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R周六觀影No.34 |《大佛普拉斯》

2021-02-09 RDR文化傳播

RDR 文化傳播

_電影人的孵化加速器

時間:2018年11月24日 晚上18:30

地點:上海市南京東路800號新一百大廈17層

觀影:大佛普拉斯 The Great Buddha+

【注: 本次觀影為公益活動,非商業用途】

導演: 黃信堯
編劇: 黃信堯
主演: 莊益增 / 陳竹昇 / 戴立忍 / 張少懷 / 陳以文
類型: 劇情 /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語言: 閩南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7-06-29(臺北電影節) / 2017-10-13(臺灣)
片長: 102分鐘

 ▼

長 按 二 維 碼 報 名 觀 影

————

 

  

       佛像工廠擔任夜間警衛的菜埔,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夜幫董事長啟文開大門,他撿破爛的換帖兄弟肚財平時沒事就會來這裡看電視。一天凌晨雨很大,肚財帶著快要過期的咖喱飯來找菜埔,偏偏電視又壞掉,肚財聽人家說有錢人的世界都是彩色的,於是慫恿菜埔拿出老闆的行車紀錄器看看有沒有養眼的東西。但兩人也從一個單純享受情色廣播劇的小確幸夜晚,莫名捲入一個政商勾結、情慾橫流、驚天動地的謀殺計劃。1尊大佛、1間工廠、8個不同背景的小人物一同刻劃出最荒謬的甘味人生。

 

名字的由來


該片的導演黃信堯,有過20年記錄片拍攝經驗,《大佛普拉斯》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是根據他的短片《大佛》擴展而成。也因此,電影才有了「大佛plus」這樣一個荒誕的名字。

 

任性的旁白


整部電影還沒有開始出畫面,導演黃信堯的聲音就出現,不僅口述了電影的製片和出品,還念起了旁白

「在電影的放映過程中,我會三不五時出來講幾句話

宣傳一下個人的理念,順便解釋劇情

請大家慢慢看,就先不打擾,需要的時候我才會再出來」

 

畫外音是《大佛普拉斯》在黑白影像、行車記錄儀以外,電影更重要的一個技巧形式。

 

 

 

黑白影像和彩色行車記錄儀

 

導演將整部電影處理成黑白,唯獨行車記錄儀裡的世界是彩色的。

這樣的黑白與色彩差異,也許來源於兩種階級生活的對立,也許是現實與想像的對立,一個人內心宇宙與外部現實的區分。

 

社會常常在講要公平正義,但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應該是沒有這四個字,畢竟光要捧起飯碗就沒力了,哪還有力氣去講那些有的沒的。」

 

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搭配導演全程戲謔跳脫的旁白,觀眾被無情地預告著電影角色的命運同時又冷眼旁觀,人生好像既無奈又心酸。

 

我們永遠無法探索別人的內心宇宙,那對於自己呢?又當如何?


