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日記】「春暖花開時等我回家」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微笑,幸運的開始

  3月7日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 多雲轉陣雨

  郭京 宣武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護士

  憶當年,剛畢業兩年的我,第一批衝進了救治SARS重症患者的主戰場。這次,我又是第一個報名,成為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急先鋒之一。

  大年初三,我沒來得及和家人告別,就火速馳援武漢。才剛踏進武漢的重症病區,一名男患者不停地在問:「我還能好嗎?……」

  我感覺患者很焦慮,鼓勵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請您加油再加油,我們一起努力再努力!」 我將這句話寫在紙上,貼在患者床旁。

  「加油!你們是天使!」這是我聽到的患者說出的最感人的話。

  「微笑,幸運的開始。雖然你可能看不到,但是我正在微笑。今天,你微笑了嗎?」我把寫滿陽光的話語貼在護士站,傳達著樂觀、積極的心態,我堅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贏得勝利。

  又是一個繁忙的上午,我感到身上的汗一身接著一身地出,腿上新起的溼疹奇癢無比,手也被汗水浸泡的有些麻木。我咬緊了牙關,鼓勵自己堅持就是勝利。

  郭京在隔離病房裡工作

  3床的周大爺準備輸液,「姑娘,我這可是不好扎呀。」我微笑安慰老人:「那我給您找一個合適的位置,不妨礙您的手活動,好嗎?」說完我定了定神,護目鏡上的霧氣凝成水滴流了下來。考驗技術的時候到了。消毒,待幹,排氣,穿刺,一氣呵成。「謝謝,謝謝,一點都沒有感覺就紮上了……」周大爺的連連誇讚還真讓我有點不好意思呢。

  護士是這場戰疫中與病魔貼得最近的人。一位患者的雙下肢水腫非常嚴重,醫生來床旁做B超。空間狹小,儀器眾多,患者又處於鎮靜狀態,不能配合。我擠到床旁,費力地託起患者的腿,一直託舉到檢查結束,此時的我已經直不起腰。其實我的腰一直不好,像武漢這樣的陰冷天氣,再加上過度用力,生怕犯了老毛病。回到駐地趕緊用暖寶寶進行熱敷,這個時候,可不能倒下啊。

  2020年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吹響了這場戰役的集結號,普外科的我就是這群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員。我和隊友們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視疫情如命令,視病房如戰場,視患者如親人,奮力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用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英雄本色和精神風貌,踐行一個優秀護士、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抗疫一家人

  3月6日 武漢同濟醫院 多雲轉雨

  馬駿 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員、腫瘤放療科主管護師

  時光像握不住的沙,總在不經意間輾轉流逝。從冬末到早春,冬日的嚴寒已然褪去,迎來的是早春晨曦的微風拂面的清爽。轉眼間,從大年初二到今天,同醫療隊來到武漢戰「疫」一線已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一個多月,不舍晝夜,我奮戰在抗疫的最前線;丈夫留守在北醫三院門診;母親則在大後方,日以繼日地發動村兩委鞏固疫情防控的後防線,一家投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用堅守與奉獻為這場戰「疫」的勝利,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到武漢,每天我和同事們都在緊張和忙碌中度過,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護目鏡,進入病房,感覺與世隔絕一般,不知道外面是白天還是黑夜,不知道外面是晴天還是雨天,雙眼看到的都是那躺在床上的病患,聽到的是那一聲聲咳嗽。

  有一回夜班和同事一起搶救一個重症病例,把他從死亡線拉了回來,幾個小時緊張的救護,神經繃到了極點,但看到他病情轉為平緩,我從心底裡長舒一口氣。走出病房,在規定的區域內脫下防護服,我才知道裡衣已經全部被汗水浸透,臉上也被護目鏡勒出了一道道紅印。

  時至今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不獲全勝,絕不鬆勁。我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之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之下,這場戰疫,我們終將獲得全勝,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期待著,在春花爛漫的四月,能和母親、丈夫和孩子一起,手牽手,摘下口罩走進武漢,看一看這武漢盛開的櫻花,沐著和煦的春風,看一看這祖國的大好河山。

  摘下口罩感覺輕鬆了好多

  3月7日 武漢市中心醫院 多雲轉陣雨

  李燕 嘉峪關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中核四〇四醫院護士

  清晨五點的鬧鐘叫醒了上A班的我,洗漱完畢,五點三十習慣性從駐地的賓館窗戶向外望去,靜悄悄的凌晨,安靜的街道,那輛接送我們上下班的717次公交車又提前半小時在樓下等著我們,司機師傅每次都很暖心也很熱心!

