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or美食?義大利著名導演和製片人見面會帶您 賞義大利電影 品傳統美食

2021-02-08 TJSIC同濟中意學院

621日(周三)中午11:30-13:30,由同濟大學中意學院與義大利駐滬總領館文化處合作舉辦的第二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聚焦義大利單元」入選影片《情聖返鄉》推介及《佛卡夏藍調》放映會將在同濟大學四平校區德文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此次活動得到了普利亞大區及普利亞電影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屆時義大利著名電影導演Nico Cirasola和製片人Alessandro Contessa將親臨現場,與觀眾交流,並在電影放映結束後請大家品嘗影片中原汁原味的普利亞佛卡夏烤餅及飲料。


Taking chance of the attendance of movie director Nico Cirasola and producer Alessandro Contessa at the 20thedi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we』ll be glad to organize anevent to introduce you the new movie Rudy Valentino along with the cast. We』llbe also pleased to screen the next to last director’s movie: Focaccia Blues.The event is supported by Regione Puglia and Apulia Film Commission.

製片人

亞歷山大·康特薩(ALESSANDRO CONTESSA):電影《共同的生活》(LA VITA IN COMUNE),義大利廣播電視有限公司(RAI)電視劇《紅色手鐲3》(BRACCIALETTIROSSI 3),電影《神的恩典》(IN GRAZIA DI DIO)入圍柏林電影節、金球獎、奧斯卡短片電影獎,電影《佛卡夏藍調》獲銀絲帶獎、金球獎、金拍板獎。

導演尼克·奇拉索拉(NICO CIRASOLA):影片《佛卡夏藍調》獲銀絲帶獎、金球獎、金拍板獎。

【放映影片】佛卡夏藍調FOCACCIA BLUES(2009)

導演directed by:Nico Cirasola

演員cast:Dante Marmone, Luca Cirasola, Tiziana Schiavarelli, Annarita del Piano, Nichi Vendola, Renzo Arbore, Lino Banfi, Michele Placido, Onofrio Pepe

劇本screenplay: Nico Cirasola, Alessia Lepore, Alessandro Contessa

《佛卡夏藍調》講述了一家位於義大利普利亞大區阿爾圖姆拉小鎮的傳統麵包店讓新開的麥當勞無法繼續經營的真實故事。這部兼有紀錄片性質的影片揭示了全球化浪潮下為保護當地文化與傳統所要經歷的各種挑戰,麥當勞在阿爾圖姆拉這類歐洲麵包小城裡的多餘性正是貫穿該影片的主要主題之一。導演還採訪了小鎮的許多居民以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並詢問他們是否有去過麥當勞,戲劇性的是,幾乎每個人都常去。

關於這類食物戰爭,最先在2006年就有一位叫Eric Jozsef的記者在法國《解放報》上做過相關報導,之後又有一位叫IanFisher的在《紐約時報》上寫過相關文章。

Set in the small town of Altamura (Puglia),Focaccia Blues tells the true story of a traditional bakery that puts arecently opened McDonald's out of business. The mockumentary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of preserving local culture and traditions, amidst the crushing tideof globalization. One of the main themes running throughout the film is the superfluous nature of a McDonald’s in a town like Altamura that is the city of bread product in Europe. The director interviews numerous people in town to find out their ideas and if they had visited McDonald’s or not. What developsis truly comic as each of the town’s members become familiar faces.

The food fight was first reported in 2006 by Eric Jozsef, a journalist for the French paper La Libération. Ian Fisherlater wrote about it in the New York Times.


