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學習別老怪神獸心理有問題

2020-12-23 遇見吾桐

不知道你家神獸開學了嗎?

反正最近好多家長詢問我自家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在家不好好上網課,作業老是拖拖拉拉的是不是心理問題,怎麼做能夠改善一下。

可憐天下父母心呀,一不小心就讓心理問題背鍋呀!

我鄭重其事的告訴這些家長這個很難下定論,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的外在表現都有可能是有醫學的基礎的就是我們身體的器質造成的,咱不是專業醫學人士不能下結論。

大家看有幾家神獸不這樣呢?這個問題其實是很普遍很正常的。

但是孩子的行為表現有可能是有心理的原因造成的,我們來看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

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在趨利避害。

這個怎麼說?如果說家長過分的關注於孩子的成績排名,對於孩子來說,我努力學了可能考的不好,但是家長只看成績沒有看到我的努力。那麼我學習還有什麼勁兒呢?對吧。孩子就會表現出不學了或者是拖拉作業反正都是懲罰。

這就像我們努力的去做工作了但是沒有得到上司的認可。我們就會感到很不值得,接下來要麼奮發圖強要麼工作就會拖拉。我們大人還可以一分為二的看下問題,可是孩子不會呀!

那麼我們怎麼去做?

第一, 我們要做的就是正向的積極引導,不要去評價指責孩子的學習。

我們要知道,當我們回到家的時候,其實孩子本質上是很希望和父母在一起的,他希望的是一個情感的交流,他希望的是一個關係的親近,而不是冷冰冰帶著情緒的一種批評指責。

那麼我們呢,在以後的生活中就不要過分的關注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我們可以看到他表現好的時候給予他鼓勵。父母是希望孩子現在迫於高壓努力學,還是希望孩子在初中、高中、大學可以發力呢?小學的學習在孩子大了看三兩眼便會,可高年紀的學習懈怠一下便很難跟得上了。

多一塊和孩子做做遊戲可能比強調孩子的成績要好的多,現在補足孩子的需求,將來他會成長給你看。

第二, 明確的告訴孩子學習是孩子的事,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他表現不好好學習作業拖拉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他一個事實,如果你這樣做作業的話,可能明天就沒法按時交作業了。你想一想怎麼去應對老師,你是現在寫作業呢,還是接受老師有可能的懲罰呢。還有怎麼對待同學們的的眼光呢,你自己做決定吧。有時候父母是可以向孩子表露自己的期望,但不要有太大的指責,比如:孩子,作為父母我希望你以後過的開心快樂,有時候我們說你不是怪你學習成績不好而是擔心你在以後能否通過學習獲得知識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第三, 相當重要的一個,父母要做好一個學習的榜樣。

當父母整天抱著手機,卻要求孩子努力上進無異於痴人說夢呀!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師,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權威,我們需要通過自身的表現來向孩子展示一個好的榜樣以及通過努力學習和正確的態度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願你和你家神獸成為並肩作戰的朋友!!!

歡迎交流!!!