  下樓集合完畢六點,我們乘著黎明前的夜色出發了。

  車上睡意朦朧的我們到了上班的地方,大家按照流程仔細的穿戴好了防護用品,互相檢查,生怕會出現什麼差錯。

  今天我負責的是治療班,工作很充實,病區19位病人,好多都是高齡患者,最大年齡的92歲,平均年齡七八十歲,病情都不輕。通過所有隊員的全力配合,我們順利完成了當班的工作!有一個戰友出了病房說,有個老爺爺給了他兩次擁抱,因為他的悉心照顧讓老爺爺感受到了家人的溫暖!

  兩點順利交接完工作,回到清潔區更換衣服,忽然發現臉上出現了好多壓痕,看著疲憊的自己,此處應該有個記錄,記住此時此刻的自己,當摘下口罩感覺輕鬆了好多,終於又可以呼吸新鮮和空氣了。

  一起加油吧!我的親人,我的同事,春暖花開時等我回家!

為患阿爾茲海默症老奶奶打造穿刺「九字真言」

  3月6日 武漢同濟醫院 多雲轉雨

  李建君 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北醫三院綜合外科護師

  今天距離2月7日出發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忙碌的生活讓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祖國的強大、各界人士的努力、全國人民的配合都給時間做了最好的助手。

  病人不斷康復出院,這一個月病房的病人從50個滿員狀態減少到不足20人,作為醫療隊員我感到欣慰。

  或許我護理過的病人並沒有記住我叫什麼,我長什麼樣子。但是我對每一位我護理過的病人都記憶深刻,你們是我最好的老師,不管是你們的疾病特點,護理要點,護理經驗,還是你們的樂觀堅強的心態都將是我寶貴的財富。

  在這一個月裡,病房裡有一個「最有意思」的老奶奶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昨天上班的時候我跟同事去給老奶奶輸液,老奶奶非說同事是小馬,逗得我倆哈哈笑,但是老奶奶知道要給她扎針了,她格外害怕和緊張,胳膊一直在顫抖,老奶奶的血管本來就不好穿刺,加上一直緊張顫抖就更不好操作了。

  為了分散老奶奶的注意力,我說老奶奶您聽我說「放輕鬆,深呼吸,配合我」,隨後讓奶奶反覆重複,她一字不落地重複著,可能為了記住這幾個字,就全然忘了要扎針了,胳膊放鬆了下來,趁著她一遍遍地重複這「九字真言」,我倆努力找血管,雖說老奶奶胳膊不害怕了,但是血管好像還是「害怕」的,都躲了起來。我倆決定還是按照血管解剖位置來。同事幫我繃緊皮膚囑咐我一定小角度淺一點進針,就在老奶奶嘴裡還在嘟囔著「九字真言」的時候穿刺成功了!(稿件來源:科技日報、黨建網)

