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日本!沃爾瑪開啟「逆全球化」?兩個多月裡虧本變賣3處海外資產

2020-12-27 騰訊網

最近,沃爾瑪在日本瘋狂變賣資產,出售了當地的一家連鎖店品牌的絕大部分股份,並繼續從緩慢增長的全球零售市場撤退,轉而發力電子商務。

此前,私募股權公司KKR表示,將以總價超過16億美元的價格從沃爾瑪手中收購總部位於東京的Seiyu 65%的股份。這家連鎖店擁有329家門店和34600名員工。

出售股權後,沃爾瑪將保留15%的股份,而日本網際網路公司樂天的持股將達到20%。經此一役,沃爾瑪總共在這筆交易中虧損了4億美元。

在2002年對Seiyu首次進行投資之後,沃爾瑪最終用超過20億美元買下了這家常年虧損的公司。但這些年來Seiyu的銷售收入一直平平淡淡,財報顯示扣去成本後該公司幾乎沒有淨收入。

KKR的Yatagawa表示,樂天將幫助Seiyu整合線下線上業務。他還表示,Seiyu在私募股權的管理下相比於沃爾瑪將會做出更快,更本地化的業務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7周裡,沃爾瑪共出售了三筆海外股權資產。

在10月份,沃爾瑪同意將英國雜貨連鎖店Asda Group出售給一家私人投資集團,以88億美元的估值成交。沃爾瑪表示,此次交易預計將確認約25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後虧損;11月6日,沃爾瑪表示將出售其在阿根廷的零售業務,這筆交易將導致約10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後虧損。

而在兩年前,沃爾瑪在另一筆交易中出售了其在巴西的大部分業務,這使其蒙受了損失。該零售商在包括中國,墨西哥和中美洲在內的一些地區還保留著龐大的實體店。

沃爾瑪近年來在海外最大的賭注是其電子商務業務:2018年,沃爾瑪以1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印度電商創業公司Flipkart約77%的股份,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

