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吃月子奶,不打瞎罵啞」是什麼意思?

2020-12-24 筆揮江山

農村有很多俗語,儘管說這些俗語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道理。說實話這些俗語,都是人們長期觀察總結出來的。

也算是經驗之談吧,不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好嗎,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個俗語,其實就是老人言。

那麼,什麼叫做「不吃月子奶」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女人,生了孩子後都要坐月子,這個時候也是女人身體最虛弱的時候,而且女人還要餵奶給孩子吃。

女人若是想要有奶,就必須吃營養的東西。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讓給女人吃。當然這主要是說的古代的時候,古代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除了官員之外,民間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很窮的,家裡也沒有什麼好吃的。

若是家裡有點好吃的,給了女人,讓女人有奶餵孩子。

這就是不吃月子奶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說不要讓男人給女人搶東西吃,避免女人沒有奶餵孩子。

那麼,什麼又叫不打瞎罵啞呢?

這個應該就很好理解了,一般瞎或者啞的人都是屬於殘疾人,他們也是這個社會群體的弱者,我們是不能欺負弱者的。

尤其是我們不能打瞎了的人,因為他們本來就看不到東西。若是一個人打一個瞎了的人,會引起別人的憤怒的,所以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幹的。

當然也不能辱罵啞巴,大家都知道啞巴本來就不會說話,若是罵他們也是很不人道的一件事。

事實上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告誡我們不要欺負弱勢群體。

了解了這些話之後,相信大家就知道俗語的魅力了吧。這些俗語是很多有智慧的人,他們長時間的觀察總結出來的,我們只要記住它們,遵循他們,就不會犯常識性的作用,所以,這樣的話還是很有啟迪作用的。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一些俗語已經跟不上社會時代了。畢竟我們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中國和世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相關焦點

