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2020-12-26 澎湃新聞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2020-12-24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當我在病床上,從昏睡中醒來,就會望見媽媽,那充滿撫愛的眼睛……」舞蹈名叫《我愛媽媽的眼睛》,視障的孩子演唱,聽障的孩子伴舞。兩位老師在一旁給著手勢,舞蹈動作便融進了歌聲。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

21年前的3月5日,這支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在校園草地上觀看孩子們演出。

「習近平同志豎起了大拇指,鼓勵孩子們自強自立、積極面對人生。」時任校長的黃金蓮現已退休,當時的細節仍歷歷在目,「他還特意用手語向孩子們說『謝謝』。」

黃金蓮是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首任校長。1992年,從一片荒坡上建起的新校園,迎來首批學生,專業老師則只有4位。老師既管教學,又管生活——吃飯、洗澡、穿衣,都得手把手教。「我們就是孩子們的耳朵和眼睛。」黃金蓮說。

回憶依然暖心。黃金蓮介紹:「習近平同志當時看得認真,問得仔細,在了解到學校老師既要當教師又要當家長時,對我們語重心長地說,『特殊教育的老師更需要有愛心、耐心和信心。』」

當天下午,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坐到了一起,心裡頭很是熱乎。大家一合計,把「三心」列為辦學理念,此後21年一直秉持。

「21年來,除了工作調動,學校沒有一位老師主動離開。如今,所有老師的工作簡歷上只有一行字——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現任校長李勤說。

美術老師劉明,是學校第一批學生,先天性失聰,入學時已經12歲,習近平同志考察時,他就在學校。從小熱愛畫畫的他一路堅持,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又選擇回來任教。

「為什麼想回來?」李勤用手語幫記者翻譯。

「我知道學校裡還有不少喜歡美術的孩子,我也想為學校出一份力,帶出更多的學生。」劉明用手語回答。

美術教室的牆壁上,掛著他8年級時畫的一幅蠟筆畫《春天》——鮮花叢中,兩名戴著墨鏡的視障孩子用手撫摸花朵,感受春天。

21年前,這幅畫曾吸引了習近平同志讚許的目光。「習近平同志深感欣慰地說,特殊學校的教育和普通學校的教育不同,要重視特殊學生的技能培訓,讓他們畢業後有一技之長,能服務於社會。」李勤回憶。

自那以後,學校開始加大職業教育力度,不僅開設了烘焙、美容美髮等10個職教專業,還與其他職業學校攜手,辦起了多個職教班。如今,學校414名畢業生裡,有25人考上大中專院校,279人進入企事業單位,110人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

今年10月,第一批畢業生集體回校。他們都已成家立業,有的成了超市經營者和烘焙師,有的成了服裝廠工人和汽車噴漆師。學生們特意穿上了「20年再聚首」的白色T恤衫,給老師們送上了一個大蛋糕……

那幅名叫《春天》的畫,如今就一直掛在美術教室。每當有美術新生到來,劉明都要講一講畫背後的故事。「習近平同志的肯定當時給了我巨大的鼓勵。我希望把它分享給每一位學生,激勵他們跟我一樣堅持夢想,堅定信心。」劉明表示。