相關焦點

  • 兩本接續傳承的戰地日記
    10月26日,當抗美援朝老兵顧恆鼎從樟木箱子底下拿出兩本70年前的日記時,一段塵封的記憶呈現在筆者眼前。顧恆鼎,1928年12月出生,江蘇省儀徵縣人,1942年2月入伍,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榮立三等功一次,先後被授予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獨立自由獎章。1952年9月,24歲的顧恆鼎以志願軍第23軍67師野戰醫院院長的身份踏上朝鮮戰場。
  • 【快牛飛馬文集.日記】戰地日記40篇18
    戰友間經常開展談心活動。日記中記錄的主動找我談心的陸從樹戰友,據老連長雍新群回憶,是1978年3月入伍,江蘇濱海縣人。但是戰友群建立好幾年了,也沒有聯繫到他。有這樣的一些戰友,他們沒有手機,或者沒有智慧型手機,跟外界基本上不聯繫,所以也就找不到了。我與這些參戰的戰友相處8個月之後,就調到其他部隊去了。而雍連長與他們長期相處,就像班主任帶學生一樣,每一屆都有印象。  日記記錄了一次談心的情況。
  • 戰地日記:魔改《重裝上陣》,兒時記憶重現,玩出新高度
    大家好,我是小仙女。據了解到《重裝上陣》是一款戰車改裝手遊,是網易首款創造性實時競技手遊 ,玩家可以利用自己創造的戰鬥機械在戰場上競技。目的是滿足玩家一切腦洞設計,給玩家上萬種組合自由搭配,提供緊張刺激的多人對戰,讓玩家組合自己設計去對戰,享受每一局都不相同的戰鬥樂趣!
  • 戰疫者|湖北發熱門診醫生戰疫日記:期待春暖花開,平平安安
    這位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的呼吸科醫生寫下抗疫日記,記錄著這段非常時期的點點滴滴,並許下「春暖花開,我們再相逢」的美好心願。談及工作,葉黎文用「像打仗」三個字形容整個節奏。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自己也不知道一天能看多少病人,只要有病人,她就要穿著防護服,進入到醫生的角色。
  • 【戰地日記】這是我們結婚紀念日最好的禮物
    原標題:【戰地日記】這是我們結婚紀念日最好的禮物   「是你提出捐的,我也是同意的,看你咋有點不高興呢?」   「就是覺得有點對不起你。」   「這你可想錯了,你為支持疫情防控捐款才是對得起我,這是我們結婚紀念日最好的禮物!」
  • 戰地日記
    講述人:陳柏吉今天,我入黨了今天(21日)對於我來說,是人生最難忘的一天。在這戰「疫」滿月之日,黨送給了我一份最為珍貴的「禮物」——我的入黨申請通過了!今天,我在戰「疫」一線莊嚴宣誓入黨,心生無限榮光,自是永生難忘。我不再是那個實習時打針哆嗦的女孩子,而是一個能在一線披荊斬棘的女戰士了!
  • 春暖花開,歡迎湖北籍夥伴回家!
    春暖花開,歡迎湖北籍夥伴回家! 武漢解封後 終於迎來了湖北籍夥伴們歸來的日子 這一天,老百姓大藥房 接你們回家!!
  • 狙擊手黃景瑜戰地日記揭露自我成長
    《紅海行動》主創祝賀票房突破24億今日,片方發布了以「蛟龍突擊隊」狙擊手顧順為主視角的戰地日記特輯,「史上最帥狙擊手」——黃景瑜在特輯中傾情獻聲,結合著眾多首度曝光的影片火爆製作場面和幕後故事,講述了《紅海行動》的拍攝之路。
  • 春暖花開時|一張老照片
    文|春暖花開時 編輯|淑為 圖片|均來自網絡這個午後,剛剛打開手機,兒時的小夥伴曬出了一張老照片,寂靜多日的微信群瞬間活躍起來。拿鑰匙的同學束手無策趕緊報告老師,這時候手裡拿著鉗子、鐵絲的松芝老師總是一副生氣的樣子,「再塞鎖孔,誰也別想上學了,都給我回家」。儘管個別人想著逃課,但卻不想就此輟學回家,因而短時間內還真能把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們嚇住。接下來松芝老師總能三下五去二的把鎖孔打開,可是過上三五天還是有同學繼續塞住鎖孔,松芝老師卻也不厭其煩。如此一來別的年級塞了鎖孔也會請他過去救援,每次總是有求必應而且「手到病除。」
  • 漫畫家日記:面朝大海,一定要春暖花開因為你
    過來,你的一分鐘屬於我,我只想讓你留下來,看看漫畫,解決風情,我給大家帶來《漫畫家日記》的精彩片段,我希望這部漫畫能給你帶來快樂!我看到一輛車裡坐滿了人,包括趙石、他的父親和一個名叫張偉的朋友,他們邊聊邊笑,他們很高興,自駕遊的機會不多,很難出來看看。這時,張偉回來說一些關於我們的事情,他好像想說什麼?我們要去面朝大海?
  • 武漢,哪有理由不春暖花開?——北醫三院國家醫療隊日記
    2月1日,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北醫三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感染管理科副主任袁曉寧 發回了第一篇日記,摘錄如下——來武漢已經第7天了,一直不想寫也不敢宣洩自己的情緒。在接到院方組建應急醫療隊之前,我已報名了國家醫療隊。正在緊鑼密鼓完善院裡應急響應流程的時候,接到院裡通知。大年初一,一個很特殊的春節,年夜飯還沒吃完,爸爸媽媽就嘮叨上了:「你不是17年前的身體了,不年輕了。你一直氣道敏感,整天咳嗽,還偶爾哮喘,就別往上衝了!」我先生可能回憶起我17年前從隔離病房醫學觀察出來的情景,建議我不去了,還是培養新人吧。
