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高需求寶寶,真的是天生的?不是你們大人慣的?

2021-02-19 和毛利午餐

去年11月,我寫過一篇《高需求兒童成長(成年人折磨)簡史》,時至今日,差不多半年時間,依然有飽受折磨的媽媽在裡面留言,說自己快瘋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小孩?

 

朋友們知道我的情況後,多多少少會了解為什麼前幾年我幾乎退出社交圈,沒辦法,家裡有個高需求小孩嘛。那幾年我絕口不提自己小孩的事,我怕我忍不住會破口大罵,成日抱怨。

 

在下也是要臉的人。

 

我不太能忍受的是,總有一些朋友過來說:那個高需求,是天生的嗎?有些人會很直接:是你們慣的吧?我家孩子從小沒怎麼管,三四個月開始自己睡整覺了,現在根本沒什麼需要操心的事。

 

沒好意思告訴他們,我五歲的兒子現在依然需要大人哄睡,講故事,陪在身邊等他睡著,再悄摸摸溜走。還不是每天都能成功,有時候在門外聽到他父親強忍滿腔怒火要求他快點睡著,我都很慶幸,自己再不需要做這件事了。

 

那些低需求寶寶的家長,一邊悠閒地在天堂過著日子,一邊朝水深火熱的人間投之以蔑視的眼神:我說你們啊,不能太寵著孩子。

 

我特麼寵孩子寵得整天整夜不睡覺,頂著半斤重的眼袋每天行走在崩潰的邊緣?

 

朋友,要不是還有一點人性,我早把小孩扔了。

 

高需求小孩不僅會讓親生母親陷入瘋魔,也會讓全家上下反目成仇。想像一下你好不容易發九牛二虎之力之力哄睡了這隻逆天的頑猴,一時間萬籟俱寂,於兵荒馬亂之中,仿佛逃到一片世外桃源,空曠,遼闊,你沒有放鬆半點警惕,你臥在沙發裡一動不動,你知道任何一點點小小的動靜都會讓天地為之變色。

 

這時候你老公打了個噴嚏,他踩爆了一顆地雷,「哇!」嬰兒又哭了。

 

你不想活了,但是死之前你想朝老公扔一顆炸彈。

 

高需求寶寶一般都會讓家裡掀起一場大戰,只要這個家有人以為帶小孩有什麼難的,他就是全家的叛徒,你不配做這個家的一份子,你根本沒意識到生活的殘酷性。

 

剩下的全家人如果精誠合作,或許有可能培養起相當親密的關係。

 

很奇怪的,幾乎所有人都承認小孩天生有美醜之分,聰慧愚笨之分,這些大部分人都認為是種天賦,但就是沒多少人相信,嬰兒天生會有高低需求之分。

 

有些嬰兒是天生的社交明星,幾個月的時候到陌生人手裡,會發出咯咯咯的可愛笑聲,感染所有人,哇,好可愛的寶寶啊。

 

有些,誰抱都哭得震天動地,他們天生格外警惕,只要一看不見親近的爸媽,立刻像被拋棄在荒野上的棄嬰一樣,發出孤絕悽慘的哭聲。即便野狼路過,也會忍不住叼起來。然後這些可憐的小嬰兒被冠上「怎麼這麼怕生」的惡名,他們把任意陌生人都當成可怕的大怪獸,反正哭就對了。

 

有人會說哭幾分鐘怎麼啦,你怎麼這麼心軟啊?

 

哭幾分鐘就完事,那能叫高需求小孩嗎?

 

那只是普通小孩偶爾不舒服而已,還有些爸媽喜歡抱怨抱怨我的小孩很愛哭啊,真的從來沒見過像他這麼難帶的小孩。隔天發了九張圖說小孩睡著的午後果然像度假,兩人出去看場電影吃頓飯。

 

我呸!高需求小孩怎麼可能讓你出門浪這麼長時間?

 

你做什麼春秋大夢?

 

我至今記得一歲之後,每次溜出去看電影,選最近的開車十分鐘到的電影院,卡著點進去,剛看半小時,我媽已經打電話來,她也不說什麼,光讓我聽聽小孩哭成什麼樣。於是站立起身,仿佛家裡著火一般飛奔回家。

 

剛進小區就能聽到那標誌性的嚎啕大哭,以至於五年過去了,每次聽到小孩的哭聲,我都和越獄逃犯聽到警車聲一個反應,媽呀緊張死我了。兩秒後醒悟過來,不是我家的,哈哈哈哈哈,不是我家的,想放一串鞭炮。

 

養一個低需求小孩,很可能是每天不停感慨,哎呀我小孩好可愛,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小孩?