相關焦點

  • 「神獸」歸籠,市精神衛生中心給你的心理攻略三:學習篇
    「神獸」們陸續返校啦家長和老師們怎麼幫助孩子們應對心裡困惑幫助孩子調整好狀態,回到「正軌」呢?遂寧市民康醫院心理諮詢師李鳳幫你一一解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開學後,學習進程可能會有點快,如果遇到不適應,可以通過調整學習方法跟上「大部隊」。  復學前做好準備。沒返校之前,要參照學校要求合理安排在家的學習、鍛鍊、娛樂、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在返校後就能縮短適應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
  • 「神獸」不開心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隨著各中小學校逐步開學複課,歸籠後的「神獸」們在復學過程中心理壓力較大,有的可能不適應學校的節奏,甚至出現心理問題,如何應對和疏導,做好「神獸」們的心理復位工作?記者採訪了心理專家、福建省福州醫學心理諮詢中心未成年人心理治療業務主管鄭名瀛。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這時候,孩子的問題繼發性獲益,很可能被繼續保留,甚至變得更糟糕,或者慢性化。此時,家庭陷入一個「死局」:妥協,問題獲益,問題會繼續;不妥協,衝突會持續,問題加重。當然,也有的父母會這樣思考:「我們家雖然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比很多家庭強太多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出問題,我們家的孩子卻出了心理問題呢?」
  • 孩子突然喊「媽」而不是「媽媽」,意味著什麼?可能是心理有問題
    4、心理有問題還有些孩子比較內向,不會和父母說心裡話,當孩子與母親產生矛盾時,不會哭也不會鬧,而是選擇隱忍,時間久了,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也會產生心理壓力,而孩子會通過對母親稱呼的改變,來抒發自己內心的壓力。母親應該怎樣和孩子相處?
  • 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深度,別再讓孩子的學習苦上加苦
    很多家長會覺得,現在的孩子真幸福。什麼神都不要煩,只要好好學習就行。可就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卻成了比登天還難!有這樣的想法不能說不對,但存在兩點誤區。其一,我們是在用成人的思維綁架孩子,沒有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如果孩子天生就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他就不是孩子,做家長的也就沒了責任。其二,現在孩子學習的廣度和深度,要遠比父母那個時代更甚。
  • "車老怪"脫穎而出的真相,專訪車老怪技術總監金星
    車老怪技術總監金星:我們公司在研發測試完成產品後,起了很多的備選品牌,什麼「車神品」「動力跑」「積碳寶」「養護寶」「節油寶」「尾氣寶」等等,最後,董事長孫文明說,金星研究產品很專注,有時候都有點走火入魔,是不是一個「怪人」,一般江湖上的怪人都是專注的高手、解決問題的高手,要不咱們產品就叫「車老怪」,大家聽完,覺得名字別具一格,也比較好記
  • 數學老師:孩子不火了會有心理落差,做好心理疏導
    心理問題,所以才進行疏導。  純粹的一時新鮮,那麼說不定孩子自己就會慢慢對這件事不感興趣,慢慢的放棄後就會回歸到平靜的學習中去。,可以努力學習將來考一個有表演專業的大學。  所以說,一定要讓孩子回歸到屬於他的學習範圍裡,當他的行為或者心理開始偏離這種軌道時,要及時加以引導,在引導時不一定非要講一些長篇大道理,適當地引入一些名人小故事或者生活中的例子也是可以的
  • 單親孩子的心理問題剖析
    此時單親的父親或母親應儘快從哀悼中走出來,將注意力和重心放到更需要關心和撫慰的孩子身上,讓孩子重拾安全感,最大程度地減少孤獨感和被拋棄感。 源於離婚的單親:父/母要處理的三個心理問題 源於離婚的單親家庭,首先要處理的是單親的父/母的心理問題。
  • 3大秘訣讓「神獸」變學霸,學習也能非常輕鬆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夢想,但是在「神獸」們的心裡,玩遊戲、看電視才是最開心的事情,所以一旦他們坐在課桌前,就仿佛凳子上有刺一樣,根本不能靜下心來學習。每個孩子的好勝心都很強,不願輸給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但是我們總是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告訴孩子他的優缺點,只是在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讓孩子逐漸產生厭學心理。
  • 9歲女孩跳樓留十字遺書,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
    5月6日下午,西安的9歲女孩因不堪學習重壓,從十五樓一躍而下,還沒來得及體驗人生的美好,就匆匆告別了這個世界。房間的書桌上放著她攤開的作業本,一切還如往常一樣,女孩留下的十字遺書,字字扎心,充滿否定與自責。「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
  • 孩子不愛坐馬桶?和心理有關,也關乎生理問題,智慧媽媽這樣做