  • 白衣戰士抗疫日記:待到春暖花開時 我們再好好擁抱
    待到春暖花開時 我們再好好擁抱  2月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黨員護士長孫純(左)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翻看患者醫囑情況。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願國泰民安,山河無恙;願病人早日出院;願同戰友重逢故裡。」
  • 抗疫護士梅麗芳:春暖花開之時,我定平安歸來
    一個多月沒有回家,梅麗芳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好好回家吃一頓:「24日我就可以回家了,姐姐說家裡囤的土豬肉專門給我留著,媽媽要給我準備一桌子肉,想吃什麼都可以!」 上抗疫一線,進隔離病房,梅麗芳一開始是瞞著父母的,只敢在網上寫了一封給爸媽的信,「親愛的爸媽:我是你們的乖女兒,原諒我沒有告訴你們我去了一線抗擊肺炎,你們是新時代很開明很善解人意的父母
  • 春暖花開時,我在北隍城島等你, 這裡風景獨好
    春暖花開時,我在北隍城島等你, 這裡風景獨好 2020-04-02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暖花開,歡迎回家!請收下全孝義49萬人民最高的敬意!
    萬家團圓之時,他們逆行出徵春暖花開之際,英雄載譽凱旋4月9日下午孝義馳援湖北醫療隊黨文慧、任志剛、霍海濤、王嬋娟、姜麗5人結束醫學隔離休養平安回家!鐵騎開道,全程護航,市民夾道歡迎,鮮花、掌聲、擁抱、紅毯......4月9日15時47分,當載著5名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大巴車緩緩駛出汾孝高速口,車隊在騎警的護衛下緩緩駛入市區。
  • 「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戰地日記
    現在,讓我們走近這些戰「疫」親歷者,從他們的戰地日記中,感受那份使命與擔當,見證那份信念與希望。致敬最美逆行者!邯鄲市中心醫院馳援武漢護士院海燕:邯鄲武漢心連心,中華兒女一家親2020年2月4日,天氣晴。
  • 「戰地」日記(報告文學)
    另一個床位上的阿姨問我:『妹妹,我會好嗎?我家裡還有93歲的老母親呢。』還把手機上她媽媽的照片給我看,我安慰她說:『每天用這麼多藥呢,會好的,等你能離開這臺機器,就可以回家了。』這就是我的工作:偶爾在治癒,常常在幫助,總是在安慰。」程鑫在日記裡記下的兩個小故事,平凡的敘述如平靜的海面,而海面下湧動著的是人間溫情。
  • 【戰地日記】楊春:願做一個記錄者和觀察者
    「我覺得就應該我去。我有這方面報導的經驗,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但我的情況比較特殊。」楊春說,他剛從海外記者站駐站回國,還處在「轉任期」。「不屬於新聞中心:我怕因為這個選不上我,就得更積極主動去爭取。還好老領導老同事都比較體諒我,把我派過來了。」  到達武漢之後,楊春給妻子打了一個電話。
  • 你在武漢「衝鋒陷陣」 我在南京守護小家
    「老公,我報名了社區志願者,希望社區不要有人被感染,這樣你的同事就不會那麼辛苦。」這是江蘇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柯章敏醫生的妻子董傑的一篇日記。 今年32歲的柯章敏是南京市江寧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名主治醫師,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柯章敏醫生隨醫療隊馳援武漢。「臘月二十九下午,他(柯章敏)突然給我發了一條微信:我後天要出發了,我要去湖北了。」
  • 得知患者小李靜符合出院標準時,我們倆抱在一起蹦了起來|天使日記
    今天,放給病友們聽的時候,他們都非常高興,當我們的手再次握在一起時,我們感到了他們傳達給我們的力量。2020年3月5日 武漢 我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李靜。今天,我想說說方艙裡和我同名同姓的患者妹妹。她比我小十來歲,確診後,入住了我們江夏方艙醫院。我們倆的初次相遇,是在我值班時,看她哭得厲害,我說:「我也叫李靜,有什麼事可以跟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