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有火,怎麼辦?

2020-12-23 範曉琳營養師

中醫講,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某些熱性的症狀,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候」。

天氣乾燥,容易引起「上火」,而中醫又將「上火」分為,肝火、心火、胃火、肺火和腎火,即為「五臟之火」。

五臟有「火」,百病叢生,一方降一火,對症去火,可事半功倍!

菊花茶

【肝火】

表 現: 晨起口乾口苦、易怒,目赤舌紅,

右臉痤瘡

中成藥: 丹梔逍遙丸,舒肝丸

茶 飲: 菊花茶

金銀花茶

胃火

表 現:燒心,口泛酸臭,牙齦腫痛

中成藥:黃連上清片

茶 飲:白蘿蔔汁、金銀花茶

雪梨汁

肺火

表 現:咽喉腫痛,乾咳痰稠,左臉痤瘡

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養陰清肺糖漿

茶 飲:雪梨汁,玄參桔梗茶

蓮心茶

心火

表 現:舌尖紅,心煩失眠,口舌生瘡

中成藥:牛黃清心丸、柏子養心丸

茶 飲:蓮心茶,竹葉茶

枸杞茶

腎火

表 現:手腳心熱,腰膝酸軟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

茶 飲:枸杞茶

相關焦點

  • 五臟老是上火怎麼辦?
    正所謂:五臟有火,百病叢生。出現上火症狀多因為人體內部陰陽平衡失調,造成五臟的陰虛或陽亢,從而出現內火旺盛的症狀。上火體質可由外界因素或自身體質等多種因素引起,如氣候乾燥、飲食過於肥甘厚味、情緒過於極端等問題引起。
  • 聽五音 調五臟
    生理學上,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這就是「五音療疾」的身心基礎。「百病生於氣」,這個「氣」不僅是情緒,五臟的髒氣也包含其中。根據每個人自身的身體結構不同,五臟在髒氣上的差異,配合不同的音樂,就可以使五音防病、養身。
  • 音樂療法——五臟配五音
    讓情緒興奮者聽平和憂傷的樂曲,是最常用的方法,還可以使樂曲與情緒同步,幫聽者宣洩過多的不良情緒,例如以如泣如訴的樂曲帶走悲傷、以快節奏的音樂發洩過度興奮的情緒。肝順需要木氣練達,這首曲子中屬於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剛好可以克制體內過多的木氣,同時曲中婉轉地配上了較為合適的屬於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養木氣,使之柔軟、順暢。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這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間,一來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氣,以免過多的肝氣演變成火,另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旺盛的陰氣來滋養肝,使之平衡、正常。
  • 中基基礎理論-五臟-筆記
    五臟主藏精氣,以藏為主,藏而不洩;六腑傳化水谷,傳化物而不藏。奇恆之腑,雖名為腑,但其功能卻有異於六腑,並有類似於五臟貯藏精氣的作用,具有似髒非髒、似腑非腑的特點。  藏象學說的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體現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整體性及五臟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兩個方面。
  • 七竅通五臟,從七竅變化可看五臟健康狀況
    — —洪應明 《菜根譚》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雪,才為火內栽蓮。——洪應明 《菜根譚》有一種愛被世人所讚頌,有一種愛可以讓人每時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溫熱這種愛就是母愛、母愛像火紅的太陽,母愛像黑夜裡的油燈,母愛像冬天裡的毛衣,母愛更像山間的溪水,一點一滴的細流匯成潺潺的溪流,一點一滴的關懷匯成濃濃的母愛。且提壺,花間竹下長引著鳳凰雛。《牡丹亭》雨過炊煙一縷斜。
  • 長期五味偏嗜 小心五臟「揭竿而起」
    中醫學認為,五味(酸、苦、甘、辛、鹹)源於天地之氣,五臟對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對五臟各有所歸。長期五味偏嗜,會引發五臟的「連鎖反應」,不利於健康;反之,五臟病變會影響舌的味覺功能,使人對五味的喜惡發生改變。
  • 一人之下經典片段1:羅天大醮講人體五臟、天地五行與《西遊記》
    #一人之下#《一人之下》作者米二,不止一次強調他對《西遊記》這部奇書的喜愛,也把《西遊記》中許多有深意的內容寫入自己的作品中。比如羅天大醮篇借張楚嵐之口說出五行與西遊的關係,頗為有趣。這也是近年流行的對西遊再解讀的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
  • 五臟與情志慢慢看
    肝、心、脾、肺、腎,這五臟,以屬性來講分別是木、火、土、金、水,我們說五臟跟六腑不一樣的地方,是五臟藏精、五臟藏神,這是五臟有而六腑沒有的。髒者「藏」也,肝臟裡面所藏的某種精神能量,我們稱之為「魂」,而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人類的五種精神能量是和五臟共鳴的。
  • 五官對應五臟,滋養五臟,要注意舌、目、口、鼻、耳的哪些信號?