草地上,那支跳了21年的舞蹈還在繼續:「媽媽的眼睛,我心中溫柔的燈,我永遠記著她的深情……」

來源丨人民日報

原標題:《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親歷者說)-新聞中心-北方網
    「當我在病床上,從昏睡中醒來,就會望見媽媽,那充滿撫愛的眼睛……」舞蹈名叫《我愛媽媽的眼睛》,視障的孩子演唱,聽障的孩子伴舞。兩位老師在一旁給著手勢,舞蹈動作便融進了歌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
  •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育人路——
    這是個有「紅綠燈」的學校。  紅綠燈裝在每間教室和宿舍的牆角,聽不見鈴聲的孩子依靠它知曉上下課的信號。學校有一條近百米的盲道,看不見路的孩子踩著淡黃色的盲磚,能找到回宿舍樓的路。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坐落在福建省三明市麒麟山上,241位特殊的孩子正在此接受15年的免費教育。
  • 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
    烏婭娜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28日電 題: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中新網記者 烏婭娜上午的陽光穿透玻璃灑進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一個舞蹈排練室,一節無聲的舞蹈課正在進行中。
  •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志願者走進特殊教育學校傳遞愛
    這一天,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迎新路街道辦事處展北社區志願者來到聾啞人特殊教育學校,為這裡的孩子送去溫暖與關懷。來到特殊教育學校的不僅僅是志願者,還有許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孩子們笑容燦爛如花,一開始,新朋友做了自我介紹,並拿出帶來的小食品和大家分享,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互動中,志願者、小朋友們和特教同學們圍在一起摺紙、做遊戲、畫畫,親切的笑容和溫暖的語言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 溫江區特殊教育學校攜手愛丁堡幼稚園開展關愛特殊兒童主題活動
    2018年6月19日,成都市溫江區愛丁堡幼稚園的老師、家委會代表和孩子們在趙容園長的帶領下走進溫江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粽葉飄香 情暖特校 走進溫江特校,關愛特殊兒童」的主題活動,並用幼兒園孩子們義賣作品的所得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全體學生帶來了愛心禮物。下午2:30,活動正式開始。在莊嚴的升旗儀式後,特殊教育學校少先隊員為與會的愛丁堡幼稚園領導、家委會代表佩戴紅領巾。
  • 辦學遭誤解,他們仍在這個職業堅守28年
    李勤坐在照片的中間位置周圍是他帶過的第一屆學生首屆入校學生合影留念1991年李勤畢業於泉州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專業後在福建省三明市從事特殊教育工作241名學生從學前班到中職授課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生活、體育等全科目這些是他之前未曾想到的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一名學生在包餃子,這是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開拓的特色課程
  • 教育動態 2020年南京市江寧特殊教育學校第二屆藝術節
    12月4日,南京市江寧特殊教育學校第二屆藝術節學生匯報演出在校報告廳正式展開。校長張紅付、副校長王久保、工會主席張永保、辦公室、總務處主任陳建平、教科室主任卞儀敏、教務處主任李婷、德育處主任韋傑傑,出席本次活動,並擔任節目評委。本次藝術節以「多彩校園,放飛夢想」為主題,旨在為學生們打造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 「中國秦皇島第二屆殘障人士電影周」走進秦皇島市特殊教育學校
    11月30日,「中國秦皇島第二屆殘障人士電影周」走進秦皇島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助殘活動,為孩子們帶去溫暖和快樂。除了製作手工作品外,愛心人士還向學生代表捐贈生活用品及兒童電影《第一縷陽光》和《冬日暖陽》;秦皇島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代表向著名演員黑妹、閻青妤頒發了第二屆殘障人士電影周「愛心大使」表彰證書。「這些孩子其實非常聰明,他們心靈手巧,我特別喜歡跟他們在一起。」
  • 「現當代舞蹈」三明市優秀青年舞者舞蹈專場激情上演!
    8月16日晚,三明影劇院裡,一場激情四射的「現當代舞蹈」三明市優秀青年舞者舞蹈專場精彩呈現。此次活動由三明市客家文化藝術中心(三明市歌舞團)主辦、演出單位為三明市三歌文化傳媒總公司。 本次演出是今年三明市文化惠民工程「周周有戲看」系列公益演出的第二十五場演出。
  • 和喜安築集團攜手四川省慈善總會再次走進武勝縣特殊教育學校
    特殊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我國教育重心向特殊教育板塊傾斜,辦學體系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不斷增加,終身特殊教育服務日益推進。在此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的建設更需要愛心企業、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齊心共進,保障更多適齡特殊兒童接受義務教育,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 ...人」安寧市溫泉小學、安寧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辦2020年趣味運動會
    沐浴著冬韻,安寧市溫泉小學 安寧市特殊教育學校2020年趣味運動會暨課後三點半課後服務展示活動於12月10日拉開帷幕。開幕式上,伴著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運動員們英姿颯爽邁著整齊有力的步履,精神抖擻地依次從主席臺前經過,接受領導、嘉賓們的檢閱;隊伍中,還有第一次參加運動會的安寧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小運動員們。
  • 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圖)
    ——教師微課製作大賽為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勢、新要求,促進智慧黑板教學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特教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能力提升,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牡丹江教師微課製作大賽活動。
  • 公益拉丁舞課開進德州特殊教育學校
    #拉丁舞#每周一,晨風舞蹈學校的陳立芹都會帶著老師們來到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舞蹈帶給他們的力量和轉變,這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陳立芹告訴記者,在正常與特殊教育之間,她希望能搭建一座通行「橋梁」,讓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無限可能。他們的學習進度是普通孩子的三倍剛開始上課時,陳立芹對孩子們過於專注的目光有些吃驚。
  • ...聲世界繪「妍」色——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學校聾啞教師趙妍的故事
    無聲世界繪「妍」色——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學校聾啞教師趙妍的故事6月12日,趙妍在指導學生繪畫。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李孟河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李孟河 通訊員 喻陽 「老師,我可以上大學嗎?」這樣的問題,趙妍回答了不止一次。 每次,她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 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譚豔同志先進事跡
    原標題:27載特教寫春秋,用愛託起特殊孩子智慧之門——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譚豔同志先進事跡(黃歡)譚豔同志是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她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至今已經27年。在這27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嚴格要求自己,以懷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滿腔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好評。
  • 上海特殊教育的很多「第一」發生在這個區
    中國教育出版網上海11月18日電(陳元哲) 100年前,傳教士傅蘭雅在長寧創辦了上海第一所特教學校——盲校,並於1926年,又創辦了上海最早的聾啞學校,即今日長寧區初級職業技術學校的前身。1979年,由銀春銘老師創辦的輔讀學校成立,從此,星火燎原,智障、自閉症的孩子終於有機會一批批地走進學校。時光流轉到21世紀,上海特殊教育的很多第一筆,依然寫在長寧區。
  • 銀信封計劃——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門璇
    她就是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養護部語文老師,養護部部主任——門璇。無論你獲得多少榮譽,無論做了多少年的部門領導,其實你最喜歡的還是那三尺講臺。2008年入校的王文嫻老師,也二次獲得區級以上教學設計、教學實錄評比二、三等獎,學校「雛鷹杯」課堂教學獲得二次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一次鼓勵獎。特別令人驕傲的是範嬋穎老師在2012年上海市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評選活動中或一等獎。