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泉義,1964年2月生於河北省清苑縣。
文/尚輝
劉泉義是探索當代工筆人物畫影響頗深的一位青年畫家。
20世紀是中國工筆畫復興的世紀。20世紀四五十年代,南有陳之佛,北有于非闇,他們的工筆花鳥畫著重於追溯宋人畫法,從宋人觀照自然的精神中糅入東洋的裝飾意趣或滲透富麗的皇家氣象。20世紀五六十年代,葉淺予、程十髮又以晉唐人物畫法表現主圖形的人物創作,啟時代新風;繼之,則有潘絜茲、徐啟雄、顧生嶽、陳白一、蔣採萍等開創工筆寫實人物畫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工筆畫全面復興的時代,無論人物、花鳥、山水,還是重彩與淡彩,中國工筆畫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借鑑西畫的造型與色彩語言,進行了富有時代精神的現代審美創造。劉泉義便是這個復興時代探索當代工筆人物畫的代表之一。( 文/尚輝)
苗女與植物.120x67cm 2000年
苗女形象畫家劉泉義
這麼多年以來,每提到劉泉義我們的腦海中浮現的就會使盛裝苗女的形象。當初僅僅只是想去貴州採風的他卻被苗族的盛裝打動,他開始用工筆來表現這一題材,連續苦戰了兩個月,終於完成了他的成名之作《苗女》。
劉泉義的筆工人物畫——傾力開發國畫審美的新視覺。劉泉義說:"中國畫尚意,講究意趣、意蘊,而西洋畫具象,講究寫實,講究刻畫的深入和充分。"劉泉義把這些因素都融入到他的畫作裡。這也是他一生都研究不盡的東西,但這就是追求。
凝.107.5x73.5cm 1993年
劉泉義「以寫意去衝擊滯阻的『血脈』」,卻因此成就了劉泉義小品畫的形成,「也使工筆畫逐步貼近自我,工筆畫展現了自己一絲不苟的精神,小品畫包含了自己更多的感情。」唯有這樣的深思,才使劉泉義創作源泉更加豐富,劉泉義作品也源源不斷地面世,而那些作品在每個時段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人物形象是鮮活的,透著靈性,也體現著生活的真實,令人難以忘懷。
銀花.80x60cm 1995年
他多次走入苗鄉,因為那裡是他的創作源泉,我們期待劉泉義的更多傳世作品。
劉泉義作品鑑賞-橫山老人藏
1983年畢業於河北工藝美術學校裝潢專業。1989年於中國畫天津美術學院系畢業,並留校在美術教育系任教。1989年作品《苗女》參加「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銅獎,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97年作品《銀裝》參加「全國中國畫人物畫展」獲銀獎。獲文化部97年中國畫壇百傑獎。獲首屆《國畫家》學術邀請展優秀獎。2010年作品入選中國美術館《中國工筆畫20家藝術作品展》。
二月花 190x134cm 1993年
劉泉義作品
人物寫生.82X59cm 1994年
銀裝.208x137cm 1997年
滿樹繁華.215x180cm 1999年
紅線.83x120cm 1999年
黑蝶.98x66cm 2001年
驕陽.132x66cm 2001年
暮色.220x141cm 2002年
七彩一白.225x120cm 2004年
天邊的雲.100x92cm 2005年
小憩.136x68cm 2005年
弄 妝.136x68cm 2006年
春消息.155x85cm 2007年
桃花三月.110x66cm 2007年
花間.100x66cm 2007年
舞.155x85cm 2008年
弄妝.155x85cm 2008年
苗鏽.136x68cm 2008年
慢舞.155x85cm 2008年
攔路酒.155x85cm 2008年
花間.90x85 2008年
銀花.80x60cm 2008年
山水間.180x97cm 2009年
夫妻.180x97cm 2009年
花間.180x97cm 2009年
母女.180x97cm 2009年
三月.180x97cm 2009年
銀花.90x180cm 2009年
花間.80x60cm 2010年
初陽.70x80cm 2011年作
我要從南走到北.120x180cm 2012年
花開時節.145x240cm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