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訊】疫情蔓延,資本寒冬。創投界有人陷入彷徨,也有人在拓展邊界。
近日,亞太目的地旅遊體驗平臺KLOOK客路旅行(以下簡稱「KLOOK」)在官網及APP開通了酒店預訂入口,低調涉水酒店領域。
KLOOK官網首頁即可看到酒店預訂入口
自2014年成立起,KLOOK就頻頻獲得明星資本的加持,目前累計融資金額已經超過了5.2億美元。KLOOK通過「全球-本地策略」深入到資源端及需求端,為旅行者提供自由行玩樂預訂,包括全球景點門票、一日遊、獨特體驗、交通票券、地道美食等。目前在全球有26個辦公室,超過1500名員工,是少數橫跨亞洲、歐美的旅遊體驗電商。
KLOOK融資歷史(圖源於企查查)
KLOOK一直深耕於目的地玩樂領域,其聯合創始人及CEO林照圍曾在2017年接受環球旅訊採訪時表示,要專注全球範圍內的吃喝玩樂行,大交通和酒店等垂直領域暫無涉足計劃。如今,KLOOK為何開始試水酒店預訂?
開通Hotels.com、Agoda和Booking.com預訂入口
目前,用戶尚不能在KLOOK上直接預訂酒店,而是跳轉到KLOOK上Hotels.com、Agoda和Booking.com的相應預訂頁面,方便消費者使用優惠碼,但房量和房源與官網並無二致。
在房價方面,消費者憑藉KLOOK的優惠碼,可以在Hotels.com、Agoda上分別獲得10%、7%的折扣;而消費者在Booking.com上預訂成功後將會獲得6倍KLOOK積分(每消費10港幣,可獲得6個KLOOK積分)。據了解,KLOOK積分平時可通過在KLOOK官網或App預訂並體驗活動獲取。當消費者擁有10積分以上後,積分即可用於在消費中抵扣現金。
值得注意的是,該優惠碼的使用範圍是有限制的,用戶預訂部分酒店並不能使用優惠。此外,Hotels.com規定只有客人預訂的第一間房享有優惠,其他房間需要支付全部房費。而優惠碼的使用時間以及客人的入住時間也有限制:只能在2019年12月13日-2020年6月30日預訂使用,並在此期間入住。Booking.com規定優惠的時間則為2020年2月1日-3月15日,入住時間為2月1日-4月15日。
環球旅訊經過比較發現,使用KLOOK優惠碼確實會比在Hotels.com、Agoda官網上預訂便宜,但並非所有的酒店都享受10%、7%的折扣;而使用優惠後,不少酒店比攜程的價格還要低。
雖然消費者可以在KLOOK上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不同的渠道去預訂房間,但分別跳轉至不同頁面,同一家酒店之間不能比價,而且沒有第三方帳號的用戶每次預訂還需要填寫用戶姓名及郵箱帳號等,相較於官網而言步驟繁瑣。此外,用郵件進行通知、Hotels.com的支付頁面不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都不太符合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
除了酒店預訂入口外,KLOOK還推出了酒店住宿券。目前KLOOK僅上線了13家中國臺灣的酒店住宿券,消費者在辦理入住手續時出示憑證,可得到6%-32%的折扣。KLOOK在這些住宿券的預訂頁面打出了低價保證的標籤:承諾一旦有當地運營商提供更低價格,將補充雙倍差價。
試水酒店領域是為了撐住估值?
