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金馬獎最佳影片,你千萬別錯過

2021-02-22 電影雜誌

今天影sir要給大家介紹的片子,相當厲害,是第53屆金馬獎最佳影片

但與同期上映的《金剛》相比,它的票房相當慘澹。但是,影sir還是要說,這部被金馬獎評為華語最佳的好片,值得一看!

也許,你已經知道,影sir要說的片子就是——

八月



豆瓣7.3分。

第53屆金馬獎組委會頒獎給《八月》時,評語很有意思。

白日夢愛做夢,恬靜影像擴散出一股糜味,氛圍掌握妙至顛毫。

拍無事之事,舉重若輕,若有似無,悠然如小津安二郎,時現侯孝賢《童年往事》神採。

所有的八月,都將只是過去了,過去了。

註定,這部恬靜到奢靡的片子,會與很多人擦肩而過。但影sir希望,你不是那個錯過它的人。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八月。

對於主人公小雷來說,這個八月是不尋常的。因為他剛剛結束小學,我們都知道,小升初的這個暑假是最快活的了。

沒有作業的假期,每天都可以玩到天黑才回家,似乎可以這樣玩下去,玩一輩子。


對於家裡的大人來說,這也是個不尋常的八月。

他們生活在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就在這個炎熱的八月,恰好迎來了國企單位改革

小雷的父親就是國企製片廠的,他的鐵飯碗被打破。

他們生活的家屬院裡,每一個家庭的生活都發生了改變。

小雷的升學,父親的工作,千愁百緒混雜在一起,這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個夏天。

悶熱狂躁中夾雜著亟待發生的改變,一切都在默默醞釀著情緒。

炎熱中,孩子們整日百無聊賴。看似平靜的大人們,心裡卻跟這天氣一樣。

小雷就那麼靜靜地感知著,周圍發生的一切。

直到父親為了生活,同其他人遠走他鄉,家裡只剩下了母子倆,

小雷才著實感覺到時間過去了,生活不一樣了。

父親走後的一天夜裡,小雷家的曇花在院子裡悄然開放。

這似乎象徵著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終結

這是王大磊的處女作,黑白色調貫穿全片。

關於小雷的小升初事宜,在片中是這個夏天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她的媽媽是老師,一門心思要兒子上重點中學,但是以小雷的成績肯定是考不上的。

