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中海和加勒比海有什麼共同點?沿岸國家多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面積250萬平方公裡,夾在歐洲、非洲、亞洲之間。大家對地中海在世界上的戰略地位都是非常了解的,其實地中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沿岸國家非常多。地中海的形狀呈扁平狀,在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地中海只有一條與外洋相連的水道,這就是直布羅陀海峽。
-
羅馬帝國:一場地中海世界最成功的創業
但在前 800 年左右,迦太基、希臘、伊特拉斯坎及羅馬等文明幾乎同步以城邦型態星羅棋布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則與新亞述帝國崛起有關。在前 1200 年「海洋民族」入侵西臺、中期亞述及埃及新王國第二十王朝後,近東及希臘落入黑暗時期。西亞首先復甦。新亞述帝國在西元前第一千禧年崛起,連續擴張數百年,建立以政治力來榨取資源的「徵收系統」。
-
大敗羅馬軍團,終止擴張戰爭,條頓堡森林戰役成羅馬的「滑鐵盧」
而關於此次戰役還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點,那就是公元前1世紀左右,雖然是羅馬共和國體制走向瓦解的階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此時的羅馬在軍事力量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經過了馬略軍事改革之後,羅馬軍隊實現了對外戰爭的一次又一次勝利,並且由此建立的武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羅馬軍團,成為了整個地中海世界,乃至整個歐洲獨佔鰲頭的力量。
-
地中海霸權爭奪戰——布匿戰爭中,為何羅馬人笑到了最後?
公元前3世紀早期,羅馬得到快速發展,統一了義大利半島,成為地中海區域的一大強國。其後,羅馬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態勢下將擴張矛頭轉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迦太基是有腓尼基人移民建立的,位於今北非的突尼西亞。公元前3世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強大且十分富庶的國家,佔有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沿海、西西里島及其附近島嶼等地,是羅馬對外擴張的強大對手。當時,羅馬擁有4個常備軍團,每個軍團人數大約是4200~6000之間,軍團戰鬥力十分強悍。迦太基的軍事力量也很強大,其中,迦太基的海軍力量尤為突出,在整個地中海區域屬一流。
-
孕育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的環地中海地區,為何沒有統一的語言?
埃及人、腓尼基人、羅馬人都在此留下足跡;但是,我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這樣一個想法:在眾多的文明的交流之中,為何環地中海地區的語言沒有實現統一呢?一、環地中海地區培育出的輝煌文明,眾多文明的碰撞交流(1)早期文明的在此駐足,環地中海地區成了文明的搖籃。
-
「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發達的道路系統中蘊含的擴張願望
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不是就是被徵服,這是羅馬人生存的法則。峽灣錯如犬牙,島鏈燦若星辰的地中海,深深嵌入到歐亞非大陸之中,形成一個巨大的內海。地中海以及周邊區域棲息著不同的民族,羅馬人就是其中之一。在人類歷史上的舞臺上,羅馬人長久的成為西方世界的焦點,他們所創建的國家,持續存在的兩千多年,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在對外擴張上創造的神話更是讓人矚目。其強盛時期的領土東起幼發拉底河,西接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大沙漠,北達不列顛,地垮亞歐非三大洲。仿佛羅馬人的每一個細胞中都蘊含了擴張因子,就連他們的道路系統也蘊含著強烈的擴張願望。
-
150年後,羅馬人控制了阿爾諾河(Arno)以南的義大利地區
然而,儘管羅馬的下層公民贏得了多次勝利,在權利分配中享有更多的份額,但羅馬從未實現民主制,羅馬貴族始終長期控制著羅馬政體。長期以來,典型的羅馬公民就是農民,他們受益於那裡的氣候和沃土,當受到良好的統治時,或者有時候也沒有受到良好的統治,這些氣候和土壤因素總是讓義大利成為一個富裕的國家,並展示出之後的義大利人在開發這些有利條件時也經常表現出來的勤勞和技術。
-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丨羅馬共和時代,成也公民兵制,敗也公民兵制
作為羅馬國家存在的軍事基礎,公民兵制在羅馬共和國對義大利和地中海的徵服擴張過程中發揮了決定作用,而它最終恰恰也是埋葬羅馬共和國的重要因素。在羅馬共和國早期社會,對外徵服是國家的重要大事,貴族只佔國家人口的少數,平民佔據國家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平民的撤離對羅馬國家的對外戰爭將會產生惡劣的影響。
-
地中海的平行世界
地中海的平行世界文/羅元婕 圖/尼克·漢尼斯(Nick Hannes)發於2020.1.6總第931期《中國新聞周刊》從2010年到2014年,比利時攝影師尼克·漢尼斯遍歷地中海沿岸,記錄了旅遊,城市化和移民等各種當代問題。
-
——凱撒,但羅馬的價值核心是——愛
古羅馬是一個徵服的民族和國家不假。同時它也是把制度發揮到極致的國家。而且古羅馬人非常熱愛自己的制度。並把它概念化成兩個字,羅馬。羅馬之所以能從一個城邦轉變成一個共和國和帝國,在於羅馬人的勇敢智謀與愛。羅馬人之愛與他國不同。是因羅馬的輝煌而誕生,同時也因為有愛而誕生了羅馬的輝煌,兩者相伴不可分割。
-
看《地中海的輝煌》解密羅馬一部給國人看的古羅馬文化紀實片
古羅馬疆域之遼闊眾所周知,隨著版圖的擴張,是羅馬最大的廣場。、開疆拓土,但隨著國家版圖的擴大和行省的增加,大量的財富流入羅馬,羅馬人傳統的英雄主義精神在日益增長物質財富的腐蝕下逐漸衰弱。,455年汪達爾人再度洗劫羅馬。
-
秦漢vs羅馬,哪個更強?