    人長得好不好看,一方面是父母遺傳的因素,一方面則是和五臟的變化有關係。有句話叫做「你的五臟是啥樣,長相就是什麼樣」,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五臟健康的人,五官長得會比較好看,舌頭、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各方面會很勻稱、乾淨。反之,五臟不好了,這些地方會開始「變醜」,透露出信號。
  • 秋季轉涼,肺在五臟中屬水,最容易受火的影響,氣候乾燥注意去火
    牙齦發炎疼另外秋季乾咳,從這個原理上分析,是因為肺在五臟中屬水,最容易受火的影響,火多而肺燥,所以會引起 乾咳。這個時候大家不要忙著吃消炎藥等,可以吃一些清去火清熱解毒藥。
  • 七情與五臟的關係
    同樣,人的情緒、情感變化也是有利又有弊。但是在正常的情況下,七情活動能夠協調機體的生理功能,不會引起疾病。人都有七情六慾,情志活動是人類正常的生理現象,是人對體內刺激和外界刺激的保護反應,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黃帝內經》認為人有喜、思、悲、怒等精神情志活動,這是五臟功能的提現。情志與五臟的關係: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腎主恐。
  • 五臟都喜歡什麼音樂?看完你會學到很多知識
    比如,古代宮廷就配備有樂隊歌者,除了娛樂的作用,就是為了舒神靜性、頤養身心。傳統醫學認為,音樂療疾源於五行音樂療法。根據陰陽五行學說,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五臟的肝、心、脾、肺、腎,五音階的角、徵、宮、商、羽,從而把五行、五臟、五音相配,用於音樂治療,這是《黃帝內經》提出「五音療疾」的基礎,也是古代先哲提出「樂與人和」「五音對五臟」 思想的臨床實踐。
  • 當令時節,兒童滋陰潤燥、補養五臟的美食!
    養好五臟,助揚氣採,來年春長高。一、蓮藕板慄湯材料:蓮藕200克,板慄8隻,核桃5隻,龍眼5隻,百合10克,姜3片實踐:1、用刀切慄殼,將慄殼與果皮一起放入冷水中煮開。煮沸後放入預先準備好的冷水中,熱脹冷縮後即可剝落。2、桂圓殼幹,蓮藕洗淨,斜切成小塊。
  • 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做好這4補!
    在中醫的理論中,人的五官是人體五臟的反射區,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言: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意思就是說,五官的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內五臟的健康情況。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方為健康!
  • 五行音樂對五臟的療愈
    在我國古代士大夫階層,「琴棋書畫」四大養生術中,「琴」排第一位,這說明在修身養性方面,音樂最有能量。中醫所用「藥」大多為草藥,而藥字的繁體字是音樂的」樂(樂)「字加」艹「字,即」藥「,這也直接表明了:音樂(樂)是大藥(藥)。人體有磁場,音樂有能量。
  •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不藏精、五臟溫病!
    可能有很多人問,既然是寒邪咋能和溫熱有關係,其實這兩者是有直接關係的。先看冬傷於寒,春必溫病的概念。從字面意思來看,冬天由於沒有做好防護,讓自己感受了寒邪,這個時候沒有發病,這個寒邪潛伏了下來,等到了春天陽氣開始升發外引的時候就會出現發熱,或者一些外因的誘發,人身的陽氣就化熱了,出現一些溫熱的現象。後面會講五臟出現的熱有什麼表現。
  • 思考人體的元神、三魂七魄、五臟形神之迷
    內經圖和修真圖,總結了幾千年來,人類元神三魂七魄五臟形神與宇宙的相互關係作用下,天人合一。是古人留給我們不可多得的珍華。人體的元神和三魂七魄,好像一看到這些,就感覺它應該是一種封建迷信,或者是一種很神秘很可怕的東西。因為畢竟我們眼睛看不見,也摸不著。
  • 五音對五臟彈琴聽琴可治病
    她手指著向記者介紹,古琴整體長三尺六寸五,象徵這一年有365天,寬四寸,象徵這一年四季,琴上的十三個徽點則象徵這一年十二個月加一個閏月。琴全身與人身對應,有頭、頸、肩、腰、尾、足。在撫琴之人看來,每把琴如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古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成為「鳳沼」,兩者象徵天地萬象。
  • 五臟和太極八卦怎麼配?古人絞盡腦汁貢獻的養生知識,怎能不知
    文章需要一些思考,伴隨音樂效果更佳《素問·上古天真論》談及養生之道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法於陰陽」如何做到呢?
  • 【音樂療愈】聽音樂調五臟,五行養生能量SPA音樂療法
    中國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中國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中國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中國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中國皆獨立發明。《黃帝內經》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與天地相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