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不出新歌了?沒事,我們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新書

2020-12-23 澎湃新聞

貝多芬不出新歌了?沒事,我們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新書

2020-12-22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李雲迪在生日時彈奏《貝多芬病毒》,網友神評:「為啥貝多芬不出新歌了」。

 

雖然貝多芬不再出新歌了,但我們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書——「裡程碑文庫」第二輯,

《貝多芬與〈英雄交響曲〉:浪漫主義交響樂的開端》~

本書作者詹姆斯·漢密爾頓-帕特森將帶你回到18世紀末的維也納,講述貝多芬飽受病痛、跌宕起伏的一生。

 

詹姆斯·漢密爾頓-帕特森,英國小說家、傳記作家、詩人。曾任《諾瓦》雜誌專題編輯、《蘇黎世》雜誌科學專欄作家。1989年,他的小說《格隆休斯》(Gerontius)獲科斯塔圖書獎。

同時,作者考察了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時代背景,探索了普羅米修斯、英雄主義等題材在貝多芬作品中的痕跡,還原了他與歷任老師及資助人之間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感,最終揭示了這位著名作曲家對浪漫主義音樂乃至世界的深遠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

 

當我們談論《英雄交響曲》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1.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古典音樂

 

提到貝多芬,也許你首先想到的是他那震撼人心的《命運交響曲》,或是《歡樂頌》,但《英雄交響曲》則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它的問世標誌著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的過渡。

 

《英雄交響曲》是19世紀第一部主要的先鋒派作品,這首交響曲以其清醒的理智與爆發的情緒,打破了維也納古典交響樂的窠臼,並展現了一種對個人和社會而言全新、有力的表達方式,自此古典音樂的程式獲得了轉變。

 

2.   向英雄致敬,英雄究竟是誰?

 

一開始貝多芬想把《英雄交響曲》獻給拿破崙,總譜的扉頁上寫著「波拿巴」,當他聽說拿破崙稱帝時,便氣憤地撕掉了它。1806年最終出版時,扉頁上帶有義大利文題詞,意為「為紀念一位偉人而創作的英雄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籤名扉頁上帶有被劃掉的「為波拿巴而作」

 《英雄交響曲》致敬的英雄究竟是誰?關於這一點,人們眾說紛紜,有人理所當然地認為英雄是拿破崙,也有人認為是普羅米修斯,然而也有第三種觀點:英雄是費迪南德親王。

 

費迪南德親王

 

路易斯·費迪南德是貝多芬的摯友兼資助人,同時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兩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1806年,費迪南德在和拿破崙軍隊的戰鬥中犧牲。如果曲名中所指的英雄真是費迪南德親王,那貝多芬永遠也不可能把這件事公之於眾,因為他已經將《英雄交響曲》獻給了洛布科維茨親王。

 

3.   在理解《英雄交響曲》的同時,我們也在了解貝多芬本人

 

1800年,貝多芬受邀為一部名為《普羅米修斯的生民》的芭蕾舞劇創作管弦樂,這部舞曲對《英雄交響曲》的創作有很深的影響,後者的第四樂章便採用了普羅米修斯的主題。

 

傳說中普羅米修斯被綁在石柱上,永生忍受著內臟被老鷹啄食的痛苦,正如貝多芬要忍受耳聾帶來的折磨。1796年,貝多芬察覺到耳朵出了問題,而後耳聾愈發惡化,音樂家失去了他最寶貴的資本,註定會給他帶來持久的痛苦,我們很難不把普羅米修斯的創造力和受懲罰看作是一個多重隱喻。

 

1802年,貝多芬留下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書,他在遺書裡體現出來的憂鬱和懺悔之情與他平日裡傲慢自負的形象截然相反,這份絕望的文件背後的秘密就是:他要聾了。

 

海利根施塔特遺書

 

1803年,耳聾的音樂家在房間裡揮舞著羽毛筆,幾周之內就完成了《英雄交響曲》。時值盛夏,窗外是一片奧地利田園風景,他已經徹底消除了海利根施塔特危機,一首即將響徹未來幾個世紀的交響樂已然譜就。

 

時至今日,我們仍在聆聽貝多芬創造的音樂,雖然貝多芬不再出新歌了,但仍有無數的樂團在以他的樂譜參與演出,錄製新專輯;仍然有無數音樂創作人在改編他的樂章,向這位二百多年前的浪漫主義作曲家致敬。