這種典型的中國式父母的心情,大家都懂得。

小雷的爸爸則十分開明,上不上重點又能怎樣,指著小雷媽媽說,你沒上重點現在不是照樣為人師表。

指著小雷的老舅媽說,小雷舅媽沒上重點,現在個體戶開飯店掙錢也挺好啊,重要的是能力嘛。


雖然嘴上這樣說,但是為了小雷能順利升學,父母四處活動,找人請客送禮吃飯。

該做的都做了,最後問他為什麼想上那所中學,小雷的一句話差點氣死人,

他說那所學校的校服很帥,而且還有一根和三哥一樣的皮帶。

小雷對這一切當然是不懂的。

正如,他不懂電影是什麼。不懂為什麼大人都在唉聲嘆氣。不懂為什麼父親在半夜用拳頭擊打著空氣。

小雷在那個夏天,脖子上套著雙截棍,到處溜達。

父親帶他去田地裡抓螞蚱,在路邊,父子倆分吃一顆西瓜。

這些小細節,儘管是黑白的回憶,但是多年後想起來,必定閃著光。

這個八月裡,小雷也有成長。

他有許多第一次,他看見三哥驕橫跋扈地欺負其他年輕人,索要對方的皮帶。他覺得這很酷。

他看見鄰家的大姐姐,晾衣服露出纖細的腰肢。他覺得這很美。

這些對於他來說都意味著什麼,他的世界正在發生說不清道不明的改變。

他以自己的眼光感知著這個世界。

看這部片子,很容易想起去年的《黑處有什麼》和王小帥的《我11》。

互相對比,《黑處》缺少成熟和克制。

《八月》雖然是張大磊的處女作,但導演在敘事上相當地穩健,這讓人吃驚。

他故意收斂了自己的敘述,弱化了戲劇衝突,

因此你可能在片中看不見前因後果,敘事高潮,仿佛真的就截取了小雷記憶中的八月給你看。

這就叫,拍無事之事,舉重若輕,似有似無。

平緩的日子,像水一樣流淌。儘管是特殊的日子,也是如此,這就是《八月》。

九十年代,是一個很值得敘述的年代。多少人的生活在那幾年發生根本性改變。

小雷父親之前在廠裡的老兄弟們就是如此。

本來是畫海報的人,現在卻成了街邊刻字的。小雷父親本來是剪輯師,現在成了場工。

儘管小雷父親經常說的一句話,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顱,但是為了生活,不得不低頭。

對於當時正在經歷國企改制的人們,未來在何方?

當時,仿佛沒人知道這個答案。

儘管彷徨不安,但是未來就在腳下。只要日子過下去,人就總有活著的辦法。

因此,透過小雷的眼睛,一個時代的記憶,就這樣展現了出來。

整部電影像是一篇含情脈脈的散文,沒有慷慨激昂的文字,但是處處可以看見對於生活的溫情。

家長裡短、細枝末節,從容地展開。

小雷姥姥家是個大家庭。太姥姥掛吊瓶,全家人都得到齊。

親人之間互相幫襯更是常態。當然大家庭之間不乏鬧彆扭的時候,但是總是能調解開來。

這一大家子人,有開小飯店的個體戶。也有兩口子都在國營工廠上班的工人。

國企改革,兩人雙雙下崗,廠裡發了一屋子毛線當下崗費。兩口子都是性格內向的人,不知道未來怎麼過活。

小雷媽媽叨咕著,把毛線拿出去賣一賣,也能賺點小錢。說完還往對方手裡塞錢。

說道好歹我們家還有我一個領工資的,比你們家強點。

雖然都在經歷困難,但還是能幫一把幫一把。

為小雷上學的事,請人吃飯,老舅媽在飯店張羅。

最後也還是給小雷媽媽手裡塞錢,知道對方家裡正在經歷難處,需要用錢。

這一大家親戚,一家幫一家,幫的時候也不用問你缺不缺錢,也不多說什麼,人與人之間那種久違的溫情讓人感動。

他們知道,日子麼,就是互相幫襯著過

八月過去了,小雷的暑假結束了,他穿上了好看的校服。

小雷的父親還在外地拍戲。

這個八月,應該會活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很久很久。但是誰又能說,這個八月,跟以後的八月有什麼不同呢。

