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有太多理由向貝多芬致敬

2020-12-28 冰川思想庫

如果說康德的哲學是啟蒙運動的「憲章」的話,貝多芬的音樂就是啟蒙運動的「戰歌」。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 | 陳季冰

今天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音樂史上一個重要的年份。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今年是200年以來世界各地公開演出貝多芬音樂最少的一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

▲貝多芬(圖/圖蟲創意)

作為一位音樂愛好者,想要說的話很多,這裡只能簡單總結幾句。

古往今來最偉大的音樂家有三位: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這不僅是專家的公認,也得到了演出市場的確認。統計顯示,過去20多年來,全球所有主要音樂廳每年演出數量排前三位的總是這「三大師」的作品,有所變化的只是他們之間的順序,但沒有第四位音樂家能夠躋身前三。就我個人的偏好來說,巴赫是我的最愛,我平時聽巴赫的音樂多於聽貝多芬。

然而,恐怕沒有人能夠否認,貝多芬是「音樂史上第一人」,他的聲譽和影響力超過了巴赫和莫扎特。貝多芬性格孤傲,從不逢迎任何人,但他對巴赫和莫扎特這兩位前輩所表達出來的敬仰是由衷的。

為此,他曾費了很大的心力尋找並資助巴赫的後人,幫助搜集和編纂莫扎特的作品全集……或許他自己都不敢肯定,他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會超越他的兩位偶像。

▲巴赫(圖/圖蟲創意)

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而且它們是高度相關的。

第一,貝多芬大大地提升了音樂的社會功能和地位。在貝多芬之前,音樂或是純粹為宗教服務,或是服務於王公貴族的節慶禮儀和平民大眾的休閒娛樂……總之,它從屬於其他目的,本身不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是貝多芬讓音樂第一次獲得了不需要依附於其他目的的獨立地位。自他以後,音樂成了一門受人尊重的專業,音樂家的社會地位也隨之顯著提升。

之前,無論浩瀚如巴赫,勤奮如海頓,還是天才如莫扎特,音樂家說到底是被豢養的「奴僕」——不是教會的僕人,就是貴族的僕人。但到了貝多芬的時代,全歐洲的達官貴人們都會向貝多芬脫帽致敬。這既是他憑一己之力不懈奮鬥的結果,也是時代變遷的縮影。

那麼,貝多芬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這就是我要總結的第二個原因,貝多芬為音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嚴肅而深刻的思想內涵。今天,即便你不是一位多麼懂音樂的人,你都能聽得出貝多芬音樂與他的老師海頓和莫扎特的作品之間的巨大差別。相比於莫扎特的優美動人,以及給人帶來的愉悅,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浸透著無處不在的時代精神。

▲莫扎特(圖/圖蟲創意)

聆聽貝多芬,有些時候,甚至大多數時候你並不能享受愉悅,因為他實際上是在用音樂這種藝術載體來闡發和傳播啟蒙思想。如果說康德的哲學是啟蒙運動的「憲章」的話,貝多芬的音樂就是啟蒙運動的「戰歌」。

當然,單就音樂技法本身,貝多芬也做出了承上啟下的傑出貢獻。他「發明」了許多嶄新的作曲技巧,比如對「動機」的巧妙使用,後來的華格納將它發揮到登峰造極;又如將音樂「視覺化」表現,後來的孟德爾頌、舒曼等人在這方面都有突出的展現;他還更多地用音樂描繪人的內心世界,開創了音樂的「浪漫主義時代」……但我覺得,這些專業技術領域裡的貢獻再大,也比不上前二者,因為它們跨越了專業的藩籬。

每一代人都肩負著自己的使命,巴赫、海頓、莫扎特……都憑藉著各自的天賦才華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貝多芬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攀上了音樂世界的巔峰,自此「一覽眾山小」。在如今這個人類精神萎靡的時代,多聽聽貝多芬的音樂,或許能夠讓我們振奮,有益於我們的自我提升。