畢竟,沃爾瑪在美國取得統治地位的方法(消除供應鏈效率低下並從供應商那裡獲得最低價格)通常無法在日本等海外市場順利進行,這使其在海外零售市場舉步維艱。

相關焦點

  • 第三季度賺了1300多億 沃爾瑪卻在撤離海外市場
    從財報來看,沃爾瑪營收增長主要由美國本土市場的銷售額拉動。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代表沃爾瑪主營收入的淨銷售額為884億美元,同比增長6.2%,高於總營收的增速。海外恢復增長,卻撤出部分市場在海外市場方面,不同於二季度銷售額增速1.1%的下滑,沃爾瑪在第三季度淨銷售額達到了296億美元,同比增長1.3%。
  •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和逆全球化
    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民粹主義夾持下逆全球化思潮被逐步付諸行動。2020年新冠疫情後,有關逆全球化的討論愈演愈烈,逆全球化可能是中長期裡影響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關鍵變量。
  • 沃爾瑪收縮戰線主攻電子商務
    近日,沃爾瑪公布了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沃爾瑪的營收和淨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但市場卻沒有給出正面的反應,其股價不升反降,一度跌逾1%。  不僅是市場對沃爾瑪三季報的反應超出人們的想像,而且沃爾瑪不惜虧本在不到7周時間裡接二連三地撤離海外市場的舉動也同樣超出人們的想像。
  • 沃爾瑪「撤離」日本:出售日本商超巨頭西友超市股份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勃潺】沃爾瑪在日本的業務狀況似乎並不樂觀。11月16日,外媒透露,沃爾瑪出售了其所擁有的日本商超巨頭西友超市的大部分股份,以尋求從日本市場撤離。同時,樂天和KKR表示,因為疫情原因日本網上購物需求猛增,未來兩家公司也將加大對西友數字業務的投資。樂天執行副總裁武田一典(Kazunori Taked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我們期待加速西友實體零售的數位化轉型,進一步整合線下和線上的零售業務優勢。」。近年來,由於美國市場增長乏力,沃爾瑪一直嘗試拓展海外市場。
  • 中國日報網評|RCEP的達成是對逆全球化的破局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RCEP(Regi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歷經8年「馬拉松」式談判終於在離2020年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候修成正果。RCEP覆蓋世界近29%人口規模、超30%GDP總量以及28%左右的全球貿易量,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 逆全球化思潮下的起舞的黑天鵝
    逆全球化在全球化的高潮之際從來不會缺席,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也不斷受到各種「逆流」的挑戰,包括蘇聯的經濟互助、歐洲各國經濟戰後恢復、日本經濟崛起。於是美國貿易保護措施開始實施,如主動使美元貶值、著名的針對日本的「廣場協議」等來實現國際收支平衡。  「逆全球化」一定是建立在「全球化」的基礎之上的,因為必須先有全球一體化的理念和實踐。
  • 【轉移】美日鼓勵外企回歸本土,"逆全球化"之道代價未必擔得起...
    【轉移】美日鼓勵外企回歸本土,"逆全球化"之道代價未必擔得起;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期間,近8成受訪企業工廠正常運轉;分析師:預計DRAM價格將在今年下半年下跌
  • 沃爾瑪在「日本」待不下去了?轉頭開始做「電商」,面向海外市場
    但是在國外可不一樣,它可是超市界的巨頭級別的大佬,其背後的沃爾瑪家族也是世界上家族富豪榜的前列。 海外的疫情暫時還沒有明顯的好轉,在這期間,海外的經濟狀況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有許多知名的國際品牌都在計劃著閉店等事宜,沃爾瑪如今也在行動,有消息顯示,沃爾瑪仿佛在日本的經營情況不是很好,跟當地的本土品牌很難競爭市場份額,因此,也在計劃著或將退出日本市場。
  • 韓國欲變賣涉案日企的在韓資產,日韓關係恐進一步惡化
    作者:有靈審稿:知新據海外網報導,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院決定將扣留涉案日本企業在韓財產的決定,已於8月4日正式啟動。對此,日方表示將會對韓國進行「報復」。而隨後在2019年7月,日本突然對韓國出口實施限制。對此韓國認為這是日本對「強迫勞動案」判決進行的報復,但日方否決了這一說法。此後,由於各種經濟和軍事問題,韓日兩國一直處於敵對狀態。日本政府要進行「報復」而在今年6月3日,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院決定,將扣留涉案日本企業在韓財產。
  • 全球化、跨國公司與海外華人
    在短短幾個年代裡,民族國家成為組織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口公共生活的基本單位,民族國家的概念深深滲透到各個社會角落。  就世界貿易來看,相當一部分的貿易事實上是大型公司的內部交易,而大部分的海外直接投資乃是用於大型公司的兼併和資產購買。在美國註冊的公司多達三分之二的海外直接投資其實來自於他們在海外賺得的、不能轉移的利潤。
  • 日本紀錄片《巨大貧富差距的結局》,揭露了社會的另一面
    ——魯迅世界上最富有的62人的資產相當於全球人口中最貧窮的36億人的總資產;美國過去20年間1800項政策中,其中45%都包含了富裕階層的授意;巴黎、加拿大,全世界針對資本主義的遊行越來越多......
  • 日企「撤離中國」?你想買的Switch遊戲機還能不能安排上?
    在疫情加劇的逆全球化背景下,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無疑將面臨巨大挑戰。而對於日本乃至各國企業來說,「撤離中國」同樣也要冒巨大的風險,是否以及能否放棄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又該如何兼顧本土的現實問題?顯然,「撤離中國」絕非簡單的事,「日企回流」也將面臨眾多因素的角力與平衡。
  • ...撤離中國,反全球化愈演愈烈!中國製造業就要被逆轉?事實是&helli
    這其實是在用做金融的思路做企業——如果想讓股東利益最大化,製造業企業就得剝離「非核心資產」。說白了,就是把能賣的都賣掉,把能外包的都外包,這樣一來企業就變得「輕資產」了。同樣還是賺這麼多錢,但用的資產少了,財務報表就好看多了,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漲,股東們當然高興了。舉個例子,當年被商界奉為神明的通用電氣(GE)CEO傑克·韋爾奇就是這麼幹的。
  • 中美博弈下,普通人該如何配置資產?
    鬥而不破 —— 中美博弈陷膠著在歷史的長河裡,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往往是交替而生的兄弟。而近些年,逆全球化的趨勢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察覺和肯定。尤其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深刻且顛覆性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行走方向,讓逆全球化的步伐變得更加執拗。
  • 沃爾瑪加速退出日本市場
    原標題:沃爾瑪加速退出日本市場   日前,沃爾瑪
  • 友邦人壽陳佳:海外機構加大中國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
    陳佳認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相較於中國的經濟體量,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仍然顯著偏低。伴隨金融開放的深化,中國股債資產在對應主流國際指數中的納入權重也不斷提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場巨震,人民幣資產表現優異,提供了全球稀缺的超額收益,配置價值更是進一步凸顯。
  • 龍永圖:數字經濟是應對逆全球化的有力武器
    不能認為美國政府的換屆會帶來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結束,我們的數字經濟、新經濟、網際網路經濟將作為開放經濟成為應對逆全球化的一個有力的武器。2020年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會上帶來了以「中國經濟的回顧與展望」為主題的分享。
  • 「重慶李嘉誠」——張松橋,變賣國內資產,花百億在英國買房
    很快,張松橋果真如此人所說,獲得了奶奶的部分資產,一夜間輕而易舉地獲得這麼多財富,張松橋既激動又擔心,經過再三思考,他決定進行創業,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自己還年輕,既有創業的年齡資本,也有創業的財富資本。
  • 聯商超市周報:永輝超市首進青海 沃爾瑪出售日本西友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11.16-11.22),深耕江蘇市場,揚州羅森迎來第40家店;永輝超市進駐青海,首店落戶西寧吾悅廣場;沃爾瑪杭州黃龍店將關閉,前身為好又多;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第三季度賺1300多億的沃爾瑪收縮海外市場
  •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全球化下債務的癥結在哪?
    而同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也給了中國非常好的一個機會,進一步的承接了亞洲4小龍的生產轉移的窗口打開,中美之間也走向了一個更為緊密的全球化分工合作的階段,中美之間的政治關係雖然也經歷了一些摩擦,但是整體中國都保持著低調的姿態,一切以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為目標,所以對於政治上的摩擦,地緣政治上聯合國五常的表態多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姿態,低頭賺錢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