日子,就是日子啊。 

相關焦點

  • 因為許光漢入坑…這部金馬獎最佳影片好扎心
    《想見你》颳起了一陣旋風,好多人看了都覺得後勁十足……這部劇可以用「低開高走」來形容,不知不覺,豆瓣評分飆升到了9.2分。我們早在它還未大火的時候就推薦了這部劇,但那時候也沒想到,它在短短幾個星期,就收穫了主流市場的一致高評價。
  • 金馬獎最佳影片合集,送給片荒的你
    金馬獎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是全球最早華語電影獎之一,旨在獎勵華語電影創作與發展,有「華語電影界奧斯卡金像獎」的美譽,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香港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所以能夠獲得金馬獎的影片質量肯定也是上乘的。
  • 金馬獎十年最佳影片(下)
    之前寫過一篇《金馬獎十年最佳影片(上)》,聊了聊第 52 屆到第 56 屆(2015-2019)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這次補上第 47 屆到第 51 屆(2010-2014)的,湊齊最近十年的最佳劇情片。
  • 金馬獎最佳影片被低估了
    《消失的情人節》作為2020年度金馬獎最佳影片,自然受到觀眾的關注,只不過,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開分不太友好,開分7.0,現在回暖到7.1左右。在早前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時候,的確這部《消失的情人節》並不屬於耀眼的作品,畢竟同期入圍的還有包括前作《大佛普拉斯》一鳴驚人的黃信堯導演的《同學麥娜斯》,蔡明亮導演的《日子》,以及年度酷兒電影《親愛的房客》,競爭可謂激烈。
  • 金馬獎最佳影片比怪:黑白片《八月》戰勝異形片《潘金蓮》
    2016年11月27日訊,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昨天在臺北舉行,來自中國內地的電影人此次大獲全勝。由內地青年導演張大磊執導的電影《八月》戰勝了馮小剛、杜琪峯等導演的作品,獲得了最佳影片獎,成為當晚最大的冷門。
  • 中國臺灣金馬獎最佳影片《大象席地而坐》
    豆瓣上,關於《大象席地而坐》這部尚未在國內公開放映過的影片評分是它可能是這樣一部電影——在它的影像抵達你的心臟之時,此前所有的形容都不值一提。章宇 飾 於城「你怎麼知道你的未來一定是積極的呢?」在即將被拆掉的全市最爛高中,主人公韋布這樣質問學校的教導主任。他為朋友出頭,失手把校霸推下樓梯。
  • 金馬獎最佳影片,我很失望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年金馬這一批入圍影片資源陸續公布。除了之前就有資源的《怪胎》之外,最先和我們見面的是最佳影片《消失的情人節》。我對這部影片期待很高,一是一部愛情片可以突出重圍,成為金馬獎最大贏家必有過人之處;二是導演陳玉勳功力深厚,我們之前桃花島觀影團線上競賽片看過他的《熱帶魚》,也是備受好評。
  • 《大象席地而坐》獲最佳影片,金馬獎又在標榜精英品味?
    「你猜對了你就覺得這群評審品味很好,金馬獎很公正。猜錯了你就覺得這群評審有問題,金馬獎不合理。」 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總結過,很多人都只在乎輸贏,很少去推演背後邏輯是什麼。就近幾年來看,金馬獎確實把大獎都頒給了像《八月》《推拿》《刺客聶隱娘》這類票房不理想的文藝片。
  • 第54屆金馬獎獲獎名單:《嘉年華》文晏獲最佳導演 最佳影片...
    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正在臺北進行,陶晶瑩第五次任金馬獎主持。《血觀音》獲最佳劇情片,惠紅英憑藉此片中的表現拿下最佳女主角。《嘉年華》導演文晏獲得最佳導演。 也要感謝我的成年演員,他們用全部熱情來演這部電影,沒有介意女主角是兩個小朋友,反而幫助他們,最後感謝兩個小女主角,文淇只看了她那一半的劇本,周美君完全沒有看劇本,她們兩個都是天才。雖然她們還都不能完全理解這個電影,但是要感謝她們,為那些沒有發出聲音的孩子們發出了聲音。」
  • 第53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八月》福州首映
    12月13日、14日放映短片單元以及實驗、動畫單元的這兩場,我們已經在前兩天發出了活動預告,可以點擊「這裡」查看影片排片以及預告。現在我們確定在17日進行第三場長片單元的放映,場地選擇在威獅藝術中心的當代館,放映的影片是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八月》。
  • 這部金馬獎最佳影片,不該因為排片少而被埋沒
    但是,正是這種平淡之中蘊涵的飽滿情感讓這部新人導演的處女作,在去年的金馬獎最佳影片獎的最終角逐中,《八月》以黑馬之勢,成為了笑到最後的贏家。少年曉雷的腰間總別著父親給他親手做的雙截棍,似乎這樣這個瘦小羞怯的男孩就能從心理上更接近偶像李小龍一點。曉雷就像青春期裡的每一個男孩一樣,渴望自己變得強大,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自由。