東亞和歐洲的冶鐵技術都來自西亞(西臺帝國),都在公元前的1000年內普及了鐵器(民用),所以秦朝的擴張和羅馬的崛起相對同步,從秦朝統一天下到羅馬控制地中海世界,前後只差了兩個世紀。公元元年前後,亞歐大陸的兩端都被統一大帝國統治。考慮到亞歐大陸此時沒有任何直接交往,這種同步性相當驚人,足以讓西方歷史分期中的「古典時代」概念推廣到大半個大陸。
-
去了這,就等於走遍了整個地中海!
像巴塞隆納、像羅馬、像土耳其…突尼西亞,位於非洲大陸最北端,北部和東部面臨地中海,隔突尼西亞海峽與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相望。突尼西亞,她像地中海沿岸的每一個國家但她從來就不是誰的複製品她是地中海沿岸的瑰麗明珠幾時有鬥獸場,幾時便有羅馬。兩千年前的的地中海霸主,在這裡,留下了座埃爾傑姆古羅馬鬥獸場。
-
|南歐|希臘|羅馬|日耳曼_網易訂閱
▲伯裡克利在陣亡士兵前的演講 雅典的強大,引起了尚武國家斯巴達的不滿。 同樣作為歐洲文明的起源,坐落在南歐臺伯河畔的羅馬,更是為世界歷史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羅馬歷史最早從王政時期(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509年)說起,但由於最後一任國王塔克文統治暴虐,於公元前509年被人民推翻。從此,羅馬進入了由貴族掌權的共和國時期。 同時羅馬也在逐漸地擴張,後來將整個義大利地區囊於手中。
-
如果羅馬人和迦太基人是合乎現實意義的人,那麼布匿戰爭就奇怪了
我們知道,古羅馬存在於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27年,後面分裂為東西兩羅馬。奇怪的是,直到1901年,羅馬城的人口才53.8萬,歐洲除了俄羅斯之外也沒有人口過億的國家。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和先進的糧食供應之下,羅馬和羅馬的繼承者人口反而下降了呢?這看起來是不怎麼合乎道理的。
-
拳願阿修羅:大久保因為一場看不見的戰鬥,成為真正的墊腳石
墊腳石就會和墊腳石在一起,哪怕是墊腳石也有強有弱。比如說最強的墊腳石大久保直也。作者給大久保直也的設定非常強,表世界綜合格鬥冠軍,技術無縫銜接,沒有任何的缺點。重量級選手體格沒有任何問題,性格熱情大方。可就是這樣一個男人,成為了墊腳石,還被墊了兩次,真的慘。大久保直也第一次失敗大家不會嘲笑他,因為他真的很勇,第一場比賽就對上了頭號大熱門。
-
瑞典與俄羅斯的霸權爭奪戰,波羅的海沿岸各國間的恩怨情仇
歐洲歷史如果只追溯到封建時期,即公元至公元400年,歐洲人的祖先就是羅馬人和日耳曼人。尤其是日耳曼人,如今歐洲各民族,除少數源自西遷的亞洲民族外,幾乎都源自日耳曼人分支,擁有日耳曼人血統。而北歐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正是日耳曼人的故鄉。
-
為什麼中國自秦、漢傳承至今,而羅馬的大一統卻走向了滅亡?
拉丁民族雖然學習希臘,但是骨子裡也有著重視戰爭、重視軍功的傳統,他們在羅馬城邦的帶領下建立「拉丁同盟」,迅速地統一了義大利半島後,開始了對地中海區域的徵服。羅馬從一開始就是個「地中海」國家,並非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歐洲國家」。說到地中海,我們來看下其周邊——
-
人均千元的地中海私宴,品嘗帝國興衰千年
這道料理是土耳其的國民美食,大街小巷都有,後來也因為帝國版圖擴張傳到其他地區 小食搭配用Mastika乳香酒製作成的雞尾酒以及來自西班牙南方Valencia(這裡曾被阿拉伯帝國佔領)的白葡萄酒El Bon Homme Blanc和來自希臘的紅葡萄酒
-
吞噬母體長大的羅馬:西方藝術家的聖城與消失的伊特魯裡亞人
他跟隨著克洛德·洛蘭等前輩的足跡,在面對羅馬古老的歷史時,卻看到了一種全新的繪畫表現方式,在透納首次羅馬行後,返回倫敦時就展出了這幅大型油畫《從梵蒂岡遠眺羅馬》(Rome from the Vat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