【推介新片】《魯迪·瓦倫蒂諾》RUDYVALENTINO

介於現實與想像之間,講述的是電影明星魯道夫·瓦倫蒂諾(RODOLFO VALENTINO)1923年夏天回到故鄉卡斯特拉內塔(CASTELLANETA, TARANTO)的故事。

整個故事始於現在。在普裡亞小城的一個小劇院中,一家「相當」業餘的劇團正在排練一部關於義大利頭號明星魯迪·瓦倫蒂諾(RUDY VALENTINO)的戲劇。這部戲劇以喜慶的風格講述了偉大的魯迪·瓦倫蒂諾榮歸故裡的故事。此劇的導演與主角正是這個劇團的負責人,一個有點笨拙、缺乏魅力的人,但是他充滿激情,尤其是對魯迪·瓦倫蒂諾充滿了崇敬之情。

突然,彩排中斷了,迷人而離奇的一幕出現了:衣著上世紀二十年代風格的一對時髦男女突然闖入了舞臺,而且他倆還自稱是魯道夫·瓦倫蒂諾及其妻子——舞臺設計師娜塔莎·然波娃(NATASCIA RAMBOVA),他們回來是為了重新看看魯迪的家人與故鄉。

於是,這位劇團負責人笨拙地提出抗議,試圖向他們證明自己的表演雖是翻版,但絕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而就在這時,這部戲劇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突然間就活了:魯迪與娜塔莎開始與演員們互動,他們倆反而變成了魯迪生活中的那些主要人物:變成了兄弟艾貝託(ALBERTO)、姑姑羅莎(ROSA)、表親米莫(MIMMO)和諾瑪(NORMA)、富有而冷酷的地主迪·豐佐(DIFONZO)……似乎現實與戲劇交融,戲劇與夢境匯合。

影片《魯迪·瓦倫蒂諾》的製作得到義大利文化遺產、文化活動與旅遊部以及阿普利亞電影協會的資助,受到卡斯特拉內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與SANMARZANO DI SAN GIUSEPPE合作信貸銀行以及普裡亞大區旅遊部門共同合作完成。