  • 近二十年金馬獎最佳影片,你可能一半都沒看過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近20年來金馬獎最佳影片,既有影壇黑馬,也不乏冷門佳片,一定讓你一飽眼福。 推薦理由: 2019年金馬獎最佳影片,男主此前憑藉高分影視劇《想見你》名聲大噪。
  • 還有比這部金馬獎影片更毒的片子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電影和我們之前講的一部影片《大佛plus》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同是去年臺灣金馬影展上的競爭對手,同是用宗教來反諷人間的罪惡和慾念,同是帶有某種說書人的視角,同樣講的也是人物的故事···要說最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大佛》是講三個男人的故事,而這部電影講的是三個女人的故事。
  • 金馬獎完整獲獎名單,《大象席地而坐》拿下最佳影片!!!
    第55屆金馬獎剛剛結束。最佳劇情片頒給了《大象席地而坐》;最佳導演頒給了張藝謀;徐崢憑藉《我不是藥神》拿下最佳男主角;謝盈萱憑藉《誰先愛上他的》拿下最佳女主角,恭喜他們。今年金馬獎主席交棒到李安手上,他請來了鞏俐做評審團主席。在51屆金馬獎上,鞏俐(《歸來》)曾獲得過最佳女主角提名,但最終惜敗。臺灣本土演員陳湘琪憑藉《回光奏鳴曲》摘得最佳女主角。
  • 金馬獎最佳影片全收藏,近30年的必看
    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歷年的最佳影片,也好對這個華語圈最重要的電影獎,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更深入的回顧。片單在此,補不補,你且隨意。這部主旋律戰爭片,在當時可以算是大成本製作了。如果遇見影展的足本重映,千萬不要錯過。
  • 這部最佳影片,沒想到這麼快就能看了
    《陽光普照》是去年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大贏家,11提5中並拿到最佳影片大獎。雖然近兩年大陸影人缺席金馬舞臺,但金馬的片單依然受到國內影迷不小的關注,《陽光普照》《誰先愛上他的》《大佛普拉斯》也都是各大榜單的口碑之選。
  • BISFF潮汐單元參展影片《亮亮與噴子》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 BISFF NEWS
    第54屆金馬獎11月25日在臺北舉行,其中「最佳劇情短片」由剛剛在首屆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潮汐」單元上展映,李宜珊導演的《亮亮與噴子》獲得。導演李宜珊在頒獎禮現場。《亮亮與噴子》劇照此外,首屆BISFF「潮汐」華語短片競賽單元最佳短片獎」獲獎影片《你的電影我的生活》導演詹京霖,以其自導自編自剪的電視電影作品《川流之島》獲得了本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提名。
  • 54屆金馬獎:《嘉年華》文晏獲最佳導演,最佳影片《血觀音》(附完整名單)
    昨晚,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在臺北進行,陶晶瑩第五次任金馬獎主持。《血觀音》獲最佳劇情片,惠紅英憑藉此片中的表現拿下最佳女主角。
  • 金馬獎最佳影片《推拿》,究竟有多好看?
    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昨晚揭曉各大獎項,第六代導演婁燁的《推拿》榮獲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等6項大獎。那麼問題來了,《推拿》是部什麼片?作為婁燁的新作到底怎麼樣?憑什麼在《黃金時代》等如雲強手中突圍而出?影片借用他們看不見的眼睛去展現了世間的天下大同。故事的結尾,每個人都口述自己的結局。他們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或重新出發尋找自己,有的更是重新看到了天日,哪怕是模糊的。但是,即便這是婁燁作品中最溫暖的一部,我們還是會看到以刀自刎、門斷手指等血腥的特寫鏡頭,還有一貫的潮溼氤氳,真實得簡陋的場景,黑暗與黎明。
  • 奧斯卡大熱影片《三塊廣告牌》你千萬別錯過!
    臨頒獎季末,電影《三塊廣告牌》已經橫掃包括第75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劇情片、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在內的87項大獎,尤其在有「奧斯卡風向標」之稱的金球獎上,《三塊廣告牌》更是獲得六項提名並最終包攬四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