 

今年也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讓我們一起閱讀《貝多芬與〈英雄交響曲〉》,走進貝爺的「真心英雄」。

 

我們還為《貝多芬與〈英雄交響曲〉》一書設計了頗具內涵的文創書衣。

書衣用金色印刷貝多芬樂譜圖案,精緻大氣、顯露金屬光澤。輕薄防水且持久耐磨的棕色Tywek杜邦紙,還原復古質感。內襯為優質滌綸材料,與Tywek的結合,使書衣整體挺括,不失柔軟、輕便。

 

《貝多芬與〈英雄交響曲〉》一書以及主題書衣都可以上摩點購買喲。

 

 

關鍵詞 >>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讀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是什麼梗
    小夥伴們在抖音看評論區的時候可能會看到「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這句話,相信還有很多小夥伴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出處又是哪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的意思及出處,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貝多芬怎麼不出新歌了?」
    在1792年至1800年間,貝多芬的創作無可避免地,在海頓與莫扎特所奠基的古典式「完美」裡徘徊,但已有個別音符如作曲家本人般,不受拘束地躍出這個精緻均衡、優雅克制的框架。他的音樂不甘心只做順從的服務者。1794年貝多芬與海頓「分道揚鑣」以後,他的創作更顯示出奮力掙脫桎梏的痕跡。
  • 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
    貝多芬對於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專橫獨斷,藐視一世。表面看來,他簡直是一個狂徒。除了能十分理解他和包容他的人——他的保護者以外,貝多芬沒有知交,與所寓旅舍的主人常常衝突,一年中必遷居數次。評家形容他這橫暴的性格時,有這樣的話:貝多芬是獨自生長在無人的荒島上,而突然被帶到歐洲的文明社會來的人。這話把貝多芬的一面說得十分透徹。
  • 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是什麼梗?看到這位網友的回覆網友都笑慘了
    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什麼意思?今天熱搜突然來了一條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這是什麼問題,為什麼大家都在討論這個,想知道的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一、出處有網友在李雲迪視頻下評論,「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然而另一網友回復真的讓人笑到頭掉,因為回復他的是一個精神病醫生,回復了一句您好,醫生這是每天上網衝浪尋找潛在患者嗎?醫生:一句"您好" 我們的緣分就開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嗝。大早上的被笑死現在誰跟我說"您好",我都想回他一句「我沒病」 。
  • 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精神科主任「您好」兩字引網友爆笑
    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精神科主任「您好」兩字引網友爆笑今日,很多人打卡「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話題分享自己的見解,·這個梗最初還是來自李雲迪的一則分享,在生日當天,李雲迪表示生日就要來點不一樣的挑戰,隨後他挑戰了一個鋼琴曲,下面就有網友留言了:「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
  • 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新梗引熱議,「梗」已經失去了靈魂
    假「靳東」這報導還是挺有趣,可這「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著實讓我一頭霧水,我以為「秋天第一杯奶茶」、「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這些梗能頂上熱搜就已經很奇幻了,不過我也理解,這是資本團隊保持話題的策略。可「貝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似乎造「梗」並非是一件難事了。
  • 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0-10-13 09:55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多芬為什麼不出新歌了什麼意思?
  • 張愛玲去世20年了,為什麼新作一本接一本的出?
    微信ID:ibookreview『與420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按:是的,張愛玲又出新書了為什麼張愛玲已經逝世了20年,新作卻一本接一本呢? 張愛玲現在,我們先來看看,張愛玲去世之後,又出版了哪些「新作」:在張愛玲離世14年後,《小團圓》出版了。
  • 樊小純出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從紀錄片導演到哲學系博士生