相關焦點

  • 關於義大利的美景美人與美食,都在這九部電影裡
    今天給大家分享九部和義大利有關的經典電影,美人美景美食盡在其中~~
  • 現代義大利料理烹飪大師Niko Romito:傳統意式美食也在進化
    Niko以簡單、乾淨、「義大利」來形容自己的烹飪風格。義大利的傳統美食是他創作菜式的靈感來源,特別是阿布魯佐的鄉下料理對他的烹飪創作影響深遠。譬如Reale著名的捲心菜菜餚就是源自阿布魯佐的傳統菜餚。
  • 地道義大利美食美酒,已經到你家門口!
    朱利亞諾•巴爾德薩利 1977 年出生於特倫託,現在住在曾經是著名的 SPA 度假勝地的龍切尼奧•特爾梅。在這個遍布餐廳和酒店的義大利地區,孕育了朱利亞 諾對烹飪和飲食業的熱情。  他之所以被稱為民主廚師和魔術廚師,是因為他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享用其餐廳的美味佳餚,並且因為他的菜餚只會帶來驚喜,就像您看到魔術師變魔術一樣。一位熱愛追溯傳統和傳奇的廚師,全神貫注地進行烹飪實驗,以期帶來最終滿意的作品。
  • 去義大利之前必看的14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八卦新聞記者馬塞洛·魯比尼(馬塞洛·馬斯楚安尼飾)生活的各個片段。拍攝的主要場景是威尼託大街及周圍的酒吧。最著名的一幕是自由女演員西爾維亞(安妮塔·埃克伯格飾)在特萊維噴泉中沐浴的場景。這部電影獲獎無數,為許多電影和導演帶來靈感。
  • 新年美食電影觀影指南
    節目形式跟他在旅遊頻道的《伯爾頓不設限》類似,但畫面更加漂亮,介紹了緬甸濃烈、複雜的沙拉和燉菜。伯爾頓說:「 《未知地帶》是美食、文化和旅行節目——透過美食的透鏡看世界。當我們觀看熟悉的地方時,我們希望從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角度去看它。每個人都對他們的食物引以為豪,並樂於跟他人分享。坐在餐桌邊給了我一個特別的視角去了解他人,那時人們會放下戒備,顯示他們最真實的自我。」
  • 藏身於大牌雲集的外灘,低調經營近8年,傳統地道的義大利美食!
    藏身於大牌雲集的外灘,低調經營近8年憑藉傳統地道的義大利美食徵服了無數食客不說還常年霸佔外灘西餐口味、好評榜!餐廳以同名電影《好傢夥》為主題打造了一處復古電影博物館105㎡,僅設40個餐位溫馨氛圍帶人夢回義大利小鎮!
  • 【義大利電影】
    縱觀義大利電影,除了名家輩出,還有其源自「文藝復興」以來深厚的文化內涵,義大利電影有著較高的藝術修養,雖然產量不高,但精品很多。義大利還有一位中國影迷非常熟悉和喜歡的導演,那就是B級片的代表,人稱「色情皇帝」的丁度·巴拉斯。我們選取自「新現實主義」以來義大利電影部分精華,以饗大家。
  • 三人行 顛覆紐約的義大利美食新勢力
    但你若隨便走進一間義大利餐廳,踩地雷的概率會非常低。Pasta 和 Pizza 是永遠都不會出錯的,火腿和奶酪都會採用上等食材,價格親民,份量驚人。義大利可能是這個地球上最會開餐廳的國家之一了。這份放之四海皆準的美味源於義大利人對食譜的尊敬,年輕的廚師必須嚴格遵循師父與奶奶們的食譜進行烹飪。
  • 走進美食屆的迪士尼:洛杉磯 Eataly 義大利美食超市全攻略
    「這裡不僅僅是高檔超市,還是餐廳,圖書館,教室,展廳……這裡既是餐廳,選購好食材後讓大廚現場烹製,也是超市,可以選購食物帶回家;更是興趣烹飪班,你可以學習各種意式美食知識。」目前有3家餐廳入駐(還有4家會接二連三的開幕),美食角(Take-away Counters)9處和咖啡館2間。在這裡,你可以吃到燃木烤爐裡出爐的披薩,正宗的義大利料理,現點現做的新鮮沙拉以及各種燻肉;酒窖酒吧、肉鋪、麵包店,咖啡以及意式冰糕,不怕吃不飽,只怕你」肚量「不夠大。
  • 吃貨福利時間,用美食標註義大利地圖!(上)
    在BBC美食紀錄片《貪嘴義大利》中,兩位老爺子——義大利頂級廚師安東尼奧·卡路奇歐和詹納羅·康塔多回到闊別50多年的祖國,品嘗義大利主要大區的當地美食,看義大利料理在這50年間的變遷與創新,在追憶童年味道的同時,探尋義大利美食的文化底蘊。
  • 中國電影博物館義大利影展 · 和觀佳片展映
    在電影方面,二戰之後興起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湧現了像羅西裡尼、維斯康蒂、桑蒂斯這樣的電影大師,他們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用自然光進行拍攝,用獨屬於義大利人的藝術眼光重塑了電影的形式。談到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就不得不提及另外一位彪炳影史的義大利導演——費德裡科·費裡尼,今年也正是他的誕辰一百周年。
  • 在電影裡 | 美食、祈禱和戀愛
    瘋狂品嘗美食,或許能減輕心靈上的壓力,可僅僅只有饕餮之欲,還不足以讓人從迷茫中走出來。本周要介紹的電影有個好聽的名字《美食、祈禱和戀愛》,三個名詞分別代表影片的三個階段:義大利的美食、印度的冥想,以及峇里島的戀愛。
  • 第五屆「全球義大利美食周」北京站開幕