 

我們高需求寶寶家長,也會做這樣的感慨,但基本是小孩睡著的時候,醒著的時候光顧著痛不欲生,來不及感慨任何事情,養高需求寶寶有一個重要知識點,小孩睡著的時候你千萬別放任大意去幹別的,上網瞎看看純屬浪費時間,你要爭分奪秒睡著養精蓄銳,才是正經事。

 

整個培育過程,猶如參加一場馬拉松,前五公裡你跑得很艱難,緊接著會越來越難,到前二十公裡你會懷疑人生,你是不是根本不是跑馬拉松的料,到第三十三公裡,你遭遇了鬼打牆,你他媽不想活了。

 

你也不知道自己是靠什麼支撐下去的。

 

但是朋友,活下去吧。

 

活下去,等他長大了,上了幼兒園,你就指著每天見不到他的八小時,我們稱為重新做人的時間,來修生養息。

 

最後你會發現,日子開始越來越好過了,小孩終於跟別的小孩一樣,是個出門也會哈哈哈笑的人了,他對世界的不安全感,沒有那麼重了。

 

我兒子依然是一個高需求小孩,雖然隨著年紀的增長,有時候我覺得他變好了一點,但有時候清醒的現實仍然會像一記耳光一樣告訴我,你清醒一點!

前不久有一次我去幼兒園接他,不幸我遲到了二十分鐘,一開始我認為這沒什麼,直到下車的時候,冥冥之中感覺不太對勁,我飛奔進幼兒園,很多小孩正在裡面開開心心玩,我開始聽到兒子的聲音,他大聲說著,不行,就要給她打電話。

 

幼兒園老師看到我來大鬆一口氣,說兒子一直讓她給我打電話,周圍好幾個小孩跑來跑去玩得不亦樂乎,直直站著的兒子已經嘴巴一扁,哭出來了。

 

我很愧疚,可是明明別的小孩都玩得很開心啊,只有他像被遺棄在火星上的太空人,無數次嘗試和母星聯絡,一次次踏入失望的深淵。

 

回去的路上,他一直沒跟我說話,直到我再三保證,以後說什麼都不會遲到了,哪怕小行星撞擊地球哪怕宇宙大爆炸,都要先接到他再說。他才點點頭,跟我恢復邦交。

 

曾經我也是一個刀劍如夢,狂笑一聲長嘆一聲快活一生悲哀一生的浪子,現在徹底被治好了,下午四五點鐘,已經想著趕緊回家吧。

 

如果世界上再多點高需求寶寶,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麼外遇什麼七年之癢,他已經耗盡了你成人期所有的精力,從精神上閹割了每一個人。

 

我們無欲無求,唯願世界和平。

 

 