相關焦點

  • 愛樂 | 25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貝多芬
    250年後的今天,這個被疫情籠罩之下的2020年,我們仍然需要貝多芬。疫情危機之下,即使我們不得不與現場演出之間進行隔離,但我們並沒有與音樂隔離,更沒有與貝多芬隔離,我們似乎比以往更需要貝多芬。貝多芬的《菲德裡奧》以監獄、牢房作為主要的劇本背景。它反映了無辜的人遭受牢獄之災,也反映了大革命時期的社會狀態與恐怖統治時期平民百姓的狀態等等,這些重要的社會問題不僅在貝多芬時代存在,在之後的每一個時代都存在。整體來看,這部歌劇有拯救主義的特質,但也不完全如拯救主義歌劇那般。
  • 向貝多芬致敬,鋼琴大師白建宇連續舉辦8天8場鋼琴奏鳴曲演奏會
    當今藝術造詣頂尖的亞洲鋼琴大師白建宇,在全臺樂迷引頸期盼下抵臺,今天起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以連續8天8場演奏全套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與樂迷一起為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慶生,向「樂聖」致敬。2020年是有「樂聖」美譽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250周年誕辰,臺中國家歌劇院邀請白建宇首度來臺演奏全套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自12月16日至23日在中劇院, 連續推出8天8場的音樂饗宴,樂迷們將可大飽耳福。 臺中國家歌劇院15日舉辦「NTT會客室」,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白建宇與樂評人焦元溥與會對談。
  • 《永恆經典》音樂會致敬貝多芬
    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2月6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將舉辦音樂會向貝多芬致敬。這臺藝術盛宴由著名指揮家夏小湯、鋼琴家譚小棠和北京交響樂團共同打造。當晚,藝術家們將為北京觀眾精彩呈現貝多芬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和《第八號交響曲》。這臺音樂會也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韻·北京2020北京市屬院團優秀劇目年度展演季的重頭戲之一。指揮家夏小湯說:「欣賞貝多芬需要自己內心要特別的安靜,心如止水,要放空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貝多芬的精神世界當中,去理解去感受他想對我們說的話。」
  • 《致敬貝多芬》在長影音樂廳奏響
    10月30日晚,長影周末音樂會之《致敬貝多芬》交響音樂會,在長影音樂廳奏響。今年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為紀念這位音樂巨匠,長影樂團精心呈現《艾格蒙特序曲》等3部經典作品,帶領觀眾走進大師的音樂世界,感受貝多芬作品中樂觀又堅定的精神力量。
  • 202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致敬貝多芬
    新華社維也納1月1日電(記者于濤)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1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隆重舉行,向全球樂迷獻上傳統的新年大禮。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也以獨特方式致敬這位音樂大師。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今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特意選奏貝多芬的《十二首鄉村舞曲》(節選)作為紀念,在中場休息時還播放了以貝多芬在維也納的生活和音樂創作為主題的專題片,向大師致敬,也拉開了2020年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演出的帷幕。拉脫維亞指揮家安德裡斯納爾遜斯首次執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 忠誠擔當 無私奉獻,今天,讓我們向人民警察致敬!
    今天,讓我們向人民警察致敬扶危濟困的時刻生死時速的瞬間都因為有了他們的身影而轉危為安他們不僅用生命守護人民的平安在無數公益活動中他們也總能做出表率2020年9月至12月在我市採供血最緊張的時刻他們用6.56萬毫升的鮮血書寫對人民的忠誠
  • 貝多芬不出新歌了?沒事,我們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新書
    雖然貝多芬不再出新歌了,但我們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書——「裡程碑文庫」第二輯,《貝多芬與〈英雄交響曲〉:浪漫主義交響樂的開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古典音樂 提到貝多芬,也許你首先想到的是他那震撼人心的《命運交響曲》,或是《歡樂頌》,但《英雄交響曲》則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它的問世標誌著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的過渡。
  • 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致力於演繹現當代作品的鋼琴家柴瓊妍將帶來兩位美國作曲家致敬貝多芬的作品——安迪·秋保的《小品曲》和艾夫斯的《第二鋼琴奏鳴曲「康科德」》,帶領觀眾一同尋找當代作品中貝多芬音樂的蹤跡。
  • 貝多芬—2020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北京交響樂團致敬...
    時至今日,貝多芬音樂中堅定不移的樂觀主義精神和鼓舞人心的鬥志仍給予世人啟發和激勵。值此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中山公園音樂堂將於12月12日全天舉辦「奔跑吧!貝多芬—2020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致敬偉大作曲家貝多芬。
  • 江蘇交響樂團「致敬貝多芬」系列音樂會首秀,致敬英雄的歡樂頌
