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信長暗殺未遂事件
暗殺未遂① 伊賀忍者作案
在大屠殺中僥倖逃生的忍者輾轉各國。全國各地共有超過30的忍者流派,根據忍術研究家名和弓雄氏的考證,紀州名取流、加賀越前流、津輕中川流等是伊賀之亂後忍者們流浪的結果。(《忍者的系譜》——《歷史讀本》昭和57年3月號)
伊賀雖然滅亡了,但後來伊賀音羽村的忍者城戶彌左衛門曾用火槍暗殺來視察伊賀的信長。這次刺殺未遂事件算起來應該發生在天正九年。十月九日,信長在嫡子信忠、侄子信澄的陪同下視察平定後的伊賀。他登上水口的飯道寺,遠眺伊賀國。第二天,穿過伊賀一宮爬國見山,從瀧川一益恭候著的休憩處眺望伊賀。事件發生在這一天。信長途中在一宮敢國社稍事休息,城戶彌左衛門就瞄準了這一瞬間。敢國社是伊賀第一大社,祭祀大彥命。根據《日本書紀》記載,大彥命是阿部臣、伊賀臣的祖先。
動手的一共三人——城戶彌左衛門、土橋村的原田木工、印代村的印代判官。《伊亂記》中記載,三人從樹林中用火槍向信長射擊。可沒有命中,三人從樹林深處逃走。信長的衛兵拿著弓箭去追,沒追上。
城戶彌左衛門是忠實的一向宗信徒,所以一般認為是受石山本願寺教如上人的主使刺殺信長的,但實則應是伊賀忍者的倖存者向信長復仇。
暗殺未遂② 甲賀忍者作案
不僅是上述三人,其他伊賀被圍剿後的倖存者也肯定在暗地裡策劃、尋找復仇的機會。可以說,不這麼做反而是奇怪的事。
刺殺信長的計劃始於伊賀之亂發生前。天正元年(1573)九月,甲賀數一數二的火槍手杉谷善住坊受近江國守護佐佐木承禎之命,在椋之木山頂襲擊信長。兩發子彈穿透了信長的衣袖,可沒有使他受傷。杉谷逃走後潛伏在近江高島郡,後來被淺井家舊臣所擄,押送到信長處,經過嚴刑拷打,最後被整個埋在土裡,只露出頭來,用竹鋸砍的頭。
伊賀有百地、藤林、服部等幾家所謂「大忍」。大忍有點像小規模的大名,各自建寨,養家臣。伊賀之亂時也並未見他們被殺害的記錄。
伊賀陷落是天正九年十月,離本能寺之變發生的天正十年六月二日只有八個月。在這八個月間,伊賀的大忍、從大忍手下半途獨立出來住到山中的中忍,以及在第一線運用忍術活動的下忍,他們在信長徹底的焦土戰術和大屠殺中失去了親人和立足之地,流浪在異鄉,他們又再想些什麼呢?
在後期伊賀之亂中,指揮忍者堅守柏原城的是百地三太夫。在百地三太夫神出鬼沒的指揮下,「眾多忍者中更有身手不凡者數十人,窺得城外火燭昏暗之處,每夜多次偷襲,讓敵兵甚是煩惱。」(伊亂記)百地三太夫一直頑強抵抗到最後,城破後就杳無音信了。他後來是不是也逃出伊賀,在各地策劃暗殺信長呢?
德川家與服部半藏
和百地三太夫齊名的大忍,還有一位服部半藏正成。
傳說服部氏的祖上是秦氏,在伊賀一帶很有勢力。服部半藏是宗家,百地、藤林也是服部家的姻親。服部家在半藏的父親保長的時候離開伊賀,來到岡崎,侍奉家康的祖父清康。到岡崎是天文年間的事,當時百地丹波、藤林長門的勢力在伊賀迅速擴大,對服部家來說,可能是有什麼情況所以在伊賀呆不下去了吧。
那以後,服部家就代代是德川家的家臣。半藏是保長的第五子,生於天文十一年(1542),本能寺之變時正值40歲。
半藏第一次出陣是永祿五年(1562)攻打鵜殿長照的時候。那時,半藏率伊賀忍者六、七十人潛入城中,立下了戰功。以後他作為武將參加了家康的所有戰事,多次受賜槍。
看來,半藏是使槍的好手,不僅是忍者的首領,還因為善於用槍而得名「鬼半藏」。
天正十年,服部半藏隨家康來訪安土城,本能寺之變時,又跟著家康去了界市。
家康聽說事件後,從宇治田原越過伊賀乘船渡伊勢灣,回到岡崎。翻越伊賀在《德川實記》中被描述成「平生第一艱難之事」。在這期間,伊賀鄉士二百餘人納入服部半藏的麾下,後來成為伊賀組同心。就本能寺之變時家康和半藏的行動,我後面還會詳細研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