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特殊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2021-01-18 融教之家

由於各自的生理、心理、家庭背景、經歷等不同,學生在認知、動機、情緒情感、生理方面所表現出的特殊教育需要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一、與認知有關的特殊教育需要

一些學生在注意、記憶、遷移方面存在多種問題,他們在掌握信息、保持學習過的材料以及將學習過的材料遷移到新的情境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導致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

1、注意方面的特殊需要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它雖然不是一個獨立的心理過程,但卻是其他認知過程的基礎,知覺、思維、記憶、智能活動等的正常進行,均需要要注意的參與,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動共有的屬性。存在注意缺陷的兒童,會比其他普通同齡兒童遇到更多的學習困難。

注意穩定性問題:是指在同一對象環境或同一活動上的注意持續的時間。時間長短,會直接影響到其活動參與或學習的效果。

注意廣度的問題:就是注意的範圍,是指同一時間內能清楚地把握對象的數量。

注意分配的問題:同一時間內將指向於不同的對象

注意轉移的問題:注意的中心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從一個對象或活動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活動上。

除上述以外,特殊兒童的注意缺陷也常常表現在他們的辨別方面,這類兒童可能在聽覺信息辨別或者視覺信息辨別方面出現困難。從學業到社會技能,各種類型的作業任務都需要辨別學習。

2、記憶方面的特殊需要

記憶是每個人對於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一個積累。對於任何一名學生來說,學會任何一項新知識和技能,最起碼就是記憶水平。只有記住了,過後才不會忘記,才有所謂的積累。

存在智力落後或者認知障礙的學生,就經常出現這樣的困難,他們常常遺忘很多的事情。對於這樣的學生,支持策略的關注點應該在於如何創造條件減少遺忘對其的影響。

減少遺忘的策略

一是老師給學生更多的複述的機會,通過有意識的創造不同的情境給他們,以此來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是提醒策略,可以採用多種形式的提醒策略或者多種線索來幫助他們提取記憶。

3、遷移方面的特殊需要

在心理學中,遷移指的是一種學習對於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指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或態度對另外一種情境中所學習的技能、知識或者形成的態度等在另一種情境中出現了,我們就說遷移發生了。

知識的遷移更能體現出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且,在學校的情境中,大部分問題的解決都需要遷移才能完成。

遷移對於學生學習以及今後適應社會及至最終成功都非常關鍵,因為教學的真正目的在於教給學生一些他們能夠在不同情境中使用的技能。

二、與動機有關的特殊教育需要

動機尤其是學習動機,常常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1、失敗期望

2、外部導向

3、順從

三、與情緒和行為問題有關的特殊教育需要

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的情緒情感或者行為問題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困難。在此方面可能需要特殊服務的學生有:

1、情緒與行為障礙學生

2、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學生

3、自閉症譜系障礙學生

4、學習障礙或者常常經歷學業失敗、挫折的學生

5、曾經經歷過創傷性事件的學生

6、容易被激惹的學生

特殊服務與支持

1、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

2、在情感方面提供積極的支持,提供處理情感問題的方法指導

3、特殊的行為支持或者行為幹預

四、與醫學和生理特徵有關的特殊教育需要

在融合教育中,可能會遇到存在特殊的醫學和生理特徵的學生,這些特徵需要教育給予特殊的支持,才能幫助他們減少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跟醫學和生理特徵有關的特殊教育需要通常與學生所存在的障礙以及生理疾病有關。

1、視覺障礙

2、聽覺障礙

3、肢體障礙和腦癱

4、健康障礙

對學生來說,課堂教學的過程即使他們與課程的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會經歷各種獨特的,積極或消極的認知、情感的社會體驗。