相關焦點

  • 11月24日(周六)千禧城藝術中心 《大佛普拉斯》觀影會
    MEGA HOUSE 放映廳第十二期 大佛普拉斯
  • RDR周六觀影No.66 | 《寄生蟲》
    >主演: 宋康昊 / 李善均 / 趙汝貞 / 崔宇植 / 樸素丹上映日期: 2019-05-21(坎城電影節) / 2019-05-30(韓國)又名: 寄生上流(中國臺灣) / 上流寄生族(中國香港) / 패러사이트 / Parasite / Gisaengchung🎬· 即刻掃碼報名觀影
  • RDR周六觀影No.67 | 《黑色黨徒》
    # 預告片🎬· 即刻掃碼報名觀影 ·▼觀影時間【註:本次觀影為公益活動,配中文字幕,非商業用途】
  • RDR周六觀影No.78 | 《黑鏡:聖誕特別篇》
    · 即刻掃碼報名觀影 ·▼觀影時間2019年12月28日(星期六)18:30 地點【註:本次觀影為公益活動,配中文字幕,非商業用途】
  • 《大佛普拉斯》憑什麼獲得5項大獎?
    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把《大佛普拉斯》只單純的定義為&34;太狹隘了,在我看來,導演其實做的是對於熒幕前空間的開拓。在《大佛普拉斯》中導演時不時跳出來就與觀眾互動,比如說影片中突然黑屏出現的字幕,居然是:&34;。
  • 大佛普拉斯——眾生皆「佛」
    大佛普拉斯——眾生皆「佛」近段時間看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很黑,很黃,還充斥著五彩斑斕的黑。這部電影叫——《大佛普拉斯》,我是很鄭重其事的想再重複一遍他的名字,因為很有趣,普拉斯不是佛的名字,而是PLUS。
  • 《大佛普拉斯》含劇透長影評
    本文含有輕度劇透大概不影響觀影體驗《大佛普拉斯》讓我重拾了久違的一種感覺——看完電影之後四處傳播、奔走相告,巴不得全世界所有人都去觀看這部作品
  • 聖物和玩物——觀《大佛普拉斯》記
    聖物和玩物——觀《大佛普拉斯》記作者 丨王家輝看過黃信堯導演的《大佛普拉斯
  • 豆瓣8.7,黑白影片《大佛普拉斯》,包裹著喜劇外衣的黑色幽默!
    然而,這也不是堯氏幽默第一次嶄露頭角,早在前作《大佛普拉斯》就曾經跟《血觀音》殺得煙硝四起。所以,對比於具有聲光效果的好萊塢電影,《大佛普拉斯》這部灰暗的黑白草根片,到底有何魅力?由此可知,《大佛普拉斯》是一部帶有濃厚悲劇色彩的喜劇故事,可能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甚至還慌了。對此,導演也明白電影的後座力可能會太過強烈,為了減輕觀影上的不適感,他也嘗試採用幽默的旁白來化解,甚至不經意透過影中角色打破第四道牆這件事,讓觀影者明白這些悲慘經歷,都只是一部虛構電影,以舒緩人們心中的不適。
  • 看完同學麥娜絲,你可能又想刷一遍《大佛普拉斯》了吧
    然後,是不是突然想重看一遍他的前作《大佛普拉斯》了?今天這篇推薦文,可能有點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因為我們重點介紹的,不是《大佛普拉斯》本身,而是它的雛形,一部名為《大佛》的短片。《大佛普拉斯》,為什麼叫做「普拉斯」?因為它是《大佛》的Plus版本——將21分鐘短片的故事加以填充、豐富、加長,就有了長片《大佛普拉斯》。講真,看過《大佛》短片的人,應該不會太多。
  • 銳評|張越揚:《大佛普拉斯》:嵌套空間中的階層固化與性狂歡
    其實《大佛普拉斯》最早的原型是導演於 2014 年執導的一部短片《大佛》,該片在第 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創作短片的提名,也因此黃信堯獲得了一筆資金來將這部短片擴展成長片。於是《大佛普拉斯1》便在三年後誕生,片名戲仿了「iPhone6 Plus」,寓意為《大佛》的升級版。最初的《大佛》只有 22 分鐘,是一部純粹的驚悚懸疑短片。
  • 《大佛普拉斯》惠州站|準予上映 第四場:「眾生普度」
