張非情歌主題的專輯,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當年亞洲最值得購買的五張專輯之一。從此,「港樂只有苦情歌」的模式被打破,粵語歌的創作題材開始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