相關焦點

  • 溫江區特殊教育學校攜手愛丁堡幼稚園開展關愛特殊兒童主題活動
    2018年6月19日,成都市溫江區愛丁堡幼稚園的老師、家委會代表和孩子們在趙容園長的帶領下走進溫江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粽葉飄香 情暖特校 走進溫江特校,關愛特殊兒童」的主題活動,並用幼兒園孩子們義賣作品的所得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全體學生帶來了愛心禮物。下午2:30,活動正式開始。在莊嚴的升旗儀式後,特殊教育學校少先隊員為與會的愛丁堡幼稚園領導、家委會代表佩戴紅領巾。
  • 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
    「舞蹈是特殊教育學校美育教育的其中一門課,因為聾啞孩子聽不到聲音,所以我們將音樂轉化為形體,以此來補缺他們的智力,也給他們多一個發展的選擇。」李燕告訴記者。圖為李燕用手語指導學生舞蹈動作。 烏婭娜 攝剛開始從事特殊教育時,李燕經歷了一段過渡期,那段時間令她很「難受」。
  • 韓國特殊教育學校被爆虐待學生
    洗手間隔板上,校長猥瑣的笑臉曾是多少人的噩夢近日,韓國某特殊學校的教師因涉嫌虐待殘疾人學生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期兩年執行,並被下令接受40小時預防虐待兒童教育。另外,因涉嫌虐待殘疾人學生而與車某一起被審判的首爾市仁康學校前社會服務要員白某被判有期徒刑1年,緩期2年執行,同樣被法庭下令要求接受40小時預防虐待兒童教育。據悉,車某在該特殊學校任職期間,曾向有智力障礙的學生強行餵食芥末和辣椒醬,因違反了《兒童虐待犯罪處罰等相關特例法》而被進行了不拘留起訴。
  • 上海特殊教育的很多「第一」發生在這個區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理事長方俊明教授認為,多年前,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教授提倡醫教結合的本意,不單指殘障學生的特殊教育服務,也指向普通教育,即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無論是學生情緒、家校衝突、親子矛盾、語言行為、書寫閱讀困難等哪一方面的問題,我們藉助專家的力量,都可以提供服務。」
  • ——赤壁市特殊教育學校為特殊兒童送教上門
    ——赤壁市特殊教育學校為特殊兒童送教上門哪裡有不能進入校園的殘障孩子,我們的課堂就開到哪裡。三年多來,赤壁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被分成若干個送教小組,對十多名不便來校上學的殘障兒童開展了送教上門服務。老師們的腳步,踏遍了赤壁市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作為其中的一員,我親身經歷過許多老師身上發生的事情,我更常常被我們的老師所感動,哪怕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一句話或者一個小小的動作。
  • 渭南特校一年級學生家長蘇亞娟 志願捐贈25雙童鞋給特殊兒童
    原標題:家校和諧 始於「足」下 ——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家長向學生捐贈童鞋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送人玫瑰之手,歷久猶有餘香;將慈善的愛灑給他人的人,就是溫暖的陽光。2020年11月11日下午,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益智一年級學生家長蘇亞娟女士,攜25雙童鞋捐贈給特殊兒童們。張青峰副校長代表學校熱情歡迎蘇亞娟女士的到來。在學校資源中心,蘇亞娟女士將一雙雙傾注著愛與善良的新鞋送給特殊兒童們。受捐學生們用開心的笑容表達了誠摯的感恩之情。
  • 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譚豔同志先進事跡
    原標題:27載特教寫春秋,用愛託起特殊孩子智慧之門——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譚豔同志先進事跡(黃歡)譚豔同志是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她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至今已經27年。在這27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嚴格要求自己,以懷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滿腔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好評。
  • 陝西涇陽縣:特殊教育學校連續六年為學生準備「愛心餃子」
    12月21日,在陝西涇陽縣特殊教育學校餐廳裡,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該校的老師們把餃子為學生一一盛進碗裡。吃著這充滿愛心的餃子,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當天,記者來到涇陽縣特殊教育學校,剛走到食堂附近,就聽見食堂裡傳來「咚咚咚」的剁菜聲。食堂操作間裡,沒有上課的老師和炊事員一起剁餡、洗蔥、剝蒜、和面……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兩大盆餃子肉餡拌好了。
  • 少年》公益專場——江蘇棒球隊&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棒壘球隊
    少年》在無錫歐陸電影院舉行了江蘇棒球隊&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棒壘球隊的公益專場。本次公益專場除了參加活動的江蘇省棒球隊的教練員、運動員和無錫特殊學校聽障學生棒球隊的隊員及老師們之外,還很榮幸的邀請到了劇組主創導演兼參演者強棒天使創始人孫嶺峰教練和電影聯合出品方發行方大象點映創始人CEO吳飛躍先生親臨活動現場寄予致辭!