    樊小純出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從紀錄片導演到哲學系博士生 澎湃新聞記者 瀋河西 2018-06-25 10:40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年失意的貝多芬,為什麼後來還能創作出《歡樂頌》?
    天才、樂聖、英雄,固然是貝多芬最顯著的標籤,但同時,性格缺陷、身體頑疾、生活壓力,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身上。尤其進入晚年,「功成名就」的貝多芬,生活非但沒能安逸,反而更加焦慮,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性的人格和舉動。但是,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創作出了可能是人類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交響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歡樂頌)。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你卻不一定知道他為什麼偉大
    今年是路德維希 · 凡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提到貝多芬,你會想起什麼?圖書館閉館時響起的《致愛麗絲》?他遭受耳聾卻仍舊成為偉大作曲家的勵志故事?還是他的九部交響曲?沒有人會不承認貝多芬很偉大,但你或許很難想像到,他琴鍵下的樂章,也並非在一誕生就被世人認可。
  • 他的前經紀人出了一本攝影集
    雖然他本人是 Banksy 商標的持有者,但根據當地法律規定,持有者如果不使用商標的話,商標將會被轉讓給願意使用的一方,有一家賀卡公司便試圖以此竊取 Banksy 的商標。Banksy 無奈在倫敦開了一家名為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的全稱)的限時店鋪,並通過官網出售相關產品。
  • 奇蹟唱片行:貝多芬那時愛上了他的一名學生|新書上架
    只要告訴他你此刻的心情,或者講講你的故事,他總能為你找到最合適的唱片。一個關於跨越藩籬、不要畏懼未知的療愈故事,一首跳動著希望和溫暖的動人情歌,還有音樂那撫慰人心的神奇力量。「弗蘭克,你對貝多芬和奏鳴曲了解多少?」
  • 貝多芬的遺產︱從現代到未來:貝多芬與我們
    他的重要作品的受眾,都是約瑟夫二世皇帝那樣,既受到啟蒙理念的感召,但又懼怕雅各賓式革命的人。而除了那些紀念碑式的音樂地標外,貝多芬也寫過不少像《威靈頓的勝利》和《光榮的時刻》這樣獻給「反動派」的投機應景之作,而且時常閃現出某種既主動又不屑的矛盾心態,也反映出他那一代人的性格——一如與他同齡的拿破崙和黑格爾。
  • 關於《蠱真人》及新書的最新消息
    關於《蠱真人》及新書的最新消息【整理自群聊記錄】
  • 明天去上海音樂廳,親手畫出貝多芬的音樂
    貝多芬的影像來到360度全息數字投影打造的「貝多芬的影像」世界——前一幕將人帶到18世紀的德國波恩,那個貝多芬出生和成長的城市;後一幕,畫幅緩緩揭開,耳旁響起激昂震撼的樂章,又仿佛置身維也納金色大廳,營造出一個真正「沉浸式」的封閉空間。
  • 關於《獻給愛麗絲》,帶你了解一個不一樣的貝多芬
    生活當中,我們也偶爾會聽一些鋼琴曲。有很多的鋼琴曲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而關於鋼琴作曲家,貝多芬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音樂家之一,而他的,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獻給愛麗絲。更是一直以來非常經典的一首鋼琴曲。其實貝多芬我們都知道,他的一生中,經歷了非常多的磨難。
  • 《貝多芬傳》:從混亂泥潭中生長出的偉大音樂與不屈靈魂
    即使我們現代人不及我們祖先堅定,至少有許多事情已因文明的精煉而大為擴張。——貝多芬對於貝多芬,我們絕大多數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句「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上。可實際上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稱為「樂聖」。這部《貝多芬傳》由19世紀著名的傳記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所著,中文版由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傅雷先生翻譯。
  • 關於音樂大師貝多芬和羅西尼的故事,兩代音樂家跨時代的相逢
    今年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戲曲軼事新書》的摘錄描述了1822年4月貝多芬與喬奧基諾·羅西尼的唯一會面。貝多芬也是一位偉大的音樂領袖,將交響曲從古典時代帶入了浪漫史。貝多芬性格內向,在社交上困難重重,且災難性的直率,這一切反而讓他因此創造了現代音樂。因此,我們預計將出現兩個哲學國王之間的劃時代的契約。
  • 起點12月新書成績:姬叉新作首訂一萬一,五位大神卻沒出爆款!
    傲無常是起點很早一批的大神作者了,他成就白金作者的時候,本期其他幾位大神可能才剛剛開始寫書。但時代不饒人,大神的書卻沒人看了。這本新書偏向於「家族修仙文」,故事更側重於對於家族的發展。因為他其實並沒有一本稱得上「代表作」、「爆款」的作品,更多的則是一步一步的積累成神。新書給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作者要寫西遊類的小說,然而故事開始一句「就叫你悟飯」吧,瞬間讓我出戲,同時,主角還能穿越到現代時空,更是讓我不知道在看什麼。至少,我是對這類小說沒有太大興趣的,你們呢?3、尋青藤,北國諜影,起點首訂:約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