相關焦點

  • 夜醒、戀奶、敏感,高需求寶寶的11個特徵
    這也是我創辦「媽寶幫幫幫」微信公眾號的初衷,我希望每個新手媽媽都能擺脫迷茫焦慮,重新找回擁有寶寶的幸福感。高需求寶寶的11大特質高需求寶寶的概念源自威廉·西爾斯博士的育兒經。其實,每個寶寶在某個程度或者某個階段都可以被認為是高需求寶寶。具體來看,高需求寶寶有以下特質。
  • 為啥有的寶寶鼻梁「爆青筋」?並非天生的,而是吃得太油膩
    而不是選擇性補充,那也就是說孩子的骨骼也在吸收營養,而骨骼吸收營養過剩,就會導致骨骺線閉合。而一旦造成這種現象了那孩子什麼時候幾歲的時候骨骺線閉合的,身高就停止在哪一年 ,所以現在有很多孩子身高只有7歲孩子那麼高,就是因為營養過剩導致。
  • 夜醒、敏感、愛哭、粘媽媽,高需求寶寶怎麼帶?
    戀奶情結,斷奶晚:一天餵食的次數會在20次左右,每次大概5分鐘,喝奶不是為了填飽肚子,是感覺安全舒適。如果有,恭喜你,你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意味著每天都是劫後餘生,每天都會精疲力竭,但是高需求寶寶嬰兒期折磨人的特質會隨著其年齡增大而不斷出現調整:
  • 高需求寶寶很「可怕」?媽媽們別焦慮,聽阿芳和你說一說
    不僅吃到了珍珠奶茶爺爺奶奶寄過來的特產香腸臘肉,珍珠奶茶還電話視頻給爺爺奶奶拜了年,並且收到了爺爺奶奶愛的紅包🧧,真的太開心了。難得假日陪伴在珍珠奶茶身邊,阿芳和薩米也非常開心。約上幾個好朋友一起慶祝🎉,為人父母,話題總是離不開孩子,相互學習取經,能少走不少彎路。提及寶寶的陪伴問題,一位媽媽談起自己的孩子,讓阿芳重新認識了「高需求寶寶」。
  • 愛夜鬧的寶寶是「討債鬼」?別誤讀了生理需求,天使寶寶這樣養成
    夜鬧不是寶寶故意「折磨」媽媽,背後深意父母要讀懂面對夜鬧的寶寶,有的寶媽甚至打趣說這樣的寶寶就是來討債的「討債鬼」,每天晚上都不能讓父母睡個好覺。難道寶寶真的是父母上輩子的「討債鬼」嗎?實際上,這種說法是因為寶媽誤讀了寶寶的生理需求。寶寶有時候夜鬧其實是正常的,這是寶寶的一種生活習性。
  • 生了個高需求寶寶,才知道什麼叫劫後餘生……
    家裡有娃的爸爸媽媽們都知道,「高需求寶寶」這個詞的殺傷力有多大。「高需求寶寶」在吃奶、哄睡、吃飯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著持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們脆弱、敏感,不安、容易焦慮,一直懷疑他們年幼的身體裡是不是住著一個憂傷的老靈魂。
  • 逼孩子當眾表演才藝的大人們,你們真的有那麼開心嗎?
    就想問一句:逼孩子當眾表演才藝的大人們,你們真的有那麼開心嗎?這也讓起點君想起了前幾周發生的一件事,幾個老母親們帶著各自的娃出來聚餐,其他幾個小孩子玩鬧得火熱,只有朋友A家的兒子始終乖乖地坐在大人身邊吃著飯。我們紛紛誇獎她兒子乖巧又聽話,真是省心。
  • 我不是神賤人都是你慣出來的!
    之前不是都挺好嗎?現在怎麼回事?」就因為沒有幫她們。我做值日的那個星期,他們買很多瓜子拼命磕拼命往地上扔。因為我變壞了,不仗義了。這件事給我的教訓特別大。現在回想,真的不怪他們賤,臭毛病都是我給慣的。她們又不是沒手沒腳,憑什麼打飯打水都讓我幫忙。我的縱容變成了好欺負,我不好意思拒絕變成了給臉不要臉。終於,我自己的臉也沒了。
  • 夜醒、怕生、粘人的寶寶好還是不好?
    那你就錯怪寶寶了,有一種寶寶叫「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是慣的嗎?也有很多過來人投來蔑視的眼神:孩子不聽話,就是你們慣的!不。你必須相信,孩子天生有美醜之分,聰慧愚笨之分,也天生會有高低需求之分。有些寶寶是天生的社交明星,幾個月的時候到陌生人手裡,會發出咯咯咯的可愛笑聲,感染所有人,好可愛的寶寶啊。有些,誰抱都哭得震天動地,他們天生格外警惕,只要一看不見親近的爸媽,立刻像被拋棄在荒野上的棄嬰一樣,發出孤絕悽慘的哭聲。然後這些可憐的小嬰兒被冠上「怕生」的惡名。有人會說哭幾分鐘怎麼啦,你怎麼這麼心軟啊?
  • 寶寶不喝奶,你就慣著,那TA長大了不想讀書怎麼辦?
    我家寶寶在1歲5個月時不喝奶了,我們嘗試過用勺子餵、用杯子喂,甚至讓孩兒他爸用碗來慢慢的給寶寶喂,結果寶寶真的喝了一點,從那以後,我家寶寶就開始用碗餵奶粉了。我們全家都在調侃:我們家娃是一個「東北娃」,大碗喝奶!
  • 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餵大人飯?婆婆沒注意,寶寶進了醫院
    寶寶到了可以吃輔食的時候,家長們都急著給寶寶挑選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利於寶寶的腸胃吸收,還有的家長直接給孩子吃起了「大人飯」。 所謂大人飯顧名思義就是大人吃的飯,一般為了區別大人和孩子所需的營養物質,是要分開給寶寶們做飯的。比如常見的有雞蛋羹、面類、粥類等。