    他用音樂詮釋了通過苦難走向歡樂、走過黑暗迎接光明的真諦,他就是路德希·凡·貝多芬。 」2020年是國際公認的貝多芬年,6月14日,在著名指揮家程曄的執棒下,江蘇交響樂團「致敬貝多芬」系列音樂會(一):「英雄」在江蘇大劇院舉辦,並正式重啟2020年貝多芬之年交響音樂季。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是時候扒一扒他那些鮮為人知的小秘密了!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扒一扒! 12歲那年,貝多芬開始嘗試創作,並使用了一些有趣的名字,例如「撒謊的艾琳·索格林」(為嬰兒演唱),以及後來的「艾莉·艾夫登·託德·埃因斯·普德爾斯」(一直死去的長捲毛狗),然而,這隻幸運的狗狗身份仍然未知。
  •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線上致敬貝多芬
    來源:今晚報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線上致敬貝多芬 中文版《愛格蒙特》今晚推出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今晚,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將通過線上全本演繹中文版《愛格蒙特》。演出特別邀請翻譯家、劇作家李健鳴參與創作,演員孫強聯袂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演繹,期待打破語言的屏障,讓觀眾真正聽懂、看懂樂聖貝多芬的這一佳作。《愛格蒙特》是貝多芬為歌德同名悲劇創作的舞臺音樂。在此之前,貝多芬與歌德從未謀面,但他對這位偉大文學家充滿崇拜之情,這樣的感情也使得貝多芬對這部作品格外用心。
  • 緊緊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到底是什麼品質始終感動著我們
    貝多芬的一生不斷受到愛情、事業及親人對他的打擊,但總能一次次戰勝困難,並有了如此成就。他的成功筆者認為主要源於如下幾點:首先是他的勤奮忘我,不拘小節。有一次貝多芬去吃午飯,因為人太多,服務員就忘了給他拿菜單,他剛開始一直呆坐著,突然靈感來了,便掏出紙創作起來。過了一個小時,他叫服務員結帳,忙於回家創作,給完錢便離開。當服務員反應過來他根本什麼也沒要時,貝多芬已經走遠了。可見他對音樂的專心遠遠超過了飢餓。不僅在屋裡,在街上行走時,如果有了創作靈感,貝多芬也會立刻停下來創作。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唯其痛苦,才有歡樂
    編者按:2020年的12月16日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紀念日,而德國已經開始舉國慶祝,向這位傳奇「樂聖」致敬。今日、昨日,多麼強烈的渴望、多少熱淚拋向你!你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一切,再見了……啊!繼續愛我吧,永遠也不要誤解你最親愛的人,不要誤解他的心,永遠忠於你——永遠忠於我——永遠忠於我們。
  •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 我們向所有的白衣天使致敬
    今天,我們通過展現4位護士的工作狀態,向所有的白衣天使致敬——有你們的角落,就有愛與希望。 趙喜娜輕輕握住寶寶的右手,一邊找細細的血管,一邊跟他聊天:「小朋友,你看你手上是不是有個藍色的管子啊?管子裡有一個小蟲子,阿姨把小蟲子捉出來,你的病就好啦!」在趙喜娜的輕聲安慰下,寶寶止住哭聲,她瞅準機會,穩穩地紮上針。 「一針見血」的手藝,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何況趙喜娜面對的還是血管細、配合度低的幼兒患者。
  • 《名人傳》② | 貝多芬偉大而痛苦的一生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名人傳》。 昨天我們了解了貝多芬童年、青少年時期的生活,以及他人生中的最大噩運:耳聾。作為一個尤其需要聽力的作曲家,貝多芬並沒有向噩運屈服,而是喊出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樣的偉大宣言。 今天,我們來閱讀貝多芬的下半生,是如何與耳聾抗爭的。
  • 【長影周末音樂會】遇見音樂巨匠,《致敬貝多芬》交響音樂會舉行
    【長影周末音樂會】遇見音樂巨匠,《致敬貝多芬》交響音樂會舉行 2020-10-31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貝多芬的「分貝」來得更「多」些
    今天,2020年12月16日,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紀念日。貝多芬從紀念的角度說,若把100年那樣的整數時段當作「大年」的話,50年和10年,只能算「中年」和「小年」吧。如今,對於一個「60後」來說,我要撐到下個百年整數關,面臨的,不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而是生命之門還肯不肯打開的問題。因此,能夠躬逢「貝多芬誕辰紀念」的「大年」「中年」「小年」三個時段,尤其是2020年的「中年」,相當可以了。今天,肯定是值得書寫一筆的日子。
  • 點亮星城夜景 長交用「一千零一夜」致敬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音樂會上半場,長沙交響樂團的藝術家們為觀眾演繹了貝多芬的經典作品,以此向「樂聖」致敬,向音樂致敬。)  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上半場,長沙交響樂團的藝術家們為觀眾演繹了貝多芬的經典作品,以此向「樂聖」致敬,向音樂致敬。首先奏響的是《艾格蒙特序曲》,這部作品以英雄性的構思及嚴整的形式給觀眾們以強烈的感染;緊接著,青年鋼琴家周末與長沙交響樂團攜手獻上了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將這首被稱為「皇帝協奏曲」的作品極具創造力、想像力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 「致敬貝多芬」金宇鋼琴獨奏音樂會將在青島鳳凰之聲大劇院舉辦
    8月15日(星期六)晚 19:30,致敬貝多芬-金宇鋼琴獨奏音樂會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鳳凰之聲大劇院演奏。今年恰逢音樂巨匠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青年鋼琴家,美國波士頓大學鋼琴演奏博士金宇為大家帶來了「致敬貝多芬-金宇鋼琴獨奏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