  •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育人路——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坐落在福建省三明市麒麟山上,241位特殊的孩子正在此接受15年的免費教育。他們大多來自三明市的12個縣區,在視覺、聽覺、智力上存在障礙,還有一些是自閉症兒童。  學校以前叫三明市聾啞兒童學校。現任校長李勤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1989年他還在泉州師範學院念特殊教育專業時,就被告知三明市在籌建「聾啞學校」,希望他畢業後能夠回去工作。
  • 和喜安築集團攜手四川省慈善總會再次走進武勝縣特殊教育學校
    特殊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我國教育重心向特殊教育板塊傾斜,辦學體系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不斷增加,終身特殊教育服務日益推進。在此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的建設更需要愛心企業、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齊心共進,保障更多適齡特殊兒童接受義務教育,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 21年前的3月5日,這支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在校園草地上觀看孩子們演出。
  • 瀏陽培養300多名特殊教育資源教師
    日前,在瀏陽市組織開展的特殊教育資源骨幹教師培訓會上,來自的山田中學周世華老師分享了他的送教案例,引起了大家的共鳴。8歲男孩俊昊是吳世華的送教對象,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不會說話,認知能力較弱且好動。「經過評估分析,我認為俊昊是一個因與外界較弱的溝通能力導致認知等方面遲緩,而相對較正常的孩子。」 吳世華說。
  • 2010-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機構數、學生情況及專任教師數統計
    華經產業研究院顯示: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機構數為2192所,比2018年增長了40所,同比增長1.86%。2010-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機構數統計圖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招生數為144211人,比2018年增長了20697人,同比增長16.76%;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在校生數為794612人,比2018年增長了128670人,同比增長19.32%
  • 追夢特教 花開雲間-松江區教育系統舉行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終期...
    松江區教育局副局長付炳建以《登高建峰,啟德啟智,促特殊兒童陽光成長》為題,從區域概況、實踐推進、改進思考三個方面總結了松江區本輪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情況。報告中重點介紹了松江區教育局通過頂層設計完善特教體系、聯合教研推進融合教育、雙向合作深化醫教結合、依託課程提升教育質量以及統籌協調加強保障機制的特殊教育改革舉措。
  • 聽障學生畢業成香餑餑 特殊教育的「長職現象」引關注
    如何讓這些內心敏感自卑的「折翼天使」擁有一技之長且能正常融入社會工作,需要老師傾注更多的愛與心血,長沙職業技術學院聽障汽車專業帶頭人嚴愛芳副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嚴與愛結合,用專業引領孩子們乘風破浪的老師。上萬個常用詞彙、手勢沒有將她嚇住,在半年時間內,她擠出一切可用的時間鑽研教材,自學手語,常常備課到半夜,她還自費訂閱特教書刊,鑽研特殊教育心理學,從中學習教育聽障學生的辦法。由於聽不到聲音,聽障孩子與生俱來會有一種自卑感。嚴愛芳的秘訣是摸清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放大每個孩子的優點,讓他們建立自信。
  • 成華區4所學校獲評成都市第二批「市級示範性特殊教育資源教室」
    在由成都市教育局主辦的成都市第二批「市級示範性特殊教育資源教室」評選活動中,成都市蓉城小學、成都市雙林小學御風分校、成都市雙慶小學校、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積極參與創建,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師生座談等形式現場評審,四所學校全部通過審核,獲評「市級示範性特殊教育資源教室」。
  • 梅州開展關心關愛特殊學生獻愛心捐贈活動
    本報訊 (記者林婉萍)昨日上午,致公黨梅州市委員會、市政協提案委委員工作室、智友企管黨支部和相關愛心人士走進梅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關心關愛特殊學生獻愛心捐贈活動,捐贈了一批價值5萬多元的冬裝校服。
  • 銀信封計劃——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門璇
    她,勤懇求實地在特殊教育崗位上工作了整整26個春秋;她,嘔心瀝血為腦癱學生的教育教學之路摸索了整整12年。「青春是美麗的。2002年她來到了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負責組建管理養護部的教育教學工作。組建之初的養護部只有3名教師,3名學生。面臨著因為社會對腦癱教育的不熟悉、家長對學校招收腦癱學生的不知道,她帶領著其他二名教師乘坐公交車輾轉浦東各個區域,上門向腦癱孩子家長宣傳我們學校養護部。
  • 隨班就讀,需要更仁愛更負責的好老師
    相對普通學生而言,普通學校教師面對的隨班就讀學生往往就是「差生」「問題學生」;資源教師或巡迴指導教師面向的更是殘障程度較重的特殊學生。要使這些學生受到教育得到發展,對老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要求更高。一個隨班就讀的特殊學生需要好老師,一所學校的隨班就讀需要一批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