    圖為開幕式記者會現場。 薄雯雯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薄雯雯)由義大利駐華使館主辦的第五屆「全球義大利美食周」北京站開幕式23日晚在京舉行。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在開幕式記者會上表示,義大利和中國擁有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且最負盛名的烹飪傳統,兩國美食具有諸多相近之處。在中國舉辦義大利美食周活動,一方面希望能夠推廣地中海的美食文化,另一方面則希望加強兩國美食上的經濟貿易合作。方瀾意還表示,中國消費者對美食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追求質量,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 義大利街頭「巨蛋美食」,切開後汁水直流!
    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有不一樣的飲食習慣,在異國他鄉的路上,有時會看到奇奇怪怪的美食,這些美食的長相雖然非常奇特,但實際上卻有著獨特的文化背景和味道,今天美食先生帶給大家的義大利街頭「巨蛋」美食就是其中之一,它的體積可要比鴕鳥蛋還要大,甚至還要比鴕鳥蛋還要大十倍,價格更是不菲,它的售價高達150元。
  • 義大利主題月 | 沿著文化的饕餮和美食的香氣,孩子們走進了那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許多人認識義大利,可能是來自柯裡昂教父槍膛裡的殺戮和仁慈,也可能是瑪蓮娜裙底的一捧石榴花,而赫德的孩子們認識義大利,不僅是它的藝術與電影,還有它的文化、建築、飲食、服飾,甚至生活習慣,那座幾世紀以來作為世界文化中心的古羅馬城,那些拿波裡古老的街道,那條蜿蜒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威尼斯運河,那個不斷出現在詩集和歌聲中的佛羅倫斯街頭,還有歷史上一夜之間神秘消失的龐貝古城……這些城鎮與鄉村
  • 「一帶一路」電影周展映片《叛徒》獲義大利電影大衛獎六項大獎
    義大利電影大衛獎於5月8日公布獲獎名單。殿堂級導演馬可·貝洛基奧的《叛徒》滿載而歸,收穫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與最佳剪輯等六項大獎。該片曾入選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男主角皮爾弗朗西斯科·法維諾及製片人西蒙·加託尼專程來滬亮相展映現場,觀眾反響熱烈。2020年5月8日, 第65屆義大利電影大衛獎公布獲獎名單。
  • 動力火車巡演開到義大利 打卡名築品嘗美食玩不停
    來源:新浪娛樂動力火車趁工作空擋遊義大利動力火車赴義大利開唱新浪娛樂訊 近日,動力火車《跟動力合唱動力火車20年巡迴演唱會》於義大利佛羅倫斯開唱,兩人得知自己是首組於義大利佛羅倫斯開演唱會的華語搖滾歌手,心情既興奮又期待,兩人直說:「沒想到義大利會有這麼多人來聽我們的演唱會
  • 繽紛世界之義大利|披薩和意面,義大利那些讓人口水止不住的美食(附音頻)
    之前小童(微信ID:culturekids)跟小朋友們講過了義大利有趣的人和好玩的地方,今天我們來聊聊那裡的美食。披薩,在今天已經超越了語言與文化,成為風靡全球的美食。在中國,披薩也是許多人喜歡的西餐食物。據統計,義大利總共有兩萬多家披薩店,單那不勒斯地區就有1200家。大多數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個比薩,有些人幾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有一種說法認為,披薩其實來源於中國。傳說,當年義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喜歡吃一種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
  • Pizza(比薩)和意面一樣,也是義大利的美食象徵嗎?
    我們知道,不論在義大利人或外國人的眼裡,義大利麵可以說是義大利美食的代表。那麼比薩餅呢?它因為受歡迎程度而在義大利美食裡排名第二?它也可以和義大利麵一樣,被視為義大利的美食象徵嗎?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墨西哥薄餅、阿拉伯卷餅、印度烤餅、喬治亞的拉瓦什麵包,都是以同樣的手法製作而成:一道將容易弄髒手和衣服的油膩餡料放在麵包和麵皮上的菜餚;那不勒斯人會用挖空的大麵包盛裝蝸牛湯;而同樣的原則其實也是美式快餐與全球快餐,也就是漢堡和熱狗麵包的基礎。目前世人眼中的比薩餅(圓形、澆上紅色茄汁並灑滿起士),是19世紀末的義大利發明。
  • 在武漢,韓國美食與義大利美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霸王餐福利)
    這裡不僅有正宗的韓國與義大利美食,更有一位美麗的老闆娘!老闆娘常年在義大利生活並且還找到了一位韓國籍歌劇演員的老公~說起來小日子也算過得滋潤。可是生長在武漢的她卻毅然決然的回國開始了她的餐飲事業。而她卻不以為然:孕婦和孩子是對食物最為挑剔,而我的餐廳能夠吸引那麼多孕婦和小孩過來,他們能夠吃的放心而且覺得好吃。我就覺得夠了!就是帶這樣的一份用心和一份挑剔,許多第一次去的客人都成了他們的回頭客。個性直率開朗的她把自己的餐廳裝修成了工業風,簡單又不失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