    有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如廁了,可是仍然拒絕坐在馬桶上,1歲多點的孩子喜歡蹲著拉,再大點的喜歡拉在紙尿褲裡,總之就是不愛坐馬桶。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又該如何解決呢?遇到這個問題別焦慮,來學習一下。案例:2歲娃喜歡站著拉在紙尿褲裡,堅決不坐馬桶說起孩子如廁的事,墨墨媽一臉無奈,她兒子在1歲半左右就有自主排便意識了,尤其是拉臭臭之前,都會拽著自己的褲子做出明顯的示意。可他就是不喜歡坐馬桶,如今已經2歲了,小便能在座便器裡解決,大便可就奇葩了。
  • 成都棕南心理諮詢師:心理不正常的人的表現,青少年心理問題對策
    核心提示:青少年心理問題是比較常見的,青少年往往處於青春期階段,所以說情緒變化波動比較大,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恐懼症,焦慮症。在臨床上,青少年抑鬱往往表現為情緒低落,學習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體驗不到快樂興趣,而且自我評價比較低。
  • 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心理問題
    沒有一個和睦的完整的家庭,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這一生的遺憾。而太多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沒有受到足夠的愛護和正確的引導而變成了問題孩子。那麼,通常情況下,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心理問題呢?(1)缺乏安全感。
  •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這些方面要注意!
    考試焦慮、厭學及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問題等,是青少年及家長前來諮詢的常見問題。這些情況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圍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如父母關係發生突變等)時更為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這些心理壓力,有時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反抗情緒,形成家庭暴力,有極個別甚至消極厭世。
  • 孩子不愛學習、生活習慣差等問題,是家長的責任還是教師的責任?
    孩子不愛學習、生活習慣差等一系列問題,是家長的責任還是教師的責任? 但是,從教育理論來看,家長應該為孩子的學習及生活承擔主要責任。為什麼?
  • 小神獸返校第一天,連哄帶騙夢回當初,當初就差這幾招
    小神獸們也鬧出不少開心的段子,忘了自己哪個班,迷茫的找不到自己的座位,因找不到心愛的老師痛苦而老師在旁安慰確不認識。可是不少父母也有幸福的煩惱,因為長久居家的愜意和父母的關愛,縱然再想其他小夥伴突然面對開學還是有牴觸。這種輕微的小反抗,父母隨便耍點小心機手段,連哄帶騙就收拾了。
  •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很多心理追求也在變化,出現心理問題的逐漸增多,其實面對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恐懼心理,恐懼行為本身是正常的
  • 總說「不」的孩子,是叛逆?錯,這樣的孩子心理非常健康!
    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特點是喜歡說「不」,無關他真的喜歡或不喜歡,他只是用「不」這個字來告訴爸爸媽媽:「我長大了哦,我有權利說不,即使我最喜歡吃的蛋糕擺在我面前,我也會說不!」其實,這是孩子習得的新的能力,他在運用他學會的能力探索周邊的世界,這證明孩子的心理非常健康。
  • 小時候很乖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都有心理問題,這是怎麼了?
    到了晚上,她會輔導弟弟寫作業,那時候我們和她是小學同學,她小學的成績是很優異的,她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是班長,學習成績很好,得過的獎狀不計其數,據說後來也考了一所不錯的大學。沒想到小時候那麼乖的她,長大後然出現了很嚴重的心理疾病,在醫生的治病下,她的父母才發現這是因為她小時候太乖巧聽話,長大後才會出現這樣的"後遺症"。經過這件事,我們不由得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那些小時候很乖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都有心理問題?
  • 吳一鈳:感覺孩子的心理有問題怎麼辦?親子關係和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出現此類事件,這些都是青少年從小缺乏心理教育的問題。但孩子的成長更需要你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和實踐機會。在孩子3歲以前,建議能有一方家長全職陪伴。 孩子的心理問題,源於12歲之前家長的撫養方式。比如孩子上網家長就開始責罵;沒完成作業就批評,甚至體罰;沒聽家長的做法去做事就開始指責……等等這些都大大地影響孩子的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