  • 其實寶寶別有用意,會看臉的寶寶智力高
    研究人員曾做過一組實驗,當把臉和靶子同時放在2個月大的嬰兒前,嬰兒看人臉的次數是看靶子的2倍,並且寶寶的眼睛,還會隨著人臉的移動而移動。寶寶從小就是「看臉」愛好者?微微最近發現自家寶寶經常會盯著大人的臉看,常常是她移動到哪,孩子的眼睛就跟到哪。這讓微微一時之間,不知是喜是憂,難道寶寶從小就學會了「看臉」?
  • 學會分辨寶寶的哭聲,明白寶寶的需求不再是難題
    那麼如果我們做家長的只是聽到寶寶在哭,卻聽不懂寶寶的意思,小傢伙該有多鬱悶啊 寶寶的哭聲確實是他和爸爸媽媽交流的語言1.俗話說「兒哭為兒歌」,哭聲是寶寶和爸爸媽媽交流的語言,不同的哭聲表示他們不同的需求和反應,最為常見的是寶寶在發洩自己的各種不滿2.如果寶寶很少哭或者哭得太厲害都是不好的。
  • 天生出彩,義大利智高Chicco紙尿褲首登中國
    天生出彩,綻放時尚  最近,60年義大利母嬰品牌智高Chicco重磅推出獨家研發和設計的小獅子時尚紙尿褲,秉承著「時尚、自信、引領、個性、創意、多彩」的理念,與完美孕婦開啟了一場母嬰時尚之旅。   天生出彩,輕薄透氣  義大利智高Chicco作為歐洲高端母嬰品牌的引領者,旗下的智高Chicco嬰幼兒觀察中心集結歐洲頂尖醫學專家,通過對寶寶成長行為的細緻研究與觀察
  • 什麼血型的寶寶天生更聰明?男孩像媽,女孩像爸?真的假的?
    相信寶媽們都會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寶寶出生後,親朋好友都會圍著小可愛評判一下「眼睛像媽媽」、「喲,這不是爸爸的翻版嘛」、「額頭大的孩子聰明」。。。父母都希望孩子遺傳自己的優點而非缺點,然而結果卻並不總是能如人所願。因為基因的遺傳雖然有一定的規律,但有時候又很隨性。
  • 1歲後不要偷懶給寶寶吃大人飯啦!5款營養輔食菜,寶寶超喜歡!
    1歲以後寶寶的飲食需求寶寶到1歲時,主要食物的種類和製作方式逐漸向成人過渡,這個時期很多父母或者老一輩的爺爺奶奶認為寶寶可以吃大人飯了,甚至給寶寶用大人的餐具,其實這是不對的媽媽們可以這樣安排寶寶一天的飲食:每天早、中、晚三次正餐,最好和大人的三餐時間一致,在此基礎上最好再加餐兩次小點心,一般在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以奶類、水果為主,配以少量鬆軟面點。
  • 好帶的寶寶真是上輩子積下的福分嗎?錯!好不好帶取決於需求高低
    於是,很多家長都認為好帶的孩子都是上輩子積下的福分,但事實真相真的是如此嗎?答案很明顯是不對的,因為孩子好不好帶完全是取決於孩子的需求高低。為什麼有的孩子好帶、有的孩子非常難搞定?其實這還真不是運氣不好表姐和閨蜜兩個人喜獲麟兒的時間差不多,一個生在年頭、一個生在年尾,兩個人也都是自己帶寶寶,所以用她們二人做對比非常具有說服力。表姐因為嫁的地方離娘家比較近,平時除了婆婆幫忙拉扯孩子之外也時常回娘家小住,一來二去幫助表姐分擔帶娃負擔的也有不少,這樣的優勢本來會讓表姐的養娃之路輕鬆不少。
  • 南懷瑾先生 | 說大人則藐之
    孟子經常與「大人」會面,這裡所謂的「大人」,指地位高,年齡高,有權、有勢的人。像二十世紀中,香港的老百姓,對警察也叫大人,因為英國人雖統治香港九十九年,但其所用的法律,多半是沿用清朝的「大清律例」。在清朝官場上,對官吏慣稱大人,所以香港人舊習慣對官吏仍稱大人。又如香港有一座公園,以英國一個統帥的名字命名,而香港的老百姓則叫這座公園為「兵頭公園」。
  • 別錯過寶寶出生的前兩年,他們看似可愛,實則藏著驚人秘密
    有時候真的很好奇,小寶寶的世界裡,是什麼樣的呢?ta又藏著哪些我們不知道的小秘密呢?最近,我看了一部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很有意思,也推薦給你們~就像片中所說,這是一道通往嬰兒世界的震驚之門,會給新手爸媽很多獨特的啟發。
  • 別錯過寶寶出生的前兩年,他們看似可愛,實則藏著驚人秘密!
    最近,我看了一部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很有意思,也推薦給你們~ 事實上,寶寶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學習語言的準備。不過,寶寶學習語言,不是從聲音開始的,而且從口型開始。紀錄片中提到,寶寶很聰明,會把她的音量和音調,調整到讓人不可忽視的程度,而且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不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