    只有一句話的人  《大佛普拉斯》是《大佛》的Plus版,《大佛》也是導演黃信堯的作品。在《大佛普拉斯》中釋迦是一個注重整齊乾淨的流浪漢,幾乎沒有臺詞總是繞著肚財的車子跑,釋迦對黃信堯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意涵,因為他可以說是這部電影中唯一的「裡」世界。
  • 《大佛普拉斯》:佛有千面,卻不給我好臉
    去年臺灣電影硬貨很多,《目擊者》成為類型片典範,九把刀的《報告老師,怪怪怪物》也算不令人失望,最值得稱道的當屬《血觀音》和《大佛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其實電影是彩色的,人心是黑白的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極具風格特色的臺語片,不僅把幽默與悲涼的比例拿捏得非常好,在又好氣又好笑的觀影體驗後,留下的或許是一種深深的無奈。文/解憂電影院大佛普拉斯 (2017)大佛普拉斯這個命名是因為這部片改編自導演14年的金馬提名短片《大佛》。同時也意味著這裡的大佛還多了點什麼,故事主角就是菜脯跟肚財,他們兩個就是社會底層最滷的那種滷蛇(loser)。在某一天的日常裡,他們卻意外的捲入一場兇殺案之中,無助的菜脯跟肚財,該怎麼面對這一切呢?
  • 廖偉棠│用劇照重拍一部《大佛普拉斯》
    用劇照重拍一部《大佛普拉斯》撰文、供圖│廖偉棠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是2017年最佳華語片,有識之士基本沒有異議。在《大佛普拉斯》上映之前、在它獲得極多獎項而終於從小眾電影成為經典之前,是劉振祥拍攝的海報、劇照,先聲奪人搶盡眼球。
  • 《大佛普拉斯》:悲傷地說些「有的沒的」
    2017《大佛普拉斯》  如果說《稻草人》極盡「荒誕」之筆法,那《大佛普拉斯》則則把人性之「荒涼」勾勒得五彩繽紛。《大佛普拉斯》中戲份不多的高委員就是從一名街頭運動者一路爬上國會議員就延續了這種反思。  電影《大佛普拉斯》中「有的沒的」,不僅是公平正義,還有愛情婚姻、政治立場、宗教信仰。導演曾說,「當大佛都巳經不是大佛時,就如同尼採說的:『上帝已死!』」
  • 《大佛普拉斯》憑什麼獲得5項大獎?
    提名十項領跑,並且一舉拿下包括最佳新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這就是——《大佛普拉斯》。這部影片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把《大佛普拉斯》只單純的定義為"打破第四面牆"太狹隘了,在我看來,導演其實做的是對於熒幕前空間的開拓。在《大佛普拉斯》中導演時不時跳出來就與觀眾互動,比如說影片中突然黑屏出現的字幕,居然是:"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在電影的放映過程中,我會三不五時,出來講幾句,宣傳一下個人的理念,順便解釋劇情"。
  • 打破「第四面牆」,運用色彩劃分階級,《大佛普拉斯》展現眾生苦
    2017年,臺灣導演黃信堯帶著作品《大佛普拉斯》橫掃海內外多個獎項。而就是這部小成本電影,沒有任何流量明星,沒有女主角,只是幾個社會底層的臺南城鄉結合部的男人故事。就是這樣一部看起來不出彩的電影,在看似幽默的氛圍中將社會的醜惡和荒誕無限放大,帶給人別樣的反思。
  • 談影社周四放映|第七期《大佛普拉斯》
    1.觀影完畢後,請隨手帶走垃圾。3.本次《大佛普拉斯》線下展映會歡迎全校師生前來觀影。從劇作至拍攝到剪輯耕耘獲獎作品,創造獨一無二的觀影體驗,掃描二維碼添加談影社小師姐微信,拉你入群,提前知曉觀影資訊
  • 周末薦片:大佛普拉斯
    現在,又有一部文藝片,甚至可能比《路邊野餐》還要好,好到我在周末需要專門推薦一次,它就是臺灣導演黃信堯的《大佛普拉斯》。大佛普拉斯就是大佛plus,模仿蘋果手機的命名。黃信堯導演原先拍了一部短片《大佛》,在這個基礎上擴展為102分鐘的長片,所以叫做《大佛普拉斯》。估計這個名字能趕走90%以上的潛在觀眾,因為單是聽這個名字,讓人很難提起去觀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