  • 俗語:不聾不啞難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的男人為何要又聾又啞?
    農村有句老話,叫「不聾不啞難當家」,這句俗語確實太有哲理性了,有點類似於鄭板橋的那句「難得糊塗」。難道當家人真的是要又聾又啞才行嗎?根本不是這麼回事,而是說當家人在大事情上要有原則性。該管的,不該管的,你都插上腳,這個家不就亂了套嗎?古代皇宮三宮六院七十嬪妃,再加上隨時被皇上看中的妃子,多的時候總數不下千人。如何管理,作為皇后娘娘來說,她要把握全局。既不能管得太松,太鬆了則會挑戰自己的權威。也不能管得太緊,太緊則會引起皇上的不滿。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一點,該管的時候管,該放的時候放。什麼時候該管?
  • 農村俗語:「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是什麼意思?
    我國的文化淵源流長,農村已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農村文化,而農村俗語和諺語的存在就是文化傳承的最好代表。「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理人」這句話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得特別多,可能有的朋友不太理解這句話是什麼含義?下邊老張就為大家來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
  • 農村俗語:「夜晚不梳頭,早晨不吃油」,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農村俗語,有些俗語的確是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還是蠻有現實意義的,而有些俗語雖然也具有一定的意義,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其現實意義已經不是太大。比如,「夜晚不梳頭,早晨不吃油」這句俗語中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沒有太多意義了。
  • 俗語:「寧肯累死在田園,不與『吃貨』來『打纏』」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我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肯累死在田園,不與『吃貨』來『打纏』」。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雖然認真思忖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吃貨」,又叫「張嘴貨」,是農村對家禽和牲畜的稱謂;而所謂的「打纏」,是指打交道的意思,也就是指養殖的意思。這句俗語總的意思是:寧肯種地累死,也不去搞養殖。那麼,農村怎麼會出現不願意搞養殖的現象呢?
  •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下面我給大家逐一解釋一下: 「五十望人三不爭」意思是:「五十」指的是50歲,有句話叫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順」,這裡的「望」指看見,接近的意思。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什麼是「吃黑」?
    說起這寒潮,其實在農村,最冷的時候應該是三九,但現在一九就開始變冷,這也不得不讓很多農民開始心裡高興了,這個冬天如果冷的話是不是雨雪就會多起來,農作物就可以安全過冬了,而在農村也有一句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個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在數九天裡,每個九天都有一場雪,那麼明年豬狗就不用吃黑色的食物了。那麼什麼是「吃黑」呢?
  • 俗語:吃貓食八十八,吃狗食九十九,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其實,剛看到這麼一句俗語時,我也有些嚇了一大跳,人食不吃,吃貓食或者狗食?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貓食或者狗食比人食還要有營養嗎?我不是很理解,所以我趕緊去翻找一下資料,後來我才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它不是要人們去吃貓食和狗食喲,而是要人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學一學貓狗的態度。可是為什麼會出現「吃貓食八十八,吃狗食九十九」的說法呢?這又作何解釋呢?很簡單,從字面上來理解,如果你學貓吃西,你能活到八十八,如果你學狗吃東西,則可以活到九十九。這就讓人不解了,貓和狗吃東西有區別嗎?當然有的,貓這種動物吃東西很挑剔的。
  • 俗話說「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這句俗語什麼意思呢
    俗語是中國古代老百姓自發形成的一種文化傳統,在民間就流傳著很多關於立春的俗語,比如「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這是什麼意思呢?一、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的意思是說,如果立春是在「數九」的五九最後一天,那麼當年糧食收成會不好,老百姓收不到多餘的糧食,要飯的叫花子就算跑斷腿也要不到飯吃。當然了這句俗語並不是說立春在五九尾,大家就真的要四處去討飯了,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由此可見如果立春在五九尾的話,那麼來年的糧食就會缺收。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現在都是講究科學的,但是不可否認在農村,很多農民還是有點迷信色彩的,常常就流傳著一些迷信的說法,就比如說今天要說的「桌上不擺三盤菜」,其實也是充滿著迷信色彩的。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坑前不坑後,坑左不坑右」,是什麼意思呢?
    這些老人們會給孩子們講一些趣事,小故事以及做人的道理,也通常會根據一個俗語給孩子們講相應的故事和道理。農村俗語的類型是非常之多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很多世情類、氣象類、蓋房子之類的俗語,也聽過許多缺乏科學依據的禁忌俗語,趣味之中又包含著敬畏。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打水井的俗語,也是非常古老,非常有趣的一則俗語。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更經典,你知道嗎?
    說起農村裡的雜草,您第一個聯想到的俗語是那一句呢?農夫首先想到的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你可知道為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嗎?而且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你知道是什麼嗎?兔子不吃窩邊草很多人只知道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句話,但是卻並不了解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很喜歡吃草的兔子,卻不會吃自家家門口的雜草,因為窩旁邊的雜草早晚是自家的,不需要太過於著急。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
    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俗語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很簡單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想去嫖,就不要在那裡隨便轉轉,如果不去賭的話,就不要去湊熱鬧。去我們看看老祖宗為何要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 農村俗語:「男愁唱女愁哭,老太太發愁瞎嘟囔」,到底是什麼意思
    人生在世,總有發愁的時候,但是每個人發愁後的表現都不一樣,有些人選擇靜坐不說法,有些人選擇大聲哭,也有些人選擇借酒澆愁,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男愁唱女愁哭,老太太發愁瞎嘟囔」,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男愁唱意思是男人在發愁的時候總喜歡通過唱歌來發洩情緒,比如很多人在遇到挫折後,最喜歡的歌詞就是:「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用唱歌的方式來緩解,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借酒澆愁,然後在酒後大哭一場,其實那只是借著酒在發洩情緒而已,醉沒醉只有他自己知道。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日日待客不窮,夜夜做賊不富」是什麼意思?
    以前不像現在,有很多的娛樂項目。現在大家工作之餘可以刷刷微博、聽聽音樂,玩會遊戲。但是以前就沒有這些了,大部分農民朋友都是吃完飯坐一起聊聊天,一天時間就過去了。今天筆者主要跟大家聊一聊農村俗語「日日待客不窮,夜夜做賊不富」是什麼意思。其實俗語「日日待客不窮,夜夜做賊不富」主要講的就是人情交往、禮尚往來的一些事,下面筆者針對這兩句話一一分析給大家聽: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很精簡,但卻飽含著農民深深的智慧。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既生動有趣又含義豐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每個俗語的背後都是人們認真的總結。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俗語都是人們長時期對生活觀察,所得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有一些俗語還是很實用的,比如「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比如「瑞雪兆豐年」等等。當然了有一些俗語,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就好比題目上所說的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
  • 剖腹產後月子餐吃什麼 剖腹產後月子餐吃什麼蔬菜
    很多媽媽都會問,剖腹產後坐月子吃什麼對傷口癒合比較好。畢竟每一位媽媽都是由女孩子變來的,愛美是每一個女性的本性,如果刀口留下難看的疤痕那是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那麼剖腹產後月子餐吃什麼?坐月子不能吃什麼?剖腹產後月子餐吃什麼分娩後的新媽媽身體比較虛弱,需要大量的營養來支持身體的恢復,可是切記不能什麼都補,月子期間的飲食要結合身體的狀況分階段進補。
  • 農村俗語「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於種田的「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有關於人情世故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還有關於身體特徵的「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小時候聽到這句話,不懂是什麼意思,爺爺奶奶告訴我們說「鬥」和「簸箕」是手指上面的指紋,鬥代表圓圈,簸箕代表條紋。如果是「九鬥一簸箕」,就代表這個人很有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