業內人士白澤(化名)認為,目的地旅遊類的產品,不像機票和酒店產品那麼聚合流量,KLOOK通過涉足酒店這樣的標品去獲取流量是很正常的事。
2019年下半年以來,香港旅遊業由於受到暴力遊行的影響,一度陷入癱瘓;再加上此次疫情的擴散,使得起步於香港並立足於亞太區發展的KLOOK受到一定的影響。「KLOOK此時試水酒店預訂,可能是需要新的業務來提升交易額,撐住比較高的估值。」
在2018年獲得D輪融資時,KLOOK的估值達70億-100億元人民幣。同時,KLOOK在D輪融資後也宣布要發力全球化,重點拓展歐美市場。
近年來,KLOOK增加了歐洲與北美洲的景點門票、特色體驗、一日遊、小團遊等預訂項目,但作為目的地旅遊的剛需的住宿業務一直是KLOOK的空缺。與Hotels.com和Booking.com的合作,一定程度上也助力KLOOK拓展歐美市場。「目的地旅遊離不開住宿需求,橫向擴展酒店業務是順其自然的。而通過開通酒店預訂入口的方式可以快速地了解到自己客人的需求。」白澤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KLOOK與Agoda的業務輻射主要在亞太區,雙方的合作彼此互益,前者能作為後者的分銷渠道,而後者能豐富前者的業務。此外,KLOOK選擇和Agoda合作,或許也與曾為Agoda創始成員&全球合作夥伴副總裁的範偉能的加入不無關係。2019年2月,範偉能選擇加入KLOOK並擔任CCO,主要負責供應鏈整合與管理。
見證了Agoda的一路成長,範偉能曾對媒體表示,「因為過往的經驗,讓我知道往後的10年,該怎麼走、有什麼機會、有什麼方向,包含人事管理、商業模式、策略夥伴,都是我可以貢獻的地方。」
未來酒店業務何去何從?
事實上,早在2018年,KLOOK就與香格裡拉酒店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夥伴,從禮賓服務、忠誠度積分、營銷三方面展開合作。
香格裡拉酒店的客人可以在入住期間預訂KLOOK的目的地體驗,香格裡拉酒店及旗下水療服務CHI、The Spa以及500多家餐廳等也可以豐富KLOOK的產品,而雙方都可以藉此機會觸達新的客戶群體。
據Skift報導,香格裡拉旗下大部分酒店都是直營,可以與KLOOK建立更深層的合作。如KLOOK走訪了新加坡、曼谷和香港的三家試點酒店,對禮賓服務人員進行直接培訓,並與每家酒店的管理層進行了會談。以此可以使得酒店提供的體驗服務更貼近KLOOK的需求。
因此在被問及KLOOK是否也會與其他連鎖酒店合作時,其表示,考慮到這項合作涉及範圍之廣,想要將它複製到另一家連鎖品牌的合作,「幾乎不可能」。
由此看來,KLOOK與酒店深度合作的工作要鋪展並不容易,尤其是如果未來想把酒店旅遊體驗和客房預訂打包出售,可能會更難。
那KLOOK未來還會自己賣酒店嗎?白澤認為,「是有可能的,不過最核心的在於流量的獲取和供應鏈問題」。
2019年,KLOOK月訪問量(網頁、WAP網頁、App)達3000餘萬,此次試水酒店領域雖然可以幫助其獲得一定的流量,但這個數字還有上升的空間,而且未來如何持續獲取流量才是問題。
在酒店供應鏈方面,白澤表示,由於酒店供應也是高度分散,所以預計KLOOK在未摸清楚之前,是不會自建酒店的供應鏈團隊的。不過,KLOOK也可以選擇和大型B2B合作,比如接入Booking、攜程、Hotelbeds的供應鏈。
此外,還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擺在KLOOK眼前。目前酒店類的產品在全球各大市場都有非常成熟的競爭對手,除了Expedia、Booking、攜程等巨頭,東南亞的Agoda、Traveloka也在不斷發力。「在成熟的市場獲取市場份額並非易事」。
近年來,目的地旅遊領域的競爭一直在升溫。包括KLOOK擅長的旅遊體驗,也有不少巨頭湧入,如Airbnb推出了Airbnb Experiences、Booking.com設有Booking Experiences、TripAdvisor推出了目的地活動(things to do),而Expedia很早就藉助Local Expert項目涉足目的地旅遊領域。
因此,在擴展邊界之時,KLOOK還需構築護城河,建立好競爭壁壘,思考如何在巨頭湧入的目的地領域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